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136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9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

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

指名说。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

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蛙)-(娃)-(洼)

  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

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

怪、慢

  同部件的字:

挂、哇

  谁会看?

(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

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

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重点讲解:

“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叶和葫芦的关系。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葫芦,小朋友,你们见过葫芦吗?

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了?

  二、看图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

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

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

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

(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

(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

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

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

其它同学评。

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

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

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

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图:

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

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他认为:

———(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他想的是:

———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

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

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生字卡、CAI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

(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

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

有一首写柳树的诗谁知道?

谁愿意把《咏柳》背给大家听?

(学生背诗,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简笔画或贴他们的图片)

2、让学生说出黑板上两种树的名称(如果学生叫不出枣树的名称,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并相机板书:

“小柳树和小枣树”,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枣”是平舌音)

3、交流:

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种树?

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自主识字,探究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标出小节、画出生字。

思考:

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生字卡,学生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分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

三、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

哪几节是写小柳树的?

哪几节是写小枣树的?

2、自由默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比较两种树的外形有何不同。

3、感悟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写小柳树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评议。

指导怎样读好这句话。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它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自由度,交流:

你觉得哪个词写的特别美?

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

你也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3)、出示穿着浅绿色外衣、刚刚吐芽的小柳树图片。

让学生对小柳树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用书本里的语言。

(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4)、过渡提问:

多了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它变得怎样了呢?

A、出示:

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读句子,用“又细又长”说话。

B、小朋友,你们看,小柳树长得更美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指导朗读,读出得意的神情。

(5)、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吗?

(学生各抒己见)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4、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

(指导看图说话)

(1)、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

(自由读1——4自然段)

(2)、交流:

A、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B、他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提问:

这两句话的哪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枣树的特点?

把他们划出来。

A、理解“弯弯曲曲”、“光秃秃”

B、说出几个AABB和ABB式的词语。

C、分男女生把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四、自主选择、品读欣赏

1、选择1——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读出美感。

2、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

交流:

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3、选择书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什么样的。

春天,小柳树,真美啊!

小枣树,多难看呀!

五、总结作业,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描红“浅、漂”

3、熟读课文,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1、谈话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汇报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出示生词卡:

柳树、枣树、漂亮、难看、温和、虽然、乘凉、浅绿、院子、怎么、树枝、衣服、得意、光秃秃、又细又长、弯弯曲曲。

3、学生开火车读,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连成一段话。

(比一比,谁用的词语最多。

4、总结过渡:

小朋友真聪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想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呢?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相机板书。

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

2、检查交流:

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了吗?

现在就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在同桌读课文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倾听。

(同桌互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哪一个季节。

提问: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春天他们长得什么样啊?

喜欢这部分的同学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提问:

你为什么喜欢?

谁还想读?

(指名读,范读,自由试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小柳树的话,要读出得意的神情。

A、教师引读:

春天,小柳树……小枣树……

B、小柳树看到了小枣树是怎么说的?

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小朋友,你认为小柳树这样说小枣树对吗?

假如你在院子里,听到小柳树这样对小枣树说话,你会怎样劝说小柳树呢?

C、小结:

小朋友说的真好,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这是非常不对的,小朋友可不能像小柳树这样啊!

(3)、小结过渡:

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同学们能把小柳树的话读的惟妙惟肖。

还有喜欢其他部分的吗?

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4、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

提问:

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

A、学生自由看图说话后,教师引读5——8自然段。

B、分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5——8自然段,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C、学生自选角色,分角色表演读课文,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柳树:

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

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D、反复读一读第7自然段,通过读理解“温和”,用上“温和”说句话。

5、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大胆地提出来。

三、联系实际,品读欣赏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是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的?

2、交流

3、学到这儿,你想对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说点什么?

你从他们身上明白了什么?

4、联系实际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四、总结作业,体验升华

1、总结谈话:

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呢?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开一个家庭会议,每人都谈谈自己的优缺点,把谈话的心得写下来。

3、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真美乘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小枣树:

难看枣子

 

16《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

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

你喜欢什么风?

谁愿意说一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

2.组织同位互查认读情况,读字、读词,再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最想读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

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

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5.(读完课文)现在你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反馈点拨:

交流后组织学生反馈,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点拨与强化。

教师板书:

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小组合作,分块研读,感悟明理

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

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

(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2.(反馈与点拨)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

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师:

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指名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

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

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

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

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师:

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

做了些什么?

结果怎样?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

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师:

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

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

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

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5.进一步练习朗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上台展示朗读,挑战比赛读。

(评出本节课朗读小能手。

四、课外延伸

1.课件:

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

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

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预习:

尝一尝葡萄的味道,找一找有关葡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故事一边想:

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故事。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故事中主要有哪些小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插图逐段读课文。

先自己读,再小组合作。

3、小组派代表读一段课文,比赛谁读得好。

4、重点品读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句子: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5、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想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

6、分角色读第五、六段。

提问:

读了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哪些想法?

读: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想:

你能帮助小松鼠和小兔子想想原因吗?

说:

把你想的原因说给大家听。

三、分角色朗读

1、分析角色。

狐狸:

狡猾。

小松鼠和小兔子:

老实、轻信。

小猴子:

聪明、敢尝试。

2、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布置:

试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7酸的和甜的

狐狸:

狡猾。

小松鼠和小兔子:

老实、轻信。

小猴子:

聪明、敢尝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复述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老师正音)

2、同桌互相交流,你记住了哪些字?

你又是怎样记住的?

3、交流识字方法。

4、给字找朋友。

5、出示字、词、句,指名读,分小组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

2、“狐、狸、猴”都是兽类,所以都有“犭”。

3、“狐、狸”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猴”的三部分要写紧凑。

4、师范写,提示“狐”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右边与“候”不同。

5、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6、还有什么字是左右结构?

你会自己看自己写吗?

你想提醒别人什么?

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7、学生自己观察,学写“串、告”。

8、字体展示,学生评,师小结。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猴、串、告、诉、兔

 

语文园地4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

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

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如一人骑一会儿)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

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

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

”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做事要多动脑筋。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

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

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识字5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

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

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

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

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

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

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

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发现什么?

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 ,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

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

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

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