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692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docx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篇

  篇一: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师利用放假的机会,集中充电,学习了《道德经》的后半部。

  我们知道《道德经》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经》,下部《德经》。

下面我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上部主要讲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

下部则主要讲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

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在下部德经上。

鲁迅云: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对待老子这部经典里的思想我们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许多内容对我们的当政者的执政,个人的修养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都有很高的指导及教育意义。

  下面我就我们这三天来学的德经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六十三章说:

“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六十四章中说道: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就是说要想完成一件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做起,从细小处开始。

从基础做起。

就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来说,我们的备学生,备教材,备多媒体;关心学生的心里、生活、学习。

对其嘘寒向暖,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你看似无为,其实达到了无不为。

比如这次家长会的成功,收学费的成功,无不是从做小事而最终做成了大事。

(我们班43人,除一人免费外,其余全部缴齐)

  第四十章中谈到:

“上士闻道,勤而创之;中士闻道,先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意思是说“上士听了道,勤奋的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

道由于其玄妙,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不被嘲笑,反而就不够格称为道。

结合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况:

目前的道到就是课改。

课改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小孩要哄,老头要请”就是这个道理。

课改不就是想办法哄着学生学习吗?

我们的课改,到**,**,**,**,推进改革。

校长就是要让我们知道,课改道路上并不是我们汇贤一家孤军奋战,还有许多兄弟学校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学习老子就是说两千年前的老子早给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指明了道路,我们要见定课改信念。

目前我们的班级学生自治,学生对子互学。

教师的前置研究、学生展示、学生上课、给学生过生日,给学生出书。

无不是遵循教学教育的道。

按这个德办事,事实我们走对了。

这几年我们汇贤人就做了一件事:

课改、课改、还是课改。

  当然,老子还有其他的思想,比如做人要谦卑、以德抱怨、反对暴政、人贵有自知之明、勤政爱民、不扰民、不争名夺利、待人诚信、大国之间互相尊重,对我们处事都有借鉴

  之处,不过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他的愚民思想,希望邻邦相望,鸡犬相闻至死不相往来,我们要抛弃。

  总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处处看似无为,其实有为,按照自己的德去有为。

“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

事情在没有发生时处理它,要在形势还没有发生动乱时治理它。

“未雨绸缪,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时刻观察学生思想动向,我们就好化被动为主动,把问题解决的更游刃有余。

  由于时间关系,我到此为止,谢谢,如有不足之处,请原谅!

  篇二: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10篇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一):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

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

二是意识。

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

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

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证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爱。

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

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

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

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就应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

,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贴合自己潜力的理想与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

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

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完美的明天将被自己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

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

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

即使是社

  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

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

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

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

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

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

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

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

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

这样,我们即使应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应对,最终将云开见日。

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

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不辱,知此,能够长久。

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

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持续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

知足者,少有烦恼。

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明白自然这理,依道而行。

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二):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

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

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

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

我此刻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

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

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

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

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好处。

  道家强调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务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务必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

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

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

你明白终极的总道理就能够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能够,其他的东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rsrs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

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

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

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

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

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

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

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

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

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三):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

  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好处。

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

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

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

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

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

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

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

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

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杀人,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

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中国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

在此刻和平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

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

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能够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

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

  适宜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四):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

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后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

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十分物质化和金钱化。

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应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

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

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话强调

  我一向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

《道德经》是人类礼貌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最高标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

读书学习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篇三: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在杨勇老师的建议下,我认真地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

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

二是意识。

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

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

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爱。

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

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

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

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

但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

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

,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

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不应

  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

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美好的明天将被自己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

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

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

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

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

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

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

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

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

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

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

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

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

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

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

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

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

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

知足者,少有烦恼。

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

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