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06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胶件检验标准(最全).docx

限公司企 业 文 件

注塑件检查指引

文件编号:

-QM-003

编 制:

受控状态:

审 核:

分发号:

批 准:

发布日期:

2019年06月15日

生效日期:

2019年06月15日

公司发布

有限1公司

文件编号

-QM-003

修改状态

A/0

文件名称

注塑件检查指引

页 次

第2页,共14页

1.目的

规范本公司注塑件检验和试验,使产品满足要求。

2.范围

适用于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件的检验。

3.检验依据:

订单资料、工艺文件、图纸、GB∕T2828.1-2012、BOM表(模具资料)、样板、《注塑作业指导书》.

4.检验工具:

标准光源对色灯箱、检验卡、表盘卡尺、电子称.

5.职责

5.1品质部负责检验标准的制订及最终判定;

5.2注塑车间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涵盖首检、自检、互检动作的执行落实;

5.3销售部负责提供客户对注塑件的基本要求,如提供客户签样;

5.4研发部/工程部负责新品的确认签样;

5.5PMC部负责提供生产订单资料,明确产品质量要求;

5.6仓库负责针对注塑件的数量清点、记录及整理归位。

6.检验方法

6.1.检验项目及标准

根据外观位置,轻重不良的区分,关于塑件的外观A、B、C、D面检验的方法:

不论何种产品,都应分为外观的A、B、C、D面

注:

A面:

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如:

产品的上盖、表面位置、前端及前面接口处

B面:

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

产品的侧面

C面:

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

如:

产品底面或被覆盖面

D面:

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

如:

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

6.2检验条件及环境

A在自然光或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明条件下检验;B观察距离:

300-350mm;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如6.5图一);

C观察角度:

水平方位45°±15°;

D检验时按正常要求的距离和角度扫描整个被检测面:

10S±5S;E观察时间:

<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有限1公司

文件编号

I-QM-003

修改状态

A/0

文件名称

注塑件检查指引

页 次

第3页,共14页

F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6.3检验顺序:

先正面(A面) 顶部(A面) 侧面(B面) 底部(C面) 反面(D面)

6.4外观尺寸及部件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游标卡尺或普通长度测量仪(卷尺)或电子称(重量)进行测量.

6.5外观检验示意图:

7..基本术语:

1)异色点:

其他名称:

斑点,杂色点、杂质.

由于原料混入异物或成型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出现塑胶碳化,使注塑件成型后在其表面形成斑点。

2)气纹:

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产品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缩水:

由于工艺参数设定不当导致塑件内部收缩,使产品局部或整体表面下陷成坑状。

4)熔接缝(接合线):

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缺胶/走胶不够:

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多出现在远进胶口处和较薄处。

6)白印:

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身颜色不同的白色痕迹(其它颜色产品类同)。

7)毛边/披锋/飞边:

(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孔堵/盲孔/粘模:

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飞边或多胶造成不通。

9)断裂:

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

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出现在产品边缘或产品分型面处。

11)油痕:

因于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或存有深色污迹。

12)变形:

较长的产品或肉厚(胶层)不均的产品,表面弯曲变形。

13)黑点:

由于物料受粉尘或由于料斗内积聚焦炭造成产品成型后出现黑(褐)色麻点状物质。

14)水花/料花/银丝纹:

由于物料存有水分造成产品成型后表面出现喷散银点状的不良。

15)混色/色粉扩散不开/色不均:

一种颜色产品混有其它与该颜色不一致的色,呈现片状缺陷。

16)顶针位油污:

由于模具未清洗干净造成产出品出现顶针位油污。

17)色差/颜色偏差:

超出标准样板颜色,出现深浅色。

与样板比对颜色不一致,出现上、下限之分。

有限2公司

文件编号

QM-003

修改状态

A/0

文件名称

注塑件检查指引

页 次

第4页,共14页

不同颜色之间颜色有差异,以最接近客户样板为基准,且颜色不同产品需分开包装。

18)透明度不够:

由于工艺参数温度过低或因物料配比比例失调导致塑件与样板不一致,出现浑浊、发黑等现象。

多见于PS、AS透明料产品。

19)标识错误:

外箱内产品与外标识卡内容不符。

20)组装不良:

由于产品设计不良或因参数因素导致塑件出现尺寸偏差,造成产品组装不到位或无法组装。

21)滑牙:

多见于旋盖产品装入配件出现一边旋入另一边,无法正常咬合紧扣到位。

22)合模线粗:

由于模具或工艺参数设定不当造成产品合模线粗糙凸起,有明显起级手感。

23)多胶:

由于模具损坏造成不该有的区域多出部分胶料。

24)流痕:

由于注塑参数设定不当或热流道部件损伤,物料配方不良造成产品外观面出现条状白痕或黄色条痕。

多见于麦香秸秆料和竹香纤维料制品。

25)水波纹:

产品表面呈现水波状的条纹。

26)哑色:

指产品失去原有光泽度,表面灰暗雾化无光泽,多由于温度设定不当或物料干燥度不够造成。

27)胶丝(毛丝/拉丝):

产品边缘或注塑件水口出现细如毛发的丝状物。

28)顶白:

颜色泛白,与周围颜色不一致,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29)料头大/浇口长/进料点高:

由于模具浇口设计不良或工艺参数设定不当造成水口位不平整,出现多余的部分。

30)披锋:

指产品边缘部位多出的无用部分,通常会有利边,易伤手。

多呈现片状或尖刺状,塑胶行业中也称毛边,飞边,尖角利边,溢边为披锋。

产生于模具分型面上,是由于材料流动性,模具结构缺陷,成型工艺不适当造成的。

31)气泡:

加工工艺不当引起的材料中空现象。

32)重量超标:

通过量具检测产品超出或低于该有的重量,出现偏重或偏轻的数据值。

33)模痕:

其他名称:

模伤,模花。

定义:

由于模具表面划花,碰伤,成型时在制品上留下的痕迹。

34)手指印:

因手指有油污或汗渍,在接触制件表面时产生的印迹。

35)毛刺:

产品边缘凸起刺手状的一种缺陷。

36)错位:

指整套产品在相互配合时出现的大小不一致或高低不平,触摸有明显起级手感。

37)发白:

平面拉伸过度或设备温度过低引起产品局部变白现象。

38)穿孔:

产品表面穿透呈现出的小圆孔现象,属于产品胶层过薄或工艺参数设定不当造成。

多见于进料点或胶层偏薄,成型较困难的区域。

39)刮伤/压痕/刮痕/刮花:

产品表面呈现条线状微缺陷,无手感。

40)烧焦(焦白/焦黄):

注塑件表面在熔体流动末端或排气部位或困气部位的碳化发黑或发黄,发亮的现象称为烧焦。

41)螺丝柱变形:

由于模具不良或因工艺参数设定不当,造成产品内部螺丝柱出现扭曲失形。

42)螺丝柱偏芯:

由于司筒针不良导致产品成型后螺丝孔偏位,部件组装对接无法锁紧螺丝。

43)浅划痕/刮花:

指没有明显刮手感觉,但35cm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且不能见到底色。

44)深划痕/刮伤/拉伤:

指有明显刮手感觉的线状凹痕。

45)脏污:

指灰尘、油迹、污水等35cm可见的外来污染物。

8.检验项目与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缺陷类别

规格要求

检验方法

备注

有限3公司

文件编号

-QM-003

修改状态

A/0

文件名称

注塑件检查指引

页 次

第5页,共14页

外观

MIN

胶面光滑,起毛及刮痕在30cm视距不明显.不影响后道工序组装,后道工序可遮盖住,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被发现或看到的缺陷。

目测/手感

MAJ

⑴注塑杂质或者黑点稍明显,有针尖大小在0.50mm

两个的分散点,可接受;

⑵注塑杂质触摸有明显起级手感,纳入MAJ级缺陷。

目测/手感/检查卡

MIN

注塑件非使用面允许有少许零星料花、杂质、混色、气纹,下道工序无影响或参照客户签样判定。

目测/手感/

MIN

同一批塑件颜色与色板或封样相比较色泽一致

目测

MIN

油污、混色后道工序装配可遮盖住,不影响使用。

目测

MAJ

注塑件表面不允许有油污、脏污、杂质、料花、气纹、烧焦、多胶、缩水、裂纹、缺料、模花、拖花、顶白、披锋、飞边、拉丝、粉尘、顶针位油污、进料点高、顶针位披锋、(顶针位披锋不允许高于平面)、合模

线粗。

目测

MAJ

注塑件的飞边、毛刺、进料点剪口都应修剪干净,修剪刀口必须平整.确保光滑无凸起手感。

目测/手感

MIN

使用面有明显黑点、杂质,下道工序喷油可遮盖住视为可接受。

目测/喷油样品

MAJ

产品使用面不允许出现明显表面粗糙(模花)其它注塑件侧面允许有稍许条线状划痕或擦毛,但必须是在距离眼睛30cm时不明显.

目测/手感

MAJ

其它:

刮花、拖花、气纹、料花、油污、色差、混色、模花(锈印)、粉尘.

目测

MAJ

产品表面有油污、脏污或使用脱模剂造成产品面存有油污造成喷油不良或附着力NG。

目测/试喷/附着力测试

MAJ

产品面存有防锈油绿色残留物或存有水花、混色造成后工序喷油不良(飞油、附着力NG)

目测/试喷/附着力测试

尺寸/单重

MAJ

参照《生产套料单》对注塑件进行重点尺寸及非常重点尺寸的检测验证,涵盖产品单重。

标准范围±0.3g

(或按客人要求控制)。

卡尺/电子秤

结构

MAJ

1、整体无弯折变形、缺胶、多胶、披锋、盲孔。

2、需配合部件需配合适宜、装配牢固。

目测/实配件/手感

有限4公司

文件编号

I-QM-003

修改状态

A/0

文件名称

注塑件检查指引

页 次

第6页,共14页

气味

MAJ

无明显异味,秸秆料有麦香味。

竹纤维料有竹香味。

鼻嗅

性能

MAJ

注塑件的尺寸除了按图纸检验外还必须进行实物的试装,试装效果须满足成品检验规范要求.

卡尺/实配

MAJ

缺胶、多胶、变形、穿孔、混色、用错料

目测

包装

MAJ

注塑合格的塑胶件产品用包装袋包装后再装箱,特殊产品需摆放纸质隔板,需摆放整齐,并用缠绕膜包装防护,整板产品需做身份证明标识,注塑件需按《注塑件作业指导书》相关要求装放包装、周转。

周转箱及包装袋需干净、卫生、整洁、无异味。

产品按要求排放到一定数量后,包装袋需折好。

当班作业员工需在周转箱侧面位置粘贴白色合格不干胶标签,对当班

机台产品做状态及身份标识,确保品质追溯。

目测

9.注塑件常见不良对照:

序号

不良分类

缺陷

检验方法

备注

1

模具缺陷类不良

凹凸点、模花/锈印、排气不良/困气、多胶、披锋、盲孔/孔堵

目测/手感

2

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