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921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docx

岗位竞聘工作方案

河西学院第二轮岗位竞聘工作方案

一、岗位竞聘目的

开展岗位竞聘工作,是为了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管理体制,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的用人机制,不断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二、岗位竞聘原则

(一)科学设岗、统筹兼顾.在学校转型、提升、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之下,根据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的实际需要,统筹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设置学校内部各级各类岗位。

(二)稳定骨干、优化结构。

坚持“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教师队伍为主体,注意向一线教学科研岗位倾斜,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稳定和激励各类骨干力量,促进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人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分类管理、逐级聘任.以岗位类别和层级为基础,建立校、院两级负责的岗位设置和管理体制,实现学校管理和各二级学院管理的有机结合。

学校和各院按岗位竞聘工作权限,分别负责各级各类职务的岗位设置、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与聘任工作。

(四)平稳实施、逐步推进.在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和首轮岗位聘任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第二轮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设岗科学、聘用规范、良性竞争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

(五)注重实际、突出业绩。

各类人员均应该竞聘与职称系列、工种相对应的岗位,在岗位聘任工作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工作业绩、注重工作实效,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三、各级各类岗位数量

(一)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各岗位数设置情况如表1。

表1:

管理岗位设置数

岗位等级

对应职务级别

正厅

副厅

正处

副处

正科

副科

科员

岗位设置数

2

7

32

23

40

28

6

科级以上干部的聘任以具有相应干部管理权限部门的任命文件为准。

(二)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各层级各等级岗位数设置情况如表2。

表2:

专业技术各层级各等级岗位设置数

内部较高等级岗位设置数

层级

正高:

73

副高:

210

中级:

302

初级:

118

等级

十一

十二

设置数量

4

13

56

34

68

108

91

121

90

59

59

(三)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数如表3.

岗位等级

二级工勤技能

三级工勤技能

四级工勤技能

五级工勤技能

对应现行称谓

技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设置数量

5

27

40

17

已聘用岗位数

0

45

25

11

空岗数

5

—18

15

6

表3:

工勤技能岗位各等级岗位设置数

工勤技能岗位中三级工勤技能(高级工)岗位已聘用数远超过人社厅核定的岗位数,所以本次不能竞聘三级工勤技能(高级工)岗位。

四、第二轮岗位聘任聘期

我校第二轮岗位聘任聘期自2013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

五、各类岗位任职条件

任职条件、岗位职责以《河西学院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岗位职责及聘任条件》为准。

六、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河西学院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河西学院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聘任工作小组(附件2)和河西学院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及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工作小组(附件3)。

2.各部门成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主持工作的行政负责人或党总支负责人)为组长,党总支负责人(或行政领导)为副组长,各层次职工代表为成员的5-7人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小组。

(二)工作安排

1.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草拟《河西学院第二轮岗位竞聘工作方案》和《河西学院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岗位职责及聘任条件》。

2。

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1月18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并提请学校研究通过《河西学院第二轮岗位竞聘工作方案》和《河西学院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岗位职责及聘任条件》。

3。

2013年11月19日至2013年12月10日,竞聘申报、逐层审核、上报审批。

七、岗位竞聘程序

(一)学校公布岗位名称、岗位任职条件和岗位职数等.

(二)拟竞聘岗位的人员向本部门岗位竞聘工作小组提交书面申请,填写申报审批表,提交相关原材料。

(三)各部门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包括基本条件、岗位任职条件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业绩条件等),并将初审意见、申报材料报送学校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处)。

(四)学校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聘任意见,提交各系列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对竞聘人员的业绩成果进行审核,结合竞聘者所在部门意见,提出聘任意见。

对竞聘者业绩成果有异议的,提请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认定.

(五)各系列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将审核、评议结果报请学校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最后提请学校党委常委会议审批。

(六)公示。

(七)制发聘任文件,签订聘任合同。

(八)上报教育厅、人社厅审批。

八、岗位聘用有关事项

(一)除确因工作需要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同时在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任职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

(二)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学校下达的岗位职数聘用工勤人员,分布在学校非工勤岗位的工勤人员,原则上在设有工勤技能岗位的部门应聘上岗。

(三)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业绩条件中所涉及的工作业绩(含授课时数、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各类奖励等)的统计办法为:

1.从2008年7月21日至2013年11月30日间专业技术职务没有发生变动的人员以2008年7月21日至2013年11月30日的成果为准;

2。

在2008年7月21日至2013年11月30日间专业技术职务发生变动的人员以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间至2013年11月30日的成果为准.

(四)凡因辞职、辞退、自动离职、开除公职等原因,经学校同意与学校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不论其手续办理与否,不纳入此次岗位聘任范围;凡2013年12月1日前学校同意其调离而未办理调动手续且已事实上不在岗的人员,不纳入此次岗位聘任范围.

(五)坚持当事人回避原则,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成员在涉及本人岗位评聘时需回避。

(六)评聘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必须有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出席,其所作决议方为有效.

(七)岗位聘任是依据国家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涉及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请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九、人事争议调解

聘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人事争议,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解。

十、其他

(一)本实施办法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二)本方案经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之日起生效。

附件:

1。

河西学院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

河西学院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名单

3.河西学院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及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名单

4。

河西学院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岗位职责及聘任条件

附件1

河西学院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黎志强刘仁义

副组长:

张 勇  

成员:

张晓舟张汉燚周均发张有明徐德祯

顾长兆谢继忠岳国仁孙桂华蔺海鲲

周学武孔德播

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蔺海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河西学院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名单

组 长:

张 勇

副组长:

蔺海鲲

成 员:

顾长兆孙桂华岳国仁安红纲巨 潮

高 荣何茂活葛素红刘振来陈得恒

周学武马统一张芬琴吕 彪

附件3

河西学院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及

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名单

组 长:

张 勇

副组长:

蔺海鲲

成 员:

祖廷勋李 鹏杨德江毛建民薛 栋

任兴林唐永中周学武陈得恒石兴中

王冬梅郭东颖石玉军汪玉飞雷 润

 

附件4

河西学院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岗位职责及聘任条件

为做好学校第二轮岗位竞聘工作,根据甘肃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管理试行办法>等五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文件的通知》(甘人发〔2008〕28号)、甘肃省人事厅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甘人发〔2008〕4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一、基本条件

(一)取得相应层级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二、各类各级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一)管理岗位

科级以上干部的聘任以具有相应干部管理权限部门的任命文件为准。

(二)专业技术岗位

1。

专业技术教师岗位

(1)正高级(教授)岗位:

二至四级

岗位职责:

第一,掌握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领导或参与本学科建设,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科发展规划,团结带领本学科学术骨干进行学科建设。

第二,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培养和指导本学科各发展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以及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形成较稳定的学术群体,创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或省、国家级教学团队。

第三,承担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学效果优良;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专题讲座,面向教师和学生作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和培养年轻教师.

任职条件:

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担任1门主干基础课或者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1门应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优良。

二级岗位

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其他人员至少要符合下列重大业绩2项,或重大业绩1项、突出业绩2项,或突出业绩4项。

三级岗位

至少要符合下列重大业绩l项,或突出业绩2项。

四级岗位

取得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重大业绩

①作为前5名获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或作为前3名获奖人,获得上述国家级三四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省部级农牧渔业丰收、省敦煌文艺一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秀设计铜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②本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优秀图书、新闻、出版、戏剧一二等奖。

③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④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省科技功臣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公示名单的专家、学者,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教学名师奖。

(不累加计算)

突出业绩

①作为定额内人员,获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奖,上述省部级一二等奖,省部级农牧渔业丰收、省敦煌文艺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铜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或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三四等奖,省敦煌文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或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高校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市厅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或作为专业负责人,获国家建筑工程装饰奖、省优秀设计二三等奖。

②本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作品获省委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甘肃省好新闻一等奖。

③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1项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金奖,或完成的2项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奖.

④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或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实施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并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定.

⑤主持(前2名)制定了由国家颁布(以文件为准,下同)的行业标准1项;或省上颁布的地方标准2项(不累加计算).

⑥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全国性或省级教材1部;或作为合作者,本人撰写部分专著或译著不少于lO万字、教材不少于12万字(不累加计算)。

⑦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下同)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在世界著名检索刊物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引文索引)上收录1篇以上。

⑧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和学生参加竞赛),在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中获一二等或取得名次。

(不累加计算)

⑨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省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或获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或获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教学名师奖、省园丁奖。

(不累加计算)

(2)副高级(副教授)岗位:

五至七级

岗位职责:

第一,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承担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其中,每年至少为本科生系统讲授两门以上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根据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任务,并做出积极贡献。

任职条件:

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

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担任1门主干基础课或者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1门应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优良。

五级岗位

至少要符合下列重大业绩1项,或突出业绩2项。

六级岗位

至少要符合下列突出业绩1项.

七级岗位

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重大业绩

①作为定额内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或作为前3名获奖人,获上述国家级三四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铜奖,省敦煌文艺、省部级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国家建筑工程装饰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②作为定额内人员,获中国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优秀图书、新闻、出版、戏剧、长江韬奋出版新人奖一二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③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省科技功臣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公示名单的专家、学者.(不累加计算)

突出业绩

①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三四等奖,省优秀设计二三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市厅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或2次获省高校科技进步、市厅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②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敦煌文艺、省社会科学最高奖三四等奖,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或2次获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市州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③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1项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金奖;或完成的2项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奖。

④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或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至少1项实施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并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定。

⑤主持(前2名)制定了由国家颁布(以文件为准,下同)的行业标准1项;或省上颁布的地方标准2项(不累加计算)。

⑥独著或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全国性或省级教材1部;或作为合作者,本人撰写部分专著或译著不少于10万字、教材不少于12万字(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

⑦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世界著名检索刊物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引文索引)上收录1篇以上;或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并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⑧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和学生参加竞赛),在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中获一二等或取得名次;或获全国三等奖、全省一二等奖2次.(不累加计算)

⑨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省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或获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教学名师奖、省园丁奖;或获市州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市州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市州党委政府、省级业务主管理部门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2次(或其中2个)。

(不累加计算)

⑩担任全国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或受聘为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

(不累加计算)

(3)中级(讲师)岗位:

八至十级

岗位职责:

第一,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第二,系统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积极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

任职条件:

八级岗位

至少要符合下列重大业绩1项,或突出业绩2项。

九级岗位

至少要符合下列突出业绩1项。

十级岗位

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

重大业绩

①作为定额内人员,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优秀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建筑工程装饰奖,农牧渔业丰收、优秀设计奖,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省高校科技进步、社会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市厅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

②作为定额内人员,完成的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中国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优秀图书、新闻、出版、戏剧、长江韬奋出版新人奖,省敦煌文艺、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③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省优质工程飞天金奖.

④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获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或获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不累加计算)

突出业绩

①作为定额内人员,获省级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省高校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成果,市厅级科技进步奖、社科联、农牧渔业丰收奖等有关厅局同类奖项的三四等奖l项;或作为主持人(前2名)获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②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奖l项,或市州优质工程奖(如白塔奖、麦积奖等)2项.

③主持(前2名)完成列入国家部委和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部门下达的教学改革、科研、工程、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等项目1项,通过省市级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④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或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l项。

⑤主持(前2名)制定了由省上颁布的地方标准1项.(不累加计算)

⑥独著或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本专业全国性或省级教材l部;或作为合作者,本人撰写部分专著或译著不少于6万字、教材不少于10万字(不累加计算)。

⑦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下同)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或在省级学术期刊是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不累加计算)。

⑧本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和学生参加竞赛),在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中取得名次或获奖;或全省本专业竞赛、考评中获一二等奖、取得名次;或获全省三等奖、市州一等奖2次。

(不累加计算)

⑨作为主讲教师获省级精品课程;或获市州和厅局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市州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市州党委政府、省级业务主管理部门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不累加计算)

⑩担任省级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或担任全国本专业学会理事;或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

(不累加计算)

(4)初级(助教)岗位:

十一至十二级

岗位职责:

第一,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和专业建设。

第二,承担课程辅导、教学实验、课堂讨论、批改作业和带领学生实习、实践等任务,效果良好.

任职条件:

十一级岗位

任助教以来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其他业绩基本达到《河西学院评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院办发〔2010〕35号)文件规定的晋升讲师的要求。

十二级岗位

取得助教职务任职资格。

2。

专业技术教辅岗位

(1)岗位职责

第一,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科规划、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

第二,具备聘用岗位所要求的基本业务能力,熟悉岗位要求的操作规程。

(2)任职条件

①高校实验、图书系列职务任职条件参照甘肃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管理试行办法〉等五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文件的通知》(甘人发〔2008〕28号)附件三.

②高校会计系列职务任职条件参照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甘人发〔2008〕35号)。

③高校工程系列职务任职条件参照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甘人发〔2008〕34号)。

④高校卫生系列职务任职条件参照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卫生技术系列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甘人发〔2008〕37号)。

(三)工勤技能岗位

竞聘工勤岗位人员必须通过社会工人技术等级考评并获得相应的技术证书。

工勤技能岗位原则上实行岗位归口聘用,聘用人员所聘岗位必须与其所取得的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工种一致。

因工种自然消失的相关人员可重新竞聘与个人业务特长相适宜的岗位;因身体健康原因(须按行业和学校规定进行体检)不能从事原工种岗位工作的,可竞聘其他工种的岗位。

三、有关问题的规定和说明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使用

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省行政部门审定的有资格通知权的人事(职改)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所发的任职资格文件和资格证原件为准。

2。

取得小范围有效(兰外有效)任职资格的人员,流动到要求大范围有效(全省有效)任职资格的单位,在未取得大范围有效任职资格前,暂按下一层级岗位认定内部等级岗位。

3.未经省级人事(职改)行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有效资格,不作为认定内部等级岗位的依据。

4.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使用过或超过部分的业绩条件,不作为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再次竞聘高一等级内部等级岗位的条件重复使用.

 

(二)现等级岗位计算

现任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聘用时间以人社厅聘用备案审批通过的为准.

(三)申报条件中业绩计算

1.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取得的业绩,除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