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833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 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新人教版

结构思路的分析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大学生村官

谢大立

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长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

那是块高七八尺,宽丈余的石头。

讲解员说,陶渊明好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

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陶渊明一觉醒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

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

这季节,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

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

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

暑假、寒假同学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

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的事,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

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分重要。

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

但老村长给了他底。

老村长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儿。

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

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

被子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

醒来,桌子上如变魔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

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

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

转到太阳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

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个人。

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

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壮观,太壮观了!

”老村长说:

“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

”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着“牛吼”两个字。

小胡说:

“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

”老村长说:

“像吧,要不,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

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

山硬生生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湖。

小胡又情不自禁地问:

“奇怪,水都到哪里去了?

”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

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

老村长问:

“像不像人的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

”小胡说:

“形象!

”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

“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说的。

”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长说:

“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

”小胡一怔,说:

“到庐山的目的……”老村长说:

“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

”小胡说:

“请老村长明示。

”老村长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

“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

”小胡说:

“开发旅游?

”老村长斩钉截铁地说:

“对,开发旅游!

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

“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

“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

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

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

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

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念响了:

“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

“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派来的村官,有靠山。

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栗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

B.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纯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

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

D.作者通过对老村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长纯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

【解析】选B。

A项于文没有实质的依据,借名人典故发展旅游不一定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C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不恰当。

D项小说中没有描写老村长的心理活动。

★2.开篇关于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的描写,有何用意?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揭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即利用名人效应,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

②埋伏笔,为后文做铺垫。

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景点的发展为下文老村长要求借助名人开发“牛吼”“响肠”等景点埋下伏笔。

(每点2分,答全得满分)

3.小说为什么以“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结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说主旨多元化。

既可理解为经济发展不是只有旅游业这一条路,不可因为名人效应对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就胡诌景点文化,欺骗游客;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村官有责任发展当地经济,但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两者要兼合。

②丰满人物形象。

小胡的进退不得,正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内涵素养,以及他作为一名村官具备的责任感。

③情节上,与上文形成对比。

小胡的茫然无措与前文小胡的热情高涨形成对比,使小说产生跌宕的艺术效果。

④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小胡热爱旅游,爱的是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他不愿胡诌名人发展经济,然而作为一名村官,发展当地经济是他的责任,他该做何选择呢?

引人深思。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2017·广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桃园杂记

李广田

我的故乡在黄河与清河两流之间。

县名齐东,济南府属。

土质为白沙壤,宜种五谷与棉及落花生等。

无山,多树,凡道旁田畔间均广植榆柳。

县西境方圆数十里一带,则盛产桃。

间有杏,不过于桃树行里添插些隙空而已。

世之人只知有“肥桃”而不知尚有“齐东桃”,这应当说是见闻不广的过失。

我这样说话,意在使自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了末运,现在是一年年逐渐减少了。

故乡的桃李,是有着很好的景色的。

计算时间,从三月花开时起,至八月拔园时止,差不多占去了半年日子。

所谓拔园,就是把最后的桃子也都摘掉。

最多也只剩着一种既不美观也少甘美的秋桃,这时候园里的篱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昼夜看守了。

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恰如其分显得好看了。

到了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

说起雨后,这使我想起布谷,这时候种谷的日子已过:

是锄谷的时候了,布谷改声,鸣如“荒谷早锄”,我的故乡人却呼作“光光多锄”。

这种鸟以午夜至清晨之间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霁天晴的时候了。

叫的时候又仿佛另有一个鸣声在远方呼应,说这是雌雄唱和,也许是真实的事情。

这种鸟也好像并无一定的宿处,只常见它们往来于桃树柳树间,忽地飞起,又且飞且鸣罢了。

我永不能忘记的,是这时候的雨后天气,天空也许半阴半晴,有片片灰云在头上移动,禾田上冒着轻轻水汽,桃树柳树上还带着如烟的湿雾,停了工作的农人又继续着,看守桃园的也不再躲在园屋里。

——这时候的每个桃园都已建起了一座临时的小屋,有的用土作为墙壁而以树枝之类作为顶篷,有的则只用芦席做成。

守园人则多半是老人或年轻姑娘。

他们看桃园,同时又做着种种事情,如织麻或纺线之类。

落雨的时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内,雨晴之后则出来各处走走,到别家园里找人闲话。

孩子们呢,这时候都穿了最简单的衣服在泥道上跑来跑去,唱着歌,和“光光多锄”互相应答。

在大城市里,是不常听到这种鸟声的,但偶一听到,我就立刻被带到了故乡的桃园去,而且这极简单却又最能表现出孩子的快乐的歌唱,也同时很清脆地响在我的耳里。

我听不到这种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年偶然回到家乡,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惊讶的,却是桃花已不再那么多了,有许多桃园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原因我不大明白,问乡里人,则只说这里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树了。

当自己年幼时候,记得桃的种类是颇多的,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名目,现在仅存的也不过三五种罢了。

有些种类是我从未见过的,有些名目也已经被我忘却。

大体说来,则应当分秋桃与接桃两种,秋桃之中没有多大异同,接桃则又可分出许多不同的名色。

秋桃是桃核直接生长起来的桃树,开花最早,而果实成熟则最晚,有的等到秋末天凉时才能上市,这时候其他桃子都已净树,人们都在惋惜着今年不曾再有好的桃子可吃了,于是这种小而多毛且颇有点酸苦味道的秋桃也成了稀罕东西。

接桃则是由生长过两三年的秋桃所接成的。

有一种叫作“枝接”,是颇有趣的一种接法:

把秋桃枝梢的外皮剥除,再以接桃枝端上拧下来的哨子套在被剥的枝上,用树皮之类把接合处严密捆缚就行了,但必须保留桃枝上的原有的芽码,不然,是不会有新的幼芽生出的。

因此,一棵秋桃上可以接出许多种接桃,当桃子成熟时,就有各色各样的桃实了。

也有人把柳树接作桃树的,据说所生桃实大可如人首,但吃起来则毫无滋味,说者谓如嚼木梨。

桃是我们家乡的重要土产,有些人家是借桃园来辅助一家生活之所需的。

这宗土产的推销有两种方法:

一是靠了外乡小贩的运贩,他们每到桃季便肩扛挑子在各处桃园里来往;另一种方法,就是靠着流过地方的那两条河水了。

当“大易生”和“胭脂雪”这两种接桃成熟的时候,附近两河的码头上停泊了许多帆船,从水路再转上铁路,我们的桃于是被送到其他城市人的口上去了。

我很担心,今后的桃园会变得更冷落,恐怕不会再有那么多吆吆喝喝的肩挑贩,河上的白帆也将更见得稀疏了吧。

(选自《李广田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桃园杂记》是一篇描写故乡风物的散文,以介绍故乡的方位开篇,继而介绍故乡的土质、特产,自然引出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桃园,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B.文章第二段没有按照桃树开花、结果、收获、拔园的顺序写,而是先写拔园,然后写开花、结果和收获等,主要是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桃园荒凉破败的景象。

C.第四段介绍了作者在家乡的见闻,着重表述家乡桃园大多变成农田的现实,通过今昔景色描写和桃园盛况不再表达了对家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在介绍枝接时注重动词的使用,如用“剥除”“套”“捆缚”等词清晰地交代了枝接的流程,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桃园的熟悉,突出了标题的内容。

【解析】选A。

B项,“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桃园荒凉破败的景象”错误,原文第二段主要是回忆故乡桃园当年的景色,且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C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主要表现的是对故乡桃园消失的悲伤之情。

D项,“突出了标题的内容”错误,写这些内容应该是“照应了标题”而不是“突出了标题”。

★2.文章的第三段有何具体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承接上文,写作者自己现在不常听到在故乡被称为“光光多锄”的布谷鸟鸣叫声,偶尔听到引发对故乡桃园的回忆。

(2分)②引出下文,从自己已经七八年没有听到孩子与“光光多锄”对答的声音,引出下文对如今家乡桃园的描写。

(3分)

3.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故乡的桃园,表达了哪些情感?

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家乡风物的自豪之情。

家乡盛产齐东桃,春天遍野红花,夏天桃香满园,雨后布谷鸣唱,小孩子在泥路上奔跑与布谷互相应答。

这些情景,作者娓娓道来,表现出对家乡风物的自豪之情。

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远在城市里,作者偶尔听到布谷鸟的鸣叫声,立刻就想到了故乡的桃园,想到没有听到孩子与布谷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了。

③对家乡土产的保护意识。

今年回到故乡,看到当年许多的桃园现在已经变成了平坦的农田,桃的种类也变得很少了。

桃是作者家乡的重要土产,有些人家需要桃园辅助一家生活之所需,作者希望人们都能够保护家乡的桃园。

④对家乡落寞的担忧。

故乡的桃园消失了很多,作者担心附近两河的码头停靠许多帆船的景象也许会消失,也许将来不会再有那么多吆吆喝喝的肩挑桃贩了。

这表现出作者对故乡桃园减少、家乡落寞的担忧之情。

(每点2分,答全三点即可得满分)

【加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女  人

吴组缃

这个女人二十来岁,扁扁的嘴巴,扁扁的鼻子。

手粗,眼粗,身腰粗。

她轻轻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说:

“太太,我想,我想,我想……”说的时候,两只粗大的手互相紧握,扭捏着;圆而大的眼睛往下沉,盯着她自己的脚尖。

那脚指头也在扭动着,是赤脚。

太太则因为先生看了电影,没曾约自己,又想到昨晚上做了许多菜,等先生回来吃,等到八点先生才回来,先生说吃过了。

“吃过了,不早告诉我!

我晓得你心里早没我!

”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

先生捧着一本书愣了一会儿,戴上帽子出去了。

太太一个人在床上躺着,觉得没有趣味,看见这个女人推门走进来,忸怩得滑稽的样子。

一个礼拜前,这个女人由荐头行送来,先生问怎么样,太太说:

“看那傻样顶有趣的。

”于是就留下了。

现在,太太虽然刚拭干眼泪,肚里还憋着气,可是她觉得很闷,愿意有个人和她说话。

“你想什么?

你说,不要紧。

“我想太太给我看封信。

“可以的。

”太太很骄傲很尊贵地点点头。

那女人拂开衣角,在腰上掏了一会儿,掏出一封没有封口的、已经皱褶得不成样子的信,忸怩地递给太太。

太太把信细看了两遍,撇着嘴笑了一笑,说:

“唔,是你丈夫来的信。

那女人想说点什么,把头抬起来,却又重复低下,看看自己的脚尖。

那脚指头动了两动,到底没有说出来。

太太接着说:

“你丈夫说,他和你吵了嘴,他很懊悔。

叫你明年回家去插秧。

他不再骂你。

你公公婆婆也不再打你骂你。

说小炭子没有奶吃,叫你赶紧寄钱回去……”

太太把信上的话说了一次,又说了一次。

说着,注意那女人的动作和表情。

那女人颈子红红的,渐渐红到嘴巴上,红到耳根。

“倒霉——”咬住了,恨恨地再爆出两个字:

“死鬼!

一下子工夫,她刚才那种忸怩的样子一点都没有了。

太太觉得顶有意思的,笑了。

打着一种和小孩说话似的口调说:

“哦,你原来是吵嘴逃出来的?

你胆子可不小!

你是怎样逃出来的?

你家在哪里?

你说点给我听听看。

那女人把手扭了两扭,又稍微忸怩了一下说:

“我是黑非,黑非。

我家里种田。

两个老不死的天天打我。

那年水荒,说是我带来的;今年不下雨,又说是我带来的。

可是真的是我带来的吗?

那倒霉的死鬼也夹在中间骂。

我插秧,那小鬼小炭子还在背上哭呀哭的。

六月里哭呀哭的,我车水,车到晚上,汗水臭烘烘的。

那小鬼哭呀哭的,哭到天迷迷亮,就发烧,把我背上挨得一背子痱子。

那倒霉的说我的痱子把小炭子弄得病恹恹的,拿锄头敲我腿肚子。

太太看她说得那种急样子,唾沫咽了一口又一口,头一点一点的,身肢一晃一晃的。

太太忍住了笑,扮得很惊讶的神气,说:

“哦,打你?

虐待你?

岂有此理!

——你慢慢说。

“倒霉的,我不过吃了你家三碗锅巴饭!

我想想,我就气不过。

我把我娘给我的一根簪子卖给红毛鸡,贩银子的。

红毛鸡是个老头子,我跟红毛鸡走。

红毛鸡不肯带我。

我晓得他到上海。

我死乞白赖跟他走,一走走到南京。

我用了一吊三百钱。

我就到行里头。

三丁子,新嫂子,二嫂子,富头的妈,都在行里。

都不种地了,都进行了……”

“都是你们村上熟人?

那女人点点头。

“真好胆子!

”太太松了松腰,赞叹着。

“那鬼老头子,红毛鸡,还拿话吓唬我!

吓得心直跳。

那鬼老头子说,南京、上海有洋鬼子捉人挖眼睛,有洋鬼子。

——我才不怕!

不吃那口气饭!

自己做,自己吃!

“那你的孩子你不管了?

”太太不知几时有点感触,态度骤然正经起来。

那女人不说话,看看自己的脚动了两动。

半晌,才说:

“我问太太借两块钱。

我托太太写封信。

“钱倒可预支给你,没问题。

可是你的信不好寄呢。

信上说寄到鸿胜先,什么东西呢?

那女人把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望到窗子外边的天。

说:

“怕是在城里,是家店,是家茶馆。

姓鸿的开的。

“哪有姓鸿的呢?

没有这个姓。

“倒霉的也不写清楚!

“是你丈夫写的吗?

“那倒霉的写得出信?

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

——我去问问二嫂子。

”说完就出去了。

太太深深吐了一口气。

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

太太不再觉得这女的顶有趣。

她佩服这个女人,她羡慕她。

但是,对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选自《太白》,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太太一开始看到黑非觉得她“那傻样顶有趣的”,后又写“太太不再觉得这女的顶有趣”,二者并不矛盾,恰恰能更好反映黑非的行为给太太内心带来的触动。

B.太太因为先生看电影没有约她、没有回来吃饭又不事先告知这样的小事就生气,甚至与丈夫闹别扭。

这位不通情理的太太,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人物形象。

C.“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一句与“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形成照应,也说明太太完全走出了生活阴影。

D.太太是从黑非的讲述中了解到黑非身世的。

黑非无法忍受族权、夫权对她的迫害和欺压,毅然选择出走,这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解析】选A。

B.“这位不通情理的太太,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人物形象”理解错误,小说中的太太是为了衬托“黑非”这个形象的,不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一个形象。

C.“也说明太太完全走出了生活阴影”理解错误,文末说“对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不全面,她的出走还是为了自由,她身上更闪烁着独立个性的色彩。

★2.这篇小说有主副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线是因为太太过于依赖丈夫而造成的婚姻生活不幸福。

副线是黑非勇敢走出虐待自己的家庭。

设置主副两条线索,使得情节结构既集中紧凑,又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主副线交织,在对比中更加凸显出黑非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3.吴组缃先生的文学作品十分关注女性命运,这种关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意义:

①小说中的乡下女人在遭遇家人的虐待后,逃到城市去独自谋生,一心想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她出走的勇气闪烁着独立个性的光芒。

(2分)②作者同时刻画了城市女性形象,与黑非相比较,作家有意批判了城市太太的依附性格,高度赞扬黑非身上所体现的独立意识、个性意识。

(1分)

联系现实:

①不应忽视女性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审视女性的权利和命运;(2分)②中国封建意识的影响,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自然离去,在封建礼教慢慢消逝的时候,探讨新时代女性的精神内涵,更有现实意义。

(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