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961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docx

届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

1

7.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B.

表示一种吸水性高分子树脂

C.用于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不属于复合材料

D.山东东营广饶县一男子收到网购物品后,因吸入氟乙酸甲酯中毒身亡,氟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FCH2COOCH3,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LiAlH4还原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60g二氧化硅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C.7.8g钾与100mL1mol·L-1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7.1g氯气与足量的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9.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只作氧化剂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O2是还原产物

D.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将含有SO2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以除去SO2

B.称取19.0g氯化亚锡(Sn

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SnCl2溶液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值,确定F、Cl两元素

非金属性的强弱

1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图①连接好并放置片刻后,铁片会镀上一层铜

B.图②连接好导线后(片与片相接触),电流表会发生明显偏转

C.图③连接好并放置片刻后,在Zn片附近加一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D.图④发生反应为

时,a、b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板

12.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和Y元素的原子序数比6:

7,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

B.Y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Z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更稳定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13.下列关于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I)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Ⅱ)的说法正确的是()

A.I和Ⅱ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01mol·L-1

B.将I稀释10倍,溶液中c(CH3COOH)、c(OHˉ)均减小

C.I和Ⅱ溶液混合,若c(OH-)>c(H+),则氢氧化钠过量

D.I和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

2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B.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瓷器属于硅酸盐制品

D.食醋可去除水垢,NH4Cl溶液可去除铁锈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馏、蒸馏馏都是物理变化,干馏、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丹参素结构如图所示,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D.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C.NH4H的电子式:

D.S2-的结构示意图:

10.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C、D、E形成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11.下列离子方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已知电离平衡常数:

H2CO3>HClO>HCO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ClO-+CO2+H2O=2HClO+CO

B.向Fe(NO3)2和NaBr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Br-+8H++2NO

=3Br2+2NO↑+4H2O

C.Na2S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

S2-+ClO–+H2O=S↓+Cl-+2OH-

D.双氧水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MnO

+5H2O2=2Mn2++5O2↑+6OH-+2H2O

12.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

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

C.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13.

(1)已知t℃时AgCl的Ksp=2×10-10

(2)在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Ag2CrO4的Ksp为1×10-9

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在t℃时,以0.01mol/L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KCl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Cl-先沉淀

D.在t℃时,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3

7.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Cl2有酸性

用Cl2可与石灰乳或烧碱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B

NaHCO3溶于水完全电离

NaHCO3是强电解质

C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SO2

D

Na2S有强还原性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8.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与X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Y2X和Y2X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M>N

D.离子半径r:

r(X2-)>r(Y+)

9.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10.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11.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式为C6H6O7

B1mol物质X可以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

CX分子不可以发生消除反应

D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12.室温时,pH=11的稀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Kb、Kw均增大

B.用稀盐酸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C.加水稀释,c(NH4+)·c(OH-)增大

D.加入pH=11的NaOH溶液,NH3·H2O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13.已知:

NH2COO-+2H2O

HCO3-+NH3·H2O。

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实验,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

B.T1℃时,第6min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C.T2℃时,0~6minν(NH2COO-)=0.3mol·L-1·min-1

D.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4

7.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原理是炼铁最常用的反应原理B.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9.“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C.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后,再检验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量的Fe与含1mol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

B.1molAlCl3在熔融时离子总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SO2、S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125g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u2+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

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

可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

C.丙装置:

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

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12.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bO2↑+cCl2↑+dHClO4+e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

氧化性HClO3>O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HClO3=2O2↑+C12↑+HClO4+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D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B)>r(C)>r(A)

B.D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5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除去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混凝剂

B.棉花、羊毛、腈纶和涤纶都属于合成纤维

C.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D.利用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可制取肥皂

8.钠着火燃烧时,可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

①泡沫灭火器②干粉灭火器③水④沙土

A.①②B.④C.②③D.①②③

9.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1.0mol·L-1KNO3溶液:

H+、Fe2+、Cl-、SO42-

B.pH=1的溶液:

NH4+、Al3+、SO42-、Br-

C.c(ClO-)=1.0mol·L-1的溶液:

Na+、SO32-、S2-、Cl-

D.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

Na+、Mg2+、HCO3-、SO42-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HCl3的分子数为0.1NA

C.1L0.1mol/L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D.0.1mol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11.下列各选项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陈述I

陈述II

A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B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C

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

D

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NO和NO2

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强

12.常温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pH=3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小于pH=2的盐酸的浓度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可抑制HCO3-的水解,使c(HCO3-)增大

C.将任意量的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其混合溶液均存在:

c(Na+)+c(H+)=c(CH3COO-)+c(OH-)

D.Na2CO3溶液中:

c(Na+)>c(CO32-)>c(OH-)=c(HCO3-)>c(H+)

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C.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Mg、Al三种金属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g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A

B.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01NA

C.标准状况下,0.56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D.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

Al3++3OH-=Al(OH)3↓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3)2和KI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3Fe2++4H++NO3-=3Fe3++NO↑+2H2O

C.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HCO3-+OH-=CO32-+H2O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CO32-+H2O

HCO3-+OH-

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2=CH3COOH+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消耗2.24L氧气

C.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除去Cl2中的HCl电解制Cl2和H2分离CCl4和水中和热的测定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0.1mol·L-1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B.浓度为0.1mol·L-1的NaHCO3溶液:

c(H2CO3)>c(CO32-)

C.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7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可以用溴水鉴别苯、CCl4和无水乙醇

D.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是无法发生氧化反应

8.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X、Y、Z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Y>Z>M>X

B.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C.W元素是一种亲氧元素

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沸点X2Z>XM

9.实验室测定溶液中RO3-浓度的方法之一是:

取25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①。

充分反应后,往锥形瓶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用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②。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aRO3-+bI-+cH+=dR-+eI2+fH2O

反应②I2+2Na2S2O3=2NaI+Na2S4O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B.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ⅤA族

C.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D.若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反应①转移电子6.02×1020个

10.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SO2表现还原性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

铅片放放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11.心酮胺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它具有如下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心酮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溴反应

B.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C.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可以和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12.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NaHCO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32-)>c(HCO3-)>c(OH-)

B.20mL0.1mol/L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HCl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c(H+)>c(NH4+)>c(OH-)

D.0.1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

13.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c(A)=10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

C.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

8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B.油脂在碱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C.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D.硬铝、碳素钢都是合金材料;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Cl>H2S,所以,非金属性:

Cl>S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III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

9.某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1.2gB.16.8gC.19.6gD.22.4g

10.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A.灼烧B.过滤C.分液D.蒸馏

11.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消去、取代和酯化反应

C.1mol迷失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和6mol溴发生取代反应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

AgCl(s)

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l)>Ksp(AgI)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

13.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NO和3.8molO2,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O2(g)

2NO2(g)

②2NO2(g)

N2O4(g)

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

v(N2O4)=0.36mol·(L·min)-1

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NO2和2.0mol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9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高考资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