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级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学生版.docx
《中学高级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级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学生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高级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学生版
柳树中学高2012级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学生版)
教学设计:
刘道彬
【学习目标】研究命题角度,强化得分意识,把握解题技巧。
【重点难点】组织答案规范,保证最大限度得分。
【教学过程】
一、高考考纲要求和学生答题失误:
1、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答题失误:
(1)答题不规范,步骤不全,能读懂诗歌,易漏掉一些要点,非常可惜。
(2)缺乏鉴赏用语的积累,只能意会,不能有效言传,造成词不达意。
二、分类讲练
(一)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
命题方式:
简析某字的妙处。
命题变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词)中的诗(词)眼是什么?
为什么?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同时,可以灵活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去鉴赏:
(1)修辞及其效果
(2)多层意蕴(物境—人境)(3)生动画面(动静、色彩等角度)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或说明其使用的技巧。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点拨按三个步骤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
③分付:
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
2.(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减字木兰花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
枕头。
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
②斗草:
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
一名斗百草。
(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
(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
(二)赏析诗中的形象
A.意境类鉴赏
命题方式: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命题变式: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三个部分作答,即描摹诗歌图景一概括意境特点一剖析作者思想。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抓意象、析意境。
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
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意境特点常有:
雄浑苍茫、阔大高远、苍凉沉郁;凄迷幽远、孤寂凄清、孤清冷寂;清幽宁静、闲适平和、和平静穆、静谧温馨、闲适愉悦等)
(3)分析作者思想情感。
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诗人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错误: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注释等来思考,避免出错。
三是硬套某些术语,不结合诗句本身的内容分析。
示例1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
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析之。
【答案示例】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第一步)。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第二步),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第三步)。
(分析)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色
示例2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
此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此诗通过对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生动描写(第一步),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第二步),表现了诗人夜宿江头的闲适与宁静的心境(第三步)。
B.人物形象类鉴赏
命题方式:
“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命题变式:
“诗中所塑造怎样的一个形象?
在诗中有何作用?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解答分析:
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征
(2)分析形象特征(3)分析情感或形象的意义(借人喻己)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此诗塑造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形象(第一步)。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了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他的高傲。
(第二步)
例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
该词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该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年轻有为、功业卓著的英雄形象(第一步),抒发了对周瑜的赞美、敬佩及对他建立了一番功业,志得意满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年岁已老,而功业未就的感伤之情(第三步)。
C.物象类鉴赏[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型(咏物诗)其所涉及的情感一般分为两个方面,表面上看,是对某物的感叹,而实际上往往表达自身的某种情感。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既要答出表层意思,也要答出深层意思,这样,才能确保拿住全分。
答题步骤:
(1)概括事物特征
(2)分析事物特征(3)概括形象意义(由物及人)
示例5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示例】:
诗歌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第一步)。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第二步)。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第三步)。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解】:
1、灞上:
又作“霸上”,唐长安东。
2、郊扉:
犹郊居。
3、致此身:
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具体分析。
(4分)
5(2010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2)此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隐者”形象,试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
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
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分)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8、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命题方式:
请从某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命题变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这首诗(或某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分析。
解答分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大致可分三类: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叙事抒情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
渲染、烘托(正衬)、对比(反衬)、白描、衬托,(衬托分正衬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借代、、对比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
示例1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指兽毛制成的衣服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
(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示例2(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
③分付:
交付。
(3)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答案示例】
(2)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步骤二)。
抒发不忍离去之愁(步骤三)。
下片:
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步骤二)。
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步骤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
秋风。
②怆悢(liàng):
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
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请简要概括。
(4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4分)
(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相关鉴赏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分)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4分)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四)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提问方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A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忠贞爱国、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念远思家、闺中怨恨、蔑视权贵。
B: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
例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案示例】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2.(2010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
落日余晖。
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3、(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
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
4、(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5.【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销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6.、【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
杭州西湖。
②折:
弯曲。
③景:
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3分)
7、[2005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湖州歌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试作简析。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
(五)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语言风格:
雄浑豪放、浑厚雄壮、沉郁顿挫、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简洁洗练、平淡自然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1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
例2(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