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216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高一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考纲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

3、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4、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高考命题方向:

1、本专题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专题,是历年考查的重点,无论新课标还是非新课标都将本专题作为考查重点。

2、高考命题与热点结合密切,中日关系和台湾问题都与抗日战争有关,2007年高考题中涉及抗日战争的题目很多,国共两次合作也因近几年两党联系的加强而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3、地方特色突出,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试题逐渐增多,如上海的“户籍姓氏”题、山东的“山东在历史上的地位”题、四川的“地方戏”题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4、很多试题将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联系起来,尤其是政治史与文化史的联系更加密切,康梁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元基本知识: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的地位。

③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非法的鸦片贸易这条罪恶的“商路”。

(2)经过:

①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

②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抗敌:

关天培在虎门、葛云飞在定海、陈化成在吴淞等率军抗敌,为国捐躯。

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与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

③战争中清政府战和不定,几易主帅,且军备落后,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41年)后,又攻下厦门、定海、吴淞、镇江,打到南京江面,切断清政府漕粮要道,清政府投降。

(3)后果: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

①1842年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内容——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列强此外还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③关税协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

(4)影响:

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经过: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

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

(2)经过:

①1894年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船只,挑起战争。

②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北洋水师虽损失惨重,但也沉重打击了日军。

③清政府未积极部署战备,并坚持片面求和方针,终致战争失败。

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再次显示出不畏强暴、坚决御侮的斗争精神。

(3)后果: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④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

①《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②大规模的领土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大借外债。

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

③在华投资设厂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终于汇集成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

①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

②义和团顽强抵抗从天津进犯北京的侵略者,并在天津和北京抗拒侵略军。

③联军增兵,占领天津,攻陷北京。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3)后果: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内容:

①中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多万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清廷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4)影响:

《辛丑条约》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根本原因)。

②广西连年灾害,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③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和发动群众,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作了准备。

2.过程:

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攻克永安,建制封王,初建政权。

②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

③从1853年起,太平军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全盛时期。

④1856年秋,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组成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

⑥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艰苦的军事斗争,但无法挽回败局。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3.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它建立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具有落后性;并且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无法实现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

①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

②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文化教育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

③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

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局限性: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运动,而单纯的农民运动是不可能完成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

其次,运动的领导者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指导运动走向胜利。

从利用宗教发动群众,到其治国方案,到天京事变,无不体现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辛亥革命

1.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新政”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酝酿准备

组织:

从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到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创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有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领导集团,有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确定,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思想论战,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军事:

1905~1911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打击了清朝统治。

3.爆发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12日武汉三镇光复,起义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起义胜利后一个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独立。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4.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推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结局:

①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对立局面。

②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控制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武力威胁和欺骗南方议和。

③南方革命党十分涣散,成分复杂,很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心有妥协——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④1912年清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四、五四运动

1.背景

国际因素:

①“一战”期间,日本借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基本接受。

②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以新的启示。

国内因素:

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②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革命的新力量——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2.经过:

①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

②学生运动遭到当局镇压,全国各地学生响应。

③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

⑤随后,三罢斗争的浪潮波及全国,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

3.初步成果:

撤销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③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④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从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特点、功绩及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3)辛亥革命的原因、历史功绩。

(4)五四运动的原因、影响。

2、难点:

(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3)辛亥革命的原因及历史功绩,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如何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跟踪训练

1.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海,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这段话含义的是

A.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C.清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B.清朝中国势力遍及世界各地D.统治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B.禁绝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务D.封闭边界,固守边疆

3.中国近代开始查禁烟毒的主要原因是

A.烟毒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B.鸦片走私造成中国关税损失巨大

C.鸦片走私威胁的到清政府的统治D.鸦片影响国防力量的稳定

4.虎门销烟的最本质意义是

A.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

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

6.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内容是

①割让香港岛②开发五口通商③关税协定④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的各项,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8.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D.改变了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

9.1840~1860年,英国连续两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资本主义制度B.工业革命C.资本主义本质D.第二次工业革命

10.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①《南京条约》②《望厦条约》③《天津条约》④《北京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11.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和最南的是

A.烟台、淡水B.营口、琼州C.营口、汕头D.天津、淡水

13.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有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中国内地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14.下列现象不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个省

C.部分中国人产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

D.中国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同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是

A.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B.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

C.清政府的权利结构发生变化D.西方国家开始商品输出

16.下列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①广州②南京③天津④杭州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7.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⑤

18.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制定既定的侵华政策B.朝鲜东学党起义

C.日本袭击丰岛海面清军运兵船D.中日海军黄海决战

19.甲午战争的失败深刻说明了

A.当时中国没有实力与西方列强抗衡

B.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华民族富有抗争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D.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20.《马关条约》签订后,参与干涉还辽的三国是

A.英法俄B.俄德法C.英德法D.英法美

21.促使三国干涉还辽的决定性因素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C.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矛盾D.西方列强同情中国

22.《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内容是

A.给予日本巨额赔款B.割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C.开辟内河新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3.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趋势主要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阜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略到共同侵略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2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人民反饥饿斗争激烈D.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迅速发展

25.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2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A.失败的根本原因B.失败的客观原因

C.斗争的侧重点D.运动的主要阶级基础

27.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以后,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下列各项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帝国主义从此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C.说明中国人民有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D.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需要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

28.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

B.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C.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A.(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首

D.上谕以永禁或设入为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29.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30.近代史上“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诗中的“两度劫”是指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天津条约》的签订③《北京条约》的签订④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大肆掠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B.农民阶级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洪秀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32.下列正确反映太平天国正确进军路线的是

A.金田→永安→武昌→南京B.金田→永安→南京→武昌

C.金田→南京→永安→武昌D.金田→武昌→永安→南京

33.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59年

34.《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洪秀全的主观愿望

35.下列各项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思想的是

A.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36.《资政新篇》中载“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吾兄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这是洪仁玕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北伐失败B.天京变乱C.安庆失守D.天京陷落

37.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大的可能是

A.成为新的封建王朝B.中国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长期与清政府对峙D.建立起理想的大同社会

38.下列对于《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3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40.太平天国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B.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C.斗争规模和时间都是空前的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41.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B.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

C.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D.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2.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是

A.利用宗教发动群众起来斗争B.军事策略上的错误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3.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最显著的进步表现在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B.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

C.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D.运用宗教理论发动农民起义

44.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作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是因为它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颁布了《资政新篇》

C.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D.既反封建又反对外来侵略

4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清政府内外交困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④义和团运动失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6.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满族统治C.反清复明D.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47.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驱逐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48.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主要矛盾?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D.中国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49.“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反封不彻底,反帝不明确B.没有反映人民的政治民主要求

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要求D.没有提出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

50.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

A.中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