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5982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6《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一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项羽和勾践

B.陈胜和吴广

C.刘邦和项羽

D.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

2.春秋时期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B.楚庄王

C.晋文公D.秦穆公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最早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是在什么时期

A.西周

B.东周

C.春秋

D.战国

4.春秋时期出现了锄、铲、镰、耙、镢等铁农具。

战国时期,铁农具已能使用于垦地、翻土、开沟、整地、除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以上材料说明()

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B.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运用于生产

C.冶铁业的发展促进铁农具的推广

D.铁农具的使用促使分封制的瓦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与其相对应的成语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有

A.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B.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C.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D.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7.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王室衰微,下面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A.铁制农具的使用B.外族入侵

C.诸侯争霸D.国人暴动

8.五谷丰登、春耕秋实、岁丰年稔……勾画了中国农民从古至今的美好期盼!

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下列能够成为研究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第一手资料的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9.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诸侯支持,王室强大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诸侯变法,谋取发展

10.关于春秋后期,分封制瓦解的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

B.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C.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D.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11.2019年9月29日为扬州2504年城庆日。

扬州建城始于(  )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统一中国步伐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统一

C.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D.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3.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

A.纸上谈兵————赵括

B.退避三舍————晋文公

C.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D.问鼎中原————楚庄王

二、综合题

14.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古代生产工具图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该石器出现的时间距今约多少年?

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2)图2是哪个远古居民制作和使用的生产工具?

这种生产工具的出现表明哪个生产部门有了一定的发展?

(3)图3是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

这种工具连同骨针、骨锥的发现,说明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哪两项生产技能?

半坡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材料列举的生产工具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哪些?

(5)图4生产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1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春秋时期通过改革成为第一位霸主的人是谁?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

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

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破釜沉舟”可知,此内容与项羽有关,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

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巨鹿一战,大破秦军;依据题干关键词“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知,此内容与勾践有关,春秋末期地处长江下游的诸侯国的吴国和越国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成为霸主,故A符合题意;陈胜、吴广、刘邦、吴王阖闾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A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最早”“霸诸侯”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由此可知,春秋时期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齐桓公,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未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C符合题干;西周时期铁农具没有出现,还处于青铜文明时期,A不符合题干;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因此B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C。

4.B

【解析】

【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故以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运用于生产。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涉及到“牛耕”而题文中没有,故A不符合题意。

冶铁业的发展促进铁农具的推广,材料中没有出现冶铁业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铁农具的使用使开垦的土地增多,推动井田制的瓦解,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应选B。

5.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不是两个国家,因此①说法错误;西周灭亡后,东周建立,因此②说法错误;③④表述符合史实,说法正确。

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中,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

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故正确答案为A。

BC是战国时期的成语,D是秦末农民战争中产生的成语,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伴随着王室衰微,诸侯实力的不断增强,分封制遭到破坏,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研究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

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表明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平王迁洛邑之后,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号令,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诸侯争霸战争频发,这反映了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逐步瓦解,故AB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原因,不是表现。

故C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力提高,不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

11.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9年是扬州建城2504年,2019-2504=-485,负数说明是公元前,由此可知扬州城建于公元前486年,根据所学我们知道春秋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得出结论扬州城建于春秋时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不是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民族大交融,这组搭配是错误的,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反映的是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不是夫差,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纸上谈兵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只熟读兵书却不擅长实战,最终长平之战败给秦国,成为后人批评空谈不务实的典型,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项成语的出处。

二、综合题

14.

(1)大约距今200多万年到1万多年之间;旧石器时代。

(2)河姆渡原始居民;农业。

(3)磨制和钻孔;黄河流域。

(4)图2、图3。

(5)春秋后期。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解析】

【详解】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过的石器,这种石器是通过打制方式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200多万年到1万多年之间。

(2)图二的名称是骨耜;它是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说明农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

这一原始居民建造的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干栏式建筑。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连同骨针、骨锥的发现说明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两项生产技能。

半坡原始人类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图2、图3。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大。

铁农具具有坚硬、耐磨损等优点,铁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铁制工具开始应用农业生产领域开始于春秋后期。

15.

(1)齐桓公。

(2)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作用: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3)主要措施:

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

改穿汉服;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

意义: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规定: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

他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

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孝文帝的改革,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民族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