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209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docx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

试论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影视改编

 

摘要

海外华文小说的影视改编已成为一个颇值关注的热点问题。

总的来说,海外华文小说的影视改编遵循了简化和去政治化的原则。

在改编策略上,使用蒙太奇手法,加入了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然而在改编过程中,两种不同媒介在转换时面临了一些困境和问题。

改编之后的电影获得了更广的受众面和更高的审美性,但是却造成了人物在性格塑造上的苍白、单一,甚至是变形;结构的删减以及细节描写的简化则难以体现主人公的内心状态。

关键词

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影视改编改编原则具体策略

序言

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是由美籍华人艾米根据好友的经历写成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对话大多是静秋的原文。

2010年,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成同名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国内上映,取得了1.6亿票房,刷新了国内文艺片记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随着小说与影视剧双向互动的日益加强,海外华文小说与影视作品“联姻”的情况也引起了研究者注意,渐渐走进了研究者的研究视野。

小说的影视改编要遵循什么原则?

海外华文小说的语言、结构和叙述方式对影视改编来说是有利因素吗?

诸如此类问题的探讨,实际上都将引发我们对于网络时代媒介互动的新的思考。

海外华文小说与文字、声音、图像、舞蹈、建筑、雕塑等各种媒体相互影响,创造出新的叙事样式——影视作品。

本论文以《山楂树之恋》的改编为例,尝试从跨媒介的视野对海外华文小说的影视化现象作出细致解读。

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篇幅很长,对话也非常多,具有显著的口语化特点。

里面的人物对话非常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内容上,情节众多,共有48个章节;在语言上,表达都比较拖沓、冗长。

小说要改编成电影的话,必然要受制于播放时间的长短。

要想在短短的九十多分钟至一百多分钟内,涵盖小说中所有的内容、塑造好所有的人物,显然不现实;况且在银幕上展现过多的人物,只能给受众带来眼花缭乱、不知所云的感觉。

因此在改编过程中,必须对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以及冗长的的人物对话有所取舍,砍去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将最富有表现力的情节内容展示出来,使影视作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基于以上原因,小说进行影视改编时要遵循的改编原则,概括起来有二:

简化和去政治化。

一、简化的原则

网络华文小说《北京故事》和《山楂树之恋》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部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后,主要对人物角色、小说结构和细节描写这三方面进行了简化。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涉及的人物角色都较多,经过改编后,影片中的人物数量大大减少了。

小说中约有80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真正出场的人物也有30个。

改编成电影后,则删减了一大半,统共只有18个人物,真正出场的人物才15个。

小说虽然删减了较多人物,但是这些人物中却不乏重要角色,比如江老师、成医生夫妇和“万驼子”万昌盛,他们都与女主人静秋的成长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小说《山楂树之恋》的情节较多,结构较复杂。

经过改编,电影结构被大大简化,情节复杂性消失了,变得单一。

小说中的静秋是个美丽善良、懂事乖巧的女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管多苦多累静秋都坚持打零工。

在纸厂打工期间,静秋遇上了“万驼子”万昌盛,一个瘦小驼背、心术不正的工头。

他想对静秋行不轨之事,调戏静秋,静秋最后只得从墙头上跳下去,逃离万昌盛的侵犯。

老三得知此事后内心痛苦,十分担忧静秋的安全。

万昌盛的不轨行为从侧面上体现了静秋的美丽动人,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静秋和老三俩人之间的深切情意和无限关爱:

老三担心静秋打工辛苦,也担忧她会受到侵犯;静秋则害怕老三为了自己,一时冲动和万昌盛拼命。

小说中有关万昌盛的情节,在电影中也都全部删去了。

原著中关于静秋打零工的情节非常多:

挑沙、上油漆、在流水线上做工、办货、运酒糟、打扫工厂宿舍、补破墙、到工厂办黑板报、做地坪以及糊信封,林林总总几乎占了全书的六分之一。

改编成电影后,则选取了了挑沙石和糊信封的情节来表现静秋勤奋艰苦的品质;同时,静秋在打工时期遇到的种种人物,在电影中无一提及,尽可能地将静秋与配角人物的矛盾冲突最小化甚至化为零,为静秋与老三的恋情发展营造足够的表现空间。

原作中的静秋本是个裁衣缝补的好手,还是乒乓球队和排球队的顶梁柱,毛笔、排笔、大字、小字样样精通,拉手风琴的本领更是家喻户晓。

这些情节,电影完全没有提及。

故事情节的简单化,使得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趋向简单化。

比如,作为配角之一的长林在原著中也占据着相当分量,他爱慕着静秋,因为担心静秋走夜路不安全,所以默默地守在山路口等她;他得知静秋妈妈需要核桃治病,跋涉千里为静秋摘来新鲜的核桃;他担心静秋吃的不好,偷偷地在她饭碗底埋下香肠;他还给静秋家送来劈砍好的烧火木柴。

长林为静秋做的种种,静秋心底里都明白,她知晓自己无法对长林的感情作出回应,内心不安惶恐,并且常常胡思乱想,纠结难受,最后以织毛衣和做鞋子作为对长林的报答。

这就形成了“静秋与老三”、“静秋与长林”以及“老三和长林”三者间的矛盾冲突

电影虽然保留了“长林”这一角色,但是他与老三之间的矛盾冲突消失了,他不再是静秋的爱慕者,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朋友的角色。

他受老三之托,给静秋家送去核桃、冰糖和钱,充当“跑腿”。

“三角恋”的故事情节最终被导演和编剧所改写。

另外,长芳在原作中也多次出现。

通过她,静秋对老三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渐渐地明晰了自己对老三的感情;在长芳的配合帮助下,老三与静秋还得以书信传情。

这些内容都没有出现在银幕上,只保留了长芳给静秋送钱仅一项情节。

这么一改编,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则显得不那么曲折了,静秋与老三相处时的谨言慎行也并不那么突出了,与老三的交往也似是比较顺当,颇有些一见钟情的意味。

除了主线,小说中旁支的复杂性也消失了。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静秋与江老师、成医生夫妇的友好来往、静秋与中学同学张一、静秋到校办农场的生活情节等内容在电影中都一一删去了,电影更多地将镜头放置在静秋和老三的互动上。

细节描写是网络华文小说最为出彩、容易呈现创作个性和作品鲜活性的重要表达手段,而电影显然删减了大量有表现力的细节。

小说《山楂树之恋》以主人公静秋的角度展开叙事,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得较多:

静秋对家庭困难的担忧;静秋对自身前途的忧虑;静秋对爱情的患得患失和憧憬期待等心理描写。

关于静秋的心理描写,可以说几乎贯穿整部小说。

尤其是她对老三的态度变化都是通过她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如:

“静秋心里凉了半截,他探亲去了?

他是不是已经结婚了?

她从来没问过他结婚了没有,他也从来没提过他结婚了没有,长芳从来没说过他已经结婚了,但长芳也没说过他没结婚。

……想到他已经结婚了,她的心好难受,总觉得他骗了她一样。

”[1]

“她盯着那花看了好一阵,觉得心里甜甜的:

他还记得我,还记得我想看山楂花,他跑这么远的路,就为了把山楂花给我送来。

”[2]

“静秋方才的甜蜜心情一下子被刮得烟消云散,开始发疯一样地思考这事。

如果老三写了信,他会写什么呢?

如果他只说他在追她,她还不那么害怕,被人追追应该不是什么罪过。

但是她敢肯定老三不会那样写,他一定会把他们之间的事写出来。

比如说,你还记得不记得那天我们在山上,你让我牵你的手,我把你抱在怀里……”[3]

由于静秋丰富的心理活动难以外化表现出来,导演极大地删削了她的心理描写,以至于小说中静秋丰厚的意识活动遭到削弱,性格形象变得苍白和薄弱。

面对老三的满腔爱意和体贴照顾时,观众无从得知静秋的内心想法。

我们只看到静秋性子执拗,有点儿爱吃醋,为人不够体贴。

相反,老三对静秋的关怀、照顾,都能从他为静秋所做的事情一一体现出来:

换灯泡、换钢笔、送钱、送胶鞋等等。

与小说相比,电影中的静秋在爱情活动上显得非常被动,接受得多,付出得少。

总的来说,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较好地遵循了简化的原则,砍去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大大简化了主线和旁支的复杂性,对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行删减。

但是简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变形,心理活动的删减更是使人物变得单薄乏味。

电影在改编时应当寻求更好的方式来弥补简化带来的缺陷。

二、去政治化的原则

小说《山楂树之恋》的主题是关于纯洁的爱情,然而将这个爱情故事置于某一个特殊的年代,故事本身有了更深重的内涵,主人公的爱情也显得与众不同,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更是令人感慨万分。

在影视改编过程中,《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删削了跟政治相关的情节,力求淡化政治色彩,弱化时代背景与政治关系。

作出如此改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与电影审查制度有关。

小说《山楂树之恋》发生在“文革”期间,故事处于较为特殊的政治时期。

小说中几次提及的“劳改”、批斗、上山下乡、反动标语等内容都属于“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

电影《山楂树之恋》会作出如此改编,极有可能是为了避免电影在审查时出现问题。

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对政治方面的审查极为严厉,电影《山楂树之恋》作出去政治化的改编更有利于通过严格的审查。

此外,除了避免电影审查出现问题的原因之外,小说《山楂树之恋》进行去政治化的改编,也体现了导演对电影作品的审美追求。

小说处处透露出“文革”年代特有的文化符号:

上山下乡、学工学农、公开批斗、劳动改造等等。

导演将这些内容大量删减了,但是又呈现了一些时代因素。

因此,观众仍然可以从电影中感受到浓厚的“文革”氛围:

绿军装、蓝布衣、搪瓷脸盆、毛主席语录、胶丝小金鱼、糊信封、烫头发等等。

这是导演的有意为之,借“文革”时期特殊的文化元素,如服饰、日常用品、交通工具、建筑物等方面来营造一种怀旧情怀,以此达到去政治化的效果。

显然,电影《山楂树之恋》特意突出“文革”的符号,使之成为怀旧的背景因素,并不是想审视“文革”或是批判“文革”,而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观众不自觉地回想起过去的纯真岁月,衬托出静秋和老三爱情的纯洁。

可见,导演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遵循去政治化原则,创设一种怀旧的情怀,其实是有意塑造自己所追求的审美氛围。

第三、为了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

对任何一部电影的拍摄,导演都希望做到好看、耐看,能够迎合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电影《山楂树之恋》也不例外。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叙述好静秋和老三的纯美爱情,遵循了去政治化的原则,将“文化大革命”的内容隐匿,将镜头焦点放在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上,试图突出爱情主线。

我们这一时代的审美趣味以情感为中心、以爱欲为中心,对政治的、宏大背景的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人们更愿意关注个人情感的内容。

因此不难猜测,电影导演都着力避免在影片中直接表达政治诉求,力求表现一些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以期在大陆获得一个较大的市场。

总之,小说《山楂树之恋》在影视改编过程中,遵循了去政治化的原则,将一些沉重的政治内容、社会内容删掉,紧紧围绕着爱情主题来展开叙事,达到了较好的改编效果。

三、改编的具体策略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

前者表现的媒介是文字符号,后者则是视听影像。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将时间、空间、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借鉴并综合运用了戏剧、音乐、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表现手段和艺术元素[4]。

因此,在网络华文小说影视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入各种影视元素,如蒙太奇、镜头和音乐等,才能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是画面的组接转承和跳跃式联接。

它使影视作品变得独立而富有叙事魅力。

可以说,没有蒙太奇就没有影视艺术。

电影《山楂树之恋》使用了隐喻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也叫象征蒙太奇。

它要求“相关镜头画面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类比联系,抓住相似点、具象点或寓意点”[5]。

影片当中有一场戏讲述静秋到医院探病,但是医院规定家属不可陪夜,静秋唯有倚着医院的大铁门度过一宿。

镜头一:

静秋站在医院大门向老三摆手。

镜头二:

老三站在窗户后面望着静秋。

镜头三:

静秋坐在医院门口休息。

镜头四:

老三伫立在窗户旁边。

老三因为担心静秋,透过窗户望着静秋,给她投去安慰的眼神。

静秋担心老三休息不好,一直摆手示意老三回房间休息。

透过镜头,观众可以看到,静秋和老三之间都被东西阻隔着:

一个隔着门,一个隔着窗。

这里的门和窗彷佛象征着静秋和老三在爱情路上的坎坷和挫折。

无论是具体实在的门和窗,还是象征意义上的“门”和“窗”,都凸显了静秋、老三的分隔之苦。

隐喻蒙太奇在此处的巧妙运用既体现了两人在爱情路上的艰难险阻,又使电影的内涵变得丰富厚重,富有深意。

《山楂树之恋》改编成电影后,大幅度删去、缩减了小说情节,将重点放置在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的爱情故事上。

然而,情节上的不完整导致了故事在叙述上的“断层”。

因此,导演利用字幕来弥补改编所带来的这一缺陷。

影片当中的纯字幕共有11处,除了第一次出现的字幕用于交代故事背景外,剩下的10处字幕都是用于交代静秋和老三的交往进程。

比如:

“从此,老三常常在二队加班,以换取轮休和静秋见面。

这种悄悄的约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天。

”“老三果然很长时间没有再来,直到有一天,静秋听说老三住院了。

”“老三就这样消失了,静秋没有他的消息,也没有跟他再联系。

”纯字幕将断开的镜头画面联接了起来,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主人公的恋情发展上,更是起到了加速效果。

不过,字幕的多次出现也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欣赏,使得故事情节在不断跳跃,有断裂之感。

电影使用蒙太奇手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影片叙事上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利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重新组接,深化了镜头语言,使影片富有内涵。

(二)视觉元素的运用

除了蒙太奇手法,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还有镜头。

镜头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最小的视觉单位。

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的内在联系,将若干个镜头进行组合,就能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6]。

小说《山楂树之恋》语言平淡朴实,难以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在改编时,电影用直观可感的镜头将平淡的叙事视觉化。

在小说《山楂树之恋》三十一章末尾,静秋和老三约会之后,见夜色渐浓便要回家。

于是老三目送静秋离开,并且隔着河向静秋拥抱:

“他们俩就分走在河的两岸,她尽可能靠河边走,这样就能让对岸的他看见她。

他穿着件白色的背心,手里提着他的白色短袖衬衣。

走一段,她就站下,望望河的对岸,看见他也站下了,正在跟她平齐的地方。

他把手里的白衬衫举起来,一圈一圈地摇晃。

……她又往前走一段,再站下望他,看见他又站下了,又举起他的白衬衫摇晃。

……然后她看见他向她伸出双手,这次不是在挥手,而是伸着双手,好像要拥抱她一样。

她看看周围没人,也向他伸出双手。

两个人就这样伸着双手站在河的两岸,中间是浑浊的河水,隔开了他跟她。

她突然觉得很想哭一场,连忙转过身,飞快地跑进校内,躲在校门后面看他。

她看见他还站在那里,伸着两手,他身后是长长的河岸线,头上是昏黄的路灯,穿着白衣服的他,显得那么小,那么孤寂,那么苍凉……”[7]

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了将这一幕场景拍摄好,镜头不断地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来回切换、跳动。

影片首先使用远景镜头。

静秋下了船,沿着河岸一侧走着,一边走一边望着河对岸的老三。

老三也沿着河岸一侧走着,一边走一边望着河对岸的静秋。

镜头变为近景模式。

静秋噙着泪望着老三,最后眼泪掉了下来,她就挥了挥右手,示意老三回去。

这时老三伸出双手,摆着一个拥抱的姿势,神情哀伤。

静秋向周围看了看,也摆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老三继续摆着拥抱的姿势,眼泪也落了下来,神色悲痛。

静秋停下拥抱,含着泪水转身离去。

镜头又切换成远景模式,老三依然保持着拥抱的姿势,身后是浓密的草丛和苍莽的树木。

读罢小说,读者可以知道静秋此时伤感、不舍的心情,但是老三的心情则只能自行猜测。

因此电影在这里将视觉元素运用得十分出彩,这一幕也感动了很多观众。

电影用近景镜头将静秋和老三的神情展示了出来。

透过他们的苦笑、泪水、拥抱和走走停停,观众可以真切体会到两人内心的忧伤与不舍,尤其是老三的内心痛苦。

因为此时老三已经知道自己患上白血病,命不久矣。

之后再转换成远景镜头的模式。

远景镜头的使用是为了突出静秋、老三背后的草木丛林,浓郁苍莽的颜色并没有带来生机勃勃的气息,反而衬托出人物的渺小和脆弱,传达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影片在此处不断切换远景和近景镜头,带来了强烈的对比和抒情效果。

电影《山楂树之恋》还有一处地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影尾声对老三病况以及静秋哀恸神色的呈现。

静秋身穿红色上衣,慢慢地走近床边,她看着老三,泪水缓缓掉落。

这时镜头切换至老三身上,老三此时身穿白色病人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面容惨白、眼窝深陷、瞳孔涣散,胳膊的皮肤更是呈现可怕的灰黑色块状。

镜头转回到静秋身上,此时静秋在伤心地哭泣,嘴唇一直哆嗦着,泪水不住地往下流。

静秋忽然顿了一下,向上望着什么。

镜头又迅速转至老三身上,给了他一个特写:

老三的眼角滑落了一滴泪。

镜头转向天花板,只见上面贴着一张照片。

镜头渐渐推近,观众可以清楚看到,那是一张静秋和老三的合照。

在巨大的影院银幕上,影片用镜头将老三弥留之际的面容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非常强烈的画面冲击力。

小说对老三的病容作了一番描写,但是与影片中的镜头呈现相比,文字显得无力乏味,无法媲美由镜头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视觉元素的运用将小说中描述的内容变得直观可感,动态的镜头画面比静态的文字显得有吸引力,不过文字能够激发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文字所描述的东西一旦搬上银幕就具体化了,如果改编得好,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若改编得不好、视觉元素运用得不恰当,就会导致想象与实际之间的巨大落差。

因此网络华文小说在视觉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操作。

(三)听觉元素的运用

声音作为唯一的听觉元素,是影像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人物对白、独白、旁白、音乐和音响。

它与视觉元素一起构筑成完整的影像。

电影《山楂树之恋》对音乐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

歌曲《山楂树》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电影开始不久,欢欢和静秋到勘探队找老三,远远地,静秋听见勘探队营地传出阵阵悠扬的手风琴声,演绎的歌曲就是苏联歌曲《山楂树》。

正是因为这首歌,静秋对老三萌生好感,两人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轻快明朗的背景音乐轻而易举地使观众回想起过去的纯真岁月。

歌曲《山楂树》第二次出现在电影结尾。

那时老三已然病逝,安葬在山楂树下。

这一首苏联歌曲经过改编配上中文歌词,由男歌手演绎。

歌曲不再用手风琴演奏,改为钢琴伴奏,速度变得缓慢,音调低沉,歌声轻缓悠长,伤感悲凉的气氛直面而来,彷佛在哀悼着静秋的爱情。

音乐声与故事结局相互映衬,更是令人怅然、感伤。

音乐歌曲的运用,使电影作品变得饱满而立体,有助于影片气氛的营造,达到抒情效果。

无论是《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还是《山楂树》,两首歌曲都彰显了独特的魅力,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更容易沉浸在主人公的心境变化中,体会到他们的喜乐悲苦。

四、结语

海外华文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成电影后,成绩斐然,进入了主流,是较为成功的改编之作。

以这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小说《山楂树之恋》在改编时,遵循了简化和去政治化的原则,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并且加入了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突出爱情主线,努力叙述好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改编之后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获得了更广的受众面和更高的审美性,取得了1.6亿的国内票房,刷新了国内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然而海外华文小说与电影这两种媒介在转换时却又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

尽管电影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但是在改编过程中,影片的简化造成了人物在性格塑造上的苍白、单一,甚至是变形。

小说中的静秋,是个多才多艺的貌美女子,而电影里的静秋则略显普通、平庸,性子还有点儿执拗、小心眼儿。

结构的删减以及细节描写的简化则无法展示出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小说作品的内涵遭到削弱,静秋对老三的感情也不如小说中描述的那般真切。

总之,从小说到电影,电影《山楂树之恋》能够给其他的改编电影一些好的借鉴,同时其中的不足之处也给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以及观众带来一些关于影视改编上的良性思考,促使我们的影视改编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4.

[2]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90.

[3]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92.

[4]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5.

[5]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24.

[6]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5.

[7]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192-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