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463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docx

湘美版秋六年级下册美术1形色协奏曲教案2

第1课形色协奏曲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四教学程序

课目

第1课形色协奏曲

6年级下册

活动一

执教

孙莉娜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

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

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课件播放音乐《渔舟唱晚》。

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

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

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

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

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

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

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

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

提炼元素:

线、点、面……

课件出示《山川》和山川的照片。

 

课件出示三幅风景图片。

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

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

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

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

表现形式:

概括,简练。

课件出示吴冠中《江南水乡》和相似的风景照片。

 

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

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

2、赏析画作:

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

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

主观设计

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两幅作品。

课件出示吴冠中中国画《窗外无月》。

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

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

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

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

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课件出示田埂风景图片;

课件依次出示画家作品。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

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

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

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

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实物投影仪展示和学生习作展墙。

出示吴冠中的三幅作品

第2课俯瞰之间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孙莉娜 

课 题

第二课   俯瞰之间

类 别

应用设计

页码

第6-7页

共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用培养和发展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不同时,眼前的景物的变化,掌握俯视的特点。

2、技能目标:

让学生临画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手段。

3、情感目标: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觉出发,欣赏美好山川景色,抒发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情怀。

教学

要点

1、俯瞰山川俯视的透视特点,欣赏美丽的祖国山川图片。

2、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手段。

提高绘画表现手段,并能够临摹绘画一幅作业。

问题

情景

设计

从楼上或高处欣赏校园或其他地方的景色,感受不同视觉位置,或在飞机上看祖国的山川,谈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如何采取平视和俯视的角度画同一物体。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欣赏歌曲《向往神鹰》,从空中欣赏青藏高原的景色。

2、讲解:

平视和俯视的区别。

 

3、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的美景。

教师讲解评述。

4、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图片,归纳俯视的风景画的透视特点。

5、利用实物(圆柱体、六面体等)观察,分析平视和俯视的区别。

6、教师分析讲解画面的绘画特点和绘画方法。

7、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讨论,推荐同学回答

总结归纳

学生欣赏

 

评述、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分析

 

分析讨论

 

   听讲,体会。

 

学生体验

教学反思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课 题

第三课   俯瞰之间

类 别

造型表现

页码

第8页

共3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欣赏祖国大好山川图片,了解祖国山川。

2、技能目标:

掌握俯视的特点,能用铅笔或钢笔临摹画画。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表现手段,增强绘画表现力。

教学

要点

1、欣赏课本中的祖国山川图片,理解和掌握俯视的透视特点。

2、用铅笔或钢笔,用绘画的方法自己完成一幅画。

3、在绘画中体验感受绘画的乐趣。

问题

情景

设计

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对山川的景色已深有体会和感受,有绘画的欲望,用图片和语言引导、营造氛围,那么,如何画出这些美丽的画面呐?

 如何用素描或速写的表现手段和方法进行绘画呐?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欣赏课本中的祖国山川图片,

2、提问:

如何才能画出这些美丽的画面呐?

3、欣赏课本P10页的两副作品。

教师讲解分析绘画的内容和透视变化。

4、教师讲解分析绘画的方法

5、教师归纳,提供一些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具体的讲解。

增添一些创作的感受。

6、教师辅导,指导学生作业。

 

7、讲评学生的作业

学生欣赏,交流感受。

自主回答

 

交流讨论

听讲,体会。

 

学生欣赏

 

 

临摹练习,掌握用素描或速写的方法进行绘画

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课 题

第三课   俯瞰之间

类 别

造型表现

页码

第9页

共3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进一步熟练地运用铅笔或钢笔素描或风景速写的方式,对祖国山川进行绘画。

2、技能目标:

掌握绘画的方法,结合地域特点画出本地的风景图片。

3、情感目标:

增强对祖国和家乡热爱的情感。

教学

要点

1、熟练地运用素描或风景速写的方式画风景画。

2、创造性地对本地的有特点的风景进行绘画。

3、丰富自己的表现表现手段,增强绘画表现力。

问题

情景

设计

生活在旅游胜地敦煌,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我们如何将他们有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你喜欢的绘画类型有哪些?

第4课  壶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茶壶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

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提问:

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

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4课  壶趣(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

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

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四、教材赏析,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

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5课瓶花与水果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孙莉娜 

课 题

第六课   瓶花与水果

类 别

造型·表现

页码

第17页

共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了解铅笔淡彩特性。

2、技能目标:

学习铅笔淡彩画的表现技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进行带有一定主体画面的练习,发挥学生个人的色彩感受力和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

要点

1、铅笔写生的明暗效果与绘画方法的掌握。

2、运用铅笔表现造型时要注意考虑色彩关系。

3、学会并掌握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问题

情景

设计

平时绘画用的工具都是什么?

比较各种不同的根据画出的画面效果有什么不同,体现工具的特点。

如何用颜色进行造型?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欣赏课本中的色彩图片

 

2、提问:

铅笔淡彩的特点是什么?

铅笔画与淡彩之间应如何配合?

3、欣赏教师准备的图片。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有一点看法就

学生进一步理解画面特。

4、简单示范并讲解铅笔淡彩的绘画步骤:

A、起稿构图:

遵循静物写生的构图原则寻找合适的角度,组织一个稳定并尽可能美的画面。

 B铅笔描绘:

先画一幅铅笔淡彩静物画,用铅笔起稿是应尽可能准确,注意突出大的明暗关系。

 C、水彩着色:

基本用固有色薄涂一遍即可,适当考虑明暗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化。

注意与铅笔的配合,不要画成单纯的水彩画。

 D、调整:

在色彩完全干透后,可适当用铅笔进行调整,但不要过分强调铅笔的笔触效果。

5、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起稿、作画是常见的问题是明暗调子涂得不够或受固有色影响涂的过灰。

6、作业要求:

画一幅铅笔淡彩静物画,要求构图舒适、色彩协调、画面完整。

充分发挥铅笔淡彩的特色,结合画面运用水彩颜料的特点。

    

教学反思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孙莉娜 

课 题

第六课   瓶花与水果

类 别

造型·表现

页码

第18页

共3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了解铅笔淡彩的主要方法。

2、技能目标:

学习掌握色彩干画法和湿画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色彩的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

要点

1、铅笔淡彩中干画法和湿画法的掌握和运用。

2、练习干画法和湿画法,掌握铅笔淡彩画的调色技巧。

问题

情景

设计

通过欣赏教师的作品,引入教学的内容,这是什么画?

是用什么绘画用具画的?

如何运用颜色进行色彩造型等?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欣赏几张色彩静物画或学生习作。

2、提问:

这是什么画?

是用什么绘画用具画的?

3、介绍铅笔淡彩。

教师归纳:

铅笔淡彩则是水彩与铅笔结合的一种绘画形式。

用铅笔淡彩进行色彩静物写生,既可以锻炼基本造型的能力,又可以学习运用色彩知识,通过写生训练色彩的能力。

4、结合素描静物写生课所学的知识,讲解铅笔淡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

A、水彩画颜料调配的几种方法:

混合法、融合法、重置法、并置法。

B、水彩画的基本方法:

干画法——平涂法、重叠法、枯笔法、分割法。

湿画法——渲染法、浸染法、沉淀法、洗涤法。

5、教师讲解时采取边讲边画的方法。

6、布置作业:

临摹课本范画,体会一下铅笔淡彩画。

7、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欣赏,感受画面。

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学生分析讨论。

归纳特点和绘画方法。

 

 

 

领会,理解。

 

调色练习

 

尝试练习干画法、湿画法的方法。

 

 

学生对照课本绘画步骤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班 级

六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孙莉娜 

课 题

第六课   花瓶与水果

类 别

造型·表现

页码

第19页

共3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了解色彩造型及色彩的形成。

2、技能目标:

学习掌握色彩绘画中的笔触效果和正确运用洗笔方法、用笔方法和调色盘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色彩的表现力,欣赏色彩造型的魅力。

教学

要点

1、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2、正确运用洗笔方法调色盘的使用方法。

3、感受色彩的表现力和色彩造型的魅力所在。

问题

情景

设计

讲评学生的作品,给予多方肯定,在激发学生欲望和兴趣的基础上,提出美丽的自然景色,我们如何运用颜色把它绘画出来?

不同的用笔方法体现的效果一样吗?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讲评几张色彩学生作业,分析作业的特点,不足和肯定的部分。

2、比较后面不同的笔触,

提问:

不同的用笔方法体现画面的效果一样吗?

  

归纳:

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3、对照画面比较讲解或演示画法。

刷、点、勾、摆等

4、介绍强调洗笔方法调色盘的使用方法。

5、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课本P19页的作品特点和绘画的方法。

6、布置作业:

选择临摹课本范画或自己创作一副色彩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

7、解决P19页学习屋内容。

学生欣赏,分析画面的特点,或自己谈画面感受。

欣赏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学生回答。

理解,尝试感受。

 

掌握方法。

   分析理解。

领会,理解。

  

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解决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12课走向明天

课 题

第12课   走向明天

教学

目标

1、认识目标:

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创意,能运用美术设计常识。

2、技能目标:

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字体,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

要点

1、学生设计自己的姓名,增强体验。

2、关于姓名设计的方法与制作。

3、不同文字(字母)、字体的变换与设计,多样性的体现。

问题

情景

设计

1、快毕业了,我们为母校留下一份什么样的回忆呐。

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采取什么方式?

 

2、单就字的变化与设计,如何设计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

3、如何制作一份纪念母校留言册?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引入教学内容:

以毕业班为话题,我们如何为母校或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留下一份美好的留念呐?

2、讲解文字留言板中文字的设计、原则和常识,并演示。

3、提供美术字图片和各式各样的名片设计,学生欣赏并发现其特点。

4、作业要求:

可以设计自己的姓名,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的留言板。

5、修改、引导学生设计,

辅导学生作业。

6、教师点评学生设计作业。

学生讨论。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听讲、理解、体会。

 

欣赏,感受设计的内容。

 

构思设计

 

尝试练习。

 

谈自己设计的思路。

教学反思

           

 

第11课吉祥宝贝

教学目标:

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吉祥宝贝。

2、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

3、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新颖、有趣的吉祥宝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阶段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走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展示“吉祥宝贝”玩具。

2、四人小组讨论:

这个吉祥宝贝是怎样变的呢?

它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

生: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

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吉祥宝贝。

装饰美化:

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三、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1、师:

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吉祥宝贝,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2、不同的吉祥宝贝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吉祥宝贝和制作方法。

(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吉祥宝贝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呢?

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吉祥宝贝。

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比谁的吉祥宝贝最可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

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吉祥宝贝。

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吉祥宝贝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

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

1、你在吉祥宝贝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

每变一款可得一颗,多变多得。

2、你对自己创意的吉祥宝贝的评价:

一般满意非常棒

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吉祥宝贝送给谁?

理由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