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710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四川省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郫县2015—2016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满分100分,检测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四个阶段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A.甲B.乙C.丙D.丁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3.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容量B.国际移民C.国内迁移D.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表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4~6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

规划专家分析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1万人

4.北京市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

A.自然增长率增加B.迁入量增加C.出生率增加D.死亡率下降

5.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量约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约为3000万人

C.环境承载量约为1961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约为2300万人

6.与合理人口容量不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2010年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区土地利用类型最有可能为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      D.工业用地

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回答9~10题。

9.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b—d—c   B.a—c—d—bC.d—b—c—a   D.c—d—b—a

10.该城市在发展后期可能出现

A.城市人口逐渐向中心聚集   B.市中心新建住房增多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中心常住人口减少

下表为某省四类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情况统计表(“∨”表示该城市具有该项职能)。

读表完成11~12题。

类   型

日常生活用品店

家用电器店

 

高档化妆品店

 

 

小学

重点中学

 

地方性大学

 

 

重点大学

 

 

 

11.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空间分布密度最大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由表格信息推断四类城市中

A.①类城市服务范围最小B.②类城市服务范围最大

C.③类城市等级最低D.④类城市等级最高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库尔勒香梨(下图)是我国新疆的特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不是新疆种植库尔勒香梨的优势条件的是

A.冰雪融水丰富B.夏季光照充足C.昼夜温差较大D.全年热量充足

14.库尔勒香梨能在全国各地同期上市销售主要得益于

A.便利的交通运输B.产品的质优价廉C.优惠的政策支持D.发达的通信网络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均温3℃,据此完成15~16题。

15.当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6.导致当地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下图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初期,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丰富   D.政策支持

18.从图中看,两工业区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9.在两工业区内布局汽车、造船等工厂,其优势主要是

A.环境承载力大B.铁矿资源丰富C.劳动力成本低D.生产协作便利

下图为某区人口密度和某企业在该区域分布图(比例尺1:

50000000),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图中工厂生产规模的因素主要是

A.原料B.燃料C.市场D.技术

21.该企业可能是

A.汽车制造企业B.啤酒生产企业C.甜菜制糖企业D.电子装配厂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

100000),读图完成22~23题。

22.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23.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③④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据此回答24~25题。

24.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主要是因为沿线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C.地势平坦,河流众多D.多角峰、U形谷

25雅西高速公路修建大量桥隧的主要目的有:

减轻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减少占用耕地

缩短路程

保护生态环境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有关澳大利亚的部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6分,每个要点1分)

材料一 澳大利亚的地形示意图、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生产联系图

材料三 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内陆,是澳大利亚人的“生命线”和“食物篮”。

近年来由于居民迁移、灌溉和持续已久的干旱给“食物篮”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墨累河流域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其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

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到2030年流经墨累河河口的流量将可能减少80%,墨累河流域的水、土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墨累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墨累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导致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等。

(4分)

(3)据材料二,说明图示农业生产的优势。

(6分)

(4)墨累河流域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其中“水”的主要问题是,“土”的主要问题是;请简要说明解决“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

(4分)

27.某钢铁企业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

读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每个要点1分).下表是不同阶段,每冶炼一吨钢所需要的煤、铁矿石(单位:

吨):

年 份

铁矿石

1880~1930

4

2

1930~1960

2

1.8

1960~2010

0.75

1.3

 

(1)第Ⅰ阶段,钢铁厂选择在哪里布局?

请说明理由(3分)

(2)第Ⅱ阶段,厂址又迁到了哪里?

请说明理由。

(3分)

(3)引起钢铁厂选址变化的最主要两个区位因素是什么?

(2分)

(4)结合材料归纳该区域促进钢铁企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4分)

28.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

仔细阅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每个要点2分)

(1)南昆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2分)

(2)南昆铁路没有直接从百色到达罗平,而是向西北经过威舍再到罗平。

请说出出现这种走向的最主要原因。

(2分)

(3)分析建设南昆铁路的重大意义。

(6分)

29.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每个要点2分)

(1)甲、乙、丙、丁四个点相互之间,肉眼最可能直接观察到对方的两个点是。

(2分)

(2)a溪流大致流向是。

若只考虑流速,则暴雨发生时b、c、d、e四条溪流中,侵蚀速度最快的是溪流。

(4分)

(3)描述本地区地形特征。

(6分)

 

高一地理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5DDDBD6-10DBCBD11-15DBDAB16-20AACDC21-25BCDAC

26.

(1)盆地(1分)  混合农业(1分)

(2)B(1分)  大气环流(或海陆位置)(1分)  洋流(1分)  地形(1分)

(3)麦田的秸秆、牧草为绵羊提供饲料,绵羊的羊粪和秸秆增加土壤肥力(1分);土地交替使用或休耕,利于提高土壤肥力(1分);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2分)。

农民可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来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适应性(2分)。

(4)水资源缺乏(1分)  土壤盐碱化或土地荒漠化(1分)  跨流域调水(或东水西调)(1分)  修建水库(1分)

27.

(1)C(或B)(1分)煤、铁比为4∶2,应接近露天煤矿(1分);C(或B)地位于河流与运河交汇处,水运便利(1分)。

(2)G地(1分)露天煤矿已枯竭(1分);煤、铁比为2∶1.8(接近),可接近铁矿(1分);G地位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运输便利(1分)。

(3)市场需求(1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分)。

(4)调整产业布局(1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1分);加强区域合作(1分)。

28.

(1)桂、贵(黔)、云(滇)(2分)

(2)资源更丰富,人口更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2分)

(3)完善我国铁路网,缓解西南地区交通压力(2分);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加强沿线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往与融合,促进沿线地区繁荣与稳定(答案合理酌情给分)(2分)

29.

(1)丙、丁(2分)

(2)东南流向西北(或南流向北)(2分)e(2分)

(3)东南部向其他方向降低(2分);以丘陵、平原为主(2分);东北部平坦,中南部陡峻,西部有低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