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272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1.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着重借景抒情的方式

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规范的答题

教学过程

一、诗词引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给诗题

春行即兴(05全国卷)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分)

(二)、给出错误答案,并指出两条错误原因。

错误答案:

1.描写了城、草、水、树、山、鸟,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感慨,怀才不遇。

(0分)

2.写了自己看到的景色,春天的景物,作者借景抒情。

把情感通过草、水、花、鸟表现。

(1分)

3.这里抒发了一种伤感之情。

通过作者春天看到的景物来表现的,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烘托、反衬。

(2分)

错误原因:

1.缺少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诗歌鉴赏术语储备,答题“踩”不到点上。

2.脑中有一点诗歌鉴赏术语,但不能准确、规范的运用诗歌鉴赏术语,答题思路很混乱,不易得分。

二、鉴赏理论指导-----“汝果要学诗,先懂诗家语”

(一)、指出诗词鉴赏的两句话

“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汝果要得分,先懂’诗家语’”

(二)、结构图示

三、解例题,给参考答案,答题规范要求------“借我慧眼,读懂试卷语”

(一)、给例题答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二)、再现结构图示

 

四、高考真题演练(共三首)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06年江苏卷)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答:

1.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满眼的山林,夕阳残照,和归家的乌鸦这一组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

3.抒发了自己思归之情。

4.其中,归巢的乌鸦与自己的不能归家形成强烈的对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鹧鸪天·送人(07江苏卷)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

2.作者翘首远望,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高天浮云远树绵延不绝,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渲染出了一种高远苍凉的氛围。

表达了送人时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江行(09福建卷)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答:

1.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2.诗歌通过“残”雪、“断”雁、“新”月、潮“生”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凄迷哀惋的景致。

3.这些让人悲哀思乡的景象势必会让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4.而整个诗作并没有让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直接流露,而是令其寄寓其中。

五、课后作业

(一)、跟踪练习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又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答:

1.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2.有直接抒情,如“心共马蹄轻”中的“轻”字,体现了环境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

3.有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因为自己心情愉快,使得青山流水皆有情,令人赏心悦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

(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二)、预习有关诗歌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的材料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学案)

学习目的:

1.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着重借景抒情的方式

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规范的答题

学习过程

一、诗词引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给诗题

春行即兴(05全国卷)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分)

 

(二)、给出错误答案,并指出错误原因。

二、鉴赏理论指导-----“汝果要学诗,先懂诗家语”

(一)、指出诗词鉴赏的两句话

(二)、结构图示

 

三、解例题,给参考答案,答题规范要求------“借我慧眼,读懂试卷语”

(一)、给例题答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二)、再现结构图示

四、高考真题演练(共三首)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06年江苏卷)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鹧鸪天·送人(07江苏卷)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江行(09福建卷)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五、课后作业

(一)、跟踪练习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又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二)、预习有关诗歌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的材料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xx高考考纲解读】

xx年《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

【高考考点1】: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xx高考考点预测】xx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重点,考查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加,像xx年湖南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大师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知名诗人的作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

总体上看,xx年高考仍以"稳"为主。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课前预习阅读】: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二、诗歌中的物象

诗歌中的物象既可以是事物形象,又可以是景物形象。

前者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例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

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

后者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三、鉴赏诗歌形象,一是把握人物形象,二是品味诗中物象,三是明确解题思路

1.人物形象的鉴赏

(1)聚焦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重要词语。

如鉴赏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应抓住第三句重点品析,其中"惊"字贴切传神地刻画了一个重病在身仍惦念友人的知音形象。

(2)体味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词语。

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要揣摩第三句之"问":

它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

(3)弄清形象塑造与物景描摹的内在关系。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孤云""敬亭山",看似寻常物景,实为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特殊意象,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流露出的孤寂情绪起到了映衬作用。

2.自然物象的鉴赏

(1)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

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其中"燕"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

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

(2)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句,其中"浮云""落日"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

3.解题思路步骤

(1)立足关键词句概括形象(人物形象或意境或物象)特征(表述时一般要结合使用的表达技巧)。

(2)诗中形象的特点。

(3)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查方向:

(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体: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

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

表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深层含义;

(3)体会意境:

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

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把握典型意象的基本特征和寓意】

常见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

树木类。

黄叶:

凋零。

绿叶:

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杨柳:

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

往事如烟,兴亡之感。

红叶:

传情之物,思念。

松柏:

坚强,傲岸。

梧桐:

凄凉,凄苦,悲情。

花草类。

花落:

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草: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

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

兰:

清高,自傲,高洁。

菊:

高洁品格,隐逸。

梅: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人生逆境。

红豆:

爱情,友情。

动物类。

猿猴:

哀伤凄厉。

鸿鹄:

志向,理想,追求。

鹰:

刚劲自由,人生志向高阔,豪情壮志。

瘦马:

漂泊。

沙鸥:

飘零,伤感。

乌鸦(寒鸦):

伤感,倦归,凄清。

孤雁:

孤独,思乡念亲。

鸿雁:

书信,思乡怀人。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浪汹涌:

人生逆境,江湖诡谲。

寒烟:

境况惨淡,人生迷惘,理想不得实现。

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坎坷,人生挫折。

露:

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云:

游子漂泊。

水:

环境幽寂。

器物建筑类。

捣衣砧:

妇女思夫。

西楼:

闺怨,凄凉,悲情。

桑梓:

故乡,思乡。

吴钩:

宝剑,利剑,失意情怀,渴望建功立业,战场。

地点类。

古迹:

怀旧明志,昔盛今衰的感慨,破败萧条。

乡村:

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厌俗,思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朴,美好安逸,宁静,闲适。

仙境:

飘逸美好,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

哀伤,思念故国、故乡、亲人,抑郁愤懑,不满现实。

桃源:

乐土,理想,追求,厌俗,归隐。

其他类。

六朝旧事:

往日繁华,昔盛今衰的感慨,讽喻现实。

击楫:

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志向抱负。

碧血:

忠心。

采薇:

隐居生活,坚守节操。

哀鸿:

哀伤苦痛,流离失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物形象鉴赏。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相关知识:

常见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0、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一、考查形式:

1.这首诗(词、曲)刻画了什么形象?

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词、曲)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词、曲)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4.作者借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二.例题分析

【例题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 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 ①然:

通"燃"。

问题: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

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

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

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

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

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

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三、方法总结

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四、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qī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

古地名。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

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 

(1)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 ①沈郎:

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

这里是词人自比。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7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

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

鍪,音móu。

万兜鍪:

千军万马。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分)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

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五、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①,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此处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参考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潇洒、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

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轻柔的橹声如人语呢喃,反衬出夜的宁静和幽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

虽然孤独一人,但无茕茕孑立的孤独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2】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