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11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1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x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1模板施工工艺

图一.1.1-1模板支设施工工艺

图一.1.1-2模板支撑搭设工艺

一.2模板支撑及加固参数选择

序号

项目

控制措施

1

(1)承台、底板侧模采用砖胎膜,另详砖胎膜施工方案。

(2)所有结构模板均采用18厚915×1830mm国产优质胶合板。

(3)次龙骨为50×100mm方木,主龙骨为Φ48×3.0双钢管,加固采用Φ14对拉高强螺栓。

2

本工程除电影院及东西两侧一层悬挑板模板支撑体系为钢管扣件搭设外,其余部分模板支撑均用轮扣架搭设。

扫地杆离地高度不超过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

水平杆步距不超过1600mm,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高度不超过600mm,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3

梁(宽、高≤600mm)

模板

18厚九夹板

龙骨

梁底

50×100mm方木@200mm,Φ48×3.0双钢管。

梁侧

50×100mm方木@300mm做次龙骨,用方木斜撑加固,梁底用步步紧扣紧,两者加固间距均为500mm。

支撑体系

支撑采用轮扣满堂支撑架,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1000mm,板底承重杆横向间距或排距为900mm,立杆步距为1600mm,所有立杆下端垫木采用100mm×100mm模板垫块,立杆上端采用顶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长度不超过600mm,顶托超出钢管不能超过200mm,顶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3.0钢管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

竖向剪刀撑沿长度方向每5跨双向连续布置。

架体最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双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两端与脚手架的立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2个扣结点。

梁(梁宽或高600m~1000m)

模板

18厚九夹板

龙骨

梁底

50×100mm方木@200mm,Φ48×3.0双钢管。

梁侧

50×100mm方木@300mm做次龙骨,600~800高梁竖楞上背横向Φ48×3.0双钢管@500mm做主龙骨,设高强螺杆1Φ14@500mm对拉;800~1000高梁竖楞上背横向Φ48×3.0双钢管@300mm做主龙骨,设高强螺杆2Φ14@500mm对拉。

支撑采用轮扣满堂支撑架,梁底加设1~2排承重立杆,梁底立杆沿梁宽度方向间距≤300mm,间距同支撑架立杆纵距,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m。

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

立杆下端垫木采用100mm×100mm模板垫块,立杆上端采用顶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顶托伸出钢管长度均不超过200mm,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长度不超过500mm,顶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3.0钢管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

竖向剪刀撑沿长度方向每5跨双向连续布置。

架体最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双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两端与脚手架的立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2个扣结点。

(具体详见梁模板支设示意图)。

4

模板

18厚九夹板

次龙骨

50×100mm方木@200mm

主龙骨

Φ48×3.0双钢管

支撑体系

1)根据计算书,楼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900*1200,步距为1600mm。

2)扫地杆距底板面不超过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顶托伸出钢管高度不超过200mm,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长度不超过500mm。

立杆下端垫木采用100mm×100mm模板垫块,立杆上端采用顶托进行高度调节,顶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3.0钢管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

竖向剪刀撑沿长度方向每5跨双向连续布置,且在架体最顶步设置一道水平双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两端与脚手架的立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具体详见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5

(1)本工程地下室剪力墙墙厚主要为450mm,墙体按《墙模板支设示意图》施工,外剪力墙采用Φ14止水螺栓加固模板,人防部分有密闭要求的房间采用Φ14对拉螺栓加固模板,螺栓全部不穿pvc套管,为一次性投入使用,拆模后割除外伸部分。

6

本工程大方柱截面尺寸为900*900、900×1300mm,高度同墙高,因此边长不大于600mm截面的柱子可直接采用钢管抱箍,竖向间距500mm即可,柱角设两道φ14对拉螺杆,每道对拉螺杆均采用双蝴蝶扣扣紧。

用φ48×3.0双钢管做外楞的,内楞采用方木:

50×100方木@≤250竖向布置(柱角必须布置),外楞双钢管横向布置,竖向间距≤500mm,柱截面≤600时不需要柱中对拉螺杆,600mm<柱截面≤1000mm,柱中做1φ14@≤500对拉螺杆,1000mm<柱截面,柱中模板设2φ14@450对拉螺杆,每道对拉螺杆均采用双蝴蝶扣扣紧。

7

楼梯

模板

楼梯踏步均采用封闭式定型模板,同板支撑。

8

东西两侧一层悬挑结构

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支撑体系,除支撑架步距改为1500mm外,其它模板及支撑体系支设要求参照第4条。

因支撑体系落于地基土上,要求地基先浇筑100厚C20混凝土垫层,立杆底部需垫放通长木方。

一.3施工工艺

第二章地下室墙体模板

1)工艺流程

找平、定位→组装墙模→安装龙骨、穿墙螺栓→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墙模预检

2)外剪力墙

地下室外墙采用18mm厚915×1830mm国产优质胶合板拼合,次龙骨采用方木50×100mm间距250,主龙骨采用φ48×3.0mm双钢管,对拉螺栓采用φ14止水螺栓,水平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详见墙模板支设图,严禁使用pvc塑料套管。

底部五排螺栓每端设置两个螺母,防止砼侧压力过大,使螺母与螺栓脱落。

地下室外墙使用的对拉螺栓中部满焊3mm厚50×50mm止水钢板。

在外剪力墙外侧预埋50×50×40mm木块,待模板拆除后,隔断螺杆伸出墙体部分,取出木砖,并用膨胀砂浆封堵,起到防水的作用。

图二.1.1-1止水螺杆图

3)人防墙

采用18mm厚915×1830mm国产优质胶合板拼合,次龙骨采用方木50×100mm间距250,主龙骨采用φ48×3.0mm双钢管,采用φ14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mm。

有密闭要求的房间严禁使用pvc塑料套管,拆模时直接将伸出墙体的螺杆割断。

底部五排螺栓每端设置两个螺母,防止砼侧压力过大,使螺母与螺栓脱落。

4)施工要点

(1)墙模板安装前,应先在基础或地面上弹出墙的中线及边线,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下木砖或预埋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再立另一侧模板。

板与板之间的拼缝宜用双面胶条密封。

(2)模板安装:

墙模板面板预先与内龙骨(50×100mm方木)钉成大块模板,内龙骨可横向布置,也可竖向布置;外龙骨用φ48×3.0mm双钢管与内龙骨垂直设置,用蝴蝶扣及穿墙螺栓固定。

墙体外侧模板(如外墙、电梯井、楼梯间等部位)下口宜包住下层混凝土100~200mm,以保证接槎平整、防止错台。

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设水泥撑间距500×500mm。

(3)墙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①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边安装边校正,并随时注意使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②墙模板上预留的小型设备孔洞,当遇到钢筋时,在洞口处局部绕开,其他位置应保证钢筋数量和位置正确,不得将钢筋切断。

③模板安装校正完毕,应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底边是否严密,门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靠等,并自检报验。

图二.1.1-2地下室剪力墙模板支设示意图

(4)为保证墙体位置及控制水平位移,两墙体间互相用φ48×3.0钢管加顶托对撑控制。

对于净垮高度超过3米的墙采取斜撑加固的办法,斜撑按墙两边间距1米均匀设置。

图二.1.1-3斜撑钢管构造

(5)剪力墙临空段要下返200mm,防止剪力墙水平施工缝位置错台。

墙脚和柱脚临空面用泡沫双面胶封堵,内侧面用水泥砂浆堵漏。

图二.1.1-4剪力墙临空部位下返200mm

(6)剪力墙端部加固采用定制的对拉螺栓,加固侧边段时使用,间距与剪力墙主龙骨间距一致,使用扣件在双钢管主龙骨端头做防滑扣。

钢板顶住次龙骨,再把对拉螺栓扣紧,确保剪力墙端部不胀模。

图二.1.1-5定制对拉螺栓大样

正面图

剖面图

剪力墙

?

48mm

×3.0mm钢管

50

mm

×100mm方木

防滑扣件

?

48mm

×3.0mm双钢管

 

图二.1.1-6剪力墙端部加固正面图和剖面图

第三章地下室电梯井、集水井模板

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采用18mm厚国产优质胶合板,以钢管、可调节支座进行支设,并在底部模板面上留设50×50排气孔,间距500。

见下图地下室集水井模板示意图。

图三.1.1-1地下室集水井模板示意图

6.3.3柱模板

本工程混凝土柱的断面均为方形。

1)工艺流程

弹线→找平、定位→加工柱模→安装柱模(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检查验收

2)施工要点

(1)矩形柱采用九夹板作柱模板,应预先加工成型。

侧面应刨直、刨光,以保证柱四角拼缝严密。

竖向龙骨采用50×100方木。

(2)扶壁柱可采用与墙体相同的模板,注意阴角处拼缝要严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位置安装好柱模板,校正好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后在柱模之间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4)抱箍为双钢管沿柱高每500两道,φ14的对拉螺栓两道。

(5)钢筋绑扎前需对柱底混凝土凿毛并清理,柱模封闭前需组织业主、监理

对钢筋验收,验收通过后方能封闭模板。

(5)柱模板安装时应留置清扫口,浇筑混凝土前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理检查验收手续。

(6)柱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①柱模安装完毕与邻柱群体固定前,要复查柱模板垂直度、位置、对角线偏差以及支撑、连接件稳定情况,合格后再固定。

柱高在4m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

②对高度大的柱的钢管箍间距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7)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和钢管)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8)对于存在型钢的柱子无法使用对拉螺杆时,需在钢柱上原对拉螺杆部位预焊螺杆。

图三.1.1-2柱模板安装图

图三.1.1-3柱临空面模板模板安装图

图三.1.1-4柱截面<600模板支设平面图

900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图三.1.1-5柱截面600~900模板支设平面图

图三.1.1-6柱截面900*1300模板支设平面图

图三.1.1-7900*1300柱模板加固示意图

第四章梁模板

(1)工艺流程

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找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

(2)施工要点

1)支撑架搭设

①梁下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②梁底立杆布置以模板选型表为准,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严禁采用搭接,高度调整采用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插入钢管的最小长度应大于180mm。

支撑架的构架必须按确保整体稳定的要求设置整体性拉结杆件,立杆全高范围内应至少有三道双向水平拉结杆;底水平杆(扫地杆)贴近楼地面(小于200mm);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以《表5.2-1模板支撑及加固参数表》为准;顶水平杆(封顶杆)必须保证立杆上部悬挑端不大于600;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5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5跨,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倾角为45°。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能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③底层支架支承在平整坚实的素砼地面上,确保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定。

2)梁底模铺设:

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

当梁的跨度大于等于4m时,按规范要求,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帮或压帮确定。

以400×1000梁支撑体系为例:

对拉螺杆竖向2道,水平@150

图四.1.1-1400×1000mm梁模板支设示意图

板底方木@200

图四.1.1-2400×1000mm梁模板沿跨度方向支设示意图

4)梁板交接位置和剪力墙和板交接位置,设置通长夹木,模板钉子钉在加木上,避免顶部漏浆及胀模。

图四.1.1-3通长夹木设置示意图

5)边跨梁模板的横向立杆上方受力点应布置对称、合理,采用调斜外立杆方式的,立杆上的每道水平拉杆应与楼板模板支架的立杆相连接至少三道立杆;

图四.1.1-4边侧梁支撑加固措施

第五章楼板模板

1)工艺流程:

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楼板模板检查

2)施工要点

(1)楼板模板支架搭设: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要点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一般应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

(2)模板安装

①楼板支撑体系采用轮扣式满堂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900×1200mm,立杆步距1600mm,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板底木方间距@200。

②扫地杆距底板面不超过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顶托伸出钢管高度不超过200mm,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长度不超过500mm。

立杆下端垫木采用100mm×100mm模板垫块,立杆上端采用顶托进行高度调节,顶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3.25钢管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

竖向剪刀撑沿长度方向每5跨双向连续布置,且在架体最顶步设置一道双向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两端与脚手架的立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具体详见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③楼板模板安装时,先拉通线调节支架的高度,将主龙骨找平,架设次龙骨,铺设模板,铺设模板时需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起拱。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并将模板清扫干净。

④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当不能满足拼缝要求时,应用胶带贴缝或用海绵条嵌缝,以免漏浆。

图五.1.1-1楼板模板支设立面示意图

第六章门窗洞口模板

为保证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尺寸准确,要求门窗模板可拼装、易拆除,钢度好、支撑牢、不变形,不移位。

门窗洞口模板内设横、竖向以及斜向支撑,横向支撑间距不大于500mm,沿洞口模板竖向排匀,竖向支撑间距不大于750mm,沿洞口模板横向排匀。

支撑件采用Ф48钢管,钢管与钢管正交处用直角扣件扣紧,斜交处用转向扣件扣紧,形成一个整体、可靠的支撑体系,保证洞口模板不会发生变形。

洞口模板侧面加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为防止混凝土墙窗台上口出现气泡,在窗木框顶部的模板上设置排气孔。

详见门窗加固示意图。

图六.1.1-1剪力墙门洞加固示意图

可调顶托

?

48mm

×3.25mm钢管

500

600

600

50

mm

×

100

mm方木

垫块

15mm厚木胶板

500

图六.1.1-2剪力墙窗洞示意图

第七章楼梯模板

采用18厚胶合板做底模。

踏步模板采用封闭是楼梯做法,按照楼梯的宽度、高度和长度,踏步的步数来配制。

梯段的底板模板施工完后,绑扎钢筋。

钢筋绑好后,然后把支设踏步模板,做法见楼梯模板图5.3.6-1、5.3.6-2。

图七.1.1-1封闭式楼梯大样图

图七.1.1-2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第八章后浇带模板支架搭设

楼板后浇带模板支架要求与普通模板支架分开搭设,后浇带支架预留三跨,立杆和横杆刷黄黑相间油漆。

搭设后浇带模板支架时,要求普通支架与后浇带支架相连,但水平杆不通长,后期拆模。

后浇带区域的两侧立杆设置竖向剪刀撑。

搭设满堂架时,立杆拆模时,保留后浇带的三跨支架不拆除,直至后浇带浇注完成。

后浇带搭设大样如图5.3.7-1。

剪力墙后浇带做法,地下室外剪力墙后浇带要求使用止水钢板,收口位置用快易收口网拦断混凝土。

如图5.3.7-2。

图八.1.1-1楼板后浇带区域

图八.1.1-2外墙后浇带加固示意图

八.2满堂架设置要求

第九章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设置要求

1)立杆

①满堂架搭设前,以下1层梁板满堂架不得拆除,立杆底部应设置100×100mm模板垫块。

②立杆下部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1m,靠上方的立杆轴线到下方的距离≤1000mm。

③满堂架顶部必须设置纵、横向封顶杆,封顶杆采用双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立杆顶部模板支撑点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低处的封顶杆向高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④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采用可调顶托直接传力,可调顶托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可调顶托伸出高度≤2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25mm。

⑤对高大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间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必须小于或等于1200mm。

⑥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1.6米。

⑦钢管架立杆接长应采用对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⑧钢管架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步距的1/3。

2)水平杆

①钢管扣件式支撑架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或搭接方式连接,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用3个旋转扣件扣接

②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牢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③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并在高支模最顶一步加设一道双向水平杆。

3)剪刀撑

竖向、水平剪刀撑,与四周柱顶紧、抱牢,确保架子的整体稳定性。

满堂架四周从底到顶沿架高每5跨双向连续布置纵横双向竖直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控制在450左右,剪刀撑的斜杆与脚手架的立杆相交处用扣件扣紧。

水平剪刀撑在封顶杆位置设置,然后往下每3m设置一道,扫地杆位置设置一道,均为沿水平面紧贴水平杆全面设置;大梁两侧立杆各设置一道加密纵向竖直剪刀撑。

第一十章剪刀撑钢管支架的杆件接长要求

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用3个旋转扣件扣接,如图所示:

图5.4.2-1杆件搭接示意图

第一十一章可调顶托伸出长度要求

(1)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不应超过200mm,钢管及顶托的自由长度不超过500mm。

(2)由于已使用可调顶托,为保证立杆稳定性,则立杆底部不允许使用可调底座。

(3)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

第一十二章顶板、梁后浇带模板的设置要求

后浇带梁板做法:

在后浇带支撑体系设计时采取以下措施,在后浇带范围以内的梁底模板断开、支撑架单独搭设形成独立的支撑体系,并且要单独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剪刀撑设置原则:

竖向剪刀撑在后浇带支撑架一则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每隔三步设置一道。

在顶板模板拆除时,保证后浇带范围内支撑体系不被扰动,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第一十三章水平防护措施

为预防高处坠落,在封顶杆往下一步沿整个架体水平面满铺安全兜网一道,安全兜网用#16铁丝扎紧,安全兜网绑扎完毕后应对其进行检查。

一十三.1检查与验收

第一十四章钢管材料进场验收

要求施工所用的脚手架钢管、卡扣等全部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所有进场材料供应商必须提供配套的管材,零件、铸铁、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重点检查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顶托的杆件长度、直径、扣件的外观质量、螺丝与螺母的间隙和配套。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一十五章模板支架搭设过程检查

搭设时每3步进行一次检查与验收。

架体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方案搭设要求的高度后进行全面检查与验收。

第一十六章模板支撑体系验收内容

保证架子体的几何尺寸不变形,立杆的间距、水平杆的步距,连墙件、剪刀撑等设置是否完整。

立杆拉杆是否安装牢固,钢管连接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力矩达到40~65KN.m。

主龙骨放到U型托的中间部位以形成轴心受压。

第一十七章验收组织

满堂架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满堂架,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满堂架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应根据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守则》验收要求进行,验收人员应包括项目技术总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生产负责人、质量员、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劳务班组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第一十八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十八.1模板施工工艺

图一十八.1.1-1模板支设施工工艺

下层楼面施工及养护

架体搭设

架体验收

测量放线,准确定位立杆位置

架体施工中间检查

图一十八.1.1-2模板支撑搭设工艺

一十八.2模板支撑及加固参数选择

序号

项目

控制措施

1

(1)承台、底板侧模采用砖胎膜,另详砖胎膜施工方案。

(2)所有结构模板均采用18厚915×1830mm国产优质胶合板。

(3)次龙骨为50×100mm方木,主龙骨为Φ48×3.0双钢管,加固采用Φ14对拉高强螺栓。

2

本工程除电影院及东西两侧一层悬挑板模板支撑体系为钢管扣件搭设外,其余部分模板支撑均用轮扣架搭设。

扫地杆离地高度不超过200mm,封顶杆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

水平杆步距不超过1600mm,钢管及顶托伸出封顶杆的高度不超过600mm,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3

梁(宽、高≤600mm)

模板

18厚九夹板

龙骨

梁底

50×100mm方木@200mm,Φ48×3.0双钢管。

梁侧

50×100mm方木@300mm做次龙骨,用方木斜撑加固,梁底用步步紧扣紧,两者加固间距均为500mm。

支撑体系

支撑采用轮扣满堂支撑架,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1000mm,板底承重杆横向间距或排距为900mm,立杆步距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