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794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docx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比较分析6P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也在飞速发展。

从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增加

2006年6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

107824896个,域名总数约为2,950,500个,包括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1190617个通用顶级域名1759883个,中国网站总数约为788,400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214,175M,连接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比之增长222175104个,拥有IPv6地址9398块/32,我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OM域名数量为364万个,占我国域总数比例为47.0%,.CN域名为353万个,占比为45.5%,CN域名中,.CN结尾的二级域名占比为64.5%,其次为.COM.CN域名,占比达到27.2%,网站数量为230万,网页数量为866亿个,比之增长44.3%。

国际出口带宽数增速稳定,2011年12月底为1,389,529Mbps。

二、网民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2006年6月底,我国网民的性别分布:

男性占58.8%,女性占41.2%,年龄主要以18——24岁为主占38.95%,网民的婚姻状况:

未婚占55.1%,已婚占44.9%,文化程度以高中和大专为主占54.6%,职业以学生和企业单位人员为主占65.1%,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中男性比例为55.9%,比女性高出11.8个百分点,网民中30-39岁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达到25.7%,近两年来该年龄段占比持续上升。

但仍以20——29岁为主29.8%,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延续了增长势头,由32.8%上升至35.7%,该学历人群互联网渗透率较低,未来网民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但仍以高中为主33.3%,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其次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为16.0%。

总结过去五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

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

三、网民上网途径

2006年6月底,在中国12300万网民中,72.2%的网民在家里上网;35.1%的网民在工作场所上网;29.5%的网民在网吧上网;还有18.9%的网民选择在学校上网;0.5%的网民在公共场所上网;0.5%的网民在其他地点上网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96.9%,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17.9%。

可以看出,网民上网的主要设备依然是台式计算机。

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为1300万人。

使用专线上网的网民人数为2860万人,使用拨号上网的网民人数为4750万人,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

互联网普及率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我国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3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手机上升至69.3%,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近六成,达到58.1%,比女性高出16.2个百分点用户更加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6.0%,比整体网民中这一年龄段占比高出超过6个百分点。

然而30-39岁人群比例在2011年有明显上升,显示出手机网民年龄的成熟化趋势。

学历结构变化不大,小学及初中学历人群比例稍有上升,高中人群则下降至34.3%手机网民的城乡分布情况与整体网民基本相同,农村手机网民占比为27.3%;其城乡差距也有所拉大.2011年,总体手机应用发展状况良好。

总体呈现出沟通类应用与信息获取类应用领先发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发展相对缓慢的特点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保持领先2011年的使用率同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是增长幅度最高的手机应用。

其他沟通类应用和信息获取类应用稳步发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发展缓慢。

笔记本电脑也略增至46.8%中国网民在家里和单位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保持稳定,比例分别为88.8%和33.2%。

在学校和网吧上网的网民比例明显下降,其中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仅占27.9%

四、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的变化

2006年6月底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2.6%,电视64.5%,报纸57.9%。

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

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

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

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三大网络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浏览新闻66.3%,搜索引擎66.3%,收发邮件64.2%,这三大网络服务的选择比例领先其后的第二阵营20个百分点以上。

选择比例在31%~44%之间的网络服务构成了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的第二阵营,主要包括论坛/BBS/讨论组43.2%,即时通讯42.7%,获取信息39.5%等,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37.3%,在线音乐收听及下载35.1%,文件上传下载33.9%,网上游戏31.8%。

网上校友录,网上购物,个人主页空间,博客等共同组成网民选择比例一般的第三阵营,选择比例都在30.0%以下

2011年,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习惯出现显著变化,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网络应用使用率明显下滑,显示出互联网发展创新速度之快。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特征变化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网民即时通信使用率上升较快,增至80.9%。

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

2、网络新闻使用率快速下滑,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年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增速仅为3.9%,使用人数为3.67亿,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

近年来网络新闻使用率一直在下降,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

3、娱乐类应用普遍走低,但网络视频用户增幅明显

4、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保持上升态势电子商务类应用稳步发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在线旅行预订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全面增长。

五、问题

1、未来十年间,中国网民增速将放缓,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增长速度和绝对增长量将出现回落。

2、我国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3、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程度还有发展空间决定了网络购物实际的增长势必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

六、总结

相比于六年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相当迅速,现在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一个高阶段。

未来几年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及速度将相对放缓。

我国未来网络购物用户和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