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2773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

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

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

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

选项D合理。

点睛:

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

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

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

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

Na2CO3

B.热稳定性:

HCl

C.沸点:

C2H5SH

D.碱性:

LiOH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比较问题,要求根据元素周期律,结合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

A.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

选项A错误。

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

HCl>PH3。

选项B错误。

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

选项C正确。

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

LiOH>Be(OH)2。

选项D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是对化学理论进行的综合考查,需要对每一个选项的理论表述进行分析,转化为对应的化学原理,进行判断。

详解:

A.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HA的Ka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A-的水解越强,应该是NaA的Kh(水解常数)越大。

选项A错误。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形成锌铁原电池,因为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腐蚀。

选B正确。

C.反应的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进行的应该是越困难(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越”越困难)。

选项C错误。

D.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OH和CH3OCH3的官能团明显有较大差异,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选项D错误。

点睛:

反应的活化能是指普通分子达到活化分子需要提高的能量,则活化能越大,说明反应物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越高(即,引发反应需要的能量越高),所以活化能越大,反应进行的就越困难。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课本中表述为,活化能越大,反应的速率应该越慢,这样也可以认为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困难。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

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A.AB.BC.CD.D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是化学实验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物质检验和性质比较实验的问题。

根据题目表述,与课上讲解的实验进行对比,比较异同,就可以判断了。

详解: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2+,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Fe3+。

选项A错误。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得到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选B正确。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虽然有ZnS不溶物,但是溶液中还有Na2S,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后,Cu2+一定与溶液中的S2-反应得到黑色的CuS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转化。

选项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再加入盐酸时,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硝酸钡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

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钡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原溶液有硫酸根离子。

选项D错误。

点睛:

在解决本题中选项C的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判断溶液中的主要成分。

当溶液混合进行反应的时候,一定是先进行大量离子之间的反应(本题就是进行大量存在的硫离子和铜离子的反应),然后再进行微量物质之间的反应。

例如,向碳酸钙和碳酸钠的悬浊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先和碳酸钠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再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

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基本知识。

根据题目的反应,主要判断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平衡和速率的应该结果即可。

详解:

A.加入NaOH,中和HBr,平衡逆向移动,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选项A正确。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

选B正确。

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实际上就是将反应的浓度都增大至原来的2倍,比例不变(两次实验反应物的比例都是1:

1,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这里有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结论:

只要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相等的。

所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1:

1。

选项C正确。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考虑到HBr是挥发性酸,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降低HBr的浓度减慢速率,增加了反应时间。

选项D错误。

点睛:

本题中的反应是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但是考虑到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生成的溴乙烷是不溶于水的,即本题中的溴乙烷应该是没有浓度的,所以选项D中是不需要考虑温度升高将溴乙烷蒸出的影响的。

6.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始(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

应该从题目的两个图入手,结合磷酸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

A.溶液中存在H2PO4–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存在HPO42–的电离平衡,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至少存在4个平衡。

选项A错误。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PO43–和H3PO4。

选B错误。

C.从图1中得到随着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不过从5.5减小到4.66,谈不上明显变小,同时达到4.66的pH值以后就不变了。

所以选项C错误。

D.由图2得到,pH=4.66的时候,δ=0.994,即溶液中所有含P的成分中H2PO4–占99.4%,所以此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选项D正确。

点睛:

本题中随着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基本不变了。

主要是因为H2PO4–存在电离和水解,浓度增大电离和水解都会增加,影响会互相抵消。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

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H+)

(2).第三周期ⅡA族(3).(4).Mg2Si(5).熔融,电解(6).NH3,NH4Cl(7).SiC(8).2Mg(OH)2+2SO2+O2=2MgSO4+2H2O(9).CH3CH2CHO,CH3CHO

【解析】分析:

根据反应的流程过程,先判断出A2B的化学式,带入框图,结合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