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049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docx

岳麓版选修一改革综合测试题

岳麓版选修一:

改革综合测试题

【试题集锦】【园地管理员整理】

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

3、梭伦改革的“解负令”反映了改革前

A.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君主与平民的矛盾

4、梭伦改革中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打下牢固阶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B.废除债务奴隶C.鼓励发展工商业D.划分公民等级

5、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6、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④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权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衰微B.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D.争霸战争的需要

9、《吕氏春秋》记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0、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B.“废沟洫”C.“尽地力”D.“为田开阡陌封疆”

11、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2、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制定连坐法

1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14、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15、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16、商鞅曾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7、商勒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18、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

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2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②设立三长制

③迁都洛阳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②实行宗主督护制③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④改汉姓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2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24、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

25、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2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27、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A.民族的融合B.分裂走向统一C.中央集权加强D.经济中心南移’

2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均输法④市易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9、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30、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31、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B.实行募役法C.颁行农田水利法D.推行免役法

3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33、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改革C.商鞅变法D.王安石变法

34、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D.推行重商主义

35、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

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

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

C.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

36、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集中体现在

A.“九十五条论纲”中B.《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中C《圣经释义》中D.《基督教原理》中

37、宗教改革中最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路德宗B.加尔文宗c.英国国教D.法国国教

38、下列对宗教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德意志B.宗教改革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加尔文教和英国民族教会居合法地位D.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

3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40、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1、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42、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43、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

“……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的缓慢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C.新思潮的冲击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4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45、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6、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4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48、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

49、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0、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得到一块份地B.农民不再受到村社的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以赎买份地

51、1861年农奴制改革

A.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D.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52、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53、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彼得一世改革B.废除农奴制改革C.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D.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54、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统治是通过

A.素丹亲自统治B.派遣总督管理

c.利用残存的马木路克管理D.总督与残存的马木路克一起管理埃及

55、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B.希腊C.马木路克D英法等国

5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有①取消包税制②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

③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④确立了土地私有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7、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A.民族工业B.官办工业C.纺织工业D.军事工业

58、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

A、中央集权B、整顿社会秩序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

59、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0、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

A.福泽谕吉B.吉田松阴C.伊藤博文D.高杉晋作

61、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62、自日本明治维新起,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因素有

①黑船来航②洋学的传人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④幕府的高压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条件是

A.广泛的群众基础B.有利的国际环境

C.改革派与天皇结成联盟D.改革派采取了割据富强的策略

64、推动日本近代化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推进殖产兴业B.发展教育C.改革社会风俗D.承认土地私有

65、造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和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日本国内市场狭小B.周围邻国衰弱C.藩阀长期垄断政权D.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66、“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67、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68、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9、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70、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朝鲜

71、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72、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73、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74、维新思想发展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中西思想结合的是

A.严复B.郑观应C.康有为D.王韬

7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76、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77、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C.不敢触动封建制度D.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78、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B、《中外纪闻》创办C、“公车上书”D、保国会成立

79、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C.明治维新后D.戊戌变法后

8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

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C.三权分立制D.君民共主制

81、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82、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①俄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埃及

A②④B.①C.①②④D.②

83、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4、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①梭伦改革②戊戌变法③穆罕歇德·阿里改革④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8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存在着土耳其、英国和马木路克三股外来势力

B.日本倒幕派联合外来势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C.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形势下展开的

D.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86、阅读下列材料:

历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看法不一。

宋人邵伯温在《问臣录》中说:

“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安,尽变更祖宗法度,&-F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

”而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粱启超在《王荆公》中写道:

“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掣政而一扫之。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

请回答:

(1)宋人邵伯温所说的“尽变更祖宗法度”,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2)邵伯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吗?

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6分)

(3)梁启超为什么肯定王安石变法?

请你对其观点进行评价。

(6分)

答案:

(1)针对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王安石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

整顿财政,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推行保甲法、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改革考试内容,改革“恩荫”制度。

(2)不芷确,完全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王安石变法,一度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对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克服“三冗”“两积”现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的“三不畏”的变革精神更应值得肯定。

(3)主要是为维新变法服务。

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作出了充分肯定是正确的,但过于拔高,特别是认为将历代所有弊政全部扫除,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点拨:

本题选择了两段评价王安石变法的言语。

两者的评价都过于绝对化,没有全面、客观地评价。

应该按照正确的观点,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

8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

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

……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

……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

(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材料二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2分)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四读图片回答:

(4)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1分)这一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

(2分)

(5)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十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案:

(1)主张废除。

(2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双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

(每一要点2分共6分)~

(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

(2分)

(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每一要点2分,共4分)

(4)政治改革缓慢;(1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

(2分)

(5)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88、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

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⑴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

(2分)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

(4分)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说明理由。

(4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

(3分)

(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分)

答案:

(1)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或折中、制衡的思想也可)(2分)。

如颁布土地法令上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如果持肯定态度,理由如下:

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

如果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

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得4分)

(3)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或“置产兴业”政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