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002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260420

课程名称:

区域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

ThePrinciplesoftheRegionalPlanning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

学  分:

2

适用对象:

城市规划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构成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和安排。

本课程继承国内外区域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实践成果,系统阐述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在明确区域规划性质及其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优势判断,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组织、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发展管制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区域规划编制程序及其内容框架。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优势判断,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组织、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发展管制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行区域规划的编制。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区域规划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区域规划的性质;

2.了解相关的区域发展理论;

3.了解区域规划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规划性质

主要内容:

区域规划概念,区域规划性质,区域规划地位

第二节区域发展理论

第三节主要内容:

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研究新动向

第四节区域规划实践

主要内容:

国外规划实践,国内规划实践,区域规划原则

第五节区域规划任务

主要内容:

确定发展方向,区域合理布局,人口居住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协调

(三)课后练习

结合老师课堂所讲内容,阅读教材及相关参考书,复习本章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以课堂多媒体的讲授为主。

第二章区域发展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环境条件

主要内容:

自然条件分析;生态环境评估

第二节社会经济基础

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分析;经济基础评价

第三节综合比较优势

主要内容:

市场竞争体系;比较优势判断

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战略概述

主要内容:

发展战略涵义;发展战略内容;发展战略特征;发展战略回顾

第二节战略指导方针

主要内容:

指导思想确立;战略方针制定

第三节战略目标定位

主要内容:

发展目标体系;发展结构协调;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节战略实施措施

主要内容:

战略重点选择;战略布局模式;战略实施步骤

第四章产业发展组织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业结构诊断

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概述;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问题

第二节优势产业选择

主要内容:

优势产业特征;产业选择基准;优势产业确定

第三节结构发展导向

主要内容:

结构演进规律;结构组织原则;产业结构规划

第四节产业空间布局

主要内容:

产业布局原则;产业集群发展;各类产业布局

第五章城镇体系规划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镇体系内涵

主要内容:

发展研究历程;城镇体系概念;城镇体系特征;规划内容构成

第二节城镇体系类型

主要内容:

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发展要求和规划重点;中国城镇体系的类型

第三节职能分工结构

主要内容:

城镇职能分类;职能结构规划

第四节等级规模结构

主要内容:

等级规模分布;区域人口预测;城市化水平预测;等级规模确定

第五节空间发展结构

主要内容:

空间布局类型;空间演变过程;规划指导思想;空间发展规划

第六节网络结构规划

主要内容:

网络联系形式;网络结构关系

第六章基础设施配置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交通运输

主要内容:

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条件分析;交通网络规划

第二节区域水利系统

主要内容:

水利系统构成;发展建设条件;水利设施规划

第三节能源设施系统

主要内容:

能源设施分类;发展现状分析;能源开发利用;设施系统规划

第四节区域防灾减灾

主要内容:

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规划

第七章生态环境建设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环境保护

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规划

第二节区域生态建设

主要内容:

生态建设涵义;生态建设内容;生态建设措施

第八章区域发展管制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管制概述

主要内容:

区域管制概念;区域管制内容;区域管制作用

第二节区域管制导则

主要内容:

淡化行政区划;生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分工;空间开发有序;区域设施统筹;公共资源共享

第三节区域管制措施

主要内容:

综合管制区划;规划实施衔接;管制机制架构

第九章区域规划编制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规划过程

主要内容:

规划组织及流程;目标和任务确定;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模型与预测;方案拟定与评价;规划实施与反馈

第二节规划方式程序

主要内容:

规划工作方式;规划编制程序

第三节编制内容框架

主要内容:

基础资料搜集;基础资料分析;规划编制方法;规划成果编制

第四节编制实证解析

主要内容:

区域综合分析;规划指导思想;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开发重点;基础设施规划;社会设施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管制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章

3

0

0

0

0

3

第二章

3

0

0

0

0

3

第三章

3

0

0

0

0

3

第四章

3

0

0

0

0

3

第五章

3

0

0

0

0

3

第六章

3

0

0

0

0

3

第七章

3

0

0

0

0

3

第八章

3

0

0

0

0

3

第九章

3

3

2

4

0

12

合计

27

3

2

4

0

36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张沛主编,区域规划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魏清泉编著,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3]彭震伟主编,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吴殿廷主编 ,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武延海著,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清华大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列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杜宁睿编著,区域研究与规划(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与建设系列教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孙海鸣,赵晓雷主编, 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2005

[8]张伟等著,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王继增修订日期:

2007年10月18日

大纲审定人:

谢勇邓金川审定日期:

2007.10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URPL1067

课程类别:

专业教学课程

授课对象:

城市规划专业

开课学期:

8

学分:

2学分

主讲教师:

夏杰

指定教材: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区域分析与规划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从事区域规划管理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研究和制订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方法和基本规范、掌握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了解区域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二、课程内容

绪论(2学时)

区域分析简介(4学时)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经济分析

3.区域发展分析

4.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区域规划概述(2学时)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3.区域发展战略制定

区域发展战略(4学时)

1.区域产业演进模式

2.第一产业布局

3.第二产业布局

4.第三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布局(4学时)

1.基础设施建设理论

2.区域交通体系规划

3.区域给排水规划

4.区域电力规划

5.区域电信规划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4学时)

1.基础设施建设理论

2.区域交通体系规划

3.区域给排水规划

4.区域电力规划

5.区域电信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学时)

1.城市体系理论

2.城市体系规划

3.城镇发展区域条件评价

4.城市发展战略

5.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6.城镇体系规划的新理论

区域系统规划(8学时)

1.概述

2.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

3.区域规划网络技术

4.区域结构功能分析

5.区域发展预测技术

6.区域规划优化方法

7.区域规划决策评价系统

8.状态空间和卡尔曼滤波法

第九章区域规划编制(2学时)

三、各章课时分配表

章序号

章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区域分析简介

4

第三章

区域规划概述

2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4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4

第六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4

第七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八章

区域系统规划

8

第九章

区域规划编制

4

总计

34

参考书目:

彭震伟: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黄光宇:

《区域规划概论》,

王琉基:

《区域系统规划工程》,

卢凤君等:

《地域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及运用》

执笔人:

夏杰

__2009_______年__11__月_27___日

101、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

是一种向往的社会和经济体系,是一种想象的合理的结构,是当代人们掌握的知识、技术、行为方式对未来发展目标的描述。

102、区域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战略方案的高度概括,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区域理想模式的总体面貌。

(2)具体目标:

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反映。

包括经济目标(总量、效益、结构)、社会目标(人口构成、人口总量、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建设目标(空间结构、空间规模、环境质量)。

103、区域地位:

是指某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评估区域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104、经济发展的阶段论:

传统发展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性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5、区域优势与劣势:

两者是相比较而言的,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两种比较:

区内比较和区际比较。

区域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等。

潜在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条件是:

技术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生态上允许、整体上适宜。

106、区域容量:

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的研究便成了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人均营养水平)

107、创新:

可以看作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包括:

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新市场、新组织。

类型: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

创新活动要素:

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创新者。

具备的条件:

专门人才、充足的资金和灵通的信息。

特点:

突出性、随机性、偶然性。

108、技术扩散:

指创新技术通过市场或非市场的渠道的对外传播。

创新是扩散的基础,扩散是创新的目的。

经历的阶段:

介绍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衰落阶段。

109、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110、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生产状况分析、产品状况分析、产品市场状况分析、产品生产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111、战略构想:

将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未来要走的路。

其基本原则是:

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

112、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1)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A、自主发展战略:

要发展就要独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

B、高速增长战略:

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C、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故被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

D、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的一般发展战略模式。

E、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用国内生产去替代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F、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以新产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G、信息化发展战略:

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

(2)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A、平衡发展战略:

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平衡布局生产力,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分配收入水平趋于平衡。

B、不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

C、梯度推移战略:

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推移的方式是有序推移,推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

113、反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阻碍落后地区技术革命和建设,也是同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总目标背道而驰的,技术革命将会给落后地区带来超越发展的机会,不要以为在落后地区发展新的生产就是经济效益低,或没有接受能力的。

114、多种推移并存论:

推移的方式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梯度空间分布状况而异,并无固定的方式。

一般说来,梯度推移是由高到低、依次逐级向下渗透和推移,但也有越级跳跃式推移的条件和可能。

115、主导论:

强调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是梯度推移的主流,起着主导作用。

11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

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作用。

117、增长极理论:

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118、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119、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1)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发展的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2)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

称为涓滴效应或波及效果。

120、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

向心式极化、等级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

121、扩散方式: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

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扩散、跳跃式扩散。

122、核心—边缘理论:

(1)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2)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离散形、聚集形、扩散形、均衡形;(3)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经济发达;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落后地区,分为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

(4)理论应用:

A、城市是核心,乡村是边缘;B、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2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1)据点开发:

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2)轴线开发:

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4)理论依据: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5)点轴开发模式:

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6)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7)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在区域中的地位;发展规模;空间分布现状;(8)理论意义:

A、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B、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C、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D、有利于区域开放地发展。

124、圈层构造理论:

(1)内涵: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有规律变化的。

(2)基本特征:

A、内圈层:

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是地区经济最核心部分,也是城市秘外扩散的源地。

B、中间圈层:

中心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具有城乡两重性;C、外圈层:

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

(3)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

使城市的圈层扩张出现相应的周期性变动,形成加速、停滞、稳定等变化状态。

(4)城市圈层扩展的方向性:

在城市对外交通干线上,引力电大,张力最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5)理论实践意义:

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如卫星镇的规划和建设、日本国土规划、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125、土地:

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特性:

稀缺性、恒久性、不动性和区际差异性。

126、土地利用:

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127、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

(1)土地利用率:

已利用土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2)垦殖指数:

称垦殖率。

指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3)水面利用率:

反映水面开发利用程度,指已利用水面占水面总面积的百分比。

(4)耕复种指数:

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

(5)草原载畜量:

每平方千米草原所放养牲畜的头数。

(6)建筑密度:

一定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7)容积率:

又称建筑面积密度。

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整个地块面积之比。

(8)土地利用集约度: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

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产品价格、人口密度。

128、土地的需求: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

预测项目:

农业生产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业建设用地。

预测方法:

平均增长法、回归分析法、用地定额指标法。

129、土地的供给: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数量。

综合效益有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注意:

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130、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

矛盾解决是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则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

131、土地分类;

(1)地貌特征: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土地适宜性:

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临界适宜;(3)资源利用: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宜农荒地、沼泽、寒漠、滩涂、城市用地。

(4)土地利用状况:

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132、土地利用分区:

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利用土地,规定各种用地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

133、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1)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3)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4)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134、土地分区类型:

农业用地区、种植园、林业、牧业、城镇建设、村镇建设、独立工矿、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其它用途区。

135、土地分区注意点:

(1)耕地根据整体保护的原则尽可能都划入农业用地区;

(2)规划开垦的宜农后备土地和沟渠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等设施用地以及农田之间的其它类型的零星用地,宜一并列入农业用地区。

(3)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应遵循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区位保护配套统一的原则;(4)村镇建设用地应按照逐步集中,将过于分散的零星居民点逐步合并的要求,适当缩并;(5)合理确定各类用途区的最小分区面积。

136、土地分区的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土地利用现状;(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5)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7)部门用地布局规划;(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

137、优势区规划:

(1)自然保护区:

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风景名胜区: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