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9839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docx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doc

总复习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

学习难点:

1、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新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学习准备:

口算卡、相关实物、口诀表。

学习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学会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和整理,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学习准备:

习题课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和整理有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

你打算怎样进行整理和复习?

小组进行交流。

二、整理和复习

1、整理

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对这一单元进行复习?

那你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

如果让你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你认为哪个是重点?

哪个是基础?

你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

交流小组的意见,整理知识点,绘制整理图。

2、说说你的整理结果

请学生上来汇报。

你认为这个单元的重点在哪?

那你能来当小老师,帮助大家复习嘛?

3、重点复习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

你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吗?

独立编写。

先估计一下它大概得多少?

你是怎么估算的?

请分别笔算这两道题。

边计算边思考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汇报。

笔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做十。

如果是连加连减,或者是加减混合呢?

那怎样计算?

三、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1,再同桌互改。

2、先估算在笔算。

(练习4)

3、(练习2)选择两道你敢兴趣的题目完成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最想和大家说什么?

板书: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估算口算笔算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表内乘法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乘法含义的理解,增加他们对乘法学习的信心。

2、进一步熟练表内乘法

3、加强乘法的应用。

复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同学们都各自说了自己复习的方法。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

看看在那,我们曾经留下些什么?

二、整理和复习

1、关于乘法,你了解到什么?

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乘法听到有这么多小朋友这么了解它,一定很开心。

2、那你们知道这样一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吗?

乘法和加法有什么联系?

3、怎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对的计算表内乘法。

是啊,我们可以请口诀表来帮忙,我想再听一次你们流利背口诀的声音,好吗?

是啊,我们可以背的这么熟练。

口算口算卡片

4、那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应用)

三、综合练习

1、听算

把听到的算式的得数写下来。

2、口算

同桌出题,请对方回答,比一比,谁算得快。

3、解决问题

看图列式

(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参加科技班的有4人,参加舞蹈兴趣班的人数是科技班的2倍。

参加舞蹈兴趣班有几人?

……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和爸爸妈妈介绍乘法,出一些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考考爸爸妈妈。

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复习内容: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能在具体情景下进行简单的估计。

2、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进一步掌握熟练画角和直角。

3、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生活。

学习准备:

课件、文具

学习过程:

一、米和厘米

数学不仅仅是用来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它。

比如说,你想知道教室的长和宽,我们的课桌有多高,我们长的多高。

我们需要测量。

板书:

米和厘米

关于米和厘米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谁来比划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米=()厘米板书:

1米=100厘米

你来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

课桌的高?

数学书的长和宽?

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

请你来估计练习5中两条线段的长并进行测量。

请你来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同桌测量判断。

二、角和直角

同学们都会量物体的长,也会画一条规定长的线段。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下面老师请你来判断,这是什么图形?

课件出示“角”

它有什么特点?

请小组互相说一说,并指名汇报。

你会画角吗?

试着在本子上画一个你最喜欢的角。

谁来介绍你的角。

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引出直角。

那你的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你是怎么判断的。

那如果我们要来画一个直角,我们用什么工具比较合适?

请画一个直角,并请同桌帮你判断是否是直角,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活中哪些角是直角,哪些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

你是怎么判断。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哪些角是直角。

在图形里增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增加四个直角呢?

增加两个直角呢?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观察物体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了解物体各方位的形状。

能根据图判断那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那个图形。

2、能正确判断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复习准备:

教师:

准备课件

学生:

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有一定的了解,能判断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这个节我们一起来复习观察物体这一单元。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有哪些收获?

你最喜欢那块儿的知识?

那块的你觉得最难。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单元的知识,在复习时我们来找一找这一单元中还需努力的内容。

二、展开复习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

瞧,这三位小朋友正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样物体,你知道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吗?

请连上线。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说你的好方法。

你能说说从你的角度看到教室的哪一面吗?

2、是啊,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你瞧,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图形。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对称图形。

那么现在谁来说一说,怎样的图形可以称为是对称图形?

你能画一个对称图形吗?

请在书本P104页的格子图里画一个对称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对称图形?

判断一下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3、这是一位小朋友在镜子里看到的时刻,你知道它真实的时间吗?

你是怎样来判断的?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对称图形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统计

复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复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看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统计图能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

上个学期我们也学过统计,和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2?

二、画统计图

1、统计我们班男女生各有几人?

制成统计图。

你打算怎样制作统计图?

需要收集数据?

怎样进行?

横轴代表什么?

竖轴代表什么?

你打算怎样画?

2、选择小组感兴趣的统计内容制成统计图。

选择内容:

(1)统计班级在红黄蓝三色中最喜欢哪种颜色。

(2)统计班级同学一天看课外书

(3)统计班级同学现在的心情指数

……

三、总结。

在看统计图和制统计图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做好统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四、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统计家中的餐具,并制成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