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9586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docx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简

 

GPSSurvey快速RTK

操作指南

 

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

GPSSurvey快速RTK操作指南

1.测量前准备

2.架设基准站

3.建立新任务(3.1新建任务3.2坐标管理器3.3保存任务)

4.设置基准站(4.1基准站选项4.2启动基准站接收机)

5.设置流动站(5.1流动站选项5.2启动流动站接收机)

6.键入(6.1键入点6.2键入直线6.3键入道路)

7.校正(7.1键入已知点7.2观测已知点7.3校正已知点)

8.测量9.RECON蓝牙驱动10.网络RTK技术

11.上网拨号12.VRS流动站设置

导读

为了清晰明快地描述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下表列出了本手册的文字表现习惯。

种类

实例

特征

说明/助忆

菜单

【文件à新建】

中括号+箭头

有时会有多层

按钮

确定、取消

边框+阴影+灰底

助忆:

看似可按

对话框内的控件及栏目

名称

灰底

出现于对话框中的各种内容

醒目效果

注意

加粗

表1文字表现含义

在GPSSurvey软件中所使用的符号代表的意义:

符号

含义

表示已知点目录或基准站目录,无实际意义

正常键入点

地形点

基准点

控制键入点

放样点

连续点

观测控制点

计算点

直线

起始点

弧线

道路

表2软件中各符号意义

1.测量前准备

开始测量之前,首先要对控制软件进行设置,最终得到和当地符合的结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Ø架设基准站

Ø新建任务à配置坐标系统à保存任务

Ø设置基准站(包括安装、手簿设置)

Ø设置流动站(包括安装、手簿设置)

Ø键入已知点

Ø点校正

Ø测量

下面按照以上顺序依次介绍操作过程及方法:

2.架设基准站

要求:

Ø基准站应当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

Ø基准站应架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利于UHF无线信号的传送,如移动站距离较远,还需要增设电台天线加长杆。

当基准站启动好之后,把电台和基准站主机连接,电台通过无线电天线发射差分数据。

一般情况下,电台应设置一秒发射一次,即电台的红灯一秒闪一次,电台的电压一秒变化一次,每次工作时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一下电台工作是否正常。

3.建立新任务

3.1新建任务

运行手簿GPSSurvey软件,执行【文件à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选择坐标系统,其它为附加信息,可留空。

新建任务

3.2坐标管理器

【配置à坐标系管理】

坐标系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坐标系的设置。

选择已有坐标系进行编辑(主要是修改中央子午线,如标准的北京54坐标系一定要输入和将要进行点校正的已知点相符的中央子午线),或新建坐标系,输入当地已知点所用的椭球参数及当地坐标的相关参数,而【基准转换】、【水平平差】、【垂直平差】都选“无”;当进行完点校正后,校正参数会自动添加到【水平平差】和【垂直平差】;如果已有转换参数可在【基准转换】中输入七参数或三参数,但不提倡。

当设置好后,选择确定,即会替代当前任务里的参数,这样测量的结果就为经过转换的。

如果新建一个任务则不需要重新作点校正,它会自动套用上一个任务的参数,到下一个测区新建任务后直接作点校正即可,选择保存会自动替代当前任务参数。

3.3保存任务

【文件à保存任务】

保存任务

注:

新建任务后一定要保存任务,否则新建下一个任务后会丢失当前任务的测量数据,位置最好选“主内存”。

4.设置基准站

4.1基准站选项

【配置à基准站选项】

基准站选项

广播格式:

一般默认为标准CMR(当然也可以设为RTCA或RTCM);

一般测站索引(可输1-99等)和发射间隔默认即可;

高度角:

限制默认为10度,用户可根据当时、当地的收星情况适当的改动;

天线高度:

实测的斜高;

天线类型:

选择当时所用天线;

测量到:

选择测量仪器高所到位置,一般为“天线中部”。

注:

由于CMR具有较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因此,建议用户选择CMR;

4.2启动基准站接收机

【测量à启动基准站接收机】(如若没有与接收机连接则为灰色,不可用)

启动基准站

输入点名称后选此处用单点定位的值来启动基准站,也可从列表中选已输入的已知点来启动(一般来说:

在一个工作区第一次工作时用单点定位来启动,然后进行点校正;下一次工作时用上次工作点校正求得转换参数,仪器需架设在已知点用此点的已知坐标启动基准站)。

以单点定位启动为例,选择此处后再确定,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确定,即保存启动基准站的所有设置到主机(在基准站没有移动的情况下,下次工作时直接开启基准站即可正常工作;但移动基准站后一定要重新设置基准站,如果基准站被设为自启动,此时已无效,需复位基准站主机后重新开关接收机)。

基准站启动成功后,显示“成功设置了基站!

”,否则“设置基站不成功!

”,则需重新启动基准站(一般来说,用已知点启动时,如果输入的已知点和单点定位相差很大时,会出现此情况,造成原因一般为设置中央子午线或所用坐标错误)。

5.设置流动站

5.1流动站选项

【配置à移动站参数à移动站选项】

移动站选项

需注意的是广播格式一定要与基准站一致;

天线高度:

通常为对中杆的长度2米;

测量到:

通常为“天线中部”;

天线类型:

选择所用天线型号,

5.2启动流动站接收机

【测量à启动移动站接收机】

启动移动站

如果无线电和卫星接收正常,移动站开始初始化。

软件的显示顺序为:

串口无数据正在搜星单点定位浮动固定,固定后方可开始测量工作,否则测量精度较低。

6.键入

键入

包括键入点、直线、道路,下面逐一介绍。

6.1键入点

键入点

选项选择输入点的坐标系统与格式。

输入点有两个作用:

用此点进行点校正或放样此点。

点名称:

可以是数字、字母、汉字;

代码:

一般输入此点的属性、特征位置等,也可以是数字、字母、汉字;

然后分别在北、东、高程输入此点的X、Y、H;

控制点:

选与不选只是图标标记不同。

当需要修改键入点时,最新的软件增加了修改功能,只需到【文件à元素管理器à点管理器】中修改,但测量点的是不能进行修改的。

6.2键入直线

【键入à直线】

键入直线

键入直线有两种方法,即两点法和从一点的方向-距离法。

两点法:

直线名称:

输入定义直线的名字,一个新的任务直线默认名称为Line0001,如果在同一任务定义第二条直线默认名称为Line0002,依次类推;

代码:

此处的意义同键入点中一样;

方法: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定义直线所用的方法;

起始点和结束点:

通过两点法定义直线的关键,是先前通过键入点输入到手簿里的,定义直线时这两个点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正确;

起始桩号:

根据实际的里程起点的桩号输入;

桩号间隔:

根据放样桩之间的距离来输入,目的是方便放样,但在放样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实时修改当时里程去放样。

从一点的方向-距离法:

和两点法相类似,不同之处是只需要知道起点的坐标和此条直线的方位角,直线的长度可以任意输入;

坡度:

此条直线的倾斜度,目的是放样此条直线的高程,但在实际的放样中很少用RTK放样高程的,坡度有四种表示方法:

分别为比率-垂直:

水平、比率-水平:

垂直、角度、百分比,通常用角度,选项中可对这四种方法进行选择。

6.3键入道路

【键入à道路】

创建道路

用RTK去放样一条道路,首先应根据元素法去定义一条道路是最方便的使用方法。

当然也可以选择以前定义好的道路进行编辑,具体定义道路的方法如下面所述。

输入新建道路名称或使用默认的Road0001à接受,选中水平定线à编辑,进入道路编辑界面:

新建道路

新建后就可根据提示添写道路已知元素来创建道路。

起始桩号:

根据所要放样的里程输入;

方法有键入坐标和选择点两种:

键入坐标法则只需在起始北和起始东的文本框里输入坐标即可;选择点法可以选择已经采集或键入的点,桩号间隔则根据工程需要自行设定,设置好并检查无误后选择存储,这只是定义一条道路的起点。

一条完整的道路由下面部分组成: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道路的桩号根据所创建元素长度自动累加,下面以这个顺序创建一条道路:

1)新建元素选择直线,定义道路的直线部分和上面定义直线的方法一致,定义好后选择存储,即把道路的直线段创建好了。

创建直线

2)新建创建缓和曲线,输入设计的方位角(起点切线的方位角,且默认值为上段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不需要输的,即直线的方位角就是缓和曲线起点切线的方位角);再选择直缓曲线或缓直曲线(当然按顺序为直缓曲线,即由直线转为缓和曲线);然后输入缓和曲线的弧段方向和半径(半径是圆曲线的半径)、长度(这段缓和曲线弧的长度)来确定要创建的缓和曲线,存储即可。

创建直缓曲线

3)新建创建一条弧线,则要先输入设计的方位角(和上面所说意义相同,一般为默认值),再选择创建方法,创建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弧长和半径、角度变化量(圆心角)和半径、偏角和长度(偏角和长度即弧长),选择后可根据提示在相应的位置中输入数值,再选择弧段方向,存储完成圆曲线的创建。

创建圆曲线

依此类推,用同样方法可以创建整条道路,最后选择接受后自动退到水平定线界面,然后保存道路,否则新建另外一条道路后,未保存的当前道路会自动删除。

7.校正

7.1输入已知点

在键入里输入已知的坐标点.

7.2观测已知点

当显示固定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测量à测量点】,输入点名称,选择测量后,该点位信息即被存储。

测量点

注意:

到已输入的已知点上观测,点名不能相同.(例如,已经输入A,B两点,到A点上观测可以命名点为A1,到B点上观测可以命名点为B1)

7.3校正已知点

【测量à点校正】

点校正

选择增加,

网格点名称:

选之前键入的“当地平面坐标”;

GPS点名称:

选输入的或实地测出相对已知点的“WGS84坐标”(GPS的测量结果就是WGS84坐标,但能得到当地坐标是手簿软件完成的);

校正方法:

一般选择“水平与垂直”;

然后确定。

用几个点进行“校正”就用同样的方法增加几次,最后选择计算,即把点校正后所得的参数应用于当前任务,点校正的目的就是求WGS84坐标到当地坐标的转换参数。

8.测量

至此,已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应用EPOCHGPS的测量点的过程。

可以进行测量,放样等作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