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490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docx

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DIY全攻略

最完整的哈弗H9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布线DIY全攻略

H9提车四个月,使用过程中除了可预见的低水温情况下挂挡半联动震动明显以外,其他还真没什么过不去的毛病,驾驶和乘坐舒适性都非常不错。

自动踏板虽然经常磕到腿,但这么高的车没有它确实上下不便。

再有这种“大鼻子”车驾驶员视线确实是个麻烦的问题,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SUN直接把车前的小孩子碾压过去,我相信那个驾驶员确实是没有看到车前的孩子。

这一点H9不大厚道,前后雷达需要和360监控一起打开,还不能保持持续打开状态。

这个非人性化设置我适应了很长时间,总觉得像以前一样雷达能随时帮助我把控距离,实际上那8个探头基本上是聋子的耳朵,窄道错车的时候现在都是格外小心。

话说路上情况越来越复杂,这个车的视线又受到限制,十分有必要安装一个行车记录仪,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情况可以回看现场。

动手前总结了很多车友的经验,在我的记录仪良好运行了两个月以后开了这个帖子,希望对想自己动手安装行车记录仪的车友有所帮助。

实用度:

★★★★★

美观度:

★★★★☆

DIY难度:

★★★

DIY原车结构保护度:

★★★★★

言归正传。

为了方便大家操作,我尽量把每一步都拍照呈现出来。

对于手巧的车友来说,有些部件的拆解对于安装行车记录仪来说可能是多余的。

但我尽量把能拆的都拆了,一方面便于安装和走线时下手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可以详细了解相关部件的结构,能更了解H9的做工和设计,对以后局部改装提供参考。

一、行车记录仪的选择

哈弗H9的玻璃其实面积不大,而且中间位置一个大包占了很大面积。

里面是雨量传感器等电子设备。

有这么大个东西在这里摆着,行车记录仪失去了最佳摆放空间。

粘在下方或者固定在后视镜支架上对于驾驶员来说有一些遮挡视线。

我选择了粘在左侧玻璃靠近上方的位置,选用了没有屏幕的行车记录仪,而且支架很小,放在这个位置完全不会遮挡视线。

重点是这个位置玻璃雨刷器可以刷到,下雨天也能保证拍摄的清晰度。

这款记录仪摄像头可以做360度旋转,摄像头朝向车内可以大角度拍摄车内的情况,对于一家人出行这个功能挺有意思。

除正常拍摄视频以外,自带蓝牙无线拍摄按钮,一键拍摄且自动记录当前20秒视频。

对于自驾旅游这个功能实在是太方便了,不用再掏出相机拍照,不会错失良机还能保证安全。

二、走线方案的选择

论坛里有很多行车记录仪走线方案,后视镜接线是讨论最多的,走线最短,看起来也最合理。

OBD方案其次,简便易行,还能支持停车监控。

保险盒取电方式最传统,方案也最成熟,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最安全稳妥的保险盒取电方式,理由如下:

1.降压线和保险取电器购置方便,配件成熟

2.操作空间大,方便固定降压线配件,不会产生额外异响

3.17款H9车内保险盒部位预留了盖子,方便拆卸接线

4.穿线、接线可以做到完全无损,不用对原车做任何改动或打孔、换件、破线等,有利于快速复原

5.电路简单,出问题检修方便

线路从左侧顶棚→左侧A柱→驾驶舱保险盒,全程无障碍,隐藏走线安全稳妥。

三、安装配件的选择

行车记录仪安装简单,主要就是降压线、降压模块和保险取电器。

取电器选择小号长脚的插头类型,大多数国产品牌的保险都是这种类型的插头。

配个5A的保险基本就够了,记录仪工作电流不会太大,实测基本不到1A。

接地端可以用铜线做一个固定圈,也可以直接买一个鱼叉头的接线端,到时候直接固定在车体金属框架螺丝上。

降压线的选择需要谨慎,尽量选择质量好一点的。

有些行车记录仪经常损坏就是因为电压不稳定造成的。

另外从车内引出12V电电压也会随着不同的状态有关变化,降压线质量不好很容易造成原件损坏。

我在网上找到一款延时降压线,启动电压门槛可调,我希望在车辆启动以后再接通行车记录仪供电,避免车辆启动时记录仪负载给电瓶造成多余负担,就把启动电压门槛设置为13V左右。

最终实现相关功能:

1.车内通电但发动机未启动,行车记录仪不工作

2.启动车辆发动机点火,5秒以后行车记录仪开始供电工作

3.行驶当中自动启停启动发动机熄火,行车记录仪保持供电继续工作

4.停好车按一键启动发动机熄火行车记录仪自动停止工作

由于没考虑停车状态下的自动监控功能,需要这个功能的车友还请自行考虑其他供电方案。

顺便提一下,这款降压线输出、输入线是靠接线端和降压模块进行连接的,这样走线的时候可以把电线在细小空间穿来穿去,不会因为降压盒或MicroUSB插头过大造成不容易穿线。

下面开始动手走线安装,继续跟我来。

胆大心细,别怕搞坏东西,话说通过这次拆解能够看出来H9的各种扣板配件用料和设计还是挺结实的,按我的流程来,一把改锥闯天下不用担心会弄坏东西。

先从简单的来,蓝牙按键开关正好固定在方向盘下面的位置,非常方便碰触,随时抓拍路况。

固定这个东西有一点小技巧,控制台是带一点弧度的,需要加工一个垫片方便固定。

我找的是这样的桌腿减震垫片,直径38mm,比按键略小一点,适合改造。

打磨成为略有弧度的拱形,方便使用双面胶固定蓝牙按键。

开始实施电路部分。

拆下方向盘下面的保险盒扣盖。

从扣手往外拉就行。

翻过来,里面有保险说明,标注比较清晰。

这个扣盖的固定也比较简单,没有其他多余卡扣,就是靠上部4个固定端卡紧固定的。

下面是两个挡板,所以拆卸的时候一定要从上面向外拉。

注意这个保险功能的说明。

打星号*的是选装部件。

有的车没有相关功能的,这里的保险就没有配备了。

ACC电源保险取电是最常用的取电方法。

但是说实话这个保险的位置太高,很难伸手操作。

我就开始从下面的保险想办法。

方向盘加热是个不错的选择,平时也不常用,可以从这里引电给行车记录仪供电。

实测了一下我这个行车记录仪,实际工作电流连1A都不到,接在这里应该影响不大。

实践证明记录仪和方向盘加热同时工作,完全没有问题。

##特别注意!

##

这张图上方向盘加热和T-BoxHaval互联的保险位置画的是反的。

这一点要严重批评长城的工作人员,这点细节体现出了长城品控的粗糙,实在是不应该。

论坛里面的其他朋友也有反馈,就是按照图上的接了记录仪,造成烧保险。

看一下实际保险的真实位置:

经过测试,确认最左边5A的保险是T-Box,第二个15A的才是方向盘加热保险。

我们要用第二个15A的来改造行车记录仪电路取电。

上面红色框出的是ACC电源保险,右边白色的小夹子捏着拔出来,可以用于拆卸保险。

 

从这个角度再看一下,一定不要搞错了,要从15A保险取电。

##特别注意!

##

左边这个图了红色油漆标志的螺丝端子是12V常电供电,应该是直接从电瓶接过来的,居然就这么裸露着,居然没有一点屏蔽保护!

有车友就是以为这里可以接地,造成烧保险。

这里一定注意,这个端子不要碰,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误碰。

建议车友在打开保险盒盖以后,先用绝缘胶布把这里包裹上,避免误碰造成烧保险。

左下方这个连接车体框架的螺丝可以用于接地端使用,上面套上一个M6的螺母,完全可以用于固定降压线输入接地线,非常方便牢固。

接线前测量电压了解情况

停车熄火状态下电瓶端子电压12.48V

停车熄火但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测量方向盘加热保险输入端电压

12.35V。

注意,方向盘加热保险上端端子是电源输入端,后续插入保险取电器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向,避免两个保险相互干扰。

 

发动机点火以后再测量一下,保险输入端电压已经变成了13.54V。

根据这个测量,把降压线启动门限电压设置成13V左右,可以实现点火以后再供电的功能。

H9提供了电瓶供电情况显示的功能,也可以了解各种状态下的电压情况,和实际测量基本一致。

再测试一下自动启停是否会对降压线供电造成影响。

自动启停功能发挥作用,发动机熄火,此时的电压低于13V。

虽然输入电压降低,但行车记录仪持续供电,没有受到影响。

可以实现预期功能。

走线前展示一下这个降压线模块的样子。

可调开关电压门限,正常工作有个红色小灯指示。

输入输出线可以拔下来方便走线。

简单电路展示

有输出电压,指示灯亮起。

保险取电器,15A是原方向盘加热保险,5A是给行车记录仪增加的新保险。

注意插入的相对位置。

取电器和负极搭铁安装好以后的样子,很规整也很好维护。

 

取电器电路说明,保证A、C端直接接保险供电输入端口。

至此,电路部分基本结束,下面就进入走线环节。

以拆为主的工作,更简单,别怕麻烦掌握合理的工作步骤就行了。

第一步,拆卸中控台左侧盖板。

为了后续走线和固定降压线方便。

把左侧门框边橡胶压条直接拉出来,不用心疼,安装回去很方便,完全不会损坏。

从盖板预留的小豁口向外翘,把盖板翻出来。

由于里面有塑料钉固定,需要用些力气,而且工具不能使劲往里面捅,里面是有挡板结构的。

这个操作也是全程需要用力气最大的步骤,一定要沉住气不能蛮干。

看一下塑料固定钉的位置,一共4个,固定挡板很妥帖。

详细展示一下固定销和塑料钉的组合方法,还是很精致的。

挡板后侧的固定结构

从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挡板后侧还有从上到下贯通的突出结构,安装以后是藏在门框压条后面的。

所以如果不把门框压条先拆下来,拆卸这个挡板会非常困难。

所以拆卸步骤很重要!

 

第二步,拆卸中控台下挡板和驾驶员脚窝灯。

这一步是为了走线和固定接地端子更方便,便于从后面下手操作。

手巧的完全可以不拆,就是干活多少不方便。

反正两个螺丝的事儿,也很简单。

先把挡板左右两个自攻螺丝拆下来。

注意,这个板子上面有两个和侧板一样的塑料卡扣。

可以直接把板子拽下来,让卡扣脱出,但我的经验是:

从已经打开的保险盒盖板处伸手进去,从里面轻轻捏一下塑料卡扣,很轻松就可以把盖板脱出,还可以完全避免卡勾损坏。

反面的样子仔细看看,局部自带隔音棉。

脚窝灯拆下来以后,隔板可以完全拆卸下来。

 

脚窝灯的固定方式也很简单。

插头部位有个小塑料钩,拆卸的时候要小心。

第三步,拆卸左侧门框边拉手。

这一步是为了拆卸A柱内饰板更方便走线。

汽车装饰店一般都图省事直接用撬棒撬开内饰板子往里面塞线。

自己的车还是爱惜点,对于较粗的线还是拆开比较好操作,况且也就是两个螺丝的事儿。

非常松的小盖板,找准位置从内测撬开是关键。

上下各一个盖板,里面是两个螺丝,固定拉手以外主要是固定A柱内饰板。

这也是内饰板为什么这么难翘的原因。

拧开两个螺丝就方便多了。

做工很不错的拉手,手感很好。

上下各有一个定位销,固定很稳固。

拉开后可以看到从A柱中走的线还是挺多的。

还有各种插头也在里面

内饰板里面的原生隔音棉,做工还挺厚道的。

侧安全气帘就卷在里面

第四步,撬开A柱从里面空间走线

A柱内饰板很容易分离开,里面空间很大。

可以清晰看到固定拉手的螺母位置。

内饰板仅有一个定位栓和门框金属结构连接。

仅起定位作用,没有固定作用。

定位栓旋转90度,可以使内饰板脱出。

安装复原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使劲往里面塞,插入以后把卡勾旋转90度,再按压内饰板复位固定住。

可以清晰看到A柱内饰板内部结构。

这个绳子看起来很诡异。

似乎暗藏的发射装置。

H9其实是可以起飞的。

行车记录仪电源线就从这里延车顶棚顺下去,空间非常大,多粗的线都没问题。

可以看到原车A柱里面已经有线路从这里走了。

 

第五步,固定降压线及相关配件。

侧面框架内测有很多空间,方便固定多余的线和变压模块原件。

用双面胶粘贴固定

联结插头部位用热缩管处理一下,确保安全

变压器模块可以很方便固定在这里

多余电线和模块都用捆扎带固定好

从里面看过去非常整洁干净,未来如果不用了拆卸以后不留任何痕迹

保险盒内部在安装线路后仍然没有增加多余的飞线,反而原车的线路从中间那个窟窿看起来凌乱不堪。

唉。

线路头部的露出段非常短,完全不影响美观。

这一点要比在后视镜架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好得多。

这款记录仪的本体可以拆下来,如果坏了维修也很方便。

至此,全部工作完成,相信还对DIY犹豫不决的朋友应该可以有信心自己尝试动手了。

其实选择这个方法取电确实也是因为今后拆卸复原方便。

鉴于H9这个功能很弱的中控大屏,未来应该会很快有替代产品可以更换,比如近期在论坛里崭露头角的阿里云OS的产品,想必会越来越成熟。

到时候完全可以把原车大屏和独立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一起换下来。

最后上一张抓拍到的车友,最近在路上能够碰到的大九越来越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