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鉴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732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阅读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诗阅读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诗阅读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古诗阅读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古诗阅读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阅读鉴赏.docx

《古诗阅读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阅读鉴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阅读鉴赏.docx

古诗阅读鉴赏

古诗阅读鉴赏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策略】

1、高考多以唐宋时期经典作品为测试文本,重在对内容、形象、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赏析,现在倾向于比较阅读鉴赏。

也要注意其它时期在当时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

2、诗词鉴赏题学生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反映出平时欣赏诗歌数量少而造成鉴赏能力差;二是回答问题的角度不到位,不知道回答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诗词鉴赏的知识储备很重要,要积累大量的鉴赏用语。

3、在背诵赏析大量经典名篇、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要扩大阅读面,对不同朝代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要广泛涉猎,多练多归纳总结。

【诗歌鉴赏基本常识】

(一)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

1、这首诗写了什么?

什么人?

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抒发了什么情、志?

2、怎样写?

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3、为什么这样写?

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

这三步缺一不可。

(二)应当把握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等不同类型诗歌的特征。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

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三)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典故如“武人”“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廉颇老矣”等。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竹”“菊”“兰”等意象。

例如:

“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四)了解主要意境特点:

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五)掌握诗词流派

诗歌流派: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

《诗经》;代表作家:

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

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

《楚辞》;代表作家:

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

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

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

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古诗文鉴赏主要分为:

赏析诗歌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四个方面.

一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一)了解古诗思想内容分类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等名篇,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陆游的《书愤》、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11、山水诗、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见山水精神,歌赞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个人胸襟抱负;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

二者都要即景即事抒情,都讲究情景交融,情在景中。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如《过故人庄》)、储光羲、常建等。

13、题画诗  如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

14、宫怨诗与闺怨诗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王昌龄《闺怨》。

 15、无题诗   与有些题材是相容的,不再赘述。

(二)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

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

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

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

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 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如: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 如: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注意:

1、古典诗歌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感情的,因而分析感情不能离开形象(意象)和意境空谈;分析概括的依据——标题、序言、关键语句、注解。

分析概括的七个角度——人、事、景、物(以上从属于“写作内容”角度)、情、理、趣(以上从属于“写作目的”角度)。

2、对诗歌作品的观点和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更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

评价的原则——辩证分析,实事求是。

①不能拔高②不能曲解。

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可模式化,不能随便套用一些现成的词语,使评价不中肯,似是而非。

(三)了解这类题目的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模式

 这一部分的答题要根据所问回答,有几个问要答出几点来。

答题模式:

1、问题:

这首诗有人这样评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回答:

第一步先要回答同不同意,第二步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自己的观点正确性。

2、问题:

请归纳出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

首先回答出你理解出来的诗歌内容(逐句理解,相同的归并),然后回答具体思想感情的类别。

当然还有其他的问法。

(四)典型题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04辽宁)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5分)

【答案】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一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二  评价诗歌的形象(意象)和意境

(一)熟悉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

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

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开阔苍凉等。

     

 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一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二)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1、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 

   

(1)斑竹 湘妃竹。

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2)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

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 3)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 (4)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5)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6)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7)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的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11)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12)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该节由此而来。

唐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13)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4)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15)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

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16)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

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 (17)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

比喻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唐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9)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

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唐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李白《塞下曲》: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20)梦蝶 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宋陆游《闲游》之三:

“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 (21)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

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隋薛道衡《豫章行》: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唐李商隐《无题》:

“蓬山此。

(22)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

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东晋陶潜《归去来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王勃《滕王阁序》:

“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 (24)射天狼 天狼,星名。

古人以为主侵掠。

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5)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双鱼”同义。

(26)黍离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 (27)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

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8)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

”(29)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

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 (30)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

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31)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

后喻指屈身事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 

    2、常用意象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悲伤凄恻、凄凉、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猴猿 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细雨 潜移默化的教化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雪 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露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暴雨 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春风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 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 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晴天 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 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 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 指代书信 吴钩 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 珍珠 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船 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红色 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色 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 绿色 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 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 蓝色 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 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 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 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西楼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南园 泛指花草园林 落日 惆怅 冬雪 冷峻 秋雨 忧愁 流水 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 失意、伤感 丁香 指愁思或爱恋情结 大漠 苍凉 旷野 凄清 美酒 壮行 红豆 相思 竹林 闲趣、隐逸 孤灯 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秋虫 凄凉 故园 乡愁 烛 相思、别愁枯藤 萧瑟、荒凉 古琴 知音 古道 荒凉 飞鸟 空远 长亭 送别 楼兰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 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阳关 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莲 “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栏)干 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孤雁 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 悲凉、离愁别绪 梅子 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三)了解一些有关形象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1、人物形象类——

问法: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

(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景物形象类——

问法:

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

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

(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

(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意境类——

问法: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和模式:

(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

 例如:

 1、.对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

身份+性格+思想。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