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806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5.docx

人教版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5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B.1、3和4

C.2、3和4D.1、2、3和4

【答案】D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3、4三个试管内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R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因此只有R型细菌;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有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D正确。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名师点睛】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易错分析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2)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

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

2.DNA分子中的碱基C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之后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酶将缺口修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糖苷酶被彻底水解得到可能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B.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低于正常人

C.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在DNA缺口修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D.若一个碱基C被氧化造成基因损伤且未被及时修复,可导致其5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

【答案】D

【解析】糖苷酶可能是蛋白质或者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可能是氨基酸或者磷酸、核糖和碱基,A错误;由题意可知,核酸内切酶可以纠错,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正常人,B错误;DNA缺口修复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发挥催化作用,不是调节作用,C错误;DNA是半保留复制,若基因损伤未被及时修复,模板链一条链正常,一条链含突变基因,这将导致其5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本质和作用、DNA的复制等相关知识

3.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

D.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C正确;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并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名师点睛】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的比例上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m>2n),则G的个数为(

)﹣p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题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①处可以代表磷酸二酯键,②代表碱基对,③代表氢键.

解: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①部位,A错误;

B、不同DNA分子的碱基种类一般相同,都含有A、T、G、C四种碱基,B错误;

C、如果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m>2n),则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

,则G的个数为(

)﹣p,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DNA分子中都含15N,D错误.

故选:

C.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5.

A.“白脸”人的基因型有5种

B.饮酒后酒精以易化扩散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并且在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中“解毒”

C.一对“白脸”夫妇后代出现白脸与红脸比为3:

1,其原理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相同

D.若ADH基因仅一条母链上的G被A所替代,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ADH基因占的比例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由分析可知,基因型是A_bb、aaB_、aabb的个体为“白脸”,共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基因型,A正确;

B、易化扩散是协助扩散,酒精进行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一对“白脸”夫妇后代出现白脸与红脸比为3:

1,这对夫妻的基因型是Aabb×aaBb,相当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C错误;

D、DNA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均为模板,且是半保留复制方式,ADH基因仅一条母链上的G被A所替代,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ADH基因占的比例是50%,D错误.

故选:

A.

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通过DNA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答案】B

【解析】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B正确;密度梯度实验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C错误;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2个脱氧核糖,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的分子基础

【名师点睛】关于遗传物质的知识点总结:

7.右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a与d是互补,c与d是互补,由此可以推知a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同样b与a是互补的,则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另外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相配,C与G相配,则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和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故ACD正确,B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8.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的

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

B.进行b过程的基因只能在特定细胞中表达

C.c图中1号氨基酸是由起始密码子决定的

D.分生区细胞能进行b和c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程表示的是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b过程为转录,若进行b过程的基因是控制ATP合成酶的基因,则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表达,B项错误;c过程表示翻译,翻译是从mRNA的起始密码子端开始的,图中1号氨基酸是tRNA最先运载进入核糖体的,所以由起始密码子决定,C项正确;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a、b和c过程,都能进行,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故A正确;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故B错;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没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故C错;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科学史,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

10.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大肠杆菌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DNA分子中有氢键,RNA分子中没有氢键

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B错误。

DNA分子中有氢键,RNA分子中的tRNA也含有部分氢键,故C错误。

因为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所以可以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

C.糖类是遗传物质D.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考点定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某同学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C和G之间有3个氢键,但DNA的两条链应该反向平行,图中五碳糖位置不正确,A错误;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和T配对、C和G配对,且A和T之间有2个氢键,B正确;DNA的两条链应该反向平行,且A和T之间应该有2个氢键,C错误;C和G之间有3个氢键,但DNA的两条链应该反向平行,D错误。

【考点定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3.具有100个碱基的1个DNA分子片段,含有3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210个B.180个C.70个D.60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具有100个碱基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含有胸腺嘧啶(T)3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30个,则C=G=100/2-30=20个。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如果该DNA连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22-1)×20=60个,故选D。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1)1个DNA经过量次复制,共产生22=4个DNA分子;

(2)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该DNA分子中胞嘧啶(C)=100/2-30=20。

14.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构

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说明DNA分子具有稳定性,A错误;每种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有四种,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说明DNA分子具有稳定性,C错误;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正确。

考点:

DNA分子的特异性

【名师点睛】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1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分离

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大肠杆菌后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应进入沉淀物中,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应进入上清液中中。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实验结果分析:

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或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大肠杆菌。

2.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出现放射性:

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进入沉淀物。

16.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B.保温时,时间过长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D.离心时,转速太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P标记的是DNA,如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偏高,可能是大肠杆菌少,为侵染的噬菌体多,故A正确。

也有可能是保温时间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了噬菌体,故B正确。

搅拌不充分沉淀放射性高,故C错误。

离心时,转速太慢导致上清液中含有细菌,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7.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结论

C.赫尔希和蔡斯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D.艾弗里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B

【解析】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萨顿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结论,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和搅拌、离心等方法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艾弗里用化学分离的方法获得S型肺炎双球菌的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方法

18.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B.控制果蝇性状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DNA上

C.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来转运

D.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越高,热稳定性越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其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A正确;果蝇的DNA分子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B错误;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来转运,C错误;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越高,热稳定性越低,D错误;答案是A。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

B.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D.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正确;

B、该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B错误;

C、该实验中,1、2、3组是对照组,4组是实验组,C正确;

D、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D正确.

故选:

B.

2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脱多糖的S型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进人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答案】C

【解析】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的DNA中,虽然DNA中碱基总数增加,但由于嘌呤与嘧啶总是配对的,所以嘌呤碱基所占比例始终为50%,A错误;荚膜多糖并不是基因直接控制合成的产物,所以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应该是相关的酶,最终通过合成的酶来控制荚膜多糖的合成以及组装,B错误;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有多个基因,也就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一条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各自合成一条肽链,只是不同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D错误。

二、综合题

21.如图为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1”过程中,双螺旋链解开成两条单链,并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图中作为模板的母链是链(填字母).采用复制方式合成子代DNA分子.

(2)“2”所示的过程叫做.其中,相应两个碱基之间是通过连接成碱基对.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母链上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与此相配对的碱基一定是.

【答案】

(1)F半保留复制

(2)碱基配对氢键腺嘌呤(或A)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

DNA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

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

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

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解:

(1)图中作为模板的母链是F链,E链是新合成的子链;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图中的“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互补配对,其中相应两个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母链上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与此相配对的碱基一定是腺嘌呤(A).

故答案为:

(1)F半保留复制

(2)碱基配对氢键腺嘌呤(或A)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22.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MA(双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问:

(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之间,(A+C):

(T+G)的比值(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

(3)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T):

(C+G)的比值,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4)有人提出:

“吃猪肉后人体内就可能出现猪的DNA”,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填“赞成”或“不赞成”),试从DNA合成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相同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

(2)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或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3)相同

(4)不赞成,因为DNA被吃入后被消化成脱氧核苷酸被细胞吸收,作为合成DNA的原料,而人体内的DNA分子的序列取决于人体本身的DNA模板。

【解析】

(1)由于数量DNA中,A=T、G=C,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C):

(T+G)的比值始终相等,是1。

(2)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双链DNA分子中,A1=T2、T1=A2、C1=G2、G1=C2,双链DNA分子中,每一条链上的(A+T):

(C+G)的比值相同。

(4)不赞成,因为DNA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被消化为脱氧核苷酸,不可能以原DNA形式进入人体细胞,更不可能整合到人体内。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3.中心法则解释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请回答:

(共16分)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5)能够特异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答案】

(1)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2)c(3)间(S)(4)细胞核(5)tRNA(转运RNA)

【解析】a、b、c、d、e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核糖体与mRNA结合,反密码子与其配对,此过程为翻译;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间期;a、b复制和转录主要都发生在细胞核;tRNA上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

考点:

此题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其掌握情况。

24.(4分)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

然后将DNA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

实验结果:

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下图所示。

(1)各试管的中带DNA中含有的氮元素是。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的密度,轻带和中带的比例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

(1)14N和15N

(2)1/8中,7/8轻(3)半保留复制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和图可知中带应是一条15N和14N链,故含氮元素的是14N和15N。

(2)由图推测可知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4次在第4代中有16个DNA分子,中带应有2/16,是1/8,轻带应有14/16=7/8.

(3)上述实验表明了DNA是半保留复制。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