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49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

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

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分工。

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

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业内学者陈泽炎认为这“反映着我国会展业的成长壮大和国家给予的重视与关注”。

另外“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经济与政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总体布局的规划,都为我国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展市场化水平低下 

  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总体来说还不高,具体表现在:

 

  1.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导向不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竞争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导致会展市场秩序混乱,展览场馆如集贸市场,讨价还价,有的会展竟然成了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

没有形成良性竞争,有的公司,特别是一些小规模公司,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盲目办展,抄袭克隆别人的主题,和别的展会同期同地举办,争夺别人的客户。

竞争的无序使得会展资源严重浪费,效率低下,带来的是整个会展业的低效率与恶性循环。

 

  2.市场主体混乱。

政府、行业协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面对会展业这样一个利润蛋糕都想分一杯羹,展览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明显,大型的会展企业所占比重小,中小型会展企业规模小,投资、经营未能实现多元化,长期依赖政府投资拨款,没有形成自负盈亏的机制。

 

  3.市场信息不对称。

会展信息渠道不通畅,导致组展商与参展商无法有效沟通,结果会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骗展、虚假展览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会展的市场秩序。

 

  

(二)会展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1.政府权责不明确。

政府管理职能不清,行政管理缺位或不到位,政府包办或对会展市场的干预过多,却对会展缺乏指导,阻碍了会展业市场化的进程。

 

  另外,政府对会展举办权严格控制,导致会展审批手续复杂,虽然现在已由审批制转向登记制,但仍然存在重复审批和多头管理,因为外经贸和贸促会都有各自的审批权,当地政府的相应部门还要审批,如果出国办展、参展,手续就更加复杂和繁琐,这些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集体会办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组展商和参展商的积极性。

 

  2.行业协会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行业协会是市场机制的主要载体,好的行业协会能够规范市场机制,对本行业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商、契约等方式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但在我国,行业协会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视与扶持,行业协会体系也不够完善,除了中国展览馆协会,还未在其他各领域建立权威性的行业协会。

直到2005年4月我国才成立会展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议展览业商会。

近年来各地方会展行业协会不断成立,但是由于起步晚,行业协会并未完全发挥其应尽的职能。

 

  3.法律、法规不完善。

要规范整个会展业的经济行为,使会展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管理。

近几年来商务部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关于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办法》、《关于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对会展业的管理。

但是在已经颁布的多个行政法规中,存在不少交叉重叠现象,法规本身也不够完善。

  (三)会展主题专业性不强 

  当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会展业也不例外,由于会展业具有极大的联动效应和带动效应,会展产业链已经形成。

它围绕某一主题,以所在区域的产业为依托,借助场馆等设施,将会展业的主体和相关利益者联合起来,其中会展主题和产业基础是整个产业链的主导因素。

要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必须明确这一点。

 

  可是很多会展目的地的会展企业在没有弄清本地产业优势、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发会展项目,结果会展主题不明确,专业性不强。

会展是参展商展示产品和技术,和观众(指专业观众)进行沟通交流,发现客户的平台。

作为参展商来说,会展主题尤其重要,只有组展目的明确,会展主题专业,才能吸引专业观众,参加才有意义。

所以要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必须加强会展主体的专业性。

 

  (四)会展软硬件设施发展不均衡 

  1.场馆功能发展滞后。

20年来,我国各省市在场馆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并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但是从全国来看,场馆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很多城市盲目建馆,选址不当,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有数量没有规模,场馆的展览面积不够大,功能单一,配套的硬件设施不全,后期运营和维护不善,导致场馆利用率不足,甚至长期空置,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根本谈不上对经济发展作贡献。

 

  2.会展服务质量不高。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所以服务质量是会展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里的服务质量有两层含义:

一是会展专业服务,包括为参展商提供的展台搭建等服务和为场馆内的配套服务设施等,目前这方面缺乏专业化的分工,服务的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

二是会展产业链下游提供的配套服务,包括交通、物流、餐饮、住宿、旅游等,由于产业链上游和中游几乎跳跃式的发展,让下游的服务产业望尘莫及,以致配套服务难以跟上。

 

  3.人才缺口大且结构不合理。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可是当前我国会展人才极度匮乏,会展人才的岗位空缺比例达10:

1。

而我国会展教育与培训又远远落后于会展业的发展速度,造成会展人才供不应求。

会展教育与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输送的会展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会展核心人才和辅助性人才缺口较大。

 

  (五)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加剧 

  2004年1月12日,商务部首次允许外资会展企业在中国办展招商,紧接着随着WTO过渡期结束,服务业全面开放,国内会展受到外来会展企业的冲击。

2008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国内市场萎缩,越来越多的知名会展企业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进驻中国市场,国际竞争加剧,国内会展高端市场被抢占,尚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国内会展业面临巨大威胁,中小型会展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生存难以为继(冯玮等,2009)。

 

  (六)会展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欧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会展业,极大地提高了会展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比而言,我国会展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在会展业中的应用较为落后,大多数会展企业仅仅将会展信息化看作是简单的网站建设,据有关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国内2000多个会展中有主题网站并能提供基本业务和服务功能的只占15%,且应用层面操作复杂;35%的会展有网站,但技术手段落后、专业性差、应用操作复杂,就网站内容、产品展示效果、平台服务和功能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参展企业的需求;而多达50%以上的展览会只有几页简单的静态页面,或根本就没有网站。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正确定位,合理规划 

  1.正确定位。

首先要根据本国、本地的产业基础和地区优势合理制定本国、本地区的会展业目标,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明确本国、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主题,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会展,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举办专业性主题会展。

“十二五”期间,会展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我国新兴产业走向市场提供平台。

 

  2.合理规划。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非常重要,它是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指南,所以国家和地区必须从宏观上进行总体规划,制定会展业未来的发展规划。

关于会展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相关的规定是:

“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所以会展的举办地要深刻领会规划精神,促进和规范会展业的发展,提升会展业服务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3.制定重点发展和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内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会展业扶持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全国会展业的发展,可是很多扶持政策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这些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等已经取得巨大成绩的会展大省、市的发展,优先发展有知名度、有潜力的会展项目和品牌,着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办展能力强、展会声誉好的会展企业。

 

  

(二)完善市场化机制,强化会展企业的经营意识 

  加速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是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会展业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益最大化、成本节约化,就要尽快建立平等高效的市场机制,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将会展业真正推向市场。

 

  1.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行业门槛,加快会展企业的培养,提高会展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实现展馆、会展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保持市场信息渠道畅通,国家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组展商的资质审核和统计评估,实施跟踪管理,定期公布统计数据,促进会展行业内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增加举办会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参展商提供参展决策依据。

  3.实现服务专业化分工,组展商进行服务外包,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会展项目的营销策划上,会展服务接包商则通过不断提供专业的会展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会展业市场化的进程。

 

  (三)政府支持,创新我国会展管理与组织模式 

  1.转变政府职能。

会展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所以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变到宏观调控。

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引导,颁布政策、法规,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管理机构,通过对行业协会进行管理来加强市场管理,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组织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计,投资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

对于大型综合性会展、主题会议型会展,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资金支持,由政府委托组展商具体运作。

对于技术经济类的专业性会展,由于它们属于纯粹的竞争性经济活动,政府应当逐步退出,仅仅通过适当的税收和补贴等优惠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

 

  支持会展企业申请国际展会,鼓励并组织企业出国参展,创立相关基金,为企业组织国际会展和出国参展提供资助,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海内外的品牌推广工作。

 

  2.完善行业协会功能。

按照国际惯例和会展业具体操作的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会展行业协会,尽早成立全国统一的权威性行业协会,各行业领域也要尽快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对展会的类别、展期、地点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业内信息交流、定期对会展项目进行评估,发布相关信息,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最后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负责会展企业与政府、会展企业与参展企业、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之间的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行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3.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且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会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要加快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法制化进程。

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法规,如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规范,加强展会名称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品牌展会的法律环境。

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尽早制订并出台一部统一的覆盖会展业方方面面的完整法规,使有关执法部门能够在工商登记、货物检验和通关、公共安全登记等方面进行监管。

 

  (四)转变观念,重视硬件软件建设 

  1.加强场馆功能建设。

场馆的建设要有科学规划,不光要看数量,还要看规模、质量,看该场馆在会展业内的影响力、地位和口碑。

要注重馆址的选择和馆内设计的质量,配备一流的展馆硬件设施,如展馆的展览面积,通气、通水、通电、通信等都要达到标准化程度,以便为参展商提供保障;馆外要配备绿化休闲场所和停车场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便利服务;为承接国际会展还要向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化展馆方向发展。

 

  2.提升服务质量。

会展企业和场馆要提升会展的服务质量,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优质贴心、全方位、人性化、智能化的一站式(One-stopservice)服务,最大程度地为客户提供便利,培养忠诚客户。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尽快发展我国会展的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外包市场专业化程度,以保证各项会展外包服务的质量。

另外,要加快会展产业链下游的产业发展,尽快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3.健全会展培训体系。

必须进行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和完善我国会展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发展会展学历教育,健全会展教育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人才输送功能;借助中介机构,进行社会培训;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会展人才。

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多管齐下,从而为会展业持续、稳定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五)加快会展业自身发展,应对国际竞争 

  1.加快会展企业的发展。

会展企业要尽快拓宽资金融通渠道,提升自己的资金实力;健全组织管理系统,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

认真组织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会展,明确会展主题,精心进行营销策划,树立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学习并借鉴国外知名会展企业的先进管理手段及市场操作经验,加快建设自己的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提高本企业和会展项目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业内认同度。

 

  2.开展区域合作应对国外知名会展企业的冲击。

国外知名会展企业具有国内会展企业不具备的资金、品牌、信誉、管理、超国民待遇、市场操作经验等优势,要与国外知名会展企业抗衡,国内会展企业必须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以提升会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应对国外知名会展企业的冲击(Nelson,KathleenB.,Silvers,JuliaRutherford,2009)。

 

  (六)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会展业的信息化进程 

  会展业信息化就是要将会展活动电子化、网络化。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企业而言,基于因特网的网上采购、竞购、拍卖、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营销过程管理等使得它们得以突破商务活动在时空上的限制,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会展平台提供的视频会议、互动的产品展示、客户定制化促销、现场参观、订单管理、电子支付等功能和服务正日趋完善,使得企业的营销成本大大降低,销量大大增加,这些改变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会展企业要尽快转变观念,重视会展业的信息化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会展业的信息化进程,以便提高会展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在会展业中的应用是关键,作为会展企业,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会展前宣传促销、会展中销售管理和会展后客户跟进中的巨大作用。

 

(三)会展服务

目前,我市主要展览服务机构为东南花都花博园展馆,共有室内展览面积5万平米,室外展览面积130万平米。

已在花博园连续举办了17届花博会和6届农博会。

去年农博会期间,市商务局还承办了食品展销,设置特装展位17个,标准展位100个,5天展销共实现现货交易2612万元,协议(合同)交易金额2.5亿元。

今年6月,举办了第八届海峡论坛·第三届海峡(漳州)茶会,并专设“漳州味”特色茶食品展区和小吃展区。

连续举办六届“漳州小吃文化节”,开展“漳州味名小吃”“漳州味名小吃提名奖”评选,以及灯谜竞猜、迎新春书画、摄影、征文、特色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动。

今年第六届漳州小吃文化节,游客总量超过20万人次,商家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今年元月,举办了年花节、年货节、根雕展、奇石展、动漫秀等“花样漳州味”系列活动,其中年货节金额达200余万元,吸引市民约18万人次。

组织26家企业参加了“闽货·华夏行”义乌站、哈尔滨站和北京站等系列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