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二七年度青年文明号.docx
《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二七年度青年文明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二七年度青年文明号.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二七年度青年文明号
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二○○七年度“青年文明号”
工作总结
员工人数
7
35周岁以下青年人数
5
民航重庆空管分局雷达终端室,现由7名年轻人组成。
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名是党员。
过去的一年,雷达终端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工作环境、新的航管自动化系统、新的管理理念,为终端室带来了不少的活力。
这一年中,紧张的设备安装调试、校飞,忙忙碌碌的搬迁工作,新的自动化设备的试运行工作,缩小垂直间隔的实施,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大家迎难而上,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航管雷达自动化系统被称为管制员指挥飞机的“眼睛”。
航管自动化设备是否正常,关系到航空安全,对空中飞行流量、航班延误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终端室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管制员提供优质、可靠的雷达显示信号,此外,终端室还担负着多雷达信号和地空通话的记录、飞行计划处理设备的维护、管制模拟机的维护等多项工作。
终端室设备种类繁多,涉及技术尖端复杂。
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操作系统既包括WINDOWS,也包括LINUX和UNIX,其中用到许多专用软件,涉及不少网络知识,特别是去年不断有新的设备投入运行。
尽管这些年的保障手段增加了,但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维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历程
终端室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已经有近14年的历史了。
终端室自1994年起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就得到了从上到下的重视和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
1995年获得“民航重庆市局青年文明号”;
1996年获得“民航西南局青年文明号”;
1997年取得“重庆市青年文明号”;
1998年至1999年被授予“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
2001、2002年获得“重庆市青年文明号”;
2003年到2005年连续三年获得“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
2006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
从最初的“民航重庆市局青年文明号”到现在的“全国青年文明号”。
积极的争创让大家的辛勤付出收获了回报,同时也让大家统一了认识: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既给青年人提供了立足岗位、展示自身的舞台,也给加强基层管理,搞好制度和技术创新提供了的良好契机。
多年过去了,终端室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终端室的不畏困难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荣誉面前,终端室全体人员显得不骄不躁,更下决心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提升创新意识
停留在过去是不行的,要发展就必须提高终端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创新意识。
每个季度终端室都定期开展服务状况调查活动,向各个管制科室发放了服务状况调查表,并对各科室提出的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改进服务质量;加快了讲评制度的频率,从以前的每月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一次,通过对上一周出现的问题、下一周待办事项等进行讲评,促使大家对设备状况更加了解,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每年都举行了技术比武,通过竞赛极大的促进了终端室人员业务水平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加强对内的业务培训,一年来终端室举行了多次对内培训和对外培训,增进了大家对新设备和新知识的了解,同时也使胡文娟、熊涛等一批年轻同志业务水平获得了提高;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通过对设备的了解,终端室针对设备中的一些问题,开发了一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志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全室人员把创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参与创建“青年文明号”与提高自身政治思想、业务技能素质结合起来,使个人和团队都取得了进步。
三、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
终端室积极探索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
终端室作为技术保障部的攻坚团队,对于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常常作为第一块试验田。
为配合分局搞好规范化管理工作,终端室作为技术保障部的样板岗位,率先制定了规范化手册,为其他岗位的规范化手册的制定起到了示范作用。
结合规范化手册的修订,终端室全面清理了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或重新制订了终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每年终端室都根据设备和管理情况的变化,对手册进行修改,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针对设备、备件、工具、仪表、技术资料等方面,终端室实行了动态管理,对改动的线路和设置、常用的技术资料都录入了计算机,并形成了制度。
对这些资料的变动实时进行更新,这不仅方便资料的查找和共享,对新同志迅速了解设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这样,就以制度带动管理,把创建工作切切实实落实到了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我们从“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管理入手,每年都制定了创建计划,努力达到创建目标。
在青年文明号管理方面,终端室建立了《争创规划》、《活动档案》、《图片档案》、《论文集锦》、《通信报道》等文件夹,定期对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提高了“青年文明号”活动的管理水平。
四、增强业务技能,提高人员素质
过去的一年,对终端室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去年3月,新的TELEPHONICS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
去年3月,终端室完成了老航管楼到新管制中心的搬迁;
去年11月,自动化系统开始实施RVSM缩小垂直间隔;
去年12月,新的AIRNET应急自动化系统投入了运行;
去年12月,终端室开始对AIDC电子移交同武汉进行了测试。
新系统的投入运行,新技术的实施,对大家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尽快熟悉设备,保障新系统的顺利运行和新技术的顺利实施,是摆在终端室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根据工作的需要,终端室通过以外培促进内培的方式,适时派出新老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去年终端室派人参加了RVSM、ORACLE数据库、网络知识等培训。
外培之后,要求参加了培训的同志组织进行内部培训,去年,终端室内部举行了TELEPHONICS系统培训、RVSM知识培训、MYSQL数据库培训、AIDC知识培训等培训工作,提高了终端室的整体业务水平。
由于参加新的技术维护席岗位要求对地空通信、内话等设备有一定的了解,终端室积极组织参加技术部的讲座,了解其他科室的设备状况,为技术维护席的值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两年,不断有新同志加入到终端室,为了使新同志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终端室专门组织了人力,对新同志实行了专人指导、集中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些新来的同志很快就掌握了设备,有的同志目前已是终端室的业务骨干。
五、创新创效,爱岗如家保安全
2006年,终端室终于取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通过“青年文明号”的争创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安全生产,去年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终端室积极组织协调,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007年年初,正是新老设备进行交替的时候,要保证新的TELEPHONICS自动化系统顺利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又要保证老楼和新楼设备的顺利交接,大家积极思考,经过周密的考虑,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搬迁过程中很多设备需要在夜间进行改动和搬迁,大家常常加班加点,有的甚至通宵工作。
到新楼以后,值班期间只有不到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常常白天设备出现故障了,或者线路需要进行测试改造,由于担心影响管制员的指挥,许多工作都要放到晚上进行,为了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第二天的飞行安全,大家常常通宵达旦,睡眠不足是常有的事。
大家为了工作上的事情,常常顾不上家里。
去年,全国空管系统举行了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岗位职业技能大赛监视组技能比武大赛。
终端室派出了吴兵等同志参加这次比赛。
全国不少地区的ALENIA维护水平很高,有的甚至派出的专业的雷达维修队伍。
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积极参加ALENIA雷达站的值班和学习,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并组织到各地进行交流和学习。
赛前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
初赛中,吴兵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决赛中,大家出色地发挥,取得了全国总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管制部门飞行计划处理以前采用的是AIMS系统,新的TELEPHONICS引进后,出现了由于格式不同,不能按以前的方式导入固定航班库的问题。
终端室通过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转换软件,通过对格式进行转换,成功地将固定航班库导入了TELEPHONCIS系统;新的TELEPHONICS系统采用了外包的监控软件,该软件只能监控系统的网络状态,不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终端室通过研究,开发出自己的监控系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对系统故障给出声光报警提示;去年RVSM实施以后,要求各地对RVSM进行数据采集,由于TELEPHONICS系统不兼容总局规定的采集格式,外地制作的数据转换软件又存在问题,终端室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利用脚本实行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开发出了转换软件,解决了外地软件运行速度慢、格式转换不全、不符合重庆本地情况的等问题。
大家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换来了的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了航空安全,也为终端室争得了荣誉。
六、丰硕的创建活动成果
在“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旗帜鼓舞下,通过大家的努力,终端室去年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吴兵同志被评为空管分局先进个人;
龙滨同志被评为安康杯先进个人;
胡文娟同志被评为优秀团员;
罗晓霞和胡文娟分别获得站内举行的“和谐空管”双语演讲比赛“最佳创意奖”和“优秀作品”奖;
龙滨同志获得西南空管局“科技与空管”征文一等奖。
展望未来,大家决心在空管分局党委、团委和技术保障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不断总结实践,学习先进经验,切实做到“安全第一,优质服务,当好排头兵”,继续巩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荣誉,为民航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做出更大贡献,为培养民航接班人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