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571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认读称上的数值,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经历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因此这节课主要是在次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要把重点放在“1克、1千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四袋1千克的物品(大米两袋,绿豆一袋,玉米一袋),四种)物品(四袋砂子,四桶洗衣液,四袋水果,四袋积木)。

3.四个弹簧秤、四盒学具(盒中有约1克重的回形针,图钉,花生米,黑豆,一袋茶叶,一枚棋子)一袋500克的盐、每人一枚二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

喜欢。

师:

那现在跟随老师一起去动物乐园看看吧。

(课件出示动物图)

师:

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生:

它们在玩翘翘板!

师:

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

我发现小熊重,小兔轻。

师: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小熊那边低,小兔那边高,这说明小熊比小兔重,小兔比小熊轻。

其实不只动物有轻有重,在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轻有重的,(师手拿粉笔和数学书)比如,一支粉笔就比一本数学书轻。

一本数学书比一支粉笔重。

师:

那你都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

生1:

两、斤

生2:

克和千克

生3:

公斤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

两、斤和公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质量单位,而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评析:

由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初步建立了轻重的感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

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不同的称。

师:

同学们请看,老师这儿有两袋不同的物品,一袋是绿豆,一袋是玉米。

(出示两袋不同的物品.)猜一猜,你认为哪一袋比较重?

生1:

我认为玉米重.

生2:

我认为绿豆重.

——

师:

看来,意见不同,那到底哪一袋重呢,只靠眼睛观察,无法确定。

师:

那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物品的轻重呢?

生1:

用秤称一称。

师:

这种方法最准确。

师:

还有其它方法吗?

老师随机掂一掂物品。

生2:

用手掂一掂.

师:

这种方法最方便。

师:

还有吗?

(师举起一包盐指着净含量处)比如------

生3:

可以看看包装上写的重量。

师:

这种方法既准确又方便。

师:

是的,包装好的物品我们可以看包装上的重量,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没有包装的,要想知道它们的重量就要用秤来称一称,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秤。

(课件出示盘称、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磅秤)学生齐读不同的称。

2.介绍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师:

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弹簧秤来称一些物品的重量,我们先来看一看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师:

(1)我们先来看这是弹簧秤的秤钩,用来挂物品的。

(2)这是弹簧称的称面,上面还有两个字母kg,谁知道什么意思?

生:

Kg表示千克。

师:

(板书:

kg)非常正确,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

(3)这是弹簧秤的指针,当称物品是,要看指针指着几,物品就是几千克当称物品时,指针指着1就是(  )千克?

指着2就是(  )千克?

指着3多一点怎么说?

(大约3千克)指着快到4怎么说?

(大约4千克)。

(4)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弹簧秤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

生:

最多能称10千克的物品。

3.认识千克

(1)称量并感知1千克

师:

我们知道了弹簧秤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弹簧秤来称一些物品。

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一组称绿豆,二组称玉米,其它两个组称大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快速称出物品的重量。

称时注意一位同学称,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指针变化,记下它的重量。

师巡视指导。

师:

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称的是什么?

重多少千克?

生:

我们组称的是绿豆,重1千克。

生:

我们组称的是大米,重1千克。

生:

我们组称的是大米,重1千克。

生:

我们组称的是玉米,重1千克。

师:

通过称量,我们发现刚才称的这些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

师:

刚才我让同学们猜绿豆和玉米哪袋重(师手拿两袋物品),现在结果出来了,它们一样重。

因此,同学们以后遇到问题,不能光靠眼睛看,还应该像语文课文中的伊琳娜那样动手做做看。

师:

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吗?

现在请同学们把称出的物品小组内轮流用手掂一掂,静静感觉,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好,开始吧。

师:

谁能说一说,1千克拿在手中什么感觉?

生:

有点重。

生:

稍微有点重。

生:

不是特别重。

(2)小组活动,找出1千克的物品

师:

刚刚我们感受了1千克的重量,同学们将这种感觉记在心里了吗?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每一组桌子上还有这几样物品:

一袋砂子、一桶洗衣液、一袋积木、还有一袋水果,我们不用称的方法,就用你的手掂一掂,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请同学们找出来。

师:

在动手找之前,先来看看老师的温馨提示。

(出示课件)

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刚才称出的1千克的物品对比着掂一掂。

2找出大约重1千克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活动)

师: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生:

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

洗衣液和水果

生:

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

洗衣液和水果,积木。

生:

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

洗衣液和水果

生:

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

洗衣液和水果

师:

听了汇报,老师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桶洗衣液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们看的包装上的重量。

师:

其它三样物品同学们估的准不准呢?

同学们赶快动手来验证一下吧!

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称量的结果?

生:

砂子重2千克,积木不到1千克,水果重1千克。

生:

砂子重2千克,水果重1千克,积木比1千克轻。

生:

砂子重2千克,积木比1千克轻,水果重1千克。

生:

砂子重2千克,水果重1千克,积木不到1千克。

师:

通过称量我们发现,这袋砂子重2千克,这袋积木比1千克轻,像这样大的5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像这样大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师手拿物品说)

师:

同学们,你们都找对了吗?

生:

找对了。

师:

你们找的还真准,刚才我们找到了重约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

两条鱼大约重1千克。

生:

5包饼干大约重1千克。

生:

两袋盐大约重1千克。

【评析:

在认识千克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小组内动手称一称,轮流掂一掂,使学生真正在体验中感受了1千克的重量。

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概念后,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先掂一掂,再称一称的机会,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和升华。

4、认识克

(1)称量并感知1克       

师:

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重约1千克的物品,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刚才同学们用弹簧秤称出了砂子、石子的重量,(出示一枚2分硬币)这是一枚2分硬币,老师也想用弹簧秤称称它重多少千克?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弹簧秤指针有变化吗?

生:

没有变化。

师:

看来,它实在太轻了,用盘秤很难称出它的重量。

那我们就换一种更精密的仪器-----天平来称量它。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这是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天平两边的这两个小圆盘叫托盘,当指针停在中间的时候,说明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品一样重。

现在我们用这架天平来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用天平称物品时要用到砝码。

这是砝码,砝码的上面还有一个字母g,它表示什么?

生:

g表示克。

师:

(板书:

g)这个最小的砝码重1克,这个重5克,还有一些重量不等的砝码。

(出示课件)现在我们把2分硬币轻轻放在天平的左盘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

天平歪了。

师:

再用镊子夹一颗标有1克的砝码放入右盘,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

天平两边一样平了。

师:

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

1枚2分硬币重1克。

师:

是的,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一克。

请每人找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到底有多重?

师:

谁来说说你对1克的感觉。

生:

很轻。

生:

十分轻。

生:

特别轻。

(2)小组活动,找出1克重的物品:

师:

虽然1克很轻,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请同学们找一找学具袋里或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

两个回形针大约重1克。

生:

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

生:

一枚棋子大约重1克。

生:

这包茶叶重约1克。

师:

同学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重约1克的物品,了解了1克有多重,你知道10克有多重吗?

生:

我觉得10克应该有10枚2分硬币那么重。

师:

说的非常正确,说明你很善于思考,那么50克呢?

生:

50克应该有50枚2分硬币那么重。

师:

是的,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克。

那么100克呢?

生:

100枚2分硬币重100克。

生:

有两枚鸡蛋那么重。

【评析:

在认识克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了1克究竟有多重,丰富了他们的亲身体验。

5、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师:

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谁能估一估这袋盐有多重?

生:

300克

生:

400克

师:

到底是多少克呢?

我们来看质量标注?

师:

噢,是500克,一袋盐重500克,那么两袋盐是多少克?

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算一算吧!

生:

1000克。

师:

(板书:

1000克)刚才我们是计算的,现在我们把这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看重多少?

(出示课件:

盘秤称两袋盐)

生:

1千克。

师:

(板书:

1千克)还是这两袋盐,我们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而用盘秤称却是这样的1千克,那么1000克和1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生:

相等。

师:

你们都很聪明,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

师:

1千克等于多少克?

生:

1000克

师:

1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克?

生:

1000个

师:

(出示两袋物品绿豆)。

这是同学们刚才称的1千克的绿豆,这是老师称出的1克的绿豆,1克与1千克比你有什么感觉?

【评析:

通过实物对比,加深了学生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

生:

1克轻,1千克非常重

师:

那么什么情况下用千克做单位?

什么情况下用克做单位?

生:

称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

一般情况下,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板书重,轻)如果老师想称一袋桔子的重量,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生:

千克

师:

如果想称一个桔子的重量呢?

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师:

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到数学乐园去玩呢!

(课件出示)请看我会认。

课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1.说出下面物品有多重,并说出你是怎么认读的。

2.刚才同学们很顺利的读出了盘称上的数据,继续看我会写,(课件出示)你能说出他们的体重吗?

课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前面两个题同学们做的很顺利,接下来的题目可有点难,同学们可要加油啊!

请看我会填。

(课件出示)

4.克与千克的换算同学们掌握的很好。

小明的爷爷看到小明的来信,边读边笑,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