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608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XX旗XX菌业食品有限公司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年产1.1万吨食用菌技术改造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XX旗XX菌业食品有限公司

3、项目主管单位:

XX旗人民政府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所在地区:

XX旗XX镇XX村

6、建设内容:

速冻生产设备,烘干生产设备、保鲜设备、化验设备。

制冷设备、公共设施设备冻生产设备,烘干生产设备、盐渍生产设备、保鲜设备、化验设备等,建筑物为:

烘干车间、低温库、保鲜库、制冷机房。

总建筑面积为3600平方米

7、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

8、资金构成:

固定资产投资135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43万元。

9、资金筹措:

申请国家资金120万元,企业自筹1980万元。

10、经济效益:

项目年实现销售收入7480万元。

企业获净利润2281.2万元。

上缴增值税及附加税887.7万元。

11、建设期:

一年。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第三版。

2、国务院批准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3、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4、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

5、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发展行动计划》。

6、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意见》。

7、XX市人民政府《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01年远景目标》。

8、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的决定》

9、XX市人民政府《西部大开发实施规划纲要》。

10、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实施意见》。

11、《XX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12、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政策。

13、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三、项目现状

内蒙古XX市XX旗XX菌业食品有限公司。

属于民营的股份制企业,该企业是2004年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滑子菇、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的深加工企业,主要以食用菌腌制品为主。

公司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企业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技术人员25人。

该企业2009年资产总额为668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净值526万元,流动资产39万元,净资产529万元,负债总额139万元,所有者权益478万元,年销售收入3396万元,净利润276万元,净资产收益率58.17%,资产负债率19.35%。

(详见2009年财务审计报告)。

企业法人代表是郭富,50岁,学历高中,XX旗食用菌的发展就是此人牵头发展起来的,2004年引进滑子菇生产栽培项目,2007年引进了灰树花、香菇、双胞菇生产栽培项目,到2008年全旗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盘(棒),食用菌种植户达到20000户,年生产食用菌2000万公斤,2009年全旗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

预计今年食用菌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公斤。

郭富同志是XX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该企业没有破产记录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范围

根据XX旗的发展规划,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可研报告编制的范围包括: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3、建设条件与厂址;

4、食用菌基地建设;

5、食用菌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6、环境保护、消防与劳动安全;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8、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9、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0、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有机食品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是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合成物质,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用物理方法生产的产品,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异是,前者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

目前,世界有机食品市场不断扩大,这为我们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发展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可以促进优化生产基地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对食用菌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出口,有利于提高在国际的竞争力,通过发展食用菌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XX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以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抓特色、创名牌为重点,努力适应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要。

最近国家农业部制定出今后二、三年我国蔬菜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生产”。

食用菌生产提升到如此高度,源于食用菌生产不仅是无公害保健食品,而且又是农业的一项优势产业。

为了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使之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入,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特提出该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的首要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党中央及内蒙古自治区都着重对抓好农民增收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突出的位置。

食用菌产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市场潜力大、原料(农林作物副产品)来源广泛,可促进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优势及“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行业特点,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逐渐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发展势头强劲。

1、食用菌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食用菌属园艺类产品,在行业归属中划为种植业,因为它具劳动力密集与资源密集的特点,即其栽培生产需要占有大量劳动力和农业秸秆资源,故除个别外向型企业采用机械化工厂化的集约化栽培外,绝大多数分布在广大农村,农民就地取材,就近建造菇棚、菇房等栽培设施来发展生产。

因此,在我国现有国情下,食用菌产业最适合的主体就是农民,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该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XX旗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旗(县)之一,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会给广大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可加快推进我旗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步伐。

2、产业优势与社会效益

食用菌生产的技术简单、易操作、投资少、生产周期短,将秸秆等原料(不与人争粮)进行简易的堆积发酵,经播种发菌后,即可栽培出菇,并且可根据农时灵活安排生产,尽量避开农忙(不与农争时)。

食用菌生产受栽培场所及气温的影响较小,菇农可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蔬菜棚、蚕棚、拱棚、房舍、防空洞等进行栽培,不占用好地(不与粮争地),菇棚可大可小,可简可繁,不拘一格。

食用菌菌丝体能耐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气温恢复后又能正常生长,不象一些作物、蔬菜遇到低温就受冻害、导致绝产。

产菇后的菌糠施入大田、菜地或果园后,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或复合肥的作用(不与地争肥),又节省了一笔不靡的投入。

如此以来,农民就很容易接受这个产业。

由于食用菌生长需要摭荫、潮湿的环境,可与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果树进行间作套种,互惠互利、相辅相成,能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产品商品率、商品优价率,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这对解决我国尤其是城郊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废料还田后可节省复合肥,使每公斤秸秆增值10倍以上,其社会效益显著,还为多年来国家关注的秸秆利用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利用农作物秸杆及其副产品下脚料生产食用菌,其收入一般都比农作物本身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所以,把食用菌生产作为一项大产业来经营,这是一个有利于广大农民致富达小康的好项目。

发展食用菌,充分发挥我旗的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

3、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是新阶段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

XX旗近几年农村区域布局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地区结构雷同的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传统农产品产区,由于规模小、产业链短,营销服务根不上,竞争优势还不明显。

通过项目拉动,发展食用菌,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使地方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产业布局,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需要

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措施,食用菌产业正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XX旗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

项目实施后,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可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基地及农户发展壮大,实现订单农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国际市场的强大冲击,因此农民必须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引导农民按照国际标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有机化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此形成农产品出口创汇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传统的农耕不同的是,食用菌生产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从食用菌发展的趋势看,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是抢占市场的必由之路。

这就需要生产形式由过去的单产分散型向联产规模型发展,从过去的副生产转向专业生产,本项目的实施可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尽快形成,使之成为“创汇农业”、“富民工程”。

由此使我旗食用菌产业成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一项优势产业。

5、极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项目的实施可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单位土地产出较种植其他农作物高出几十倍,极大的节约了土地利用率。

第三章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人们不再满足吃饱穿暖,在饮食方面更注重营养和美味,食用菌属低脂肪、高蛋白的保健食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糖分,其蛋白质含量占子实体鲜重的3-4%或干品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符合人们膳食结构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可以加工成保健品、功能性食品、药品等。

目前全球每年消耗量在2000万吨以上,缺口1000万吨以上,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而我国目前人均年消费食用菌不足200克,就按此消耗水平计算,如长春、XX等中等城市年消耗在3000吨以上,而天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消耗在万吨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菌是无化肥、无农药污染的纯有机食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正在扩大市场,将为我们的产品顺利走向国际,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目前的产品销售渠道是大连口岸和石家庄等地的外贸部门。

市场十分看好,而前景乐观。

如果对其进行深加工,可直接出口。

并可使经济效益成倍增加。

食用菌产品是两高(高蛋白质、高质量)、四低(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六富(富含药用物质、美味物质、香味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高档蔬菜,有“植物性食品的项峰”、“素中之荤”之美誉,且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需喷药施肥,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的典范,并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特别是食用菌有保健的功能, 黑木耳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

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此属中约有十多种,如黑木耳。

毛木耳、皱木耳、毡盖木耳、

角质木耳、盾形木耳等。

这几种木耳唯有光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

食用菌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和利用,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了记载,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