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4513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比赛项目方案

一、赛项名称: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ZZ-2018009)

二、赛项组别:

中职组

三、所属产业类型:

土木建筑大类

四、在现行中职专业目录中的分类

04土木水利类040100建筑工程施工

040500工程造价

0407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

041200市政工程施工

08交通运输类080900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09信息技术类090100计算机应用

090500计算机网络技术

091200电子与信息技术

091300电子技术应用

五、赛项目的

比赛设备以智能建筑操作平台为基础,涵盖了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喷淋灭火系统,可通过该平台对相关区域进行功能性设计、安装、布线、组态、调试实现各子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实现对建筑智能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数据备份。

通过建筑智能化典型系统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编程调试、维护的技术能力,同时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文档处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

赛项考核八项核心技能:

(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

(二)安防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

(三)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能力

(四)PLC编程及调试能力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六)消防自动喷淋及灭火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七)智能建筑系统故障诊断与调试能力

六、赛项意义与设计原则

1.赛项意义

通过竞赛引导中职院校重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引导中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着力培养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

促使中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使学生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到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2.设计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赛前公布建筑智能化设备名称,公布操作工艺规范和要求,公布配分细则,做到比赛内容、比赛过程、工艺标准、评分要求公开、公平与公正。

按国家相关的过程验收规范和标准拟定评分细则,严格按照评分表评定比赛成绩,让选手参与竞赛成绩的评定,做到比赛成绩评定公开、公平与公正。

(二)赛项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房地产行业及智能建筑也随之迅猛发展,人们对高效工作环境、舒适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出现了很大的需求,该专业与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机电安装工程等专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由于智能建筑进程较快,因而急需大量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智能建筑技术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以解决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人才需求。

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专门从事建筑智能化相关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起很多中职院校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职院校主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等专业,开设建筑智能化专业方向,探索培养建筑智能化技术专业人才。

(三)竞赛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参赛选手通过该赛项所设定的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训练和比赛,能充分锻炼操作者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工程实施能力、职业素养、交流沟通能力、效率、成本和安全意识,引导职业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建筑智能化高技能人才。

根据智能建筑行业中智能楼宇管理员相关岗位的从业知识与技能需求,以情景化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强化学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布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坚持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与协作精神;将专业知识考察纳入比赛内容;坚持吸引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提供技术和条件保障。

七、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1.竞赛内容涵盖了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报警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可设计出不同系统的器件安装、接线布线、编程调试、维护运行等工作任务,各系统均采用和实际工程现场一致的主流品牌器件,安装载体以智能建筑模型为基础,包含各类智能楼宇典型子系统,整套设备力求做到和实际工程现场一致的器件和使用环境。

2.竞赛过程模拟实际工作:

竞赛过程是依据工业现场典型工作场景设置的,将竞赛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知识融合到实际操作中去;竞赛评分细则依据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制定,以行业、企业要求为参考,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强调“规范”操作,符合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

3.突出应用软件的工具平台效用:

坚持不给参赛院校增加格外负担的原则,消除或淡化竞赛的商业色彩。

所应用的绘图及组态软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合作企业无偿为各院校备赛、竞赛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4.突出团队精神,发挥集体价值:

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比赛,独立完成指定的竞赛内容,用团队综合成绩考核最终结果。

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强调团队整体实力的重要性;

八、比赛内容与规则

1.比赛内容:

根据给定的操作平台及软件,在210分钟内完成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报警及喷淋系统、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布线、编程、功能调试、故障排除等工作。

2.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必须是全日制中职学校或五年一贯制高职一至三年级的在籍学生,年龄不超过21周岁(当年)。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龄不限,可配备2名指导教师。

参赛学生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入场参加竞赛。

各队领队和指导教师均不得进入赛场;

(2)凡在往届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3)参赛学生在竞赛开始前20分钟检录进场,竞赛正式开始15分钟以后不得再入场参加竞赛,按弃权处理。

在竞赛结束之后,参赛学生方可离开赛场。

如有特殊情况,需报告监考人员并请示赛务组长同意;

(4)参赛学生按照抽签决定的赛场及座位编号对号入座,竞赛监考人员应对各参赛学生的证件进行认真检查,参赛学生在竞赛正式开始之前应对计算机进行开机检查,但只准浏览、试运行CAD或PLC软件;

(5)竞赛开始前10分钟,由竞赛监考人员拆封竞赛试题,并对竞赛试题的数量及完好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在竞赛正式开始前5分钟分发试卷,并提醒学生检查:

(6)在竞赛过程中,参赛学生如遇问题需举手向监考人员示意。

参赛学生可以携带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工具书,但移动存储器、所有通讯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破坏计算机USB接口的封条;

(7)参赛学生遇到设备、器材、计算机或软件故障时,应及时向监考人员报告,对于因故障而耽搁的时间,由监考人员请示赛务组长同意后将该选手的竞赛时间相应后延。

竞赛结束前,参赛学生要把所完成的竞赛成果保存在计算机上指定的位置,竞赛成果不得做任何标记,否则按“0”分计。

听到竞赛结束信号后,参赛学生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竞赛时间,试卷及草稿纸不得带出考场。

对违反赛场规则,不服从监考人员劝阻者,经竞赛组委会裁决取消比赛资格;

(8)竞赛所需的设备及绘图软件由主办单位提供,参赛院校不得使用自带计算机及绘图软件。

九、赛项简介(中、英文对照)

考核选手在规定的平台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安防、视频监控、消防、综合布线、PLC系统的设计、设备安装、布线、接线、编程、功能调试、故障排除、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可考核参赛选手的统筹计划能力、工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一)编制各系统的材料清单,并且使用计算机绘制完成各系统的系统图/平面图/接线图的设计。

(二)完成各系统的器件安装及线路的敷设和连接。

(三)根据安防系统的功能要求,设置多功能室内分机、硬盘录像机的相关参数。

(四)根据消防报警系统功能要求,通过总线模块编码、设置报警主机参数、编写联动公式等操作完成消防控制功能。

(五)根据PLC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系统接线图,完成系统设计、接线、调试等步骤,实现系统要求。

(六)根据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要求,设置网络高速球摄像机、NVR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相关参数。

(七)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功能要求,实现程控交换机的参数配置,将AP,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控制器组网连接,实现手机无线监控。

(八)按照任务书要求,正确排除上述各系统故障,记录故障现象、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

ContestantswillbeexaminedthroughtheircompetencetofinishSecuritydefense,videosurveillance,firecontrol,integratedwiring,PLCsystemdesign,equipmentinstallation,wiring,connection,programming,functiondebugging,troubleshooting,operationandmaintenancewithinthegiventimeontheagreedplatform.Meanwhile,theiroverallplanning,efficiency,consciousnessofquality,securi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fessionalqualityandteamspiritwillalsobeexamined.

(1)Compilethemateriallistforvarioussystems,anddrawthesystemdiagram/plan/wiringdiagramoncomputer.

(2)Finishdeviceinstallationandlinelayingandconnectionforvarioussystems.

(3)Setparametersformultifunctionindoorextensionandharddiskrecorderinlinewithfunctionalrequirementofthesecuritysystem.

(4)Achievefirecontrolfunctionthroughbusencodingmodule,alarmhostparametersettingandlinkageformulapreparationinlinewithfunctionalrequirementofthefirealarmsystem.

(5)Drawthesystemwiringdiagramandcompletesystemdesign,wiringanddebuggingtomaterializethesystemrequirementinlinewiththefunctionalrequirementofPLCcontrolsystem.

(6)SetparametersfornetworkspeeddomecameraandNVRnetworkvideorecorderinlinewithfunctionalrequirementofnetworkvideomonitoringsystem.

(7)AchieveparameterconfigurationofSPCSwitch,connectAP,switch,router,aswellaswirelesscontrollerandmaterializemobilephonewirelesscontrolinlinewithfunctionalrequirementofPDS.

(8)Troubleshoottheabovesystemfaultsbasedontherequirementlistedintheassignmentbook,andrecordthefailurephenomenon,diagnosticresultsaswellaseliminationmethods.

十、比赛样题

见附件一。

十一、比赛方式(含组队要求、是否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

1.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为团体赛,3名选手为一队,共同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任务,每校参赛队不超过2支。

2.参赛选手必须为自治区中职院校在册、在校学生。

十二、比赛时间安排与流程

(一)竞赛时间

各竞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不断的3.5小时),独立完成规定的竞赛任务。

(二)竞赛流程

具体竞赛日期,由大赛执委会统一规定,以下所列为竞赛期间的流程安排。

序号

日期

时间

内容

备注

1

赛前一天

全天

报到

2

赛前一天

10:

00-14:

00

报到

3

15:

00-16:

00

赛前说明与答疑

4

16:

00-16:

30

领队抽取抽签顺序号

5

16:

30-18:

30

选手熟悉赛场

6

竞赛当天

10:

00-10:

30

开赛仪式

7

10:

30-10:

50

按抽签顺序号抽工位号、检验选手有关证件

8

10:

50-11:

00

选手进入工位

9

11:

00-14:

30

第一场选手进行比赛,完成工作任务

10

11:

00-14:

30

观众观摩赛场

11

14:

30-16:

00

竞赛成绩评定,赛场恢复

12

16:

00-19:

30

第二场选手进行比赛,完成工作任务

13

19:

30-21:

00

竞赛成绩评定

14

竞赛当天

21:

10-21:

30

宣布竞赛成绩

15

21:

30-22:

00

闭赛与颁奖仪式

16

22:

00

结束

十三、评分标准制订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的制定原则

按照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结合安防、消防、自动化相关行业、职业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评分,全面评价参赛选手职业能力和技术技能,本着“科学严谨、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评分标准。

(二)评分方法

1.比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CAD绘图12分,系统安装与接线23分,建筑智能化系统编程与调试45分,建筑智能化系统故障排除10分,职业素养10分。

2.在竞赛过程中,出现电路短路故障扣20分。

3.在竞赛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4.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和设施,污染赛场环境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分。

5.按竞赛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参赛选手的名次。

竞赛成绩得分相同的,竞赛用时少的名次在前;竞赛成绩与竞赛用时均相同的,系统编程与调试得分高的名次在前。

6.在竞赛时段,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及监考、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视情节扣5-10分。

有作弊行为的,视情节扣5-10分。

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选手仍强行操作的,视情节扣5-10分。

(三)评分细则(评分指标)

一级指标

比例

二级指标

比例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12%

1.编制建筑智能化系统器件清单

4%

2.用CAD软件完成接线图的设计

8%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接线

23%

1.器件选择与安装

10%

2.系统线路敷设与端接

13%

建筑智能化系统编程与调试

50%

1.安防系统调试

10%

2.PLC编程调试

15%

3.视频监控系统调试

10%

4.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5%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联动编程与调试

10%

建筑智能化系统故障排除

5%

根据系统故障现象,进行故障排除,并记录故障现象、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

5%

职业素养与职业规范

10%

1.设备操作规范性

2%

2.材料利用效率,接线及材料损耗

2%

3.工具、仪器、仪表使用情况

2%

4.竞赛现场安全、文明情况

2%

5.团队分工协作情况

2%

十四、奖项设置

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励办法全部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十五、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十六、安全保障

1.组委会成立保卫组、生活组、交通组等专门机构,对赛场秩序、饮食和饮水卫生、驻地与赛场之间的交通进行组织、调度和监控。

2.制定安全预案,建立志愿者队伍,并进行预演和训练,保证快速反应。

3.赛场由裁判员监督完成设备操作的全过程,对出现的操作隐患及时提醒和制止。

4.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在工作人员安排下有序退场。

5.竞赛包含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评分项,包括着装、操作行为与动作的规范性、安全意识等内容,对于严重违规者,直接取消比赛资格。

6.每台竞赛设备使用独立的电源,保障安全。

使用选手在进行计算机编程时要及时存盘,避免突然停电造成数据丢失。

7.赛场提供应急医疗措施和消防措施,保证选手身体健康。

十七、赛项使用设备平台的相关标准

本次大赛采用学院自主组装的楼宇自动化工程操作实训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下列功能。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熟悉建筑智能化系统,理解各系统的工作原理,能编制各系统的材料清单,能完成各系统电气接线图的设计和绘图。

2.消防系统安装与接线

具备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报、消报,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能根据所设计的电气接线图完成消防系统线路的敷设和连接,实现消防系统的自动和手动控制。

3.安防系统应用

具备幕帘、红外对射等探测器、多功能室内分机、硬盘录像机,可按工作要求设置多功能室内分机、硬盘录像机的参数。

4.视频监控系统应用

具备用NVR主机、高速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等,可根据工作要求设置各器件参数。

5.综合布线工具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拥有单线打线钳、网线钳、五对打线钳、线缆测试仪等工具,可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验收规范进行线路连接。

将AP,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控制器组网连接。

6.PLC编程及调试

采用STEP软件对PLC控制系统进行编程,能够实现系统功能要求。

十八、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和技术平台

1.比赛器材采用学院自主组装的楼宇自动化工程操作实训装置,该装置可完成安防、视频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综合布线、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联动试运行等操作。

2.本次技能竞赛安排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号教学楼二楼电气实训室进行,竞赛时每组一台实训装置,所有设备、计算机、软件使用相同配置;

3.计算机的USB接口全部封闭;

4.绘图软件为AuotoCAD2014

5.PLC采用S7-200,编程软件采用V4.0STEP7MicroWINSP9

场地要求:

1.比赛工位:

每个工位占地不小于15m2,且标明设备工位号,布置实训设备1套、工作准备台1张、工作电脑1台。

2.赛场内每个工位比赛设备提供单相三线制电源一路,功率不小于1kW;另外需要再提供单相三线制电源一路,功率不小于0.4kW。

3.参赛选手须戴安全帽、穿电工安全绝缘鞋进场比赛。

十九、大赛活动宣传

1.通过自治区大赛活动群QQ群及微信平台进行推广

2.通过相关网络宣传

二十、申述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各院校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学院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体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

2.参赛队员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队员因故不能参赛,所在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4.参赛队员统一着装,须符合安全生产及竞赛要求。

5.参赛队员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文明竞赛;持证进入赛场,禁止将通讯工具、自编电子或文字资料带入赛场。

6.组委会统一安排各参赛队在比赛前三天进入赛场熟悉环境和设施情况。

7.参赛队不能使用自带软件及自编资料等不符合规定的资料、工具、用具、食品等进入赛场;统一使用赛场提供的计算机、竞赛设备、设备附件和工具等,技能大赛统一使用相同版本的软件及文字、表格处理等软件。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允许指导教师缺席比赛。

2.比赛过程中,应参赛选手要求,指导教师可以进场口头指导一次,时间为10分钟,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3.指导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