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扩散机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9926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曝气扩散机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曝气扩散机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曝气扩散机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曝气扩散机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曝气扩散机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曝气扩散机理.docx

《曝气扩散机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曝气扩散机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曝气扩散机理.docx

曝气扩散机理

曝气扩散机理

   曝气扩散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核心技术,本文就曝气扩散机理在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1 按照流体运动性质分析曝气扩散的区别

  曝气扩散的实质就是使气相中的氧向液相中转移。

气相中的氧转移为液相中的溶解氧,是通过流体运动形成气液接触界面而完成的。

因此,按照流体运动性质来分析则可以看出曝气扩散技术的区别。

如果采用流体运动的性质来区分,曝气扩散技术则有下列两种基本形式。

1.1 液相流体主动运动型

  叶轮与转刷(盘)表面曝气是采用制造液相流体的水跃而形成气液接触界面; 射流曝气是依靠射流液相流体吸入气相流体而形成气液接触界面,这些均是属于液相流体主动运动型,其技术特征是:

动能作用于重质液相流体运动;轻质气相流体是被动接触;在叶轮或转刷(盘)搅动处、射流口附近产生局部连续的气液接触界面。

1.2 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型

  鼓风曝气是由风机输送气相流体,经曝气器的扩散作用以升泡运动的方式形成气液接触界面,这就是属于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型,其技术特征是:

动能作用于轻质气相流体运动;重质液相流体是被动接触;由升泡的上升运动,可产生立体连续的气液接触界面。

 

鼓风曝气与机械曝气流体运动特点的比较

项  目

鼓风曝气

机械曝气

动能作用

气相(轻质)流体运动

液相(重质)流体运动

流体运动

气相(轻质)流体主动运动

液相(重质)流体主动运动

接触界面

气液接触界面立体连续

气液接触界面局部连续

充氧形式

立体升泡

局部水跃

2 “氧利用率”不能确定曝气器实际运行的功效

  曝气器的作用就是促进氧的传质,“氧利用率”似乎理所当然的应是反映曝气器技术性能的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一种采用“氧利用率”来判定曝气器技术性能的习惯观点。

但是,如果对“氧利用率”作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该指标不能真实确定曝气器实际运行的功效。

2.1 “氧利用率”实质是不受变量影响的定值

2.1.1 氧利用率公式

  氧利用率=[qc/(0.28×q)]×100%(CJ/T3015.2-93)

  qc—标准状态下,测试条件,曝气器充氧能力(kg/h);

  0.28—标准状态下,1M3 空气所含氧的重量(㎏/M3);

  q—标准状态下,曝气器通气量(M3/h)。

  由上式可知,氧利用率取决于充氧能力(qc)与通气量(q)两个因素。

2.1.2 在曝气器充氧能力(qc)与通气量(q)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正比关系,即充氧能力(qc)的大小取决于通气量(q)的多少。

通气量为0,充氧能力也等于0。

在一定的通气量范围之内,随着通气量的加大充氧能力也随之加大。

  所有曝气器所标明的充氧能力(qc),都是在清水试验条件下依据一定的通气量(q)而测定获取的。

2.1.3 氧利用率公式也可以写成下式:

  (1/0.28)×100%×(qc/q)=0.0357×(qc/q)

  因为充氧能力(qc)与通气量(q)之间存在正比关系,qc/q结果为常数值,所以“氧利用率”实质上是一个不受变量影响的定值。

不受变量影响的定值参数,所表述的仅仅只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决不表明功效的技术性能。

响的定值参数,所表述的仅仅只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决不表明曝气器实际运行功效。

2.2 “氧利用率“不反映氧传质的效率

2.2.1 一个大泡,如果被分割成小泡的数量愈多,则所形成的“泡表膜”面积愈多,“泡表膜”是进行氧传质的功能膜,如果只站在“氧利用率”这一角度片面的看问题,当然是气泡被分割得愈小愈好。

2.2.2 要获取较高的“氧利用率”,就必须尽可能产生较多的“泡表膜”。

一个大泡(一个单位的空气)被扩散形成的小泡数量愈多,“泡表膜”也就愈多,“氧利用率”也就愈高。

由此可见,“氧利用率”仅仅只是与气泡扩散程度有关,而与动能作用气泡扩散的过程无关。

也就是说“氧利用率”只表明一个单位的大泡被分割成小泡的多少,而与扩散分割过程如何,动能消耗多少完全无关。

因此,“氧利用率”并不等于氧传质的效率。

2.2.3 按照孔隙扩散原则,多大的孔则产生多大的泡。

如果空气通过直径为1μm的孔眼是被分割形成1μm的气泡,则此类微孔曝气器在运行中,无论阻力损耗多大,也无论孔眼堵塞了多少,只要还有孔眼在通气,就一定是产生1μm的小气泡,显然此时“氧利用率”也没有变化,但真实的运行功效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2.2.4由于“氧利用率”只与气泡分割扩散的程度有关,一个单位量的空气,只要排气孔眼的直径是1μm,无论是短时间内经过众多孔眼排出,或是长时间内经过少量孔眼排出,因为扩散结果始终是分割成直径为1μm的小泡,所以,其“氧利用率”是会始终保持不变的。

由此可见,只用“氧利用率”来说明曝气器的氧传质效率,显然会产生误导作用。

2.2.5 如果曝气器的设计参数是:

通气量=2M3/h、氧利用率=25%,由于要确保实现较高的氧利用率,排气孔眼设计为采用微小孔。

但在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通气孔眼被堵塞,单个曝气器的通气量只能达到0.2M3/h,也就是说工作效率已降低了90%,由于“细孔产生细泡”原理与孔眼堵塞程度无关,此时所谓的“氧利用率=25%”并无变化,但其真实的氧传质效率已经是变得很低了。

2.2.6 “氧利用率”所表明的是:

单位空气中的氧,经气泡分割所形成的“泡表膜”产生氧传质作用的利用率。

氧传质效率应说明的是:

单位空气中的氧,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泡表膜”产生氧传质作用的量。

显然,“氧利用率”并非就是氧传质效率。

2.3  鼓风曝气器氧利用率比较

  大孔排气类:

  喷射曝气器≈5%

  螺旋曝气器≈5%

  散流曝气器≈7%

  旋混曝气器≈21%

  小孔排气类:

  软管微孔曝气器 ≈13%(受孔变影响)

  软膜微孔曝气器 ≈25%(受孔变影响)

  微孔曝气器   ≈25%

  由以上各种鼓风曝气器(旋混曝气器除外)的“氧利用率”可以看出,通气孔眼的大小决定氧利用率的多少(孔隙扩散原则)。

如果采用“氧利用率”来评价曝气器的技术性能,当然会得出曝气器孔眼愈细愈好的观点。

  “微孔”必然是阻力大、易堵塞,因此“氧利用率”高,并非就是曝气器的实际氧传质效率高。

实际上决定氧传质效率的先决条件是排气结构的可靠性,曝气器“氧利用率”再好,如果排气结构不可靠,其真实的氧传质效率与技术性能同样也是不可靠的。

  HS旋混曝气器由于是采用大孔排气,经多种结构作用扩散产生细泡,因而也就实现了其它类型曝气器无法实现的,既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又具有真实可靠的氧传质效率这样一种优良的技术性能。

气结构的可靠性,曝气器“氧利用率”再好,如果排气结构不可靠,其真实的氧传质效率与技术性能同样也是不可靠的。

  旋混曝气器由于是采用大孔排气,利用气泡上浮动力经旋流、导流、紊动、碰撞、阻挡等作用扩散产生细泡,因而也就实现了其它类型曝气器无法实现的,既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又具有真实可靠的氧传质功效的优良技术性能。

3 关于微孔曝气器孔隙问题的探讨

  微孔曝气器是依赖于微小孔隙对气流进行扩散,在微孔曝气器表面所具有的有效通气孔隙,是微孔曝气器的技术核心问题。

与微孔曝气器孔隙物理计算相关的有:

通气流速(V)、孔隙空间(S)、孔隙率(K)和孔隙量(N又称孔隙单位)。

3.1 通气流速(V)

  气流通过曝气器排气孔眼或孔隙的流速。

微孔曝气器采用的是气流经微小孔隙直接排出,仅仅只存在阻力较大的微孔扩散作用,因而气流通过微小孔隙的流速与孔隙排气产生的升泡流速大至相当,≈0.35m/s。

3.2 孔隙空间(S)

  曝气器通气孔隙的大小。

固定微孔曝气器≈50μm,软膜微孔曝气器≈100μm。

3.3 孔隙率(K)

  通气孔隙空间面积之和在曝气器表面(A)所占有的比例。

孔隙率有面积孔隙率与体积孔隙率之分,本文论述采用的是前者。

  如果单只微孔曝气器表面积直径按∮250㎜计,则该曝气器每小时通气2M3所需要的有效通气孔隙率为:

  K=[(2m3÷3600÷V]/[Am2(∮250㎜)]×100%=[2÷3600÷0.35]/[0.125×0.125×3.14]×100%=3.24%

3.4(N又称孔隙单量)

  在微孔曝气器表面有效通气孔隙的数量。

如果单只微孔曝气器表面积直径按∮250㎜计,所有通气孔隙看成是多个方形孔隙相联,有效通气孔隙率是3.24%,则有:

  固定微孔曝气器:

  N =[Am2(∮250㎜)×K]/Sm2(50μm)=125×10-3×125×10-3×3.14×3.24×10-2/50×10-6×50×10-6

 =636000(单量)

  软膜微孔曝气器:

  N=[Am2(∮250㎜)×K]/Sm2(100μm)

   =[125×10-3×125×10-3×3.14×3.24×10-2]/[100×10-6×100×10-6]

    =154100(单量)

  微孔曝气器的排气孔隙并不是以规则的单个方形孔形式存在,而是以50~100μm的孔隙状存在。

因此孔隙量计算的结果,实际上是多单量的微孔以孔隙状态相联。

3.5 有关问题的探讨

3.5.1 对于微孔曝气器的孔隙,在运行中能够排气的孔隙就是有效通气孔隙。

当微孔隙被堵塞以后,通气作用受阻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孔隙率与孔隙量下降。

3.5.2 因为微孔易堵塞是事物的固有性质,所以单只固定微孔曝气器在污水处理的长期运行中要保持60万单位以上的有效通气孔隙是不存在可能性的。

3.5.3 采用较新的加工方法,可以在一块直径为∮250㎜的软膜上开出10万单位以上的孔隙,在污水处理的长期运行中,由于软膜老化、孔隙堵塞或孔隙撕裂等原因,必然会要影响到孔隙率与孔隙量的变化。

3.5.4 综上所述,微孔曝气器虽然可能是具有很大的孔隙单量,但技术可靠性却很低。

在污水处理的长期运行中,采取较大孔隙单量的曝气扩散技术,其“微孔通气”的技术可靠性是难以保障的。

因此,微孔曝气在新机、清水条件下检测所表现的充氧效率,在污水处理的实际运行中会存在严重的退化作用。

4 气流扩散的技术合理性

  在鼓风曝气系统中,曝气器是终端关键设备,曝气器的功能实质就是对气流进行扩散。

4.1 气流扩散的合理性

  孔隙扩散不可能使气流扩散实现技术合理性。

曝气器对气流的扩散,从理论上讲当然是扩散程度越高越好,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泡越细越好”。

按照孔隙扩散的原理,“泡细”与“阻力”是一对矛盾;孔隙越细排气所产生的气泡也就越细,但孔隙越细阻力也就越大,孔隙也就越容易被堵塞,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气量也就越少。

因此孔隙的细小只能解决“泡细”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存在损耗大、气流扩散技术合理程度低、性能不可靠等问题。

4.2 气流扩散技术合理的基本要求

  排气阻力要小排气通畅可靠性要大,在此前提之下实现气流越分散越好。

通常污水处理曝气气源均采用的是鼓风方式,鼓风机属于低压运行设备,排气阻力大必然要影响到鼓风机的动力效率。

污水处理工艺的条件较为复杂多变,要达到排气阻力小和无堵塞的技术可靠性,排气孔只能是采用大孔(<Φ5mm=,但是,按照孔隙扩散的原理大孔排气是不可能产生细泡;因此,要使气流扩散技术合理,就必须由孔隙扩散之外寻求其他的扩散方法。

4.3 关于孔隙可变的孔隙扩散

  采用软性膜可变孔隙排气,虽然可使防止堵塞的性能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要求孔隙尺寸是在十分细小的范畴(0~100μm);因此,软性膜可变孔隙排气仍难以解决易堵塞与阻力大的问题。

软性膜在长期的受压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软性膜疲劳与老化问题,使孔隙可变的技术可靠性不高(孔膜易损)。

4.4 动力扩散的技术合理性

  动力扩散利用气体在水体中的上浮动力,发生“碰”与“撞”的作用而获取细泡,气流扩散完全脱离了细小孔隙的束限作用。

由于动力扩散采用的是大孔排气,实现了阻力小、不堵塞的扩散技术合理性。

仅是“技术合理”还不行,还要是“功能高效”,旋混曝气器具备设计科学的旋流、导流、紊动阻挡等多种“碰”与“撞”作用,实现了既是大孔排气又是功能高效,PD旋混曝气器很好地解决了动力扩散的技术合理性。

  

5 曝气器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污水处理保护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

采用技术性能可靠的曝气设备,是确保污水处理装置长期稳定运行的首要条件。

5.1由于鼓风曝气动力效率高,立体布气性能好,目前应用较为普遍。

鼓风曝气的终端关键设备是曝气器,因此可以说曝气器的技术发展状况就代表了鼓风曝气的技术水平。

由于曝气池相关的工艺理论计算,基本点就是曝气氧利用率,从而导致出现了对曝气器的技术评价重点集中在氧利用率,也导致出现了孔隙扩散——排气孔隙越来越细的现象。

5.2应当指出,孔隙扩散由固定孔隙到软性膜可变孔隙,技术水平是有所发展,孔隙扩散曝气器在污水处理装置新安装投运初期会表现良好,但孔隙扩散技术可靠程度太低,现实运行情况不尽人意,这就不得不使人深思孔隙扩散中的技术合理性问题。

5.3任何一种设备,其功能效率必须要有合理的技术支持,这是一个很通常的技术原则,孔隙扩散完全不符合这样的技术原则。

从理论上讲,设备的功能效率是越高越好,但这种功能效率如果没有合理的技术支持,则其肯定是不可靠的。

曝气器的“氧利用率”当然是要越高越好,但如果实现这种效率是以降低技术可靠性为代价,显然是有问题的。

5.4目前所谓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孔隙扩散,可以使曝气器氧转移率达到30%以上,但无非是排气孔隙更加变细,进气除尘要求更加严格,阻力损耗更加增大;即以更加的技术不合理来实现的,其实际应用结果也只能是技术更加的不可靠。

5.5孔隙扩散不可能解决技术合理性的问题,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但为什么孔隙扩散现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地位呢?

  一是以往曝气器的充氧性能完全取决于排气孔隙的大小,大孔排气不能实现较高的氧转移率,形成工程上偏重于选择以微孔方式排气的曝气器。

二是曝气工艺工程设计基本点就是要求曝气器要有较高的氧转移率。

  从实际情况看,曝气器孔隙扩散的应用是处在满足了氧利用率的要求却难以满足技术合理要求的状态,微孔曝气器在应用存在氧利用率与技术可靠性的矛盾。

5.6 PD旋混曝气器由于是利用气泡上浮动力进行扩散使气泡破碎变细,既可以达到较高的氧利用率又可以满足技术合理的要求,技术性能十分可靠。

这也可以充分说明,只有脱离孔隙扩散的曝气技术才能够实现曝气技术先进合理。

6 曝气器动力扩散与孔隙扩散的比较

序号

项 目

动力扩散

孔隙扩散

01

工作原理

气泡上浮动力为扩散动力经旋流、导流、紊动、碰撞阻挡等作用形成扩散。

由微小孔隙限制作用形成扩散

02

排气通道

一套曝气器一个排气孔,防堵塞、防

一套曝气器上的排气孔隙越来越多、越来越微小,易堵塞易损坏。

03

阻力损耗

<80Pa

>5000Pa

04

氧利用率

21﹪

>21﹪

05

排气通量

稳定

受孔隙堵塞或孔隙膜片损坏的影响而不稳定。

06

动力效率

4.8kg/kw·h长期运行保持稳定

孔隙堵塞或孔隙膜片损坏必然影响动力效率下降。

07

进气除尘

无要求

有要求

08

孔膜更换

09

孔膜清洗

10

设备材质

工程塑料、不锈钢

软性孔隙膜易损坏固定孔隙膜易堵塞

11

管内积水

有自动排除配气管道内积水的措施。

需进行排空操作

12

运行状况

细泡均匀密布,长期稳定运行保持不变。

新机运行良好,但难以保持长期稳定。

13

布气平衡

全池均匀稳定

孔隙堵塞与孔隙膜片损坏会破坏布气的均衡。

14

技术性能

大孔排气 细泡布气

微孔排气 细泡布气

 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r)

 

几十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活性污泥法无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有良好效果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类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活性污泥法的不足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占地巨大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城市变得拥挤,许多城市土地稀缺,而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动辄几公顷,甚至几十公顷的占地无疑成为一种制约。

环境恶劣巨大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大面积暴露在大气之中,极易产生臭气污染,周围居民无法忍受。

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拒绝与污水处理厂为邻。

性能不稳定由于是一种悬浮状态的微生物胶团,活性污泥的浓度通常在6000毫克/升以下,外界环境(温度,污染物浓度等)极易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污泥膨胀,使处理水质恶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种针对以上问题研发出来的新的污水处理技术首先在法国得以运用,这就是“淹没式固定生物膜曝气滤池”。

法国OTV公司在淹没式固定生物膜曝气滤池领域拥有近20年的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并且在世界各地建设了100多座类似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其中一种工艺便是BIOSTYR(r)生物滤池。

BIOSTYR(r)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一代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它既可以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也可以用于处理出水需要回用等其它要求的污水深度处理,并且能够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准。

基本结构

BIOSTYR(r)工艺是一种淹没式上向流生物滤池,其滤料为比重小1的球形颗粒并漂浮在水中,我们称之为BIOSTYRENETM。

每个生物滤池单元包括:

*进水管和位于滤池底部的配水渠(同时可用于反冲洗水的排除);

*两条空气第(管孔管),一条用于工艺曝气,一条用于气反冲洗;在硝化/反硝化反应时用两条管道,在单一硝化反应时曝气和反冲洗为同一条管道;

*3~3.5米的滤料层,滤料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

*滤池顶部有混凝土滤板,防止滤料的流失;

*滤板上安装有滤头,用于滤池出水。

工艺原理

根据曝气管道位置的不同设置可以控制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程度,也可以单独进行硝化反应或反硝化反应。

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功能的BIOSTYR生物滤池,其曝气管位于滤床中的经过计算的位置,将滤床分隔为下部厌氧区和上部好氧区,它可以去除所有可降解的污染物,含碳污染物(COD和BOD),悬浮物(SS),氨氮和硝酸盐(即总氮),反冲洗气管位于滤池底部。

对于通常的仅需要进行硝化反应(对氨氮有要求),在曝气和气反冲洗时共用一根位于滤池底部的穿孔管,从而使整个滤床处于好氧状态,它可以去除大部分可降解的污染物,含碳污染物(COD和BOD),悬浮物(SS)和氨氮。

配水和进水:

从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出来的水通过配水堰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滤池的进水渠中,然后通过进水管重力流入滤池底部的配水渠,在进水管或渠上安装有自动阀门,用于某些情况下的停止进水(比如在反冲洗的过程中),污水通过滤池底部的配水渠进入到整个滤池,这些设计保证了滤池在整个截面上的均匀配水。

同下向流滤池(如滤料的比重大于1)不同,该滤池的水头保证了进水配水的均匀,因此滤池底部不再需要滤头(那样很容易堵塞)或者配水管网,并且在处理前不需要筛网。

滤料:

BIOSTYRENETM滤料是一种粒径小、形状一致的球形滤料,其比重小于1,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它具有如下特性:

*滤料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处理负荷高;

*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好,不易磨损;

*滤料的原材料来自于国内的工业原料,可就地生产加工,成本低廉;

*滤料损失极小,几乎不用更换。

由滤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其巨大的表面积上附着了大量的微生物,在底部曝气管所提供的氧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含碳污染物(COD和BOD)被降解,氨氮则被氧化成硝基氮。

在硝化/反硝化的情况下,处理后的出水需要进行回流,回流水和原水在进水渠中混合后进入滤池,污水首先进入滤床下部的厌氧区,在此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回流水中的硝基氮去除;然后进入上部的好氧区,在此将含碳污染物分解,将氨氮转化为硝基氮。

由于硝化、反硝化反应机理受进水水温的影响很大,因此低进水水温将明显影响生化反应的池容。

但是,BIOSTYR(r)滤池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1~2小时),同时还有80~100°C的工艺空气的连续鼓入,因此生化反应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极小;同时,由于在滤池中的微生物是固定在载体上,而不象活性污泥法悬浮在水中,因此其单位体积内的生物量极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较低的进水水温对其生化反应影响较小,BIOSTYR(r)滤池可以在8~30°C的范围内正常运行。

最后,污水流经滤床的方向是压缩滤料的方向,而不是扩展滤料的方向,由此也加强了对悬浮物质的截留作用,从而不再需要沉淀池。

滤池的处理出水:

漂浮的滤料通过混凝土盖板阻挡在滤池中,盖板上安装有许多滤头,可使处理后的出水流出,由于这些滤头只同处理后的水接触,因此避免了堵塞;同时,由于这些滤头上面没有滤料,故而很容易进行维护。

滤池反冲洗:

随着悬浮物质的截留和生物膜的不断生长,滤床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即重力反冲洗和气反冲,反冲洗后的水由滤池底部的集水沟(即进水暗渠)收集并排到一个集水池中。

反冲冼水即滤池顶部滤板的上面储存的一定高度的清水层,此清水层在一组滤池中是相通的,清水层的高度是经过计算的,可使所储存的水量足够用于滤池的反冲冼。

由于反冲洗是通过重力进行并与正常过滤的方向相反,因此不再需要反冲冼水泵。

定期的逆向流反冲洗可以去除过剩的生物膜和所截留的悬浮物,而不需要使它通过整个滤床。

向下的水的冲洗可以在最短路线内把截留物冲出滤床,并且是截留物重力落下的方向,节约能耗且效率高。

反冲洗过程如下:

*关闭滤池的进水阀,打开滤池底部的反冲洗排水阀;

*滤池顶部的清水重力流下,进行预冲洗;

*然后辅以气反冲进行气水联合反冲;

*仅用空气冲洗和仅用水冲洗交替进行;

*最后再仅用水冲洗。

反冲洗的控制程序分两种:

即时间控制(正常情况下是24小时反冲洗一次)和压差控制(即通过滤料层上下的压力差进行自动起动运行)。

滤池的曝气:

每个滤池的工艺空气和反冲洗空气由同一台鼓风机堤供,鼓风机是不停止工作的。

只不过在进行硝化/反硝化型的滤池中,它们的布气管网是分开的,并且由阀门进行切换;而在单一硝化的滤池中,工艺空气和反冲洗空气是同一布气管网,两种方式的供气由滤池入口的调节阀调节。

滤池的工艺性能:

根据去除污染物的不同,BIOSTYR(r)滤池可以分为除碳型,硝化型,硝化/反硝化型以及后反硝化型。

由于滤料上附着的巨大而丰富的生物膜,BIOSTYR(r)滤池的处理能力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

主要优点

*由于BIOSTYR(r)工艺将滤池和生化反应器结合起来,因此不再需要沉淀池;

*占地面积小,是常规工艺的1/4~1/5,节省大量征地和地基处理费用;

*池容小,土建工程量比其它工艺少20%~40%;

*全部模块化结构,改扩建容易,工期短;

*上部出水为清水,滤头不易堵塞,检修和更换容易。

无需放空滤池中滤料;

*可对厂区进行全封闭,无臭味污染,视觉和景观效果好;

*不需要单独的反冲冼水和反冲洗水泵,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穿孔管曝气,节省设备投资和维护费,效率高。

而膜式曝气头通常在运行两年后开始丧失其效率;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低温运行稳定,受温度影响很小;

*由于其具有连续的物理过滤能力,一旦生物反应发生问题,滤池仍可去除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而且仅需要几天即可恢复生物处理能力,而活性污泥法需要几个星期才能恢复;

*工艺操作灵活,同一滤池内可同时完成硝化的反硝化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