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024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docx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

第1篇:

物理课教案物理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重点:

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弹簧秤勾码教者:

洋思中学唐月华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目标: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几个实验。

〔学生演示〕甲:

把一小球直接丢开乙:

把小球水平方向扔出丙:

把小球水平方向斜向上抛丁:

把小球竖直向上抛

师:

有没有发现最终出现什么现象?

生:

最终都落到地上

师:

为什么呢?

好,学了本节课内容,大家就明白了。

今天我们学习>。

〔板书〕

学习目标是〔投影〕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3、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二、指导自学

1、出示自学指导:

〔投影〕请认真自学P122—123本节内宾,边看边要求做好实验,在表中填数据,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答复以下思考题。

思考: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是怎样确定重力大小的?

它跟物体质量有什么关系?

2、学生看书、实验。

师巡视,适时指出实验中的问题。

如实验前弹簧秤调零,实验时弹簧秤的拿法。

3、检测点评:

〈指名答复思考题〉第1题:

生答后板书。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追问: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第2题:

指名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汇报实验结果,归纳结论:

可能有以下表述方法: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相同的。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追问:

谁能用字母式来表达?

指名板演。

=g或G=mg其中g=9.8N/kg表示什么?

师述:

在地球附近,质量的1kg的物体所受重力平均为9.8N。

粗略计算时用10N。

练习:

1、质量为5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N。

2、重9.8N的物体质量为kg。

三、指导自学

1、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请认真看书P124的内容,边看边划出重点词句,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画出重力示意图。

2、学生自学

3、检测

出示检测题〔投影〕画出以下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

4、评点:

①指名更正。

②他们画得是否准呢?

谁能想方法检测?

假设学生想不出,提醒:

可用实验的方法。

归纳板书:

重力作用点:

重心

方向:

竖直向下

四、作业:

口答:

1、质量为2kg的铅球被推出后,在空中受力的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作用点在,大小是,方向。

2、一只母鸡受到的重力可能是〔〕A、1NB、20NC、50ND、500N

3、分析、讨论为什么一江春水向东流?

4、判断:

物体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互相平行的。

〔〕

5、研究与讨论:

1〕节后想想议议的内容。

2〕假设地球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6、课本节后练习

课后实践:

做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的水平仪。

第2篇:

物理复习课教案第13章《内能》复习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及本质。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独立自学合作互学:

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地做____运动,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_____叫扩散,扩散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因此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影响物体内能的主要因素:

、。

5.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发生条件:

,传递方向:

〔2〕做功:

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3〕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比热容:

6.比热容表示各种物质在吸热和放热能力上的差异。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

,单位符号:

水的比热容c水=;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

=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____.精讲导学:

使40g、0℃的冰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

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使多少质量5℃的水温度升高10℃?

展示竞学: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以下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3.指出以下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

________;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

________;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

________;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某种物质和水,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1:

50,那么该物质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当它的质量减少一半时,那么剩余物质比热容的为__________________.5.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千克•℃〕〕

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右图所示是“比拟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以下要求中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

7.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假设不计热量损失,求这

3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

c=0.4×10J/〔kg•℃〕]?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检测固学:

见全能学案P11----P12。

第3篇:

初中物理复习题课教案初中物理复习题课教案—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衡状态。

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状态,求平衡力;受平衡力,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能联系实际体会二力平衡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重点和难点]

1.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区分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3.两对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以及三力平衡。

[教具和学具]木板、钩码、滑轮、细线等。

[课前准备]

1.自主复习知识框架并补充完善,查找自己的问题。

2.完成评价手册二力平衡的习题,并自主的订正。

3.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2分钟〕

1、总结什么是平衡状态

提问:

悬浮的直升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提问:

翻开伞运动一段时间的跳伞运发动在未着地之前可以近似认为什么运动?

小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答复:

静止

答复:

匀速直线运动

答复:

平衡状态

通过学生的答复,帮助学生回忆什么是平衡状态

二、习题判断平衡状态〔5分钟〕

例1以下物体处于平衡的状态的是〔d〕

a从树上下落的树叶b静止在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

c平直轨道上慢慢停下的火车d沉在水底的石头

以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

a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小球b荡秋千荡到最高点的同学

c绕圆形花坛匀速跑步的同学d匀速下沉的石块

点评:

最高点的小球有一瞬间的静止,但小球只受重力,下一秒小球不再静止。

总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答复为什么选d.

a运动轨迹不是直线b相对静止,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c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静止

a

c

d

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学生答复:

小球在做减速运动b运动轨迹不是直线虽然速度不变,但方向在变化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什么是平衡状态通过拓展题让学生理解瞬间静止不能称为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要在某

三、二力平衡条件〔时间3分钟〕

提问:

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例3评价手册第4题拓展e选项

例4评价手册第13题

动画演示根据三要素两个完全相同的力

学生答复,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e作用在2个物体上

学生答复:

完全相同的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通过拓展的选项,让学生更加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四、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分钟〕

例:

起重机吊着2t货物,在以下情况下,钢绳所受拉力为2×10n,那么此时货物所处状态不可能是〔〕〔g=10n/kg〕

a货物停在空中b货物匀速上升c货物匀速下降d货物加速上升

小结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学生上黑板对货物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受力分析能力,从而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五、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平衡力〔5分钟〕

评价手册第11题

以下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长征二号〞火箭b竖直向上抛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评价手册第7题

用绳子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吊在空中,当物体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n。

此题还有一种情况,拉力仍是10n,你能说说是什么情况吗?

学生答复,进行自主评价或互评

学生答复,教师点评在学生掌握受平衡力处于平衡在状态后,帮助学生理解逆思维通过拓展的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六、区分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6分钟〕

评价手册第5题

一个物体放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平衡力是〔〕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与物体的重力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4个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个选项的力让学生掌握画图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一种学法指导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练习:

某同学说:

马拉车,车也在拉马。

马给车一个力,车也在给马一个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应当抵消,所以马应该拉不动车,车也应该拉不动马。

而实际情况马能拉动车,请你帮他分析下。

学生进行答复,自行进行如何进行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

七、二力平衡扩展〔15分钟〕

评价手册第10题

评价手册第15题

评价手册14题

讨论:

评价手册第16题

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厢里不动的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补充习题11题:

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和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下图。

学生自主答复,教师总结。

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假设有摩擦力只有一个摩擦力没有2个摩擦力。

假设摩擦力的存在,水平方向物体受的不是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由此推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

1、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平衡状态

2、我的结论: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等

还有一个摩擦力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

3、假设想得出正确二力平衡的条件,改良装置?

减小摩擦力

4、为什么选取卡片?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勾码对卡片的拉力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情况,并联系实际情况解决二力平衡应用通过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本实验带动上节课实验的复习。

通过选取仪器的不同,回忆上节课为什么要选取卡片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手册17题.

如下图,一只氢气球下拴着一个小木盒,盒内装有一些物体。

当整个装置总重为5n,气球匀速下降,空气的阻力为1n且不变。

〔1〕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方向为_______;

〔2〕如果把盒中去掉2n重物,整个装置恰好

匀速上升,那么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方向为_________。

动画演示,气球运动情况。

总结向上的所有力大小等于向下的所有力的大小分别理解气球的运动轨迹,对气球进行分析弄清2次因为运动方向不同,摩擦力的方向不相同在理解实验3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解决拓展题,物体平衡状态,受3个力作用,求其某个力

反应练习〔3分钟〕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举例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球所受到重力和球所受到的摩擦力b球所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分析。

注意不再受脚给足球的力

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通过反应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引出下节课知识〔2分钟〕

回到前面的实验,把木块上重物拿去,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使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引出下节课将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总结本节课的地位,既处于新授课后的复习,又是一节习题课,并为下节知识做铺垫。

第4篇: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教科版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

《平面镜成像》

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根底上编排的,它是

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课本主要安排学生科学探究,自己总结出规律.

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着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

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根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

"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拟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拟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根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围绕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

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教案内容:

课题: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型:

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难点:

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教学仪器:

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游戏吗?

现在老师有两个跟今天这节课学习有关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课件显示谜语〕

学生猜出谜底:

镜子。

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

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课件显示倒影〕,同学们平时观察过这些美景吗?

现在让我们面对手中的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生答:

自己的像。

二、进行新课

1、进行猜测:

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学生讨论、归纳:

可能有以下猜测:

〔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测〕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

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

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2、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大小相等呢?

学生自由答复。

比拟像与物体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与像比拟。

〔替代物〕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2人为一小组,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和其它器材做实验试试看,行不行。

〔玻璃板暂不取出〕

同学们成功了吗?

有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只能在平面镜的前面看见物体的像,在反面看不见像了,没方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反面的像的位置上。

老师引导:

大家在后面放一张白纸〔作光屏〕,屏上会出现物体的像吗?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镜子后面的漆挡住了光线,无法透过。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显示〕师问: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寻找像的位置?

用什么方法比拟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解决方法〕

学生纷纷换用平板玻璃继续完成实验。

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单。

4、分析和论证:

学生分析有关数据,讨论观察的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课件显示〕师小结:

可认为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

上课时,我们看了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产生的美景,现在能不能用我们刚刚探究的规律解释一下,水中的美景为什么看上去是倒立的呢?

〔课件显示〕选取自然界和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并讨论、分析形成的原因。

要点主要是:

水面相当一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每一个像点都与物点"等距";从水面上看是倒的了。

引导学生分析所成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

〔课件显示:

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就是虚像。

〕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生:

虚像。

〔课件显示〕通过作图来认识平面镜成虚像的含意,知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稳固光的反射规律知识。

5、评估与交流:

实验操作中有什么缺乏之处?

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

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测?

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课件显示〕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

四、反应练习〔课件显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局部。

2、课后作业:

自我评价。

六、课外实践

调查一下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平面镜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不利的方面呢?

第5篇:

《人琴俱亡》教案模板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

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

《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

“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

“殡时可道。

〞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

《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

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假设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

——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冲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表达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

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表达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

为此,尽管子敬很悲哀,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缺乏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如何?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以下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