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583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

教育基础

2.1.1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掌握小学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1.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

2.1.4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2.1.5了解小学组织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特点

1,基础性。

表现在:

①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②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③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全民性。

从狭义上讲,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义务性。

特点:

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

4,全面性。

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活动性。

6,趣味性。

7,启蒙性。

主要表现在:

①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②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③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④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

概念:

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基本要素:

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3,教学工作管理。

核心。

4,总务工作管理。

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以及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包括:

①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

②抓好班主任工作。

③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

④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学工作管理,主要内容和方法:

①抓好教学组织工作。

②领导好教研组工作。

③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学校管理的过程

1,计划。

起始环节,制定学校工作计划。

2,实施。

中心环节。

3,检查。

分为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自上而下的检查和自下而上的检查、互相检查和自我检查。

4,总结。

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做好总结需注意:

①总结要以实际效果为依据。

②要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

③要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总结。

④要善于依靠群众。

⑤总结工作要与交流经验、评选先进、表彰先进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总结效果。

学校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

7,动态性原则。

8,效益性原则。

9,责任制原则。

方向性原则的要求:

①明确目标。

②把握全局。

③平衡内外。

民主性原则的要求:

①树立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的思想。

②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③把民主和集中统一起来。

系统性原则的要求:

①抓住中心,带动全体。

②全面安排,协调配合。

学校管理的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法。

1,要突出学校管理目标导向。

2,要适当集权,做到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3,要按照系统原则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保证集权的实现和指令的贯彻执行。

4,要处理好跨度和层次的关系。

5,要责权一致。

6,要提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素质。

二,法律方法。

1,要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

2,依法治校要保障学校自主、教学自由。

3,要树立法治的权威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人人知法、守法。

4,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规章与学校制度的宣传。

5,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

三,思想教育方法。

1,要有科学性。

2,要有针对性。

3,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4,保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弹性”。

5,说服教育和其他方式相结合。

四,经济方法。

①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②要提高运用经济方法的科学化水平,讲究经济方法的有效性。

③要综合运用经济方法,如结构工资制度、福利待遇等。

五,学术方法。

学校管理的途径

基本途径是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的功能:

①信息传递。

②控制。

③激励。

④情感交流。

学校组织

(我国小学的组织)

结构模式:

1,直线型学校组织。

2,职能型学校组织。

3,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

最常见。

4,矩阵型学校组织。

5,事业部型学校组织。

基本形式:

校长负责制。

校长领导下的“两处一室”或“三处一室”。

组织机构包括:

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结构。

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党的领导。

2,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3,正确处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4,正确处理校长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5,切实建立制约机制。

6,要做到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能。

7,提高校长自身的素质。

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

1,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正确厘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2,健全法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扩大民主参与,加强民主决策;完善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规范校长权力运行。

3,完善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办法。

4,推进专业评价,强化外部监督。

小学组织机构及运行

必须满足的条件:

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

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校、节约。

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

1,学校组织结构网络化。

2,学校组织结构一体化。

3,学校组织结构人情化。

4,学校组织结构个性化。

课程

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依据。

6,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杜威)。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3,根据对学生学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4,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5,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由杰克逊在《班级生活》提出,包括几个方面:

1,观念性隐性课程。

2,物质性隐性课程。

3,制度性隐性课程。

4,心理性隐性课程。

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1,普及型。

2,基础性。

3,全面性(发展性)。

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一,目标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

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即: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教材。

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教材的组织方法有逻辑式组织、心理式组织、折衷式组织。

编排方式有:

螺旋排列式、直线排列式、过渡式排列方式。

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项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项。

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关系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课程资源

概念:

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类型:

1,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3,按载体形式的不同,分为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4,按价值取向的不同,分为教授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化课程资源。

5,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课程目标

概念:

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特点:

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①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社会的研究)。

③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与传统的“双基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实施

概念:

是将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新课程提倡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主要观点: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4,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和沟通。

课程评价

概念:

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

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常见的课程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的目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

课程结构

概念:

指课程各部分有机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特征:

1,客观性。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

但课程结构并不是课程设计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

2,有序性。

课程结构的有序性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则性。

3,可转换性。

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课程才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4,可度量性。

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须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1,第一次课程改革。

1952《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教学原则和教材、升留级制度等,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

2,第二次课程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开始编写中小学教材。

3,第三次课程改革。

1959年5月17,《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编写十年制中小学通用教材。

4,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3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共工作条例》《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新教材。

5,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6,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精神,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

1984年,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

7,第七次课程改革。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①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②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③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含义: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情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①均衡性:

是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②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

体现在,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③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是要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

三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4,加强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6,课程法制化。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

概念:

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过程。

三个基本要素:

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基本性质:

文化性、价值性、主体性。

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②创新性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④伦理原则。

特点:

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意义:

①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②提高教育质量。

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④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5,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6,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3,制定研究计划。

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5,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文献检索的作用

1,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研究的发展动向与成果,把握需要研究的内容。

2,可以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研究。

3,可以澄清研究问题并界定变量。

4,可以为如何进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5,可以综合前人的研究信息,获得初步结论。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1,文献检索的指向性。

2,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3,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4,勤于积累。

5,善于思索。

研究计划的内容

1,研究题目。

2,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单说明。

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5,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

6,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适用范围。

7,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制定研究计划要做好的工作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1,一般教育学术论文的撰写。

基本结构:

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

其中前言、正文和结构构成论文的主体。

2,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特点:

真实性、针对性、新颖性、时效性。

基本结构:

标题、前言、主体、结尾。

3,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

基本结构:

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与参与、参考资料。

4,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基本结构:

标题、前言、正文、结尾。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教育观察法。

四,教育调查法。

五,教育实验法。

六,教育行动研究。

七,教育叙事研究。

历史研究法

一般步骤:

1,史料的搜集。

2,对史料的鉴别。

3,对史料进行分类。

要注意的问题:

1,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2,要把历史分析和阶段分析结合起来。

3,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文献研究法

注意事项:

1,要重视收集第一手资料。

2,不但要收集观点一致的资料,还要注意收集观点不一致的资料,以利于比较分析,避免偏颇。

3,采取逆时法。

概念:

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

特点:

目的性、自然性、有翔实的观察记录、能动性。

类型:

1,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按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3,按观察者是否直接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4,按观察的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5,按观察的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的方式,分为叙述观察法、取样观察法和评价观察法。

一般步骤: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时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优点:

①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获取教育事实数据。

②不干扰观察对象的自然表现,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

③可以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缺点:

①取样小,教育观察研究法一般限于小样本的研究。

②所获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性。

③观察缺乏控制,不能说明所观察到现象的因果关系。

教育调查法

概念: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其中最基使用最广泛的是问卷调查。

类型:

1,按调查的目的,分为历史调查、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常规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

2,按调查的性质,分为事实调查和意见调查。

3,按调查的范围,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4,按调查的对象,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象调查和个案调查。

5,按调查的内容,分为科学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通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6,按调查的手段,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问卷调查法由标题与指导语、问题、结束语三部分构成。

原则:

非歧义性原则、非压力性原则、非诱导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穷尽原则。

访谈调查法,实施过程:

①选择访谈对象。

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③正式访谈。

优点:

较为灵活,能深入了解被访者的心理感受,可观察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缺点:

时间和精力代价比较高昂,访谈结果不易量化等。

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调查课题。

②选择调查对象。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④制定调查计划。

⑤实施调查。

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法的优点:

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现状,发现问题,弄清事实,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教育规划以及为教育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教育调查法的缺点:

①调查往往只是表面的,难以确定其因果关系。

②调查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合作状态,更多的受制于研究对象。

③调查的可靠性有一定限制,调查者的主观倾向、态度都有可能影响被调查者,使调查的客观性降低。

教育实验法

概念:

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基本性质:

①教育实验必须要有一个理论家说。

②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实验必须控制某些条件。

④真正的科学的实验是可以重复验证试验结果的。

类型:

①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②按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③按实验环境,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④按分配方法,分为等组实验、单组实验和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