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83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docx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2、认数3、分米和毫米4、加法5、认识方向6、加法7、认识角8、乘法9、统计10、期末复习

二、全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

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

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

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与魅力。

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4、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5、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1、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2、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4、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5、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

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

……

(3)问:

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

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

出示: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5

0

3

3

1

4

5

6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

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交流

(1)问:

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

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

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

(生答)

问:

按要求列式。

(板书:

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

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问:

最多可以分给几人?

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

有没有全部分完?

还剩多少?

(板书:

……1(根))

说明:

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

(板书: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

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结

(1)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或6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板书。

(3)指名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7、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余数表示什么?

(生讨论,再指名说)

小结:

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题

(1),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问:

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题

(2),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问:

为什么有余数?

2、完成2

(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

(1)

(2)题。

(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

14÷4=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

师小结。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10÷3=3……1(根)

读作:

10除以3等于3余1

 

第二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6÷3

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

分成了几份?

能不能分完?

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

7÷3

问: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问:

分成了几份?

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

商写几?

(板书)

问:

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

竖式中怎样算?

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

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问:

在竖式中,“1”叫什么?

(完成横式的板书)

(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

(1)问:

算式中2……1表示什么?

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

(生讨论,指名说)

(2)因为7里面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问:

为什么要用“最多”?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生读题。

(2)师:

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

(生试做)

指名说,师指出:

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竖式1问:

这个列的对不对?

为什么?

指出:

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里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竖式2问:

这个对吗?

为什么?

指出:

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

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样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

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

18÷5的余数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思考、汇报)

小结: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

问:

分成了几份?

还剩几根?

9里面最多有几个2?

还余几?

(2)生填写竖式。

(3)问:

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

表示什么?

余数1呢?

(2)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2

1)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对比说说怎样得到的商?

3、完成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找到商呢?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7÷3=2……1(个)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3、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生弄清题意。

(视频仪出示)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怎样想到商的。

3、完成第3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

(3)问:

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4题。

(1)生口答商是几。

(2)分组计算检验。

5、完成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

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还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4、5题。

 

第四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练习一第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363÷92×856÷8

7×46×436÷45×6

28÷712÷63×935÷5

2、口答:

(出示)

15里面最多有()个4。

53里面最多有()个7。

44里面最多有()个8。

33里面最多有()个6。

3、指名说说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怎样想,商才能很快求出?

4、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63÷967÷9

40÷847÷8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计算过程。

(3)问:

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几类?

为什么每组中的第一题没有余数,第二题就有余数?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1)明确要求,先口答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

看余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小结: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出示题目,思考:

除数最小应是几?

(视频仪出示)

(2)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问:

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确定是多少呢?

(3)问:

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第

(1)题。

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反馈,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其余3题,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学生了解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四、全课小结

今天主要练习了什么?

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

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信息整理

1、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意思吗?

对。

这天是植树节,中山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将要组织植树活动,大家看这幅图。

(出示)

(1)问:

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指名反馈,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信息得到的相应结果。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二、三班的小朋友们各要植树的棵数,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栽的?

2、对于每个班的植树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3、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并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4、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还有那些时候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