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21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docx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

郭树清证监会一年记:

在掌声和质疑中前行

2012年10月15日14:

04证券市场周刊    一年时间,郭树清完成了从管理者到监管者的角色转变。

制度改革、监管零容忍、主体创新的系列新政,郭树清在掌声与质疑中前行,面对一场改革,郭树清别无选择。

  本刊记者赵静王赫/文

  2012年10月29日,将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任职满一周年的日子。

  郭树清主政证监会一年期间,证监会推出诸如强制分红、内幕交易零容忍、IPO制度改革、创业板退市制度等各项政策、办法高达70条之多,在保障股民权益、严打违规行为、释放证券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一年时间弹指一挥间,郭树清一改学者型官员风格,气势磅礴地对证券市场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可是二级市场却依旧低迷。

截至2012年10月8日,郭树清主政证监会的11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近400点,深成指下跌近2000点,上证综指盘中一度跌破2000点。

  “不改革创新,我们将无路可走。

”原证监会副主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公开表示,股市要革除多年积弊,绝非一日之功,大家要有足够的耐心,给监管层足够的时间。

郭树清的证券市场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创纪录的外科手术

  尚福林履新证监会的时候,有人认为他坐上了火山口。

尚福林在证监会的9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完成,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郭树清走马上任的时候,股市的创新、监管改革空间仍然广阔。

郭树清自上任以来公布推出的各项政策、办法高达70条之多,几乎接近尚福林在任期间数年的总和。

  从强制分红、加强监管到三板建设、发行改革,郭树清新政几乎触动了市场每一个层面的神经。

  据本刊不完全统计,郭树清主席上任一年以来查处内幕交易案件42起,案件数创历年新高。

他提出“内幕交易零容忍”口号,严厉打击和查处内幕交易案,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丑形现身。

  郭树清提出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在制度设计和创新上尚有不少空间,借鉴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公司债。

郭树清上台后的两个月内就有17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

截至2012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债发行规模同比增幅高达25%。

  此外,证监会明确“借壳重组标准与IPO趋同”,即证监会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审核借壳重组,同时参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二级市场的持续萎靡令郭树清的新政出现争议。

乐观者认为,郭树清是在给资本市场做外科手术,是从制度设计入手,扎实地推动二次股改。

但悲观者认为,现在的政策有些宽松,只是小修小补,缺乏力度。

  如此多项新政的推出,能在任内完成并且有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可能并不多。

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证券市场中,许多缺乏“消化期”的政策,更可能会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偏离最初的预期。

  争议强制分红

  郭树清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重构。

  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证监会提出两大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二是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

  证监会同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处理分红事务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强调“红利分配的政策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而导致降低对股东的回报水平”。

  支持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只有在分红、退市、监管等层面真正为投资者构筑起利益保护的制度之墙,才能真正改变圈钱市场的本质,恢复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

  反对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利润用于分红还是回购股票,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和股东意愿。

对于一些快速成长的公司而言,如果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强制分红可能削弱这些公司的成长速度。

市场和人心是杆秤,只有让投资者感受到满意的公司业绩,市场才能让我们看到满意的行情。

  按照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在一个规范的市场里,分红后除权股价下跌,这相当于拿股东自己的钱给自己派发红包,只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而已。

  曾有股民在3月11日致信证监会,希望证监会向有关部门提出减免现金分红税,并改善相关除权的规定。

信中称,“公司觉得很冤,掏出了钱,股东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收入;投资者觉得更冤,投资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年终分红,腰包没有鼓起来,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目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来源于公司的税后利润,个人投资者、基金在收到分红后还需要再按1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现金分红重复征税。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微博)认为,应考虑取消红利税。

  本刊统计,截至2011年底,不分红的“铁公鸡”占比高达51.8%。

尽管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的提出为股市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不分红的“铁公鸡”占比并没有出现下降趋势。

分红制度落实到实处,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和细则的制定。

  零容忍的制度缺陷

  2011年12月1日,郭树清指出,将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同日,证监会宣布,因吴建敏在任期间违规持有参与审核的股票,解聘其第三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这是证监会首次解聘审核委员。

  据本刊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11月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证监会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42起,与以往调查的内幕交易案件数量比呈增加趋势。

为何采取如此力度的严惩后,内幕交易案数量不降反增?

  经济学者马光远(微博)认为,《证券法》对内幕交易行为惩处明显偏轻,对内幕交易者,仅仅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的,处以3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样的惩罚力度对于获利大、来钱快的内幕交易者来说只是隔靴搔痒,由于最高院没有司法解释,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在当前中国股市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证券执法有必要选择加重内幕交易的民事索赔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李响认为,股民要维权,就必须举证出自己所受损失是内幕交易发生期间,而且能举证出损失与内幕交易存在因果关系,这对于股民来说的确比较困难。

  但是以美国、日本、英国为首的成熟资本市场,他们通过法律或判例做出制度安排,采取无过错责任,推定侵权行为人有过错,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大大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取证难度,更有利于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

以任茂东为代表的人大代表们也曾建言,“应当减轻内幕交易案民事赔偿中受害人的举证责任,采取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此外,监管层在严厉打击内幕交易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索赔机制,这不仅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需要。

  一年时间,郭树清完成了从管理者到监管者的角色转变。

制度改革、监管零容忍、主体创新的系列新政,郭树清在掌声与质疑中前行,面对一场改革,郭树清别无选择。

  创业板退市制度难以遏制三高

  2011年以来,诸多创业板公司业绩频频变脸,与上市之前的高增长形成天壤之别,也与管理层推出创业板的初衷背道而驰。

  深交所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通过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定稿施行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更为严格和务实。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实施让无序的创投市场迎来了一次很好的清理。

  不少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在PE行业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下,一批有实力的创投公司将继续留在这个市场上,而一大批创投公司则会离开这个舞台。

在创业板推出前后而生的一些公司,会为其之前高PE估值下的投资付出一定的代价。

  长期来看,由于该制度旨在优胜劣汰,因此可增加绩差公司的危机意识,逐步引导上市公司走向正途,也可改善绩差股的投机氛围。

李剑阁认为,坚定不移地“埋葬死者”,让其成为投资者理性择股的清醒剂,成为悬在上市公司头上的生死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则公开表示,退市制度对解决股市三高问题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还需采取其他方式。

  创业板退市制度针对创业板公司量身定做,在短期内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负面打压,但它对财务造假之类的问题并未涉及。

  养老金入市惹争议

  2011年12月15日,郭树清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养老金入市,“地方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全国大概有两万亿元余额,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投资机构和委托一个机构来做,这个效果对市场大有好处。

  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会会长戴相龙则很快做出了回应,“地方养老金如果收上来,有一部分用来买股票还是可以的。

第一保值增值了;第二增加资本市场的机构对我们的鼓励。

  2012年3月19日,广东省千亿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时间被当做“养老金入市”大门开启的试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管理养老金等社保基金的组织,集保费征收、基金管理、投资运作等职能于一身,以政企合一方式运营基金,缺乏监督、信息不透明,难免暗箱操作,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该如何入市,投多少资金入市?

入市后赔了该怎么办?

担忧的论调不绝于耳。

  由于各省的经济差异,全国养老金委托投资的开启,似乎还为时尚早。

考虑到基金安全,官方已经明确表示,“短期内养老金不会大量入市。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养老金入市,首先要考虑市场风险,即使是真入市,也要有一个过程。

贺强表示,“入市要有一定的比例,真正进入到股票市场中的不会太多。

  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即使入股市,其所占资金比例最多也不会超过40%。

”郑秉文预计比例应该在30%以下,剩下70%可以持有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权投资、实业投资等。

“实现多元化的投资,风险就可以分散化。

  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则糅合了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和401K,而在养老金管理上则倾向于公权对私权的约束。

这种公私边界和政府公共服务责任不尽明确的养老金体系,虽给予了公权以较大的自由处置权限,却使政府肩负了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金出现支付缺口的主要风险。

  基金公司能够拿出的投资方案,在投资策略、仓位控制、标的选择、时机把握方面,都与之前的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没有太大差别。

这是否适合养老金的投资属性和投资诉求也是业内争论的焦点。

  目前,养老金入市尚未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一旦养老基金出现缺口,谁来承担?

如何建立一个真正规范的、没有高股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仍然是监管层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审核制改革深水区

  2009年IPO重启以来,在发审委力推下,新股发行呈现空前规模,然而,大量新股的发行也对市场资金形成“抽血”作用。

对此,市场将其归咎于IPO审核制度,并呼吁向注册制过渡,使其彻底接受市场检验。

  中欧陆家嘴(10.56,0.18,1.73%)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微博)曾经给郭树清写了一封信,提出证监会应下决心来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放弃IPO审批这一巨大的权力,把上市选择权交给投资者,从实质性审批转向“程序性审核”。

  2011年10月底,郭树清主席上任后在一个内部场合,向发审委委员提出问题,“IPO不审行不行?

”实际上,IPO制度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接轨的注册制。

  李剑阁认为,从发行制度入手可以揭开证券市场改革的大幕,但是不能低估改革的阻力和难度。

有人认为,如果取消对IPO的审批,变更为注册制,就意味着权力失去对市场的作用,市场或将陷于一片乱局之中。

这种思维不仅是官方坚持对IPO审核的“理论基础”,也是市场上投资者的普遍态度。

  由于交易市场的长期下跌,投资者对无节制的IPO意见很大,但市场仍寄希望于“权力之手”,而不是彻底终结IPO审核,让真正的市场机制发挥对市场的平衡作用。

  郭树清上任后对IPO制度进行改革,推出了IPO审核十道关,例如发行公司的信息预披露时间从原来的发审会前5天提前约1个月,全面公布IPO申报企业名单和基本信息情况等制度。

  新政确实提升了IPO审核的公开性。

但只是技术方面的调整,不能将其称为制度方面的改革。

IPO的窗口期调节并没有任何新意,IPO仍旧沿袭了前两年的跃进态势,对交易市场的压力并未出现丝毫减轻。

.corrTxt_01{border-top:

1pxdashed#C8D8F2;margin-top:

-1px;}

.corrTxt_01h3{font-weight:

bold;padding:

5px003px;line-height:

25px;margin:

0;}

.corrTxt_01ul{padding:

0020px18px;}

.corrTxt_01ulli{font-size:

14px;line-height:

164.28%;}

>相关报道:

郭树清勤政履职周年记七大新政剑指A股顽疾

郭树清主政证监会一周年新政改革亮点频出

郭树清上任后沪跌近400点业内担心新政难完成

信托化与监管协作郭树清十月新政重塑机构郭树清:

A股运行质量日趋改善深化股票发行体制改革

2012年10月22日19:

15《财经网》微博

  《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0期刊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文章,以下为所刊内容:

  一、中国20年能不能走完欧美200多年的路程

  自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设立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风雨兼程,快速成长,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走完了成熟市场200多年的路程。

  --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

从股票市场看,2011年底中国股票总市值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到2012年6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达到2444家,总市值22.6万亿元。

从债券市场看,2011年底中国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也位居世界第三。

2012年6月底,全国债券市场托管量达到23万亿元。

从期货市场看,除原油外,国际市场主要商品期货品种基本都已在我国上市交易,金融期货也开始起步,市场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努力,覆盖股权和债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截至2012年6月底,沪深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别为1429家、683家和332家,在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挂牌的企业数千家;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合计的债券存量,国债是7万亿元,地方债4547亿元,金融债(含央票、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10万亿元,公司信用债近6万亿元。

与此同时,众多行业龙头和一大批大型企业发行上市,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日益增强。

具有初始资本市场形态的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这些年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估计现在各类创投资金超过1万亿元。

  --市场功能日益增强。

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截至2012年6月底,股市累计筹资4.7万亿元左右,最近4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年均新发1.57万亿元;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重持续下降,政府融资已经主要依靠发行国债;促进了“转方式、调结构”,2006年到2011年有143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行业整合类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7570亿元。

此外,资本市场还促进了中国企业的价格发现和价值重估,推动了公司治理的完善,引领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普及了市场经济基本理念和现代金融基础知识,使法治、契约、公开、透明,乃至公平、正义、诚信等现代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市场秩序趋于规范。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个市场、两种价格并存的历史,为发挥好市场定价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创造了条件。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引入做空机制和信用交易机制,改变了长期的单边市格局。

我国资本市场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共521件,这些制度规范构建起一整套与国际通行原则基本相符的法律框架、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

在市场建设的许多方面,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比如打击、惩处和防范内幕交易等,中国市场已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市场的水平。

  --对外开放稳步提高。

截至2012年6月底,共设立13家合资证券公司,41家合资基金公司;有172家公司(不含退市)发行H股,从境外筹资1787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投资额度800亿美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产品净值约579亿人民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截至2011年底,外资股东(含QFII、境外股东、三资股东)合计持有585.23亿股,占全市场A股总股本的1.97%。

如果把所有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加总在一起计算,它们的股票15%由境外投资者持有。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股权市场的开放程度都很高,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多见。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建设时间短,在发展起点上和过程中都面临着特有的初始条件和内外部环境。

尽管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很大成就,但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仍十分年轻,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诸多“幼稚期”问题,不太成熟、不太规范的地方不少,距离成熟市场还有相当差距,不能说用20年就完全走完了成熟市场200年的路程。

  二、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资本市场的自身结构不平衡。

首先表现为股票债券比例失调。

2011年底,公司类信用债的余额不到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

债券市场仍以国债、金融债、政策性银行发的债为主,公司类信用债券仅占全部债券市场的五分之一左右。

其次是股价结构不平衡。

2011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8倍,而沪深市场的全年平均市盈率只有17.76倍。

“优质不优价”问题突出,股价不能客观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

比如2012年7月12日,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是34倍,中小板27.56倍,ST、*ST60倍,而代表优质蓝筹股公司的沪深300(2341.592,9.12,0.39%)指数,市盈率只有11.28倍。

此外,投资者结构也很不合理。

不要说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的专业机构发展严重滞后,就是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较,我们也有很大差距。

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数据显示,2010年马来西亚的境内专业机构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69%,境外机构占22%,境内企业和个人仅占9%;罗马尼亚、土耳其与之相近;韩国的境外机构占36%,境内机构占23%;阿联酋的境外机构占11%,境内机构占34%。

反观我国股市,境内专业投资者仅占16%,境外专业机构只有1%。

更不合理的是,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26%,但完成的交易额却占到全市场的85%左右。

  第二,市场的波动和震荡幅度比较大。

以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为例。

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97%,2008年下跌65%,2009年又上涨80%。

相比之下,2008年香港恒生指数下跌48%,2009年上涨52%。

美国市场则更能说明问题。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在美国,但在情况最坏的2008年,道琼斯指数也只下跌了34%,2009年上涨了19%。

过去20年,除去本轮金融危机,道琼斯指数走势总体都很平稳。

暴涨暴跌不利于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使大量投资者遭受利益损失,影响市场信心。

  第三,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分别有数千家、数十万家和1000多万家,这种企业层次在客观上需要一种“金字塔”形的资本市场体系与之匹配。

但是,我国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却呈“倒金字塔”形,现有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中型、成熟型企业,场外市场功能也尚未有效发挥。

由于市场体系结构不健全,加之市场的弹性和包容性不够,导致实体经济中大量真正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不能得到应有的支持,知名网络公司很少在国内上市,对文化创意、“三农”、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服务也远远不足。

此外,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同样薄弱,被寄予厚望的中小企业私募债也是刚刚起步。

  第四,为居民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相对匮乏。

目前,不仅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普遍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就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也处于一个比较矛盾和尴尬的境地。

除了知识、经验和人才不足之外,更缺乏品牌,缺乏市场和公众充分信赖的投资理财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居民只能选择银行存款。

观察我国居民的个人金融投资,银行存款占了总额的64%,股票、债券、基金等的比例不到14%,而美国的居民金融资产中,股票、基金和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养老金合在一起,达到近70%。

  第五,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比较大。

目前,我国的全部银行贷款已经超过60万亿元,远大于直接融资规模,而直接融资中的国债和公司债,大部分也是由银行持有。

这绝非一个稳健、灵活、高效的金融体系所应有的特征,反而意味着经济体系中大部分的金融风险没有得到分散,仍然集中在银行体系。

国际上有很多研究证明,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经济体,其广泛的参与群体能够更好地分散市场风险、承担危机冲击,所以经济复苏的速度一般会高于其他国家。

从这次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出,虽然危机源于美国,但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是最快的,已经连续12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而很多欧洲国家则恢复缓慢,甚至陷入负增长。

这种反差值得高度关注。

  三、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第一,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资本市场。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资本市场既可以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能源等行业的企业发行上市,还可以通过发债、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帮助筹集资金。

形象地说,没有资本市场,城市化便缺了一条腿。

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在信息化条件下推动工业化,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

实现这种转变,必须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投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中度,为工业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源(5.45,-0.03,-0.55%)泉。

此外,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生产,包括产品的储存、运输、加工等诸多环节,没有现代化的资本市场支撑是做不好的。

目前,我国整个农业依然高度分散,亟需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帮助做优做强,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的科学组织。

同时,也期待开发出更多宜农的证券期货产品,加大对“三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