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197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五上语文第6单元精美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勤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由此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

《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去看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令人感动,引人思考。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个主题,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

再现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落实行动,回报父母之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知恩、感恩、报恩。

 1.正确读写生字。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章,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课文,体会父母之爱,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个人的判断。

 4.正确认识父母之爱,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真实情感。

 5.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父母之爱令人震惊、让人感动。

 【重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正确认识父母之爱,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真实情感。

 【难点】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个人的判断。

 《地震中的父与子》  2课时

 《慈母情深》  1课时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2课时

 《学会看病》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六  3课时

 回顾·拓展六  1课时

 总课时  10课时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

 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叙述的重点。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位置走去。

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也不怕别人误解,坚持抢救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3.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从而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2.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和深深信任。

 【难点】

 领悟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1.课前老师和学生可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对地震进行基本了解。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还要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以此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

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

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

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

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

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

 课文中父子对话部分可先分角色朗读,再说说读了这部分后有何感受,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儿子也很了不起。

让学生体会到正是由于小阿曼达记住了父亲的话,因而他在困难面前有信心、有勇气,最终战胜了困难。

阿曼达让其他同学先走出废墟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4.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在阅读中学习表达。

 5.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将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家长也体会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还可以编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准备】

 地震的相关视频,教学PPT。

 【学生准备】

 关于地震的相关资料。

 2课时

课时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父子的“了不起”。

学习他们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体验父子的“了不起”。

 【难点】

 学习这对父子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方法一

 师:

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强烈的大地震。

今天回想起来,还让人痛彻心扉。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视频资料。

(播放视频)

 师:

同学们,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交流。

 师:

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但,只要有爱存在,就可以创造奇迹。

1994年,当巨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来了解这段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 丰富课文的背景资料,对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能起到很好的铺垫。

方法二

 (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先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

 师: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

特别是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父母的爱往往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将读一个父爱创造奇迹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自己的实际生活,引出课文的主题,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方法三

 (师讲述一个地震中用爱呵护生命的感人故事,然后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在学生交流感受后,师顺势导入)

 师: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地震中父爱创造生命奇迹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 运用讲故事、谈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的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

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PPT出示:

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疾步 爆炸 瓦砾 砸倒 颤抖

 师:

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几个词语当中,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就能读懂的?

 (生答。

 师:

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学习本文的重点词语,不仅形式新颖,而且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能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二、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3.师:

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设计意图]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子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了不起”。

 1.学生有感情地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师:

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了不起”的含义,感受作者的高度赞扬之情。

 师: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

(两层:

父亲了不起,儿子了不起。

)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

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空白处。

 2.汇报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师: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师:

儿子为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

儿子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将品读与朗读结合,既指导学生朗读,又让学生体会这一对父子的“了不起”的形象。

四、讨论交流,评价人物。

 师:

通过刚才的品读,你能发现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身上到底有着怎样可贵的品格?

(生讨论交流,师引导学生概括提炼出父亲的执着、坚持、不怕困难、不畏危险的可贵品质,儿子的勇敢、坚强、无私的可贵品质。

 师:

这对父与子在大难面前之所以能体现出这些可贵的品质,缘于他们心中有爱。

 师:

地震之中见真情!

一位平凡的父亲,凭着伟大的父爱和坚定的信念,终于救出了儿子;一个普通的孩子,凭着对父亲的深深信任,面对灾难,勇敢乐观,并鼓励同学,最后终于等到了父亲的救助。

让我们向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致敬!

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父亲曾经对儿子说过的话,读一读,品一品,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杉树 衬衫 昔日 可惜 废墟 虚心 曼谷 漫长 爆炸 瀑布 瓦砾 闪烁

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是儿子和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所以父亲救出儿子;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鼓舞、支撑儿子战胜害怕,战胜死亡,坚持下来。

课时

 1.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和深深信任。

 2.领悟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重点】

 感受父与子内心坚定的信念。

 【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一、研读课文,感受坚定信念。

 师:

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还是不离开、不放弃?

(引导学生找出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PPT出示: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应如何理解?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师:

因为这句承诺,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所以父亲救出儿子!

同学们再想一想:

这句承诺对儿子有何影响?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对父亲的信任,是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自己的信念,就是这个信念鼓舞、支撑儿子战胜害怕、战胜死亡,坚持下来。

 师:

凭着对父亲的信任,儿子在废墟中坚持了38小时,他不仅战胜了死亡,还鼓励其他同学渡过了难关。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牵动着两颗心,是父亲深沉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比信赖,创造了生还的奇迹,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设计意图]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是全文的线索,理解此句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父爱的伟大,感受父子深情。

二、拓展表达,升华情感。

 师:

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

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会对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讨论、发言,师可指引方向。

三、领悟手法,体会表达技巧。

 师:

本文在表现父亲这一感人形象时,用了哪些手法?

找一找,在文中批注。

 (生自己阅读理解后交流。

 

(1)描写手法。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引导学生品读“冲”字,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心情,体会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作用。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引导学生体会神情描写的作用。

 

(2)对比手法。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

“我的儿子!

”“我的女儿!

”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消防队长挡住他;警察走过来进行劝阻。

 (引导学生将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员、警察的表现与父亲的表现进行对比,感受父亲的坚定、不放弃,体会深沉的父爱。

 (3)镜头特写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导学生体会此处特写的作用:

放大父亲挖掘的过程、挖掘时的形象,突出伟大深沉的父爱。

四、联系生活,读写结合。

 师:

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呢?

你能选择一个典型的事例,运用镜头特写式的表达技巧写一写吗?

 1.生先交流父亲爱自己的事例。

师指导学生如何在叙事中进行特写。

 2.生自由练笔。

 3.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师:

一次地震,书写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句承诺,谱写出一曲亲情感人的颂歌。

父母之爱,是一部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我们要用一生去翻阅,去感受……

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作业第1、2、3题及小练笔。

作业2

一、拼拼写写我能行。

hùnluàn(   ) fèixū(   ) xīrì(   )

bàozhà(   )  wǎlì(   )  jíbù(   )

二、我会组词。

“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病,不舒服;②恨;③快,迅速;④疼痛。

根据“疾”的不同解释组词。

①       ②       

③       ④       

三、描写方法我会填。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

2.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着我!

”(    )

3.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

4.父亲声音颤抖地说:

“出来吧!

阿曼达。

”(    )

四、阅读直通车。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男人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

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说:

“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

而女儿却没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

“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

“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头深深印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妈妈,她大喊着:

“妈妈!

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检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把刀无比精确地刺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

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

”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少见(   )  挨挨挤挤(   )

准确(   )  绚丽(   )

2.从短文中找出最打动你的句子写下来。

3.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把你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混乱 废墟 昔日 爆炸 瓦砾 疾步

二、①疾病 ②疾恶如仇 ③眼疾手快 ④疾苦

三、1.外貌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四、1.罕见 熙熙攘攘 精确 瑰丽 2.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头深深印下一个吻。

 3.父爱是一种博大的爱,也许没有像母爱那样热烈地表露,但它深深地藏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

 父亲的力量和善良、金子一般的心,会给我们胆识,会给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父亲的爱永远是伟大的,使人终生难忘。

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定的信念 深沉的父爱

 1.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

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

接着通过看视频、谈感受,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

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细细分析课文后,抓住了全文的中心词眼“了不起”,开启了对全文的学习。

通过品读文中对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感受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体会深沉的父爱和父子之间深深的信任。

这样,文章的重点一下就被抓住了。

学生对课文很快就有了一个较准确的把握。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

主要是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单一,变化还不够多。

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时,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说得合不合情理,还要关注他们语言的质量——语言是否优美,有没有深度,感情是否真挚等。

而这方面,我自认为比较欠缺。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会起到示范的作用,再教此课时,我会更充沛地投入自己的感情,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丰富。

我会先示例,然后引导: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答案大家找〕 当父亲看到学校变成一片废墟后,“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感到悲伤与绝望;想到对儿子说的话后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则无比幸福、喜悦。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答案大家找〕 这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漆黑的瓦砾堆下被困长达38个小时,七岁的阿曼达能够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他勇敢地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

 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

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便埋头接着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多么坚忍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多么了不起的儿子啊!

这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

 〔答案大家找〕 

(1)父亲已经连续挖掘了36个小时,3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而且还是在瓦砾堆中挖掘,自然是满面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而此时的父亲心中是多么的悲伤与绝望,他又是多么急切地想救出自己的儿子呀!

外貌描写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父亲的样子,又体现出了父亲执着的信念和救儿子时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2)文中反复出现类似的话,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

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他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小练笔

 〔答案大家找〕 同学们哭的哭,叫的叫,也有说丧气话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失去了生存的信念,只有阿曼达,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回想起爸爸常对他说过的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于是他大声对同学们说:

“我们不能放弃生存的信念,我们要坚强起来。

如果我们放弃了生存,就等于选择了死。

我爸爸对我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