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313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B.猫的白毛与绿眼

C.兔的长毛和短毛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答案】C

【解析】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在同一性状上不同的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人的身高与体重、猫的白毛与蓝眼、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不属于同一性状,只有兔的长毛与短毛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选C。

【考点定位】相对性状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在哪种生物中适用

A.蓝藻B.噬菌体C.细菌D.豌豆

【答案】D

【解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适用于豌豆的遗传。

3.DNA分子内联系两条互补链之间的化学键是

A.氢键B.核苷键C.磷酸键D.肽键

【答案】A

【解析】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联系。

4.对某一植物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应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答案】D

【解析】对某一植物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说明该植物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植物均只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5.等位基因位于

A.姐妹染色单体上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

C.非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答案】D

【解析】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基因一般相同;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且控制着相对性状。

6.豌豆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四分体

A.14个B.7个C.28个D.0个

【答案】B

【解析】豌豆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4条,则含有同源染色体7对,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可形成7个四分体。

7.纯合黄圆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有

A.500个B.1000个C.2000个D.4000个

【答案】B

【解析】F1基因型为YyRr,F2基因型为Y_R_:

Y_rr:

yyR_:

yyrr=9:

3:

3:

1,纯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的比例为1/3,杂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的比例为2/3,杂合的绿色圆粒为2000,所以纯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为1000个。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了两对基因的组合,学生倘若能够将两对基因分开,一对对分析计算,那么选出答案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8.在初级卵母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A.联会B.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点分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初级卵母细胞是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而着丝点分裂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所以在初级卵母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着丝点分裂。

故选D。

考点:

减数分裂

点评:

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9.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之一基因型是AB,那么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A.AB、ab、abB.Ab、aB、ab

C.aB、AB、ABD.AB、AB、AB

【答案】A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共有两种类型,且两两相同,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2个精子相同,四个精子中一个基因型是AB,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ab、a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两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相同。

10.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染色单体数为0

D.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B

【解析】根据该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A项正确,B项错误,D项正确;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C项正确。

11.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哪项是正常男性的基因型

A.XDXDB.XDXdC.XDYD.XdY

【答案】D

【解析】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常男性的X染色体上不含有D基因,基因型为XdY。

12.一个色盲女性(XbXb)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XBY)结婚,若使这对夫妇所生后代不患色盲,则应选择生育

A.男孩B.女孩

C.男孩女孩均可D.男孩女孩均不可

【答案】B

【解析】一个色盲女性(XbXb)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XBY)结婚,由于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所生后代男孩一定色盲,女儿一定正常,使这对夫妇所生后代不患色盲,应选择生育女孩。

13.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双亲正常,子代患病,可判断B、C系谱中致病基因为隐性;假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B系谱中父亲应为患者,与系谱矛盾,因此B系谱中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4.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B.B表示的是核糖

C.D表示的核糖核苷酸D.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D

【解析】分析DNA分子组成的概念图:

A表示碱基、B是脱氧核糖、C是磷酸、D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由于有4种碱基可以参与组成核苷酸,所以可形成4种脱氧核苷酸,选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组成

【名师点睛】图解核酸的组成成分:

15.如果用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C.可在DNA中找到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32P

【答案】A

【解析】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以之为模板,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可在DNA中找到32P。

16.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以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病毒与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CD错误,B正确。

【考点定位】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

A.蛋白质B.多糖C.DNAD.脂肪

【答案】C

【解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

18.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

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D.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tRNA一端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所以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密码子及反密码子等相关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9.下图中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对RNA病毒的遗传物质的考查,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病毒含有哪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就会表现哪种病毒的性状.

解:

分析题图可知“重组病毒”丙的组成是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乙病毒的RNA,又知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因此重组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是乙病毒的RNA,丙病毒的子代的蛋白质外壳是由乙病毒的RNA控制合成的,应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相同,丙病毒的子代的RNA由乙病毒的RNA复制而来,与乙病毒的RNA相同.所以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乙病毒相同.

故选:

D.

考点:

烟草花叶病毒.

20.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④代表的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

C.该片段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

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答案】B

【解析】④代表的物质是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B项正确;该片段中两条单链各含有有1个游离的磷酸,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C项错误;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有两个氢键,G与C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结构越稳定,D项错误。

21.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A.1/2,7/8B.1/4,1C.1/4,7/8D.1/8,1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方式,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共得到23=8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为2个,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4;由于所用原料均含有14N,子代DNA分子均含有14N,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1。

22.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区段,其中G有20个,如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A(  )个

A.240B.120C.80D.160

【答案】A

【解析】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区段,嘌呤=嘧啶=100个,其中G有20个,则含有腺嘌呤A=100—20=80个,复制2次,共得到4个DNA,可以看做一个全旧的DNA和三个全新的DNA,需要游离的A=80×3=240个。

23.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

【答案】D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A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如弯曲显性的情况下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C正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

24.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D.3000个和6000个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mRNA相邻3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决定1个氨基酸,对应DNA模板链与mRNA一一对应,碱基数与mRNA相同,而DNA有两条链,故DNA碱基数:

mRNA碱基数:

氨基酸数=6:

3:

1,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5.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C.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进行转录

D.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答案】D

【解析】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不同的特定部位,B错误;转录只能以基因中一条链为模板,C错误;为了提高合成肽链的效率,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二、非选择题

26.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

请分析下列杂交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________性状,根据实验二可以判断,豌豆子叶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实验一中,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绿色子叶(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实验二中,F1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有两种,即YY和Yy,这两种基因型中,YY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4)实验二中,F1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比例为3∶1,主要原因是亲本黄色子叶(丁)中的等位基因Y与y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结果,丁产生的配子Y∶y=_____________,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答案】

(1).相对

(2).黄(3).Yy(4).yy(5).1/3(6).1∶1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解答本题,应熟练掌握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掌握根据表现型推断基因型的方法。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实验二,子代出现亲代没有的绿色,则亲本豌豆的子叶黄色是显性性状。

(2)根据实验一的后代出现绿色子叶,可判断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乙)一定是隐性纯合子,基因型是yy。

(3)实验二中,亲本基因型为为Yy,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比例为YY∶Yy∶yy=1∶2∶1,YY和Yy均表现为黄色子叶,黄色子叶中YY所占的比例是1/3。

(4)实验二中,亲本基因型为为Yy,等位基因Y与y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丁产生的配子Y∶y=1∶1。

27.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阶段________分裂过程,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

(2)图甲中①段表示的是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曲线。

(3)图甲中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或__________。

(5)图乙中B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______段。

(用大写字母表示)

【答案】

(1).有丝

(2).减数(3).染色体(4).受精作用(5).精细胞(6).第二极体(极体)(7).GH(8).CD和MN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形态、数目变化的理解。

解答本题,可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联会、分离现象判断细胞增殖方式和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1)图甲中a阶段细胞分裂前后DNA含量不变,代表有丝分裂过程,b阶段细胞分裂后DNA含量减半,代表减数分裂过程。

(2)根据曲线直线上升的特点,可判断图甲中②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3)图甲中L~M段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体细胞水坪,代表精卵结合的受精作用过程。

M~Q段代表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

(4)图乙中D的每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5)图乙中B同源染色体分离,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GH段;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且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代表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CD和MN段。

【点睛】第(4)小题的“精细胞”不能写作“精子”:

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经变形后才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

28.根据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

A.氨基酸B.脱氧核苷酸C.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________配对,G一定与________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原则。

(3)DNA分子是由________条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4)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________。

(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填“边解旋边复制”或“先解旋后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________(填“激素”或“酶”)等基本条件。

【答案】

(1).B

(2).T(3).C(4).碱基互补配对(5).两(6).基因(7).边解旋边复制(8).酶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分析可知:

(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分子是由双条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4)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

(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考点:

本题考查的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9.下图是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庭系谱。

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基因型相同。

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该病是________基因控制的(填“隐性”或“显性”)。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

【答案】

(1).隐性

(2).Aa(3).Aa(4).0(5).1/4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应熟练掌握根据表现型推断基因型的方法。

(1)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3号、7号表现正常,但均含有患病后代,基因型分别为Aa、Aa。

(3)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基因型均为Aa,6号是纯合体的几率是0。

3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法则。

(2)图中标号①表示__________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

(3)如果DNA分子一条链(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那么,在进行①过程中,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②过程中,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mRNA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在这段mRNA中包含了____________个密码子,需要________个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1).中心

(2).DNA复制(3).翻译(4).……TGCCTA……(5).……UGCCUA……(6).2(7).2(8).酶的合成(9).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可根据模板、原料或产物判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此图表示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在遗传学上称为中心法则。

(2)图中标号①表示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复制过程;③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

(3)如果DNA分子一条链(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在进行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的碱基顺序是……TGCCTA……;在进行②以DNA一条单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mRNA的碱基顺序是……UGCCUA……,mRNA中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段mRNA中包含了2个密码子,需要2个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一、选择题

3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单独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B.科学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重要原因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D.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单独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A项正确;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C项正确;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项错误。

32.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10B.20C.0~20D.40

【答案】C

【解析】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在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细胞中每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是一条含有32P,一条含有31P,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每一条染色体所含的两个染色单体中,均是一个含有含有32P,一条含有31P,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