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594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二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二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二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二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教案.docx

《二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教案.docx

二上教案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数与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有关0的乘法。

因为乘法源于加法,所以,初步理解乘法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充满童趣。

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一系列“情境串”---变花、变葫芦、变鸽子,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欲望。

2、重视知识的建构。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只有通过探索性活动以及自身的思维过程,使其进入自己头脑中已经构建的知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用的知识。

本单元将乘法的意义单独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编排,尤其是,把几个几个地数与同数连加计算单独用一个信息窗来进行教学,正是让学生经历大量的几个几个地数和同数连加计算,充分地体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连加现象和同数连加的现象,感受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优越性,为乘法的产生提供了厚实的经验积累,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地建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大量的数与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数与算活动中,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计算的优越性。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变花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大量的数与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

2、在数与算活动中,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20道。

活动一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走进魔术的世界,去感觉其中的奥妙吧。

(出示信息窗一情境图)

师: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魔术——变花。

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观察画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提问,师板书“变出了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一共有几条鱼?

”“一共有几盏灯?

师: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问题:

变出了多少朵花?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几个几个地数,也可能用连加的方法算一算)

师:

小朋友们用了很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这个方法是用达加的方法来做的,是几个几连加呢?

师: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请小朋友们自己在本上写出算式,并说出是几个几连加。

师: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算法?

师:

要计算这样的20串灯笼的个数,怎样写算式呢?

自己写一写。

学生活动

师:

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师:

一共有几条鱼,一共有几盏灯?

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板书算式。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

说得真好,这些算式都是同数连加。

活动二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解决的问题,你能提出来并列式来解决吗?

活动三

1、自主练习一: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

2、自主练习二:

摆摆算算。

把六个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同数连加的形式。

比一比谁的摆法最多。

(可以引导学生两种不同的操作形式,一种是每组摆几块,摆这样的几组,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另一种是摆成方阵形,每行摆几块,摆这样的几行,让学生能从横向、纵向两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感知2个3和3个2连加结果相等。

可以让学生多加体验,说清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到是是每行几个,有几行,是几个几。

另外,还要引导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练习。

第4题,是巩固第3题中现的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再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

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进行充分交流。

学生找出的规律答案也是不唯一的,可以是每次都加3,也可以是分个位上分别是3、6、9各数,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活动四:

交流总结

师: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师小结下课]

课堂小测:

 

课后反思:

在观察主题图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课件的演示,提问题的主动性非常好,不过也出现了盲目提问题的现象,对于此,需要教师引导和利用好问题口袋。

第二课时变葫芦

教学内容:

课本P4-----P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

2.合具体情境加深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20道。

活动一:

提出问题

[出示葫芦图]

师:

上节课我们看了变花得魔术,这节课我们接着去看变葫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看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你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

师抽生交流

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葫芦?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灯炮?

活动二:

解决问题

1、师:

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2、当生列出8个5连加时

师:

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8个5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1、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三:

拓展应用

1、练一练第一题:

看图写算式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集体交流。

4)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题,再集体交流。

2、第2题:

学生完成后,启发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3、第3题:

抽生解答。

4、第4题:

连线

1看图,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与做法。

活动四:

交流总结

师: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师小结下课]

课堂小测:

 

课后反思:

学生在已有的连加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寻找规律和特点,找出乘法并学会运用乘法,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第三课时大变鸽子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

体会0的乘法的意义,理解任何数乘0都等于0。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20道。

活动一

师:

变完了花和葫芦,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这一次又要变什么呢?

只见他优雅地拿出一顶帽子,向四周观众展示了一下,摆了摆手,帽子里什么也没有,然后倏地一翻,再一抖,哇!

一只洁白的鸽子站在了帽沿上。

就这样,魔术师又分别变出两只鸽子。

观众刚看清,只见他手一挥,三只鸽子倏地一下又飞走了。

想不想看看具体地情境呢?

出示情景图,

师: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活动二

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写出算式。

师:

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1+1=3(只)

1×3=3(只)

3×1=3(只)

师:

第二个问题:

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你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0+0+0=0(只)

0×3=0(只)

3×0=0(只)

师:

通过这和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几个0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几个0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不管几个0相加都等于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活动三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乘法初步认识的巩固练习。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解决“一共有多少棵树?

”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的思路。

第2题是关于0的乘法练习。

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4题是一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说:

什么样的旗有多少面?

一共有多少面?

再解答。

对于一共有多少面?

这一问题,是个比较典型的点重合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可以按颜色算,也可以按位置算,只要学生能说自己列式的理由,都可以。

课堂小测:

0×3=3×1=5×9=8×0=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认识有关0的乘法,学生理解的比较快。

不少学生还是在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问题上表现出马虎的学习态度。

其次,当学生遇到把几个0相加的式子写成乘法式子时,往往就写成了0乘以0。

还要在练习中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第一课时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补充儿歌来编制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退位减法20道。

活动一

师:

前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欣赏了魔术表演,从今天开始,我们再来欣赏杂技表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个人?

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一共有多少个绿灯笼?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怎样接着数下去?

师:

现在让我们先来接着编儿歌,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学生活动

师: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师:

谁愿意跟全班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编的儿歌?

师:

小朋友们编得很好。

我们可以借助儿歌编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生自己试着编。

师:

把你编的口诀跟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师:

怎么样能很快地记住口诀?

师:

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记忆,看谁记得最快。

师: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学生活动

师:

说说你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活动二

师:

刚才我们根据儿歌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你能根据儿歌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

自己试一试。

学生活动。

师:

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编的。

全班交流。

师: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列式计算,并说出是应用哪一句口诀。

师: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活动三

(生活中)你能用乘法口诀解决我们身边的那些问题?

生交流。

活动四

1、“自主练习”第3题是看口诀说算式。

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写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练习时,教师除了让学生独立的写出得数外,还注意引导学生交流“用的哪句口诀进行的计算?

”。

3、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学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5+5+6=21等方法,教室可引导学生说清每种算法的思路,有道理的给予肯定。

2、第8题是一道综合运用的题目。

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口诀计算。

课堂小测:

补充口诀

课后反思:

以看杂技的表演形式呈现的信息,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兴味盎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

提出数学问题后,鼓励学生接着我提供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师生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

第二课时观看杂技小丑踩晃板

教学内容:

(P16—1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补充儿歌来编制3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整理3的乘法口诀,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由来,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退位减法20道。

活动一: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了骑自行车的杂技表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小丑表演踩晃板好吗?

(出示情景图)

请同学们根据台上的小丑表演踩晃板编出儿歌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编出的儿歌)

师:

谁愿意到前面说说自己编出的儿歌。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师:

咱们借助儿歌来编3的乘法口诀好吗?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生说师板书3的乘法口诀)

活动二:

师问: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同桌交流,写出乘法算式。

(让学生说出使用的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活动三:

巩固练习

1、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0页看第五题,你能根据题中给出的前两句儿歌接着编下去吗?

试试看看谁编的儿歌爽口。

小组活动。

(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讲)

全班交流。

2、师:

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说后半句。

看谁抢答的快。

3、师:

我说口诀你说乘法算式,看谁写的正确。

活动四:

交流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小测:

默写3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3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我依然承接信息窗1的话题引出继续看杂技,然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接着学生说出的儿歌继续编下去,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多一些动态生成的内容,有的学生竟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口诀一直编到9,即三九二十七,使课堂变得更充盈、鲜活。

有些孩子看别的孩子提前学习过,课堂上很活跃,激发了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结果有不少孩子课后自己背口诀。

教学内容:

P16-1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补充儿歌来编制4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整理4的乘法口诀,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编制4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退位减法20道。

活动一: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了小丑表演踩晃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好吗?

(出示情景图)

请同学们根据台上的小丑表演顶碗编出儿歌。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编出的儿歌)

师:

谁愿意到前面说说自己编出的儿歌。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师:

咱们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好吗?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生说师板书4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自熟记4的乘法口诀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学生交流,选择记法

活动二:

师提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多少个黄灯笼?

同桌交流,写出乘法算式。

(让学生说出使用的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师:

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用乘法来解答?

小组交流。

活动三:

拓展练习

“自主练习”第5题是一道让学生自己编儿歌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题中出示的两首儿歌续编,然后启发学生根据熟悉的事物自编儿歌,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6题是一组计算练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上下两题,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两个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发现3个4加上1个4就是4个4,4×3+4=4×4,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

第7题是口诀的综合运用,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方法,只要学生能够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可,不要求用算式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9题是乘法的变式练习。

练习时,除了要求学生算(或数)出多少块积木外,还要让学生说出怎样算的。

如:

第二摞,可能用4×4=16,再用16-1=15;也可能4×3=12,12+3=15。

借助该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活动四:

交流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师总结)

课后小测:

课本自主练习1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我依然承接信息窗1的话题引出继续看杂技,然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接着学生说出的儿歌继续编下去,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在解决课堂练习第9题的过程中,学生想出了好几种算法,让课堂变得更充盈、鲜活。

三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角

教学内容:

23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能辨认直角

教学准备:

三角板、学具卡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10道、退位减法10道。

一、复习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和圆有什么不同呢?

2、 你能指出长方形的角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 初步感知“角”

(1)、“该怎样指出一个角才对呢?

”老师演示指角

(2)、请拿出三角板,指出三角板上的一个角.

(3)、“小朋友已经会正确指出一个角了,请小朋友再摸一摸这个角.”

“你发现了什么?

说给同桌听听.”

(4)、“小朋友讲得对极了!

角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尖尖

的就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边.”板书:

2、 找角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很多东西有角.

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3、 动手探究角的大小

(1)、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角,体会角有大小

(2)、教师改变一个角边的长短,让学生观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

(3)、折角.(再次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大小有关,与长短无关.)

4、 画角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画角;教师再演示总结.

三、练习:

做练习八第1—3题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找找生活中的角

课后小测:

画一个角

课后反思:

这节课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表象,理解所学知识。

当学生尝试指角时,把顶点误以为是一个角,不能全盘否定,应该指出“你指的只是角的一部分,角还包括哪里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这样子才不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调皮猴

教学内容:

26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加深对角的认识,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10道、退位减法10道。

活动一:

比较角的大小

出示小朋友在手工课上玩调皮猴的情境。

师:

他们俩的‘调皮猴’为什么不一样高呢?

让学生在课前用硬纸壳实际做一个玩具,在玩中充分感知,引起对角的大小比较的学习。

活动二: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师:

(出示三角板、圆锥、扇子等),你能指出图中的角吗?

试着把它们画下来?

师:

找一找黑板上的这些角,哪些与它们形状接近?

你能分分类吗?

师:

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角吗?

[介绍直角、锐角、钝角]

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学生思考:

“这两种角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把这两个角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说说与直角的大小关系。

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

师:

用你手中的工具,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做出不同的角,并把他们按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

活动三:

自主练习第4题,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为促进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在重合、拨动等具体操作情境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6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制作角的活动。

可利用图中呈现的制作角的方法(画一画、拨一拨、摆一摆),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其它方法制作角。

课后小测:

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清楚锐角、钝角、直角,并且学会画直角。

在锐角、钝角的学习上,学生掌握的还可以。

但画角确实是个难点,还要在练习中加强。

四凯蒂学艺

——表内乘法

(二)

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学习6的乘法口诀,熟练背诵口诀,能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背诵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

活动一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10道、退位减法10道。

背口诀

教师: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凯蒂,有一天她到同学家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教师:

凯蒂看见小朋友那么聪明,她想大家帮一个忙,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愿意帮忙吗?

教师: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教师: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6的口诀吗?

教师:

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听?

活动三

教师:

你们都会编口诀了,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

教师:

说说你们记忆口诀的窍门?

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口诀快速记下来。

教师:

我们来玩对口令的游戏,看谁接的又对又快。

活动四

教师:

你会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茶几上一共多少个纸杯?

教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用的什么口诀?

教师: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然后一起解决,并且说说都用到了哪些口诀?

活动六

教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测:

口算

课后反思:

在已有学习口诀的基础上学习6的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很多学生的口诀已经背诵下来了,所以课上进度较理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7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口诀。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10道、退位减法10道。

背口诀

活动一

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到校园看看,看凯蒂和同学在校园里做什么游戏?

教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教师:

凯蒂可喜欢中国的小朋友了,她觉得小朋友很聪明,她想大家帮一个忙,他们这些人一共能叠多少个纸牌?

愿意帮忙吗?

教师: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教师: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7的口诀吗?

教师:

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听?

活动三

教师:

你们都会编口诀了,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

教师:

说说你们记忆口诀的窍门?

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口诀快速记下来。

教师:

我们来玩对口令的游戏,看谁接的又对又快。

活动四

教师:

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有多少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教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用的什么口诀?

教师: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然后一起解决,并且说说都用到了哪些口诀?

活动六

教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测:

补充口诀

课后反思:

教学时,可由学生做游戏的话题引入,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图说话,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自己去编口诀,并且通过让他们自己来想办法记忆口诀,效果不错。

信息窗三

教学目标:

学习8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记忆8的口诀。

课前三分钟:

计算100以内进位加法10道、退位减法10道。

背口诀

活动一

教师:

同学们猜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学习什么手艺?

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凯蒂又来学习什么手艺。

教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教师:

凯蒂看见小朋友那么聪明,她想大家帮一个忙,做8个中国结用了多少个圆环?

愿意帮忙吗?

教师: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教师: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8的口诀吗?

教师:

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听?

活动三

教师:

你们都会编口诀了,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

教师:

说说你们记忆口诀的窍门?

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口诀快速记下来。

教师:

我们来玩对口令的游戏,看谁接的又对又快。

活动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