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678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docx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正稿答案

考纲五: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年至l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学习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考试说明】: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略解】: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准备】

1、中国历史的划分

•中国古代史:

时期约170万年—公元1840年

社会性质历经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公元1840年----公元1949年

•中国现代史:

公元1949年新中国是成立至今

2、中国近代史概况:

 

3、本专题体系:

 

 

文字归纳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的中国历史始终贯穿着两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国家;

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

主要包括三部分:

l、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进行英勇斗争。

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情分析】

视角分析

考查角度

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专题链接

以两次工业革命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实链接

以与圆明园相关的材料为切入点,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影响及其阶段特征

考向预测

(1)近代列强侵华的具体史实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与经济史相联系,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3)与今天的对外开放相联系,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客观影响

【知识梳理】

一、国门洞开的原因

1.从国内看:

中国正处于,清政府日益腐败,国防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

2.从国外看:

西方迅猛发展,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船坚炮利的优势,积极在全球抢占所需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前的清朝--全面落后

1、政治上:

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2、经济上:

占统治地位

3、军事上: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4、对外关系上:

昧于世事、

战前的英国--世界强国

1、政治上——确立了

2、经济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号称“”

3、军事上——先后打败了、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4、对外关系上——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奉行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二、国门洞开的过程---列强侵华过程

1840—1842英国发动的

1856—1860英法发动的

(1883—1885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

1894—1895日本挑起的

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国清朝统治下,处于____________晚期,危机四伏

(2)世界:

迅速崛起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

列强为打开中国大门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夺取更多的,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3、鸦片战争直接原因: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4、虎门销烟:

(1)林则徐于1839年6月,将收缴英美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2)影响: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虎门硝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完全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鸦片战争过程: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年初,英军占领,威逼广州。

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

6、鸦片战争结果:

(1)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A、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

B、内容: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关税协商:

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商品输出)。

最能反映的是

C、危害:

第一:

开创了列强勒索的先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二:

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的。

第三:

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第四:

被破坏,中国成为关税的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2)《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趁火打劫,又相继签订了1843的中英《》和《虎门条约》(被称为《南京条约》附件),1844中美《》1844中法《黄埔条约》,它们和《》一起,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附件取得的特权有: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

《望厦条约》:

军舰“巡查贸易”。

——美国

《黄埔条约》:

外国传教士传教。

——法国

【知识拓展】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

半殖民地:

是相对殖民地而言。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半封建:

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领事裁判权(ConsularJurisdiction),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主要内容是:

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

旧中国从1843年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

3、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7、鸦片战争影响:

①社会性质变化:

政治上,_________破坏;经济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中国沦为社会的开端;(是鸦片战争的变化)

②经济结构变化:

使逐步瓦解,中国产生,中国被迫卷入

③阶级结构变化:

自然经济瓦解,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产业工人的增多,随之出现;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出现。

④主要矛盾变化: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转化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⑤革命任务变化:

中国人民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双重任务

⑥革命性质变化:

中国进入了时期。

⑦思想变化:

从“闭关锁国”到“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

1割占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B.中国革命主力的变化C.中国革命形式的变化D.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目的):

•①直接原因:

列强提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②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2.经过:

时间:

1856——1860年;

发动者:

重大事件:

1858年占领天津,签订;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疯狂洗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同时与清朝政府签订

3.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

1858年,英、俄、美、法四国签订

内容:

外国公使_____________(干涉中国内政的开始);

增开10处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侵入到沿海沿江);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____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赔款英法巨额白银

(2)《北京条约》:

1860年

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______为商埠;

割______________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5、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列强侵华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了。

◆第一次鸦片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三)、中法战争:

1883年~1885年法国侵略中国。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85年双方签订了《中法新约》。

法国首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权利,同时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了。

(四)、中日甲午战争:

1.根本原因: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辽东之战、。

3.结果: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对外的时代特点。

《马关条约》:

____________年

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的野心,进一步加深);

②赔款日本白银(危害: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负担;为支付赔款,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

③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进入(危害:

使帝国主义势力进步深入到)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4.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了。

6.抗争:

黄海大战中的壮烈殉国,爱国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五)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兴起

2、根本原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和扩大侵华权益

直接原因:

义和团的“反洋”运动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

②义和团打起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总结: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过程:

年,八国组成联军,借,发动侵华战争。

3、结果:

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及影响:

a、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_关税_、盐税作为抵押;危害;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____________被列强控制;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危害: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c、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战略要地;危害:

清朝腹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的组织;危害:

清政府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

e、总理衙门改为,位居六部之上。

危害便于列强通过____________。

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

◆《辛丑条约》有关外国驻兵权的规定,对中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沿海防御能力B.使首都门户洞开B.出现了国中之国D.使列强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三、国门洞开的影响:

 ①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a、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b、列强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毁坏中华我们遗产。

c、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海、等主权完整。

d、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拓展: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激化中国社会矛盾,引发中国人民不断地抗争和探索。

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也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思想文化上,冲击中国的旧思想旧制度,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归纳: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战争

条约名称

签订方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英

中国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等

中与俄英法美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与英等11国

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深渊

【重难点分析】

1、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最主要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这些条约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1)根本目的是把中国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轨道,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扩大市场(包括商品和资本市场)。

(2)内容基本涉及开辟通商口岸、赔款、割地、及其它特权。

其中《南京条约》的内容主要有割地、赔款、开埠、协定关税等;《马关条约》增加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辛丑条约》则重点在赔款和使清政府成为其统治工具。

(3)列强从众多不平等条约中,获取了大量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

列强侵华的主要途径是发动侵华战争、利用攫取的特权进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侵略等。

列强侵华具体表现在:

(1)发动侵华战争,践踏中国主权,镇压中国革命,逼迫中国签订步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灾难。

(2)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割地赔款,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

(3)利用攫取的特征,进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等经济侵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典型例题】

1、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看,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侵华权益的?

政治:

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实际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

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首都划定专有占领区以为使馆界的特权,还直接操纵官吏的任免和处置,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通过外交来控制中国内政等特权。

经济: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日本在甲午战后获得赔款和赎辽费总计2亿3千万两白银,开长江全流域四口通商及在华投资开设工厂等特权;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榨取中国人民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白银的赔款。

其他:

强化对清政府控制,《辛丑条约》取得了拆毁大沽炮台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特权。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渐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和经济命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历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分析这三次战争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政治上

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阶级结构的改变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上

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习、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出现

1.(2012年北京文综,15,4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选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解析:

B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南京条约》的签订,外国商品经五处通商口岸流入中国市场,但商品并没有列强想象的那样畅销,列强将原因归结于开放通商口岸过少,故而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企图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所以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与所给材料意思不符。

2.(2012年重庆文综,16,4分)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

由材料信息“各国公使”“前往首都(北京)”“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这与《辛丑条约》中允许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扎军队相符合,故D项符合题意。

3.(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17,4分)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

A 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海关进口税则》能够自主确定进口货物的税率,这实际上废止了《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

故本题选A。

其他B、C、D三项在税率问题上均无明确规定。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属于基本识记的内容。

这道题目提示我们,历史学习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必须要识记。

例如本题中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在复习中就应该通过列表等方式,从时代背景、国际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比较其异同。

4.(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把握本质问题的能力。

据所学知识,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宣战,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中关键信息清政府“宣战”地方“保护”“两不相扰”反映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并没有达到分庭抗礼的程度,故D项错误。

【名师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的典型格式是:

给出一段情景材料,然后要求分析材料表明了……或说明了……。

学生易错把现象当作本质。

5.(2011年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

“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

D 本题考查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的危害,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关键词“藉寇资盗”,指出鸦片贸易的后果,A、B两项没有抓住材料的主旨,C项不符合题意,D项准确地反映了题干材料强调的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

6.(2011年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

“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抓住1898年的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门户洞开,A项中收回通商口岸与题干“惟有广开口岸”相矛盾,符合题意。

7.(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

洪秀全吸收基督教的一些教义,创立拜上帝教,起初“反孔”是为服务于推翻清政府统治,后期太平天国建立政权,为维护“天朝”统治,又倡导儒家思想,反映了拜上帝教不能承担起为“天朝统治”构建理论支柱的责任,故A项与材料主旨表述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