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77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docx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

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2

下列四种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杆属千省力杠杆的是

 

3.图3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7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21世纪教

A.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8.学校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在升旗仪式中()

A.该滑轮可以省力B.该滑轮可以省功

C.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9.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知G=18N,F=ION。

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C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B.拉力F做功4J

C.动滑轮重为2N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10.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较小B.F2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

11.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

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

现改变物体的重力

F作用在A端且始

D.先变小后变大

F=10N,

12.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3、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

在这个过程中,力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

14.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5.

A.动滑轮重4N

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

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1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

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45N、50%B.45N、75%

C.60N、50%D.60N、75%

17.

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使杠杆在水平位仍使杠杆在

17.如图,轻质杠杆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置保持平衡。

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A.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18、小明小组利用如图4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

D.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时,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

 

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19.-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20.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已知G=18N,F=ION。

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B.拉力F做功4J

C.动滑轮重为2N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二、填空题

21使用动滑轮能省(选填“力”、“功”或“距离”).用重为2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若改用重为1.5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22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

<”或“=”).

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F乙(选填“>”、“<”或“=”),拉力

做功的功率P甲P乙(选填“>”、

23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在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人所

用的拉力为125N,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5.图13所示的钢丝钳是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

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用N的力才能

将铁丝剪断.

26、如图5所示,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中,动滑轮重0.6N,物重2.4N,不

计绳重和各处摩擦,当物体匀速提升时,绳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F为,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7.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m,拉力做的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

28.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

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m,

大小为N。

29图所示,小华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绳子的自由端。

若钩码G重为3N,小华所用拉力F为1.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换成重为5N的钩码G′再进行实验,

、作图、实验探究题

30所示杠杆OBA处于平衡状态,请分别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32

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33明在做俯卧撑时可将他视为一个以脚为支点画出重力G和支撑力F及支撑力的力臂l。

34用钓鱼竿的示意图,D为支点,Fl是手对竿的作用力,F2是鱼线对竿的作用力,请在

图中画出F2的力臂。

35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

36图所示,晓月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砝码等试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挂钩码前,晓月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她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着晓月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其目的是:

;。

3变钩码数量与位置,获取三组测量数据(如下表),可以减少实验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并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37

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⑴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⑵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⑶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重1.5N,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拉弹簧测力计的线端通过距离

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0.6

0.4

0.3

0.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⑷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

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

2,则?

1?

2(填“>、”“<或”“=)”

38示是某同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

斜面倾

斜面粗

木块重

斜面高

拉力

F/N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W总机械效

斜程度

糙程度

量G/N

h/m

s/m

W有/J

/J

率η

1

较缓

木板表

2

0.1

0.6

0.5

0.2

0.3

67

2

较陡

木板表

2

0.2

1

0.5

0.4

0.5

80%

3

最陡

木板表

2

0.3

1.4

0.5

0.6

0.7

86%

4

最陡

毛巾表

2

0.3

1.6

0.5

1)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2)比较知猜想A是正确的.

3)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当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

39“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

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W.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

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40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

4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求此过程中:

(1)做的做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2有重800N的木箱A,小李同学想把它搬到高为6m、长为10m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到达斜面顶端。

求:

(1)小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