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444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 专题0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docx

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人教版必修3专题0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能力提升卷)

(测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答案】A

【解析】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B正确;某细胞分泌的某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C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D正确;答案是A。

学科

2.下丘脑存在饱中枢和摄食中枢。

现用电刺激某动物下丘脑的某一区域①,该动物表现出拒食行为;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②,该动物表现出多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①是摄食中枢,区域②是饱中枢

B.如果区域①损毁,将会引起多食和肥胖

C.如果区域②损毁,将会引起厌食

D.下丘脑是摄食活动的调节中枢

【答案】A

3.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C.静息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D.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答案】C

【解析】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当细胞外Na+浓度减小时,Na+内流的数量相应减小,膜内外电位差将减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A正确;当细胞外Na+浓度增大时,相同时间内Na+内流的数量相应增加,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B正确;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引起的,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K+外流的数量会增加,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C错误;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K+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正确;答案是C。

4.如下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

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加

【答案】B

5.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

【答案】C

【解析】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间传递快,所以A点先兴奋、B点后兴奋,A错误;⑤是神经递质,可引起B兴奋或抑制,B错误;若刺激P点,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可由P向B传递,但不能由B向P传递,D错误;答案是C。

6.摘除大白鼠的胰

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病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

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答案】C

7.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答案】B

【解析】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正确;乙是浆细胞和丙是靶细胞没有识别作用,B错误;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物质戊是分泌蛋白,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正确;答案是B。

8.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一般传导途径是()

A.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B.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C.轴突→神经元细胞体→突触→树突

D.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答案】D

9.某人因为遭遇交通事故,如果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

【解析】膝跳反应其控制中枢在脊髓下端所以胸部脊髓折断不会影响膝跳反应;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产生的胸部脊髓折断影响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因此感受不到痛觉。

答案是D。

10.下

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杀伤靶细胞

B.效应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C.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效应B细胞

【答案】C

【解析】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而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

错误;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错误;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正确;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可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D错误;答案是C。

11.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答案】C

12.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B.根

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

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

【答案】C

【解析】根据甲图中⑥结构——突触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④为神经中枢、⑤为传出神经,A错误;神经纤维上未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a、c部位是未兴奋部位,b是兴奋部位,B错误;乙图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C正确;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D错误;答案是C。

1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答案】B

【解析】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运输氧气的功能增强,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机体色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出现中暑症状,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正确;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效益B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维持内环境稳态,C错误;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D错误;答案是B。

14.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答案】A

1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B.③④⑤⑦C.①②③⑦D.②③⑥⑦

【答案】B

【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错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

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为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但抗原不一定都是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②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所以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能吞噬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

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④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⑤正确;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⑥错误;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⑦正确。

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1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

D.靶细胞接受激素

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

血糖浓度上升

【答案】B

17.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关于图1、图2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和图2中,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若A细胞为胰岛B细胞

,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会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

D.图2中甲细胞的细胞膜上无糖蛋白

【答案】D

【解析】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A正确;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精子与卵细胞识别的方式是直接接触,B正确;若A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会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几乎全身细胞都是胰岛素的靶细胞,C正确;图2中甲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糖蛋白,因为有受体,D错误。

18.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A

19.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血糖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C.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血糖降低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减少

【答案】C

【解析】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A项错误,C项正确;血糖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C项错误。

20.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

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是:

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

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

(1)下丘脑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调节

(3)浆细胞记忆T细胞凋亡

22.(8分)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①无论是哪种信号分子,必须先与相关________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请你根据图中的提示判断胰岛素最可能与甲和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模式相同。

②乙酰胆碱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它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哪种模式相同?

________。

有一种美洲箭毒可以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以后,其效应是___________。

α-银环蛇毒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酶的作用是清除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进入人体以后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_。

(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

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①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说明被破坏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只填写一种结构)。

②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说明被破坏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只填写一种结构)。

③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

【答案】每空1分

(1)①受体乙②乙兴奋不能传递突触后细胞持续兴奋

(2)①感受器(或传入神经)②效应器(或传出神经)③反射弧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解析】

(1)①信息分子都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由图分析可知甲的受体是位于细胞内,乙的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

胰岛素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其受体应位于细胞膜上,故是乙。

②乙酰胆碱也应是细胞膜受体,与乙相同。

美洲箭毒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引起的效应是兴奋不能继续传递。

乙酰胆碱酶是水解乙酰胆碱的,如果抑制了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乙酰胆碱不会水解一直存在突触间隙中,会使突触后细胞持续兴奋。

(2)①左右后肢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有可能相同,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神经中枢是相同的,刺激左后肢都不收缩,最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了破坏。

②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说明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被破坏了。

③该实验中如果不破坏都能发生反射,破坏后有些反射是不能发生了,说明反射必须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反射。

23.(1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一是树突状细胞(DC)的发生过程示意图,图二为研究人员研究树突状细胞能否体外诱导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所获得的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可知,树突

状细胞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图中各种细胞内的___________存在差异,从而使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图中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树突状细胞能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材料准备:

选择健康状态相同、等体重(20g左右)的

已接种相同数量的人大肠癌细胞的裸鼠(先天无胸腺),饲养适宜时间备用。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淋巴样干细胞,并诱导

分化产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分离两种细胞备用。

②实验分组:

将随机等分3组进行实验。

治疗组定期瘤内注射一定量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加强治疗组用量加倍;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定期瘤内注射_____________。

③数据收集处理:

定期测算裸鼠肿瘤体积,求取平均值并绘制成曲线(如图二)

④结果分析:

根据图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密,不能排除树突状细胞本身是否具有抗肿瘤免疫反应。

建议再补充对照组,其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

(1)多能造血干细胞mRNA分子(或mRNA和蛋白质分子)

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或吞噬并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

(2)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3)等量的生理盐水+T细胞

a.树突状细胞能诱导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

b.随着细胞用量的增加,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产生抗瘤免疫反应的能力增强

补充对照组:

定期瘤内注射一定量树突状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树突状细胞来自多能造血干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

(2)T细胞受刺激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3)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T细胞;实验组有注射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

胞和T细胞等;根据图二的实验结果可知,治疗组的瘤细胞体积小,加强组的瘤细胞体积最小。

说明树突状细胞能诱导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且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产生抗瘤免疫反应的能力随树突状细胞的增加而加强。

24.(14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Ⅰ.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是由、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

(2)1能够将感受的刺激转化成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3

)缩手反射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势情况为。

Ⅱ.神经中枢兴奋都由刺激引起,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有的兴奋会及时消失,有的兴奋并不立即消失,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关。

下图1为一种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

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

(2)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偏转情况是、N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3)图2为刺激A处记录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则a~b段的Na+内流,消耗能量;c~d段的K+,不消耗能量。

(4)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2分)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

坐骨神

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米/秒。

(2分)

【答案】每空1分Ⅰ

(1)反射弧感受器神经中枢

(2)兴奋(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

(3)内正外负

Ⅱ.

(1)突触小体

(2)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分)

(3)不需要外流(4)轴突30(2分)

【解析】Ⅰ

(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1、传入神经元2、神经中枢3、传出神经元4、效应器5等五部分组成的。

(2)1是感受器能够将感受的刺激转化成兴奋(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3)缩手反射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势情况为内正外负。

Ⅱ.

(1)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轴突末端的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称为突触小体。

(2)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先传导到M的右侧电极,后传导到左侧电极,所以M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由于图1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a-b段是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c-d段K+的外流是复极化过程,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都属于协助扩散,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4)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由于坐骨神经与效应器相连,所以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或传出神经。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3厘米和l0厘米。

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13-10)×10-2m÷(3×10-3s-2×10-3s)=3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