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949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docx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1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第一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

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

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

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

××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

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

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

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

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

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

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

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

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

回忆往事)

  作用:

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

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1)摘句法: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例如4: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合并法:

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

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

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

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

他走了。

例2:

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

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

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

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

《最后一课》中: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例3:

祖国啊,母亲!

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

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

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

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

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作用:

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

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

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

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

……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

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

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

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

生动)。

  6、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

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

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五部分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

“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第六部分语文知识

  1、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例1: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例2: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例1: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例2: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1:

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5)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例1:

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例2: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6)引用:

说明文、记叙文: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

  例1: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设问:

作用:

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1:

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

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8)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例1: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例2:

“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9)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1: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例2: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例3: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10)对比:

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

  例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1)反复:

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

  例1:

“盼望着,盼望着,……”强调了盼望的急切。

  例2: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2)反语:

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1: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

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

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

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作用:

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

记叙文: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

强化××论点。

散文:

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

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

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例文〕形成文书的事务性通知:

通知

各分公司各厂:

为贯彻市政府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我公司安全生产事宜,总公司决定召开199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参加会议人员:

各车队队长,修理厂厂长。

2会议时间:

5月3日,会期1天。

3报到时间:

5月2日至5月3日上午8时前。

4报到地点:

第二招待所301号房间,联系人:

赵爱国。

5各单位报送的经验材料,请打印30份,于4月20日前报公司技安科。

特此通知××总公司

××××年4月15日

不另行文,书写于单位内部告示栏的内部事务通知:

通知

原定今日下午进行的校际足球对抗赛因雨改期,具体比赛日期经两校协商后,另行通知。

另,午后的体育活动改为文艺活动,由各班按预案组织实施。

教导处

×月×日

 

请假条

   首先顶格写称谓,即向谁请假,注意应加上其职务,以示尊重。

吴老师:

  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

  首先写明请假事由,其次写明请假时间,最后加上请假习惯用语“请批准”、“请予批准”等。

请假条内容较少的,不用分段。

  语言应朴实,简单,不能作无谓的修饰,把事情说得清楚简明就好。

  我因XXXXX(原因),,不能坚持到XX(工作、学习地点)XXX(工作或学习),特请假两天,(X月X日至X日),请予批准。

  正文内容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礼貌用语(也可省略),一般用“此致”,然后再起一行顶格写“敬礼”

  此致

敬礼

  最后,右对齐署名,在名称下落下请假日期。

注意:

日期应正对在署名下方

  请假人:

XXX

XXXX年XX月XX日

倡议书格式的写法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

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二)称呼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

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

”、“广大的妇女同胞们:

”等。

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

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

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

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范例:

倡议书——积极投身光彩事业

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也是每一个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的光荣职责。

我们参加市工商联八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坚决响应全国10名民营企业家和山东省17名民营企业家的倡议,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行列。

在此,我们向全市的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倡议:

积极投身到帮助落后乡、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光彩事业中来,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

选择我市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乡,帮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四有"人才;提供经济技术咨询,传授经营管理经验,扶持乡村经济发展;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生产,拓展销路,互利互惠,共同富裕。

我们发起人郑重宣誓:

我们将竭尽全力投身到这一光彩事业中来,切实认真地办成几件实事。

让我们与落后乡、村的父老乡亲携起手来,共创美好未来,同走富裕之路。

让我们的事业更光彩!

发起人:

XXX

XXX

X年X月X日

 

申请书是个人、单位、集体向组织、领导提出请求,要求批准或帮助解决问题的专用书信。

分类:

申请书的使用范围相当广,种类也很多。

按作者分类,可分为个人申请书和单位、集体公务申请书。

注意事项:

(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2)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

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3)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

格式与范文分析:

(1)标题

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申请书”,另一是在“申请书”前加上内容,如“入党申请书”、“调换工作申请书”等,一般采用第二种。

申请书

(2)称谓

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

尊敬的校领导:

您们好!

(3)正文

正文部分是申请书的主体,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说明理由。

理由要写得

客观、充分,事项要写得清楚、简洁。

我是初08级

(1)班的学生XXX。

我在去年的一次体育课上,由于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骨折。

经过一年的治疗和调养,现已基本痊愈,为了不耽误下学期的课程学习,特提出申请,请求复学。

去年住院以后,由于不能上课,就向学院提出了休学申请。

在家休养这一年中,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学习。

出院不久,我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

这一年来,我虽未在校学习,但并未停止学习,还读了不少提高个人修养方面的书,如中外名著等。

因此,我希望领导考虑能否让我重新跟原班学习,我不知道这种提法是否妥当,但我希望学校请有关老师对我进行考试后再做决定。

请领导考虑我的申请。

(4)结尾

写明惯用语“特此申请”、“恳请领导帮助解决”、“希望领导研究批

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

此致

敬礼!

(5)署名、日期

个人申请要写清申请者姓名,单位申请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明

日期。

学生:

XXX

XX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