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816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docx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

畅想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未来20年

D

网络设施的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可能对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产生挤压,从而破坏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

  总之,市场的竞争与监管,需要达到降低新技术的扩散成本、增进消费者的福利等多重目的。

未来20年,移动通信产业的产权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竞争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并市场化,而竞争行为将进一步复杂化;未来20年,如何调节移动通信层间重构与垂直市场的约束行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和谐、协同发展,将成为市场竞争与监管转型的重要方向。

对移动通信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

2007年11月13日 11:

24 中国电子报

对移动通信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

  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原副局长、总工程师陈如明

  中国移动通信业20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改革、开放、在竞争大环境下充分利用中国巨大市场依托、充满业务应用创新与飞速发展的光辉史。

  1987年11月18日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电话系统在广州开通,首批用户仅700个,至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南京诞生,花了9年8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后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8月18日用户即达2000万,至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第1亿个客户在北京诞生,由1000万至1亿仅用了4年左右时间。

至2007年6月移动通信用户已越过5亿,每月仍保持600万-700万左右的用户增速,其中尚未计及9000万左右的小灵通准移动用户在内。

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已多年稳居全球移动用户的第一名,约占全球手机用户数的1/5-1/6,手机上网人数亦已超过4300万,为全球所惊叹!

  以手机为亮点快速演进

  手机终端始终为任何制式移动通信发展的瓶颈,亦为移动通信快速演进发展的亮点与风向标。

从高端PAD及E-PAD的i-Phone,至低端300-400元人民币乃至价格更低的底层大众化用户所需各类低端产品,手机在全球市场中已达数千种。

中国整体手机产业目前市场总年产量已达5.6亿部左右,占全球份额的40%左右,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产销市场。

  至2007年中,全球3G终端厂商提供约1034种3G终端产品,其中支持CDMA20001X标准的有835种,支持CDMA20001XEV-DO的有184种,支持WCDMA的有204种。

就TD-SCDMA而言,其发展速度亦很可观。

2002年10月30日大唐电信、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及中国普天7家单位发起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2007年联盟成员总数已达到48家。

芯片制造商有天基、大唐、凯明、展讯、ADI、重邮信科等多家;终端厂商有大唐、中兴、华为、龙旗、华立、明基、摩托罗拉、三星、大唐、LG、海尔、波导、TCL、宇龙等近30家。

在芯片级企业的有力支持下,终端厂商快马加鞭已开发出100多款TD-SCDMA终端,芯片厂商2007年底也将提供基带芯片全面支持TD-HSDPA。

预计TD-HSUPA系统及终端产品2008年下半年可达商用,2008年第二季度可推出TD-MBMS标准的手机电视。

  在2007年10月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各类TD-SCDMA双模双待手机、多媒体手机、手机电视手机乃至HSDPA手机等已崭露头角。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8个城市进行TD-SCDMA网络建设,并已承诺在奥运期间推出3G服务,TD-SCDMA定可借奥运良机一展身手。

第一期TD10城市网络建设工作预计于2007年10月至年底可全部验收,10月底约可建成80%。

据有关消息称,TD第二期网络建设将在明年4月开始,共有40余个城市,其中包括一级城市18个及二级城市25个。

因此,中国3G手机新时代即将来临。

  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

  目前,TD-SCDMA十城市扩大规模的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在“积极、稳妥、科学、求实”地务实推进,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下述几点颇为重要。

  1.充分注重室内分布式网络优化,有效利用既有较丰富的频谱资源,发展初期无须太多追求频谱效率,而应创造吸引用户的性价比与商业模式,快速吸引后向兼容用户增长。

  2.加强高速率卡式终端发展,及时投入市场,并积极推进未来TD-IMT-Advanced演进工作,这亦是未来LTE、UMB与WiMAX竞争的普遍走向。

  3.手机终端应以低、高端两个方向为主体,以差异化发展增强市场吸引力,以市场驱动为导向,注重应用、服务、产业链工作,汲取WCDMA及CDMA2000终端发展经验,改进手机终端的可靠性、待机时间及体验性能等。

  4.无论IPTV/MobileTV或移动多媒体广播,欲求快速有效发展,其本质之处要重视多媒体交互及内容,尤其随着内容制作及新媒体交互的个体化(博客Blog、播客(视频分享)Podcasting、移动博客Moblog及P2P传送)愈来愈盛行,有效确保内容制作安全、健康发展的监管机制改革与创新已成当务之急,这亦充分反映加速三网融合及其协同监管与融合是多么必要。

  5.TD-SCDMA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环境与潜在巨大国内市场支持,有较宽松而先入的频谱资源优势;SCDMA为TD-SCDMA前身,实质同出一脉;WiMAX的最主要优势为其产业链及芯片支撑背景。

因此,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中长期目标而言,推进TD-SCDMA与SCDMA及WiMAX的互补、融合及共赢工作也十分必要。

  6.在对700MHz频段的利用上,随着数字电视频谱压缩技术进展与模拟电视禁用频道的有效利用,规划节省出100MHz左右频谱实现手机新媒体通信是可能及可行的,并已成国际趋势。

TD-SCDMA应积极思考自身可扮演的重要角色。

  7.遵循ITU2007年9月发布的向NGN务实转型的“电信改革趋势,通往NGN之路”的基本思想,注重MobileIP/MobileINTERNET发展,注重由“e”向“u”演进的泛在化接入、终端、应用等装备的发展,积极贯彻NGN“开放、创新、融合”实质内涵,务实推进IMS/P2P/SIP、融合通信、统一接入、FMC及三网融合。

  8.在手机技术高端发展方面需借助芯片工艺及多核处理、人工磁导体、射频微机电系统、多带天线等,有机协同工作,构建一种泛在便携型融合平台。

未来借助量子技术与纳米计算,一个小小的手机就可能做得比现今我们所看到的所有计算机的功能更强大,使未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人机交互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一万倍以上,以进行更个性化与更人性化的人机交流及手机新媒体运作,这种设想在未来20年内便可能实现,必须赋予足够的战略重视。

 

建议对3G网络的赢利回报做评估

2007年11月13日 11:

24 中国电子报

  建议对3G网络的赢利回报做评估

  原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委员来国柱

  中国移动通信业已经走过了高速与健康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二十年,这是我国通信产业全体职工值得同声欢庆的一件大喜事!

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发展极有力地支持和改善了国家各行各业的改革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效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作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

  1947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始规划蜂窝状移动通信业务,并于1949年组建无线通信公司经营此业务。

这是世界最早的移动通信公司经营的最初期移动通信业务,也就是第一代(1G)模拟制移动通信业务。

1982年,欧洲邮电主管部门会议(CEPT)成立移动通信特别小组,着手研究开发第二代(2G)数字制移动通信技术,并于1998年公布了泛欧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标准(GSM标准)。

1990年,GSM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正式投入商用。

  1985年1月,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成立IWPS8/3工作组(后改名为ITU-RTG8/1)开始研究“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问题,也就是第三代(3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ITU的意图为21世纪提供一种新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具体要求与目标是:

能提供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传输速率最高达到2Mbps,其中室内2Mbps、步行384Kbps、车载144Kbps、卫星移动通信9.6Kbps;具有高的频谱效率,高的服务质量和高保密性能;便于2G系统的过渡与演进,以及提供价廉物美的终端产品等。

  为了实现3G标准的融合与统一,以及全球无缝覆盖,ITU曾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进行磋商,终于在2000年5月的ITU-R全会上达成一致,将W-CDMA、CDMA2000和TD-SCDMA接纳为正式的方案。

  我国在2000-2004年组织了上述三种技术方案的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技术规范工作。

2006年1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TD-SCDMA的23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形成了由系统、终端和相关接口所组成的TD-SCDMA的完整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在最近六七年里,欧、美、亚各洲有很多企业,一手抓3G的研发,一手抓2G的增强技术(2.5G/2.75G),在充分挖掘2G潜力方面,都取得了很有效的成果。

譬如,在G网和C网的演进路线方面,分别采取了以下途径:

  1.GSM→GPRS→EDGE→W-CDMA→HSPA(HSDPA/HSUPA)→EHSPA→LTA。

  2.CDMAONE→CDMA20001X→CDMA20001XEV-DO/CDMA20001XEV-DV。

  在3G网络建设方面,据报道,全球已建成投入商用的WCDMA和CDMA2000的移动通信网约300余个,用户总数已突破4亿,已有超过1000多种用户终端上市。

目前CDMA2000的网络、用户数量和终端品种比WCDMA还多一些,但国际上一些专家分析预测,CDMA2000势将让位于WCDMA。

  我国移动通信业奋起直追

  改革开放前,我国通信业相当落后,普通老百姓都无缘接触无线电通信。

改革发展后,无绳电话、寻呼机和模拟移动电话等技术陆续进入国内市场,1987年11月广州首先引进英国TACS移动电话设备建网投入商用,但1G产品技术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网络,目前已被淘汰。

1994年,原中国电信公司引进欧洲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建网,取得很大成绩。

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原GSM网基础上引进GPRS(2.5G)技术建设分组数据通信网,提升了GSM的功能,解决了高速数据传输问题,大大丰富了通信业务内容。

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中国移动已拥有全球网络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的移动通信网。

中国移动的网络可覆盖全国100%的县(市),已和209个国家与地区的282个电信运营公司开通了GSM漫游业务,和110个国家与地区的104个电信运营商开通了GPRS漫游业务。

  中国联通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一家全业务综合运营的通信业务。

中国联通成立后不久,在1995年7月就引进GSM技术开始建网。

除了GSM网外,中国联通于2002年又建设CDMA网,后来又升级为2.5G的CDMA1X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联通已建成G/C两网并拥有1.5亿用户,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和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

  不管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他们在建设移动通信网的初期,都经历了艰难创业的过程。

譬如中国移动花了4年时间才发展了2.37万用户,8年累计发展157万用户,平均每年增加用户还不到20万个。

中国联通从1995年7月建GSM网,到1998年底约3年半时间里发展了142万用户。

从通信业总体看,从1994年开始,国家对电信业加大了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监管,运营业两家竞争经营格局业已形成,我国移动通信业连续8年用户实现大幅度增长,到2001年已达到1.4亿户以上,其中中国移动公司达1.0382亿户,中国联通公司达4100万户。

  对3G网建设的五点建议

  2G移动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做得很好很出色,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3G网怎么建?

何时投入商用?

笔者反复思考认为在3G问题上,最好由信息产业部召开一个有相关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主要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高层研讨会,就3G系统设备(包括软硬件)生产制造状况,运营商(3G网)的机房建设与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状况,工作建设资金安排落实状况,数千亿元资金投入后预期何时能得以赢利回报,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调查研发作出报告。

会议对3G网的建设与投入商用应做出一个评估。

  第二,从一、二、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和建设网络看,我国比国外落后了若干年,前两代基本上是走先买后仿这条道路,第三代产品虽然拥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但是在超大规模专用IC芯片的设计制造和软件设计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困难。

所以中国想自主发展技术还需要加倍重视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对资金、设备的投入。

  第三,几年前,已经有一些外国公司聚集一批专家在组织研究第四代(4G)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和产品开发工作,但国内还基本停留在一些大学教授或研究院专家们发表文章的阶段。

希望国家有关部委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以期跟上国际步伐。

  第四,我国既然已经建成了超过5亿用户的移动通信网,就应该按照ITU提出的目标与要求,在建设3G网的同时搞好后向兼容,便于2G系统的过渡与演进。

2G网是全国人民的巨大财富,有关运营企业应该珍惜,充分发挥好2G和2.5G等网络的作用与潜力。

  第五,目前电信产业内部发展不很平衡,移动通信业一枝独秀,但固定通信运营商则受互联网和移动网的双重挤压利润下滑,经营状况越来越困难,所以在产业结构、全国网资费结构等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制造业二十年:

伴随移动通信共同成长

2007年11月13日 11:

24 中国电子报

  制造业二十年:

伴随移动通信共同成长

  本报记者庆广徐洋刘晶

  华为:

从追赶到超越

  庆广

  华为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萌芽,从力量弱小到能和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直至在某些领域逐渐开始领先。

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是从1995年开始真正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那时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移动通信巨头也已经占据了全球的绝大部分市场,华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97年8月,华为GSM打通了第一个电话。

在最初的几年,华为始终是一个追赶者。

经过接近12年的发展之后,华为逐渐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状态。

在国内市场2007年中国移动集团GSM集中采购项目中,华为成为最大黑马——在基站侧华为获得了23.6%的份额;而在核心网软交换端局方面,华为更获得了高达37.1%的份额,位居第一。

  华为积极向国际市场拓展,截至2007年6月,华为已在全球获得60个WCDMA商用合同及47个EV-DO商用合同。

华为还在超越前进,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已经有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现在华为在移动网络、固定网络、IP网络和电信增值业务等产品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中兴:

见证中国移动通信业走向国际

  徐洋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兴通讯,在20年时间里,发展成长得很快。

2001年5月15日,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签订了容量110万线、覆盖全国10个省份的CDMA网络设备采购合同,中兴通讯成为唯一拥有全套自主开发的基站和交换系统的国内厂商,第一次在无线领域大规模打破了海外厂商的垄断,并通过竞争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增值业务设备方面,中兴有丰富的应用经验,拥有很多业界第一:

例如彩铃第一品牌,全球最大GSM短信中心,国内最大的CDMA短信中心,国内最大的彩信中心,国内首个基于NGN的呼叫中心,亚洲最大转发能力的短信互通网关,国内第一个PSTN、GSM、CDMA三网合一的综合智能网等。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兴通讯开始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从2000年开始,中兴通讯巩固了在亚非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基础。

中兴出口产品也迈向多元化,GSM、CDMA、终端等移动通信产品成为出口主力,近两年来WCDMA、ADSL、核心路由器和OADM等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中兴从产品到市场结构,走出了一条从低端到高端平滑上升的路线。

  大唐:

全力以赴推动TD-SCDMA

  刘晶

  TD-SCDMA是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代表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并在2000年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采纳。

  2002年2月,大唐电信集团组建成立了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专注于TD-SCDMA产业化,使TD-SCDMA的发展明显加快。

而为了在我国快速建立起TD-SCDMA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大唐电信集团等八家国内企业为核心的TD-SCDMA产业联盟也在同年成立,联盟成员通过共享大唐电信集团的TD-SCDM专利和核心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化进程。

  2007年,在TD-SCDMA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TD-SCDMA系统、手机以及芯片等各领域发展迅速,喜讯频传,特别是通过2006年进行的规模化网络试验,TD-SCDMA主要通信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其他同类标准商用初期的水平,TD-SCDMA产业链也基本形成。

今年开始的TD-SCDMA扩大规模网络实验网的建设更标志着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爱立信:

与中国移动紧密合作

  徐洋

  1987年,在爱立信的支持下,中国在河北秦皇岛和广东建立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拉开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迅猛发展的序幕。

  无论是当初模拟网建设还是后来GSM网络部署,乃至现在为3G网络的细致准备,爱立信都与中国移动一起走过。

2002年以来,爱立信又一次成为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主导供应商,积极协助中国移动将其GSM网络升级到GPRS,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一期/二期网络建设;2004年,爱立信与中国移动合作率先在广东开展EDGE网络试验,根据中国移动的需求,爱立信帮助中国移动在全国展开了EDGE网络的部署工作。

  在3G方面的合作上,爱立信也积极将3G在全球网络部署和服务的经验介绍到中国。

2003年初,爱立信就被中国移动选为3G实验室设备供应商之一,因为表现优异,爱立信被中国移动指定为第二阶段外场测试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

  在数据业务发展方面,爱立信在协助中国移动完成CMNET和GPRS基础网络建设同时,还积极参与其移动数据业务在中国的开展。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扎根中国20年

  刘晶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通信企业之一,诺基亚和西门子在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史上有一系列闪光点:

中国市场上最早的GSM手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GSM通话、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生产GSM系统设备和手机的合资企业、中国第一个GSM900/1800双频网、第一个GPRS商用试验网……翻开20年厚重的历史,诺基亚和西门子均奉献了多个“第一”。

  2007年4月1日,由诺基亚网络部门和西门子通信部门合并组建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在全球开始正式运行。

新的公司规划了6大产品业务部门:

无线接入、业务核心及应用、宽带接入、IP/传输、运营支撑系统及服务业务部。

其中移动通信在新公司的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同样高度重视中国市场,该公司把全球市场划分为七个重要区域,中国是唯一一个单一国家的区域市场。

正如诺基亚西门子公司CEO白伟贤所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对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中国市场非常巨大;第二,中国市场发展迅速;第三,中国市场存在很多新的机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占据3G市场综合优势

  庆广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作为在电信领域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参与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持续发展。

  比如1993年,上海贝尔(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率先将GSM引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在浙江嘉兴部署了中国第一个GSM900/1800试验网;1999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负责承建的GSM网络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地区如期开通;2000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负责承建的GPRS网络率先顺利通过中国移动的验收,并在江苏成为中国首次投入商用运行的GPRS网络。

  除了在GSM领域中成功之外,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中国的CDMA网络也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

早在1996年,阿尔卡特朗讯就在广东CDMA商用试验网上完成国内首次CDMA呼叫。

2001年5月,在中国联通CDMA网络一期项目招标中,阿尔卡特朗讯赢得了最大份额。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国内市场订立了新的发展目标,要从现在前三供应商做到国内毫无争议的排名前二设备商。

  摩托罗拉:

在中国进行技术创新

  徐洋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20年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在每一次技术变革中,摩托罗拉公司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年的发展中,摩托罗拉始终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摩托罗拉与中国移动合作的20年历程,也确立了在摩托罗拉在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领导地位。

  同时,摩托罗拉早在中国联通成立之初双方就建立了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联通是一个全业务运营商,摩托罗拉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也是多层面的。

其中最大的合作项目是摩托罗拉提供的GSM/GPRS和CDMA1X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相关的核心网设备。

摩托罗拉在四年前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无缝移动”概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了双方的合作中。

  对于摩托罗拉全球而言,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成功对于确保摩托罗拉在全球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中国建立成摩托罗拉世界级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经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核心战略。

  北电:

瞄准下一代移动技术

  小杨

  北电作为老牌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已经植根中国30多年,北电第一次对中国市场销售设备甚至可以追溯到1972年尼克松首次访华时期。

近十年以来,北电在中国进行了大量投资,积极推进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全面本地化。

目前,北电在中国设有四个生产和技术服务型合资/独资企业和两个研发中心。

  北电已经为许多全国和地区性光传输骨干网、无线网络和宽带多媒体网络的新建和扩建工程提供设备,客户涵盖了中国主要的电信运营商。

在移动通信领域,北电始终是重要的设备供应商之一,陆续获得过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多项移动商用网络合同,在2004年还为青藏铁路提供了GSM-R系统,实现GSM-R首次商用。

2005年9月,北电还成功演示了被认为是中国首次在HSPDA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之间语音、视频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现场无缝切换。

  现在,北电根据自己的转型策略在移动通信领域重点关注下一代移动和融合技术。

北电从去年开始提出全面转型,目标是集中发展企业网以及下一代移动和融合技术。

 

中国联通:

成功源自“创新基因”

2007年11月13日 11:

24 中国电子报

  中国联通:

成功源自“创新基因”

  本报记者杨庆广

  中国联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已经成为了联通的一种文化,渗透到了联通的方方面面,在影响行业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上都领先一步。

1994年7月联通公司成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经营,成为我国的电信改革标志。

随后中国联通首先引入GSM网络,并开展资产重组、境内外三地上市,建成并开通CDMA网络,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主体之一。

2006年联通主动提出“TIME”计划应对电信转型行业大势,2007年首先在澳门开通CDMA1xEVDORev.A3G服务,再次领先。

  创新促企业快速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