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1325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docx

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

2018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附解析

●考试大纲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情概要

考纲要求

两年高考

1.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3)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2017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江苏 2016江苏、新课标Ⅰ卷、四川、新课标Ⅲ卷  2015新课标Ⅰ卷、山东 2014新课标Ⅰ卷  2013江苏、安徽、山东、全国Ⅱ、四川

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2017江苏 2016江苏、天津、新课标Ⅱ卷  2014江苏、4广东 2013江苏、全国Ⅰ

3.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017新课标Ⅲ卷 2015新课标卷Ⅱ,39、2013海南、山东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4)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2016江苏 2014浙江、江苏 2013海南、江苏2012广东、江苏

(1)植物的组织培养;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3)DNA的粗提取和鉴定;(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014江苏 2012江苏、山东

●名师综述

本专题的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即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酶技术、DNA的粗提取及鉴定和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成分的提取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这几个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不但可以与必修部分的内容相联系,也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高考的力度逐年加大,高考的立意重在对生物技术过程的研究和理解,更高的要求是根据有关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以微生物的应用为考察对象,进行实验设计或者其他考察,考察的内容多种多样,考查方式和方向是更加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生活生产实际。

微生物的利用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测定等。

本专题易考查培养基、消毒灭菌等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

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并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计数、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等实际问题。

选修只以简单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酶的应用考点和

必修内容联系紧密,主要考查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等知识点,以简答或实验设计形式出现。

传统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考查上注重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考查形式上,这部分内容出现在选做题中,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考查上注重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考查形式上,这部分内容出现在选做题中,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此部分考题难度不大,试题往往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进行综合考查。

复习每个小专题时建议“抓大放小”,也就是掌握大的方法和思路,力求从宏观上去整体把握。

对于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必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因为本专题主要是一些生物技术操作中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比如植物组织培养,主要要掌握组织培养的核心过程即脱分化和再分化,影响因素、条件。

一要从实验角度剖析每项技术,把握其原理、材料、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二要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三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不同的技术,要联系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注意将不同实验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四是有条件的最好能动手做实验。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操作、数量变化的测定与应用、传统发酵技术;酶的存在与简单的制作方法,酶活力的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的应用、酶的制作和固定化。

2.从考查角度上看,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微生物的计数、分离和纯化培养;结合发酵食品制作过程考查传统发酵技术原理及基本操作;联系果汁生产、加酶洗衣粉等生产生活实例,考查酶特性探究的实验分析与设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

3.从考查趋势上看,预计2018年的高考命题不会趋向于通过果酒、果醋、泡菜制作等生产实例,及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操作考查最基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实验引进人才,直接考查生物技术的过程,难度不大。

【析考题·明考向】

1.(2017年江苏卷,10)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答案】B

2.(2017年江苏卷,25)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答案】ABC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入氧气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通入其他气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装置中氧气减少,使酵母菌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则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有密切关系,C正确;气体入口管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管在

液面以上,不能交换使用,D错误。

3.(2016年江苏卷,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答案】D

【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不宜直接食用,D正确。

4.(2015年江苏卷,24)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ABC

5.(2015年江苏卷,17)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18℃,将腐乳胚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A正确;腐乳胚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坏表面会出现黏性物,B正确;勤向腐乳坏表面喷水,会导致豆腐含水量过高,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6.(2016年江苏卷,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  )

A.海拉细胞悬液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

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D.蛙卵

【答案】A

7.(2016年江苏卷,25)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答案】BC

【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8.(2015年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解析】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时,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打开盖子,如果提前打开排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液体会冲出容器,造成污染,A错误;倒平板时,培养皿盖打开一缝隙,不能放到一边,B错误;接种时,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冷却后挑取菌落,不能趁热挑取,以免杀死微生物,C错误;由于平板倒过来放置,则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的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

9.(2017年海南卷,30)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

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

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物质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

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

(2)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

(4)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葡萄糖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为营养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

【解析】

(1)图甲,与对照组比较,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先增加后平稳,曲线呈S型。

(4)实验目的是研究

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故自变量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绿藻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纤维素不能绿藻利用。

10.(2017年新课标Ⅲ卷,37)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

其提取流程为:

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解析】

(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应选择晾干的植物甲,因为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振荡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根据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杂质色素易被吸附。

(4)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选择沸点低的丙酮。

(5)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控制温度;又因为用了丙酮,所以要注意防火。

11.(2015年新课标Ⅱ卷,39)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填“α—胡萝卜素”或“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

(2)需要

(3)乙酸乙酯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解析】

(1)胡萝卜中含有的主要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

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胡萝卜素没有挥发性。

(3)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与水不混溶。

胡萝卜素虽可溶于乙醇,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

12.(2017年新课标Ⅱ卷,37)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菌种发酵时间

(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发酵时间。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和肽,脂肪转变为脂肪酸和甘油。

13.(2016年天津卷,10)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通气能提高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

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

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

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解析】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原因是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通气阶段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能量,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3)①A、B层颠倒后,B层醋酸杆菌获得的氧气较为充足,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pH也影响其种群密度。

②乳酸菌为厌氧菌,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层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

③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使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

14.(2016年新课标Ⅱ卷,3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

(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甲线粒体快

(2)有氧

(3)低于

(4)原不含有

(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第一阶段即果酒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18~25℃

,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15.(2016年新课标Ⅲ卷,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答案】

(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具有透明圈

(3)甘油

【解析】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若直接培养,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则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由题意可知,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由此可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鉴别能产生乳酸的乳酸菌;根据产酸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透明的原理,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然后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分离纯化。

(3)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即将1mL培养的菌种转移到已灭菌的盛有1mL甘油的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所以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16.(2017年新课标Ⅰ卷,37)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解析】

(1)细菌分解尿素是由于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只能生产者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

葡萄糖通常既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

(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对于“NH4NO3”或“尿素+NH4NO3”均含有无机氮源。

(3)KH2PO4和Na2HPO4为微生物提供P元素和无机盐离子如钾离子和钠离子,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17.(2017年江苏卷,31)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