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docx
《健康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传统的健康观:
体格强健,没有疾病。
2.健康: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心理和生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完好的状态(1948年WTO提出)
3.健康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影响,并且开展干预工作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战胜疾病。
4.应激:
是机体对应激源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同时伴有可以预测的生理变化,以及认知行为的改变。
注:
坎农最先将应激这一术语引入社会领域,提出稳态的思想以及战斗-逃跑理论。
5.应激源:
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6.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是基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
7.初级评价:
个体对一个潜在的应激事件,首先进行一个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有三种,无关的,积极的,消极的。
8.次级评价:
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进行评价的过程,即评价这个应激事件是有害的,有威胁性的,有挑战性的。
9.应对:
是个体处理使自身资源负担沉重或不堪重负的各种需求的过程,是由各种努力组成,即个体通过行动和内心思索去处理环境中和心理内部的各种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冲突。
10.社会支持:
是指来自个体所喜爱的,关心的,尊重的,珍惜的人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来自父母、配偶、亲戚、朋友或社交团体及宗教团体)甚至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宠物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的信任。
11.急性应激:
指最近的,将来的和将要到来的需求及压力引起的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的应激。
12.慢性应激:
指漫无止境,不会随时间而减弱的看不到出路的需求和压力引起的应激。
13.尼古丁替代疗法:
使用一些尼古丁替代物(尼古丁贴剂、尼古丁口香糖、)等,帮助吸烟者戒烟,通过这个途径使尼古丁吸收缓慢,逐渐减少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摄入量,使得戒烟者对戒烟反应减小。
14.安慰剂:
指的是那些治疗效果与本身药物特性无关的药品或方法。
15.安慰剂效应:
当病人服用了治疗上无效的药物后,报告说病情有所好转时,出现的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16.悲观的解释方式:
倾向于将生活中的一些负性事件,进行内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
17.乐观的解释方式:
倾向于将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进行外部的,变化的,和特殊的归因,将积极事件进行内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
18.特质乐观:
指的是一种稳定的,相信自己在生活中将会体验到好的后果的倾向。
19.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体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任务的信念。
20.生物反馈:
是给予个体以及关于他的有关生理活动的信息,如肌肉的紧张程度,帮助他们调节这一活动,以减轻与该活动有关的症状的过程。
即借助于仪器(生物反馈仪)将人体有关生物活动信息(如皮肤电、肌电、脑电、心率等)动态地加以记录,放大和转换,并反馈给个体。
从性质上来说,生物反馈是一种操作学习的过程。
21.脑电a反馈:
利用示速器,呈现散光或是图片进行反馈,最终使脑电成分中出现a波,进入一种愉快的、松弛的安静状态。
22.心理神经免疫学(PNI):
是一门研究心理行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的交叉学科,它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心理,行为与健康的相互关系。
23.疼痛阈值:
是指个体把一个刺激感受为疼痛的最初的那一个数值。
24.疼痛忍受:
是指个体不再接受更大强度的疼痛刺激的那一个数值,或者个体不再愿意忍受某一个强度的刺激的数值。
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别称为“疼痛敏感范围”。
填空、多选、判断
1.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2.1978年,美国心理协会(APA)正式将健康心理学划作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第38个分支)
3.1978年APA成立健康心理学分会
4.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发行
5.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是健康,目的是治疗疾病,研究对象是正常人
6.希波克拉底:
瘴气理论、体液学说(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胆汁质)
7.心身关系的观点:
心身分离、心身统一
8.心身二元论:
只有生物学因素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是由心理因素所致与生物学因素无关
9.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相关研究、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10.导致动脉硬化的生活方式:
肥胖、抽烟、高血压、缺少运动
11.纵向研究a.前瞻型研究:
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
b.回顾型研究:
以现在为终点追踪到过去的研究
12.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致病: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12.五行:
金、木、水、火、土
五脏:
肺、肝、肾、心、脾
13.君子三戒:
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
14.医德最高境界:
不治已病,治未病
15.应激源的类型:
生物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16.应激源的特征:
负性生活事件、不可控制的事件、模棱两可的事件、生活核心部分事件
17.作为身体防御的应激:
a交感肾上腺髓质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急性应激坎农的“战斗逃跑理论”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产生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等慢性应激对健康产生的危害更大
塞尔耶的“一般适应综合症”
18.应激导致免疫功能障碍体现在2个方面:
A.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
B.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的异常性增强)
注:
免疫抑制机制可能与HPA轴异常兴奋有关
19.应激中的认知评价分为:
初级评价、次级评价
20.应激的理论:
a塞尔耶的“一般适应综合症”
b拉扎鲁斯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21.成功应对的标志:
a个体通过应对降低了生理唤醒,如心跳、脉搏、皮肤电的指数从过高恢复到正常
b个体是否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以及这个恢复过程的长短
c是否能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
22.应对的方式:
a逃避和迎击
b情感的宣泄
cA型行为
注:
C型人格应对的方式:
退缩、忍让、压抑
23.A型行为的三大典型特征:
a时间紧迫感
b竞争性强
c高度的敌意和侵犯(促发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
24.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
a童年形成压抑,内心痛苦不向外表达及克制的性格。
b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自信不足、过分忍让、回避矛盾、调和行为、愤怒不向外发泄而压抑(生闷气)屈服于外界权势,压制自己的情绪,焦虑,应激反应强。
25.霍姆斯.和瑞《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1967
生活变化值:
把个体过去几年所经历的所有应激事件的生活变化单位的数值相加。
生活变化值越高,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越多,越容易患病。
26.现代应激理论的模型:
应激源-中介因素-应激反应
27.应激生活事件的调节因素:
a个人资源(信息寻求、停止活动、内部心理活动、寻求他人个性特征)
b社会资源(社会支持)
28.社会支持的形式:
评估支持、实物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
29.照顾有病的家庭成员属于慢性应激
30.中国人的理想体重指数BMI:
19~23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
BMI>30属于肥胖
BMI<20属于瘦弱
20.125.131.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的一个重要特征。
32.有氧锻炼的好处:
a调节和加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
b减少肥胖和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33.厌恶治疗的方法:
电击、快速吸烟、过量吸烟、认知敏感
34.自我效能感是预测戒烟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旦自我效能感下降吸烟者复发的可能性就会上升。
35.归因方式的三维理论:
控制点、稳定性、普遍性
36.乐观的解释方式与健康呈正相关,乐观主义人格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实现的。
37.生物反馈的种类:
血压生物反馈、心率生物反馈、皮电生物反馈、脑电生物反馈。
38.免疫功能测验常用的评估方法:
计数测验、功能测验
39.较高量的疱疹病毒抗体出现,说明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
40.检测延迟类型高度过敏反应是观察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红肿面积越大,细胞的免疫功能就越强。
41.注射疫苗是评估免疫功能的常用方法,对人体无害。
42.注射绵羊红细胞具浮液是抗原
43.体外测验包括:
a检测疱疹病毒抗体数量
b检测延迟类型高度反应
c检测免疫系统中的体液能力
44.心理因素对免疫和疾病产生的影响:
受中枢神经系统、激素反应、行为改变。
45.哪些心理因素能够影响免疫疾病:
应激、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个性。
46.感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疾病、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药物成瘾、男同性恋)
47.疼痛的特点:
a是一种主观的经历
b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
c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形式
4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得分最高三个量表
注:
神经质三联体:
疑病,癔症,抑郁(慢性疼痛的人格特征)
49.对疼痛的忍受和外向性格呈正相关,和神经症呈负相关。
50.在实验中“减弱者”能够忍受更多的疼痛。
51.实验室对疼痛的测量两种方法:
疼痛阈值和疼痛忍受。
52.慢性疼痛控制的心理学技术有:
强化技术、放松技术、认知技术
注:
放松技术:
生物反馈技术、催眠、冥想入静
53.对临床疼痛测量的方式:
自我报告
简答和论述
1.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
a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中产生的作用。
b关心的只是病痛而不是真正的健康,关心的只是延长寿命而不是提高生命的质量。
C强调治疗而不是预防保健。
2.塞尔耶的“一般适应综合症”的阶段:
a警觉期:
机体调动自身的力量和资源应对威胁。
(惊恐反应阶段)
b抵抗期:
机体继续努力应对威胁,与威胁处在对峙状态。
(抵抗阶段)
c衰竭期:
个体不能战胜威胁,消耗了自身的生理资源,最终导致疾病或死亡。
(疲劳反应阶段)
3.拉扎鲁斯-应激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的核心观点:
应激是以认知评价为核心的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激是对事件进行评价,对自身潜力进行评价以及对自身反应进行评价的综合结果。
4.肥胖的原因及其危害:
原因:
a遗传的易感性
b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c躯体活动少(受社会地位的影响)
危害:
a腹部脂肪堆积(应急体重,代表着健康正受到应激侵袭)
b向心性肥胖(糖皮质激素分泌紊乱)
5怎样预防和减少肥胖:
a饮食控制(节食)是治疗肥胖最常见的方法。
注:
YO-YO节食:
反复节食,体重反复减少和增加,不仅不能够减肥反而会增加体重,尤其是增加腹部脂肪。
b药物治疗
c半进食或完全停食
d手术治疗(胃部分切除,控制极端肥胖)-减少胃容纳食物的能力
e行为治疗(治疗轻度肥胖)
注:
行为治疗包括:
认知重建、放松训练和坚定训练、营养辅导和饮食风格的改变、行为训练(强化)
6应激与饮食的关系:
a半多半少
b对于既不节食也不肥胖的人,应激可能会抑制饥饿感,减少进食。
c对于节食者来说,应激会解除节食者的自我控制,导致进食量增加,节食者“去抑制效应”因情绪沮丧,兴奋等引起对食物的抑制松懈,而导致饮食增加。
d男性在应激状态下吃的少,女性在应激状态下吃的多。
e应激影响进食种类:
面对应激,情绪化的人偏爱甜食,以及高脂肪的食物;节食者在应激状态下也偏爱甜食。
7.**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A锻炼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长期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B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同伴关系,会使人们坚持自己的锻炼计划。
C锻炼可以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D锻炼对心情和自尊有良好的影响。
8.引发青少年吸烟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影响)
a淡化与父母的关系
b建立与同伴的关系
c建立独立的自我认同感
9.安慰剂如何发挥作用:
a从生物学的角度:
当使用安慰剂后,体内会产生和释放出一种类似于鸦片的物质-内啡肽,内啡肽可以减少疼痛引起兴奋。
b从心理学的角度:
产生期待效应。
10.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区别:
A从产生的焦虑情绪方面:
急:
随疼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诊断和治疗的进行,焦虑一般会降低。
慢:
起初的焦虑会一直持续,并且由于不断出现的无助和绝望感,变得更加严重。
B从药物反应:
急:
麻醉药和止痛药。
慢:
无作用。
C从应对措施:
急:
无
慢:
患者会采取偏离正常的应对措施,疾病灾难化陷入幻想或社会退缩等。
D从疼痛产生的因素:
急:
单纯的生理因素导致。
慢:
包含了复杂的生理、心理、社会成分的相互作用。
特别关注:
实验
实验一:
麦德尔和科恩的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实验。
A.实验介绍:
大鼠喝了糖精水会死亡
B.实验模型:
以嗅觉和味觉的新异刺激(如糖精水)作为条件刺激,以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两者配对呈现,之后单独呈现条件刺激(糖精水)也能产生免疫抑制效应。
C.实验程序:
a条件反射组(糖精水+环磷酰胺)配对
b非条件反射组(水+环磷酰胺)呈现糖精水
C安慰剂组(水+蒸馏水)呈现水
免疫系统观察指标:
注射抗原,观察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浓度越高,
免疫状况越好。
D.实验结论:
三个组抗体浓度比较,安慰剂组最高,非条件反射组次之,条件反射组最低。
实验二:
空瓶应激
A.实验假设:
由空瓶应激导致的情绪应激是否会对动物的情绪产生影响。
B.实验程序:
a情绪应激组—动物每天只有一次饮水机会,另外一次给于空瓶刺激。
b生理反应组—动物每天只有一次饮水机会,另外一次不给于空瓶刺激。
c对照组—每天饮两次水。
行为指标:
考察攻击行为和探究行为
系统免疫指标:
白细胞计数,抗体浓度(抗OVA)
C.实验结果:
a情绪应激组攻击行为和探究行为显著增加,白细胞计数下降,抗体浓度下降。
b生理反应组只诱发探究行为,不诱发攻击行为,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和抗体水平。
c所有指标无显著变化。
D.实验结论:
本实验论证了由空瓶应激所导致的情绪应激确实能对动物的行为及免疫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即攻击行为,探究行为显著增加,免疫系统功能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