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327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福建省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福建省2018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综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

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

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

图l示意褒斜古道线路。

据此完成1-3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沿河成路B.陡峻盘旋C.岭横越垭D.险绝而栈

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图2为南非某省重大水率的蓄水量占总库客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南非区域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2所示的水库,可能位于图3中的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5.2014年以来,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2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大幅减少B.蒸发加强,水分大量丧失

C.经济发展,淡水需求增多D.管理混乱,淡水浪费严重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表l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

据此完成6—8题。

6.表l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A.草地农田水域B.农田水域草地C.农田草地水域D.水域草地农田

7.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B.食物需求的多样化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D.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8.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

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图4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B.土壤沙化C.土壤盐碱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

10.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

11.该大棚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黄淮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

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

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

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

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

图7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l)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是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找出判断的证据。

(4分)

(2)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丝绸之路沿线逐渐形成“小麦/大麦一粟黍一畜牧业的混合型绿洲农业”的生产模式,分析其原因。

(8分)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

(10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l80含量极少。

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合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

大气水中所合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

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

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冰帽(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

图8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舍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l)与海洋水相比,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分析。

(8分)

(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含量高的污化层。

分别说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

(4分)

(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素18O的研究可推断古气候的演变。

说明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6分)

(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

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6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奥赫里德湖是欧洲最古老的山顶淡水湖泊之一,湖内现有生物的形状与古生物化石的形状几乎没有差异。

奥赫里德湖与普雷斯帕湖之间有溶洞相通,因此人们常称它们为姊妹湖。

普雷斯帕湖湖水清澈,有鲑鱼、鲤鱼、红鱼等丰富的鱼类。

德国某学者表示:

对于全球生物学家来说,奥赫里德湖是一个“圣杯”,但它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危机。

奥赫里德湖附近地区游人众多,湖泊对抗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缓冲区——沼泽地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

图II示意奥赫里德湖与普雷斯帕湖所在区域。

对该区域的开发,有人提出应体现奥赫里德湖的科研价值和普雷斯帕湖的经济价值,分别说明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开发方向不同的理由。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置高原的牦牛不完全消化的粪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重要的生活燃料。

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有学者提出:

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

分析“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

文综地理参考答案

1-11:

ACBDACBDADC

36.(22分)

(1)遗址数量增多迅速:

(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迅速。

公元前2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以畜牧业为主;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间,来自黄土高原的物种(如粟黍)、技术与来自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绿洲汇合交融;该时段湿度增加,水源增多,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沿线绿洲中心自然条件较好,谷物生产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形成混合型绿洲农业;位于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人口增多,交流的活跃度增加,市场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绿洲居住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增多。

(3)遗址较多:

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较高,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位于丝绸之路,人流、物流量大,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较多;巴里坤湖附近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较肥沃,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较活跃。

数量检定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变化不大,种植面积稳定,食物供应稳定;有机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环境稳定性较好;湿度较大,风沙少,侵蚀弱,当时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被沙漠淹埋的可能性小;自然灾害较少,社会稳定。

37.(24分)

(1)古里雅冰川位于西昆仑山垭口,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水蒸发过程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蒸发较慢,使大气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比重较低;水汽输送过程中,因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先凝结而不断递减;古里雅冰芯离海洋远,其上空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低,导致冰芯中含同位素18O比重较海洋水低。

(2)我国西部地区,春夏季地表裸露、干燥,多沙暴、浮尘天气,雪层中微粒含量较高;冬季地表冰雪覆盖面大,表层土壤冻结,扬尘少。

(3)古里雅冰川海拔较高,气温低,消融率低,时间连续性好;冰川厚度较大,可研究时间尺度大;位于中低纬干旱内陆区,气温变幅大,冰芯中者同位素18O比重变幅大;位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处,受人为干扰少。

(4)差异:

与格陵兰某地的冰芯相比,古里雅冰芯变幅大。

理由:

西昆仑山海拔较高,写大气接触面比例较大,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青藏高原西北部处于中低纬度内陆千旱区,气温变化时,其积雪厚度、积雪面积和积雪时间相应变幅加大,对气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受气温变幅影响,冰芯含同位素18O的比重变幅增大。

43.

奥赫里德湖:

湖中生物古老、独特,湖泊、地层古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湖泊的缓冲区正在消失,生物多样性面临减少的威胁;游客人数多,不利于环境保护,应加以限制或分流。

普雷斯帕湖:

该湖生物丰富多样,风景秀丽,游览价值高;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分流奥赫里德湖的游客,有利于保护奥赫里德湖。

44.

半捡:

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差,牦牛粪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退化;以牦牛粪做燃料,可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

半留:

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牦牛类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有利于保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

 

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

与考试对策

一、精神负担与物质准备

1、精神负担越少越好,尤其考试期间,绝不能再增加负担。

所以考试期间,绝对不与同学对答案;考完了哪一科,绝不再翻看这科的资料,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即使发现了答题错误,也应以这科的失分下科补的哲学观点勉励自己,不过多地想它。

告诉父母,也不要问自己考试的情况。

总之,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

2、物质准备越充分越好。

如文具(同色签字笔两杆、涂卡用铅笔、直尺、三角板、圆规、橡皮等)、准考证、身份证、手帕等,且要放入固定的透明塑料包里,以免考前忙乱,影响情绪。

每场考试结束后,整理完毕,放入此包内。

二、认真认考场

不少人不看重认考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1、熟悉考场的外部环境(尤其要找到厕所)

2、熟悉、适应考场的内部环境。

①适应座位与课桌,应在座位上坐一会,事先适应其光线、高度。

②在考场多呆一会,主动适宜地与其他考生交谈,争取有好的人际环境。

总之,事先熟悉考场,一可为自己创造方便,二可增加对新环境的适应,三可事先排除外部信息对考试的干扰。

三、6月6、7日晚上怎么度过?

原则是让精神放松,因此:

1、原则上可以看书,看笔记、错题本、零星记录的碎东西,不做题,甚至不提考试的事,以分散对考试的注意力。

2、最好的方式是散步,或听听自己最喜欢的轻音乐。

不要看刺激性很强的电视(如球赛、情节感人的节目),不激动的聊天,特别是住校生,以免高度兴奋而失眠。

3、不喝浓茶或咖啡,八点半后不要用西瓜。

4、有失眠症的学生,不要想自己会不会失眠,可在睡觉半小时前,遵医嘱用点安神补脑液等。

5、不要有意睡得太早,也不能太晚,以十点半上床为宜。

四、6月7、8日早晨怎么过?

1、起床时间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离考场距离的远近而定,不可过早或过晚。

2、早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少,食物要精,但不要过于油腻(如油条),可喝浓茶和咖啡。

但水有要太多,要适量。

3、忌穿戴新奇,引人注意;要穿戴自己最习惯、最舒服的衣服;出发前要检查物品(上述的透明塑料包)。

4、出发去考场的时间,根据路途的远近而定,要考虑路途堵车等因素;到考点时间以8:

20(下午2:

30,英语2:

20)为宜,不应过早。

5、进场前,应保持静坐,也可到僻静处散步,可以回忆要考学科的知识网络,但要备有内容;万不可想难题,尤其不能想自己还不会什么。

所谓的静坐生慧!

五、6月7、8日中午怎么过?

1、上午考完后,应回家,不要在其他地方逗留。

2、由于考前已补给了一定的营养,所以午餐不宜再用荤菜、油腻性的,以清淡为主。

3、午休要好,但不宜超过一小时。

起床后喝点浓茶或咖啡,再静心休息一会。

六、考场对策:

1、进场后,听从老师指挥,认真听老师讲解要求,要保持静坐,做考场镇静操,保持平静心态。

2、答题策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由易到难,以不断得到鼓励,保持思维活跃。

3、利用第一印象,力争卷面干净,字迹工整,但不要因精雕细刻而速度放慢。

4、答题时字体不要写得太大(但也不能太小),如果能留边留空,就可以以备检查时修改补充。

5、既要有提高准确率,一遍成功的意识,又要重视复查,利用好有序的演草纸,把好最后一关,复查时要耐心、认真,不能走马观花;为排除定势干扰,可换个角度反证,逆向对证等,没有100%的把握,不要修改已经做的题。

6、要科学支配时间,快而准;尤其不恋战,防止前松后紧;充分利用考试时间。

7、时间快到了,还有问答题或计算题未答完,只要还有时间,只要不倒扣分,选分数值高的试题攻解,能多做一步就多做一步,只有写了,就有可能得分,增加半分也好。

计算题要列出算式。

8、时间快到了,还有部分客观题未答完,已经来不及一一思考了,可根据自己已答题的选项,选最少选择的选项填写。

9、主观题的对策

①认真审题,尤其要注意审清要求、特点,留心关联词语的作用。

②概述题力求要语言简洁:

一般题目不要过多发挥,不要求谈个人看法,或不要求独到见解的题目,就不要发挥。

要求完全系数,人云亦云,先求不扣分。

③论述题要分条回答,以求采分点清晰。

④答此题时,若忽然想起与其他题相关的内容,可写在草稿纸上,以备答该题时备用。

⑤作文审题要认真,写作时要开门见山,一定要写好开头和结尾。

10、客观题的对策

①题目与答题卡、题号要对准,不会的先空住,但必须在题目上标明。

②要审清指导语,如管几个题目,要求选什么等。

③不会的可以猜,但要依据下列原则

a、凭感觉猜,凭语感猜

b、用排除法后,再在剩余选项中猜中

c、题干与选项在逻辑上要衔接,一般不合逻辑、不合语法的为错项

d、是非选择题,一般有“从不”、“永远”、“绝对”等绝对化词语的为错项,有“有时”、“一般”、“可能”等相对性词语的一般为正确项。

11、检查时发现有错,先在旁边另写,不要急于把以前的一笔画掉,更该后再注明“不要”二字。

12、最后大题第一问一般比较容易,不要放弃。

七、考试期间的饮食起居

1、不做激烈运动,不在晚十点以后开夜车,不要过度疲劳。

2、不到街上吃饭,忌食生冷。

3、不喝冷饮,不吃冰棒、雪糕等,慎用西瓜。

高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容易题细心做,中档题小心做(注意陷井),高档题适当做。

(2)最难的题目不一定出现在试卷最后。

(3)我难他亦难,我不怕难;我易他也易,我不大意。

(4)答题时要避免惯性思维,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分析,不要凭记忆中相似题目的解法草率做答,否则会陷入出题者的设置的陷阱。

(5)带着五颗心参加考试:

a、进考场——带着信心b、涂卡答题——要细心c、遇到难题——要耐心d、发现失误——要宽心e、下场考试——要小心

(6)考试时不要被难题羁绊,有时会遇到本来不难自己却怎么也不会做的题目,此时应放下这道题,先做别的题。

(7)答题时应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格式规范,标点准确,使评分人产生“愉悦感”。

(8)在考试中,如果发生怯场,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a、抑制法:

拿到试卷后,只需冷静地思考试卷上的题目,无需多久,怯场和走神的心理干扰自然被抑制,进而调整步入最佳状态来完成考试。

b、化简法:

很多优秀的考生,一拿到试卷,就先把简单的试题消灭掉,再一步一步地解决化简疑难问题,一旦把简单试题答完,就能有效地稳定情绪,活跃思维,迅速提高反应能力。

c、平静法:

在考试中,如果发生怯场,就要立即停止答卷,去思考一件最感兴趣的事,以转移注意;或干脆伏案休息让心情平静一会儿,平静心绪还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吸气4秒钟,呼气4秒钟,在吸气和呼气之间停顿2-3秒。

(9)考试的时候,稍微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不能视为怯场。

适度的兴奋状态所激发出的生命力的激素,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从而使人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敏捷,思维更灵活。

(10)考完一门以后,不要急于对答案,(待考试全部结束后,要赶快对标准答案,为查分做准备。

)不要与别人谈论考试的得失,以免影响下一科考试的情绪。

积极的办法是:

迅速从上一科的失败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完全注意到下一科考试的准备工作上,这样有助于预防怯场,提高应试效率。

(11)考试时应避免粗心大意:

a、盲目轻“敌”;b、只求迅速不顾质量;c、难易之题处理不当;d、容易题中出错,难题攻而不克,两头落空;:

e、忽视分数较少的小题;f、胸中无“数”,做题无计划;g、时间把握不当,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12)不要轻易放弃难题,不要因抠难题而耽误做中低档题的时间,难题最好安排在最后做,做时要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

(13)不同题型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例如:

填空题,检查审题;检查思路是否完整;检查数据带入是否正确;检查计算过程;检查答案是否合题意;检查单位、数值大小是否合理;看有无其它方法解题,若有可用该方法再算一下。

(14)临场发挥的常用技巧:

a、仔细读题,弄清题意;b、找出关键字词,排除多余信息;c、看清题前指导语,解答要符合指导语的要求。

(15)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

用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一道挨着往下写。

对于做完的题目,有的确定无误,有的稍微拿不准,有的非常拿不准,还有的根本答不出来,这就需要在草稿纸的题号前注上自己可识别的符号,以便确定检查的侧重点。

检查时先审题,然后将草稿与解题思路、步骤对照起来,由于步骤清晰,所以只须看演算是否正确即可。

(16)遇到难题如何应变:

在高考试卷中,没有难题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遇到难题时,首先不要紧张,其次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

对于“从不相适”的问题,应设法转化为已学过的。

只是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还应该全方位,多学科的考虑问题,上挂下联,左思右想,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总之,要千方百计的寻找解题方法。

(17)高考也是一场心理素质的竞争,谁心理素质好,谁就能发挥的好;谁心理素质差,谁就要被淘汰。

(18)有动力而无压力,精神集中而不紧张,答题迅速而不慌乱,这是考试的最佳状态。

(19)遵守考场纪律,注意听监考员的各项说明,开考前在监考人员指导下填写试卷有关栏目、准考证编号等,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填写正确。

填完后距答题时间还有短暂的几分钟,这几分钟千万别放过,可眼观、心想、默算前边几道选择题,这样可赢得多一点的宝贵时间。

(20)卷面不准做任何标记,用规定的笔答题。

(21)开考前,通览全卷,注意检查是否有缺页,漏页或字迹不清等现象,遇到此类情况及时向监考员说明。

(22)答题时,注意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先易后难按顺序做题,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答题后,认真检查(特别检查一下有无漏答的题)。

(23)填机读卡注意:

避免漏涂(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准考证号),避免错涂(将A涂成B),避免浅涂(机器不能识别),保持卷面整洁,不能折叠和撕裂。

(24)高考时做到三认真:

认真考好每一科;认真答好每一题;认真争取每一分。

考生的分数重千斤,一分之差就决定是否能进入调档线,哪怕是0.5分也要争,进上去就多得一分。

(25)时间到,铃声响,马上停笔,不要再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