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句怎么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12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述句怎么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转述句怎么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转述句怎么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转述句怎么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转述句怎么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述句怎么改.docx

《转述句怎么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述句怎么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述句怎么改.docx

转述句怎么改

转述句怎么改?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

张童说:

“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

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

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

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

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再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

周总理对何其芳说:

“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

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

例子: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

(1)妈妈对我说:

“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

“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

(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

因此,此句应改为:

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而例

(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

因此,此句应改为:

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常见的几种问法:

一、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二、改转述句三、用第三人称转述做法: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具体的人把冒号引号改为逗号,后引号去掉。

一帮小家伙被句型转换弄得晕头转向,特别是转述句,更是不知所云,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为此,我大费一番周折,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小家伙们才摸着一些门道,露出天真无邪的笑脸。

         转述句又称“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说成“将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

修改时只需将说的话中的人称代词“我”、“你”进行变换,将冒号引号去掉即可。

归纳了一下,在现阶段,转述句不外乎这几种:

一、直接变“我”为“他(她)”

例如:

妈妈对我说:

“我要上班了。

改:

妈妈对我说,她要上班了。

改法很简单:

“说”后用逗号,将冒号、引号去掉。

括号中的“我”

变为“她”。

此句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妈妈对“我”说中的“我”变

为“她”。

二、稍微变动一下,引号内有说的对象。

例如:

妈妈说:

“小明,我上班去了。

改:

妈妈对小明说,她上去班了。

这句与上句稍微不同,只是将说话的对象放在说的话里了。

改时将对象写出来,后面与第一种改法一样。

三、句中的人称代词是“你”。

例如:

小明对小华说:

“这本书是你的。

改:

小明对小华说,这本书是小华的。

改法:

此句中有人称代词“你”。

这时,一定要弄清楚,“你”在句子中到底指谁,指代谁就可改成谁。

此句“你”代“小华”,因此,将“你”改为“小华”,其它的与以上相同。

四、将人称代词“我”、“你”都综合在 一个句子中。

例如:

小明对小华说:

“我桌子上的书是你的。

改:

小明对小华说,他桌子上的书是小华的。

此题改法以上提到过,只不过将“我”、“你”两人称代词放在一道题中,此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只改“我”为“他”或只将“你”代谁变为谁。

可见,要正确解答此类习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为“他(她)”,“你”变为句中

具体的人。

2、改变标点符号。

3、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中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

愿意。

如何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及练习

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这是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教学中,我也采取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请几名学生到台前来表演,告诉学生这与生活中的转述是一样的,将句中的标点及人称改变一下即可,但结果学生在练习中很容易出错。

第一、练习中的转述与生活中的转告是有所区别的。

生活中,可以是甲将乙说的话转述给丙听,转述时可能还会出现“你”这种称呼,而练习中的转述者应该是除对话者外的第三人,即甲对乙说,丙再转述给丁,转述时是不可能出现“你”这一称呼的。

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使得学生受到误导,做练习时将两种情况混为一谈,将人称弄错;第二、这种题中最关键的就是人称的改变,如果学生做题时,只是在脑海中凭空想象人物对话、转述的情景,当然容易出错。

在归类复习中,我总结出一句可行的顺口溜:

一改标点,二改人称。

冒号改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改“他(她)”,“你”直呼其名(即“你”指谁就改成谁);称呼不要。

教学时,可以先结合具体例句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四个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理解转述时人称改变的基本方法,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然后出示顺口溜让学生背熟,最后再举例让学生运用顺口溜进行巩固练习,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人物的语言中出现了单引号,在改成转述句时,去掉外面的用来表示引用人物语言的双引号之后,单引号就应该恢复原样,写成双引号。

讲解时只要对学生讲清单引号的用法,学生就自然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例如:

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像‘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我们工程人员之口。

”应改为:

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像“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他们工程人员之口。

再如:

老师对小明说:

“小明,你帮我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应改为:

老师对小明说,小明帮他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句中的“你”指的是小明,因此将“你”改为小明,这样就与前面的称呼“小明”重复了,因此称呼“小明”要省略。

这是老师吩咐小明端作业本,因些还可加上“让”“要”这些词,即改为:

老师对小明说,让(或要)小明帮他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

老师对小红说:

“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你去帮我把他叫来。

根据口诀改为:

老师对小红说,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小红去帮他把他叫来。

但句中的两个“他”指代不明,因此需要在这句话中应该把原句中的“我”改为“老师”,即改为:

老师对小红说,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小红去帮老师把他叫来。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

“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 

2、张老师对小明说:

“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 

3、鲁肃对我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4、妈妈对小宁说:

“昨天,你到哪里去了?

我找了你一整天。

” 

5、妈妈说:

“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  

6、总理对我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  

7、老师傅对鲁班说:

“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

“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

“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 

10、老师对王小宁说:

“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

“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

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

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改转述句的方法:

一、原句“说”的前面一点儿都不能改变——按照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来改变双引号里面的人称。

一、改变人称;——双引号内的人称。

二、改变标点——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

“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

“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

“昨天,你到哪里去了?

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

“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

“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

“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

“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

“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 老班长说:

“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1.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4.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5.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6.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7.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8.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9.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10.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11.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12.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13.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诞辰。

14.他这种违反错误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15.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16.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17.英模团的同志给我们全体同学报了一次告

18.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1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20.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21.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22.王平和李华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23.劳动时,老师和大同学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

24.回忆自己的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园丁”的培育

25.经过努力,小东做题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26.学习各项法律是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27.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答案

1.去年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下半夜,突然电光闪闪,接着雷声隆隆。

4.浙江、江苏两省是稻米的重要产区。

5.一会儿,我们就清理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6.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7.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

8.燕子、啄木鸟等益鸟和青蛙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9.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反映古今中外内容的新影片。

10.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头头是道。

11.党中央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12.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13.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生日。

14.他这种违反纪律的错误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15.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16.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7.英模团的同志给我们全体同学作了一次报告。

18.学校的两个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1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珊瑚才被人发现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20.展览会开幕的那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和学生等许多人来参加。

21.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洗劫并烧毁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22.王平和李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3.劳动时,老师和男同学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

24.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离不开“园丁”的培育。

25.经过努力,小东做题马虎的现象有所改变了。

26.学习各项法律是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

27.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

(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

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

"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

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

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

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

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