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946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识字一

[教学要求]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识记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

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

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读准“层、登”的后鼻韵母,读准“染、爽、壮”的声母。

4.小组合作识字。

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

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可引导学生这样说:

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识字。

2指导写字和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

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J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教学反思:

 

1秋天的图画

[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秋天的色彩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体会秋天的色彩美。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美丽的景色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想去看看这美丽的图画吗?

(想)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板书课题:

秋天的图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3.教师领读,纠正读音。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联系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5.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6.完成“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书空。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请学生再读课文,用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人。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美丽的《秋天的图画》。

二、指导看图。

1.出示教学挂图或放映幻灯片或CAI课件。

2.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地观察画面,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

它们是怎么样的?

(蓝天一大雁一山一村庄一稻田一池塘一高粱一梨树一苹果树)

3.谁能按上面的观察顺序把图上的景物和它们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

4.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幅秋天的图画?

三、学习课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想课文是怎样描绘这美丽的秋天的图画的?

(天空万里无云,大雁排成“人”字,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池塘鱼儿跃出水面嬉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2.通过读,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美丽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出来的。

4.小组各抒己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指名回答。

6.交流。

(勤劳的人们在田野辛勤的劳动,才会有秋天的丰收景象,所以说是勤劳的人民画出秋天的图画。

四、小结: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背诵课文。

六、课外延伸。

秋天里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能把它变成美丽的图画吗?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2黄山奇石

〔教学要求)

1.会写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峰、膊、著”等字。

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会写8个生字及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激发兴趣。

你去哪些地方游览过?

见到过奇特的景色吗?

今天。

我们来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

读到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观察图画。

逐幅观察图,初步了解黄山有山峰、云海、树林,还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石头,一派壮丽景色。

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黄山哪些景物。

三、初读课文。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流利。

2.第二遍,要求看课文介绍黄山几种奇石,用笔画出其名称。

3.检查自学生率的情况,出示生率卡片。

(l)指名读,齐读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琴、状、陡”的字音。

(2)指名给生字组词。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①用结构归类法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

神、极、仙、陡、峭、峰、胳、膊、状、指…··

上下结构:

盘、臂、安、它、著、琴、岩

独体字:

区、尤、其、巨

②重点指导书写的字:

“区”,半包围结构。

与“巨”比较。

“安”,上下结构,下面是“女”字。

“尤”与“龙”比较。

3.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4.总结:

黄山很美,黄山上的怪石更有趣,下节课我们一同上黄山,看看那些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吧。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理解“闻名中外”和“尤其”。

(闻名中外:

国内国外都有名。

尤其:

特别,更加。

3.指导读,齐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片。

认真观察,图上画着什么?

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

3.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哪一句写得好?

好在哪里?

(讨论、读中体会语言的准确)

4.小结:

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

5.比比谁背得快。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片。

观察:

图上画着什么?

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与图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接着补充板书。

4.指导朗读。

5.比比谁背得快。

四、自学第4自然段。

1.每人发一张表(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

2.评议。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图片。

观察:

图上画着什么?

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与图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补充表格。

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

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

(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

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

指名说,同桌说。

6.指导朗读,背诵。

六、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2.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与“仙桃石”、“猴子观海”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件:

其它的黄山奇石图。

4.自选一种奇石,学习用第2、3、4、5自然段的写法说一说。

5.小结:

这段简单介绍了几种奇石,想象一下它的样子。

七、总结全文。

出示课件或看录像带,总体欣赏黄山的美景。

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

它干什么有办法?

它有哪些办法?

)理解:

“植物妈妈”。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

有哪些问题不懂?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

旅、降、洼、乘、刺、信)5

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办法?

3.学习课文第1节。

(l)指读课文第1节,这节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理解:

“孩子”、“已经长大”、“告别”、“旅行”等词语。

(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齐读第1节。

5.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7.试背。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

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背诵第1节。

二、引导:

植物要旅行到底靠啥办法呢?

读下面的课文就知道了。

三、学习第2~5节。

1.学习第2节。

(l)指名朗读第2节。

(2)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3)“准备”是什么意思,“怎么准备”的?

(4)这里的“降落伞”是指什么?

(5)出示蒲公英实物,说说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附在种子头上的毛茸茸的绒毛。

(6)“降落伞”是干什么用的?

(7)“只要……就’说明了什么?

(8)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需要什么条件?

(植物传播种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条件:

蒲公英的种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伞;一是外部条件:

风吹。

(9)读第2节。

(10)小结这一节的学法。

这一节讲什么植物?

植物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它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指导背诵。

2.自学第3、4节。

(l)交流自学情况。

(2)结合插图或幻灯片说说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观察实物苍耳子和干豆荚理解“带刺的铠甲”、“炸开”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3、4节。

(5)指导背诵。

(6)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需要什么条件?

3.学习第5节。

(1)这一节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

(2)“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是指哪方面的办法?

(3)“那里”是指哪里?

(4)“粗心的小朋友”是指什么样的小朋友?

(5)除了课文中讲的以外,你还观察到哪些关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6)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7)指导朗读。

(8)指导背诵第5节。

四、朗读全文。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背诵全文。

1.按照每节诗的意思,先一节一节地背,然后背全文。

2同桌互背,自由背。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

六、扩展活动。

利用秋游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植物种子,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学反思:

4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人,交待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识记“首”字。

二、出示挂图(或CAI课件),激发兴趣。

请同学看这幅挂图,图上的风景美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首诗,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板书课题)

三、欣赏画面。

1.认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四、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同桌互相听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3.共同解决障碍。

4.指名清2~3位学生读。

五、理解古诗。

1.齐读课文。

讨论: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师小结:

荷花已开完,荷叶也枯落了,菊花凋零了,只有枝干傲霜独立;橙子已黄,橘子正绿。

2.学生逐句读课文,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可在小组内自由选一句谈,然后在班内交流。

学生一:

荷花已经开完了,荷叶也已经枯落了。

学生二:

菊花也已经凋零了,只有它的枝干,还能傲立在秋霜中。

学生三:

你要记住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光。

学生四:

正好是橙子已黄,橘子正绿的季节。

3.指名读,大家闭上眼睛听,想象画面。

4.交流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5.学生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六、背诵古诗。

1.指名读课文,大家听并评议有没有节奏感。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节奏。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需技。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节奏。

4.点名展示读。

5.背诵全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诗中的3个生字:

刘、枝、记

(学生书空练习写生字,看谁能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口头扩词。

八、课外延伸。

课夕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古诗、儿歌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二、导入、交待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诗的题目是《山行》(板书课题)。

写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的色。

三、初读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交流读,互相纠正错误。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5.指名清2~3位学生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枫、于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自由识字。

五、理解古诗。

1.自由读第1、2句,教师讲解。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斜:

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

白云升腾的地方,指高山的深处。

2同桌交流,指名说这句诗写的是什么?

(远远望去,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山顶,在山间白云线绕的地方,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

3.齐读第3、4句,质疑,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坐:

因为。

红于二月花:

比二月开的花还要红。

4.指名理解第3、4句。

(因为喜爱这枫林的晚景,我不由得把车地停下来仔细观赏,那经过深秋寒霜之后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5.指名读,闭上眼睛听,想象画面。

6.出示教学挂图(或课件),交流:

与你想象中的画面有什么不一样?

7.学生齐读古诗,想想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背诵古诗。

1.指名读,评议。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节奏。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学生自由练读,背诵。

七、课外延伸。

课后收集杜牧的其它古诗,背一背。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l.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训练。

4.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读读小伙伴说的话。

二、探索“减一减”识字法。

1.出示第一组字。

jiāozhīlóng

郊——交(立交桥)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

2.读一读,辨一群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名说一说。

(前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个字,字的读音差不多。

4.归纳。

我们把这种识字方法叫“减一减”。

5.用同样的方法5!

导学生学习第H组中的生字。

三、学习“我会认’”。

1.指名学生读一读,正音。

2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四、学习“我会写”。

1.读读这组字,发现有什么规律?

(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

2你还认识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

1.教师领读。

2自由读词语。

读准字音。

3.自由选词说句子。

如:

奇形怪状一一爸从北京回来时,给我带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子。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老师范读,读出丰收的喜悦之情,学生认真听。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领读,读出停顿,重音。

4.读了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让秋天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欢乐。

5.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试背。

6.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比比谁会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秋天多么美呀!

同学们,你们想去秋游吗?

(想)可去哪儿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建议。

二、准备交流。

l.启发:

建议要说清楚哪些内容?

(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2小组交流。

你想去哪儿,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想清楚后,各抒己见。

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小组的伙伴,让他们来分析分析哪个主意好?

分析之后保留几个比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学们认真听,看哪个组的建议好。

四、评比。

1.教师指名评议,说说哪个建议最好。

2.教师小结,肯定一个最好的,给予表扬。

第四课时

一、谈话激趣。

秋天是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呀,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也有很多收获。

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评一评,看谁的作品最棒。

二、作品交流。

1.在课桌上摆好自己的作品。

2.自由下位互相看看。

三、评一评。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这样说:

我最喜欢的作品,我觉得

四、总结。

今天的展示台上的作品真是棒极了,看来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齐说:

“我们很棒,我们真的很棒!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