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134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docx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分步阅读>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是我们未知的一片地域,对于人类来说,海洋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也许,以后的人类要依赖海洋生存,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海洋。

  因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亿平方公里)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

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

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红海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冷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

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

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潮汐、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经直接观测表明:

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个恒温层。

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

研究海水温度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学、航海学、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当地时间2013年4月26日公布的海洋生态调查报告称,2012年美国东北大陆架的海洋表面温度(SST)创造了150年来的新高。

其高于往年春夏两季的平均温度,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达到了14摄氏度,超过了1951年的数据,而过去三十年的SST通常低于摄氏度。

  含盐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

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

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

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

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影响气候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

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

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

  海和洋区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

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

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

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

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世界共有5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

  南冰洋(SouthernOcean),也叫“南极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

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

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3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

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

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

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

中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

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

世界主要的大海接近50个。

太平洋最多,大西洋为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南冰洋最少。

  分步阅读>

  海水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海水运动是海洋环境的核心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海水运动形式;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

  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

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

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

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经过的地区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而暖流则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称为洋流。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墨西哥湾流,最狭窄处也宽达50里,流动时速可达4公里每小时,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横过北大西洋,调节北欧的气候。

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类似的暖流,从热带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气温。

  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

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

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

基于同样原理,两极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

抵达赤道时,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随着表面海流流向两极的暖水。

  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

不过一般来说,主要的海流都是沿着各个海洋盆地四周环流的。

由于地球自转影响,北半球的海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按照洋流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如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

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密度流分布规律:

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3、补偿流-海水的连续性,补偿流失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可分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在海岸附近,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受离岸风或迎岸风的影响。

a、受离岸风影响由于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

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分步阅读>

  运动形式

  ①波浪运动:

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

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

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当波浪涌上岸边时,由于海水深度愈来愈浅,下层水的上下运动受到了阻碍,受物体惯性的作用,海水的波浪一浪叠一浪,越涌越多,一浪高过一浪。

与此同时,随着水深的变浅,下层水的运动,所受阻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最后,它的运动速度慢于上层的运动速度,受惯性作用,波浪最高处向前倾倒,摔到海滩上,成为飞溅的浪花。

  ②潮汐:

由于日、月的吸引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故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约为11:

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

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③洋流:

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

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处的表现,和在开阔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别。

大洋中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

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

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

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大洋表层生成的风漂流,构成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

其中,位于低纬度和中纬度处的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处受海岸的阻挡,其主流便分别转而向北和向南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的变化(β-效应)和水平湍流摩擦力的作用,形成流辐变窄、流速加大的大洋西向强化流。

每年由赤道地区传输到地球的高纬地带的热量中,有一半是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传输的。

进入大洋上层的热盐环流,在北半球由于和大洋西向强化流的方向相同,使流速增大;但在南半球则因方向相反,流速减缓,故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不太显著。

大洋表层风生环流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由于没有大陆海岸阻挡,形成了一支环绕南极大陆连续流动的南极绕极流。

在大洋的东部和近岸海域,当风力长期地、几乎沿海岸平行地均匀吹刮时,一方面生成风漂流,发生海水的水平辐合和辐散,而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另一方面因海水在近岸处积聚和流失而造成海面倾斜,发生水平压强梯度力而产生沿岸流,就形成沿岸的升降流。

大洋西向强化流在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流动,而后折向东流,至某特定地区时,流动开始不稳定,流轴在其平均位置附近便发生波状的弯曲,出现海流弯曲(或蛇行)现象,最后形成环状流而脱离母体,生成了中央分别为来自大陆架的冷水的冷流环和来自海洋内部的暖水的暖流环。

这是一类具有中等尺度的中尺度涡。

此外,在大洋的其他部分,由于海流的不稳定,也能形成其他种类的中尺度涡。

这些中尺度涡集中了海洋中很大一部分能量,形成了叠加在大洋气候式平均环流场之上的各种天气式涡旋,使大洋环流更加复杂。

在海洋的大陆架范围或浅海处,由于海岸和海底摩擦显著,加上潮流特别强等因素,便形成颇为复杂的大陆架环流、浅内海环流、海峡海流等浅海海流。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前者来自水温低处,后者来自水温高处。

表层海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到300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10厘米/秒以下。

垂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天到几十厘米/时。

海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故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规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分步阅读>

  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巨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大风灾害及地震、海啸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

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如:

风暴潮、风暴巨浪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再引起人畜中毒等。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海洋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防御。

海洋灾害(现象)发生、发展、移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

全球范围的海洋灾害监视监测是通过海洋监测,(或观测)网实现的。

  通常,海洋监测网包括以下内容:

  1、岸边及岛屿海洋站。

一般包括全部的海面气象观测和海洋水文观测。

但专业海洋站往往只进行单项观测,如测波站、验潮站(海平面观测)、污染监测站、海冰观测站等。

  2、硼舶观测。

船舶观测包括使用海洋调查船的海洋标准断面监测和大面观测,以及使用各类交通运输、渔业、油气勘探船(或平台)的辅助观测。

  3、海洋浮标观测。

包括建造专用的锚定海洋资料浮标,以锚泊方式固定于特定的海洋测站上进行记录,或漂流(海洋资料)浮标,随风和海流漂移在海上,并由卫星对其定位和收集资料数据的观测。

除用浮标监测海洋气象和海面的海洋环境要素外,现还正在发展水下遥测系统,以便获取海面以下的海洋环境资料。

  4、水下及海底系统。

水下及海底系统的发展除了因为要进行水下及海底探测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一定深度的水下和海底较为”安静”,可以比较安全地系泊或安放仪器,对水面、水体、海底的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监测。

  5、遥感监测。

航天(卫星)、航空(飞机,包括飞机探测)和陆基(岸边、船舶雷达)遥感,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对海洋灾害监视监测非常有效的手段。

它更具有快速、大范围和全天候的特点,因此更适用于海洋灾害的监视监测。

  分步阅读>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在海洋中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

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

令人焦虑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

用一句民间的话来说,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

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鱼鲜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十倍才行。

美国某海洋饲养场的实验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鱼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

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

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

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丰富,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

因此,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那儿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

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

2014年,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吨。

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吨。

  当然,从科学实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

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

显然,在当今条件下,这些能源需要量还无法满足。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

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的水温差来发电。

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温差发电。

这就是说,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

  据有关科学家计算,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光照强烈,在这一海区,可供发电的温水多达6250万亿立方米。

如果人们每次用1%的温水发电,再抽同样数量的深海水用于冷却,将这一电力用于饲养,每年可得各类海鲜亿吨。

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消耗的鱼、肉总量的4倍。

  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不难看出,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