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350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docx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14色谱质谱知识点归纳

色谱质谱考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质谱法的定义。

中,记忆,掌握(名解)

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

是通过形成气相离子来研究物质的一种方法,根据质量、电荷、结构和(或)理化性质的差异,运用质谱仪对离子进行表征;质谱是一类特殊的天平,分类称量离子的质量。

2.分子离子的定义。

难,记忆,掌握(名解)

分子离子:

是指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非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的正离子或者负离子。

分子离子可能进一步碎裂生成碎片离子,此时二者即为前体离子和产物离子的关系。

3.质谱分析的工作原理。

易,理解,掌握

质谱是分离和检测带电物质的一类分析方法,质谱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合物离子化产生带电分子或分子片段,然后测量带电分子或分子片段的质荷比。

按照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峰的强度。

质谱分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①将样品引入质谱仪,样品组分被多种电离方式中的一种方式电离后离子化,产生带电离子;②在质量分析器中,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离子按照质荷比的不同实现分离;③带电离子到达检测器,(离散的粒子流信号经过放大后,以电信号的方式用一定速度在设定的质量范围内被连续采集下来,电信号随即被计算机转换成数字信号),通常是被定量检出;④离子信号被转化为质谱图

质谱原理图(质谱仪的原理):

4.质谱离子源种类(易,综合应用,掌握)离子源的英文(易,记忆,掌握)

电子电离源(EI)【GC-MS】;

电喷雾电离源(ESI);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LC-MS/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MALDI)【MADLI-TOF-MS,临床微生物鉴定】;

其他:

化学电离源(CI);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快离子轰击电离源(FAB)

5.电子电离源的原理。

中,理解,掌握

电子电离源基本原理:

利用高能电子与中性气态分子发生作用,使后者(中性气态分子)电离.

原理图(原理文字详细表述,书17):

6.电喷雾电离源的原理。

中,理解,掌握

雾化气使LC导入的液体样品气化→喷雾针上的高压使液滴带电→随着带电液滴中溶剂的挥发形成了离子(1、生产带电液滴2、溶剂挥发3、库伦爆炸4、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

(看两眼理解下)ESI中气态离子的形成机理理论:

Ü离子蒸发机制:

在喷针针头与施加电压的电极之间形成强电场,该电场使液体带电,带电的溶液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并形成带电的液滴;由于小雾滴的分散,比表面增大,在电场中迅速蒸发,结果使带电雾滴表面单位面积的场强极高,从而产生液滴的“爆裂”,重复此过程,最终产生分子离子;(小分子和无机分子,起主要作用)

Ü电荷残留机制:

首先也是电场使溶液带电,结果形成带电雾滴,带电的雾滴在电场作用下运动并迅速去溶剂,溶液中分子所带电荷在去溶剂时被保留在分子上,结果形成离子化的分子。

(生物大分子测定,主要作用)

7.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的应用。

易,理解,掌握

与时间飞行质谱仪联用(MALDI-TOF-MS),MALDI-TOF-MS是强力支持蛋白质组学分析的高性能设备。

在临床实验室中,成功应用于微生物鉴定工作。

8.质量分析器分类: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四极分析器:

QuadrupoleMassAnalyzer,QMA;又被国际称为四极滤质器(QuadrupoleMassFilter,QMF);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离子阱质量分析器;静电场轨道阱质量分析器(*)

9.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工作流程。

中,理解,掌握

①离子源中产生的离子经加速电压加速后获得相等的动能,以脉冲方式进入飞行区;

②在动能和电场作用下继续飞行,质荷比较小的离子飞行时间短,质荷比较大的离子飞行时间长,从而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达到分离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不用磁场,其核心部件是一个离子漂移管)

10.四极杆的结构。

易,理解,掌握

四根圆柱形电极组成(四级杆质量分析器由四根圆柱形电极—四极杆组成);相对的每一对杆电极相连,处于同一电势;两对杆电极分别被施加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压;所施电压由一个直流电压(DC)和一个射频电压(RF)叠加而成,以及Z轴的牵引电压(ROV);

Ü四极杆上加载三种类型的电压:

Ü射频电压(RF)—固定频率的振荡电压,用来聚焦离子,形成共振离子轨迹;

Ü筛选电压(FilteringDC,简称FDC)—加载在不同的四极杆上(随RF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用来筛选所需要通过的离子

✧帮助确定分辨率

Ü牵引电压(RodOffsetVoltage,简称ROV)—用来确定离子轴向飞行能量(即离子通过四极杆的线性速度)的直流电压

Ü仅有RF电压时(RFonly):

Ü在四极杆上没有加载FDC电压,只有RF与ROV电压;

Ü此时所有的离子将通过四极杆,不具有选择性

11.质谱仪的检测系统和真空系统。

中,综合应用,熟悉

质谱检测器分类:

法拉第杯,电子倍增器,电-光离检测器,深冷检测器

电子倍增器:

自20世纪30年代末一直沿用至今,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质谱检测器;

基本原理:

对带电粒子产生的次级电子进行放大;分为非连续式和连续式的倍增器。

真空系统的作用:

确保离子由离子源转移至检测器

Ü抽气系统是真空系统的核心;工作原理:

采用多级差动抽吸设计,即数个机械泵和高真空泵分别置于质谱仪中相互隔开的不同区域,相邻区域通过小孔连通,存在一定压差。

一般有两级泵串联组成:

机械泵(10-2~1Pa,真空泵的前级泵),高真空(使用涡轮分子泵或油扩散泵)

第二章

1.色谱分析的本质。

易,理解,掌握

分配系数的差异是所有色谱分离的实质性的原因

2.色谱分析的原理。

易,理解,掌握

色谱分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间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当溶质在两相间做相对移动时,各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色谱法(定义):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间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当溶质在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的物理化学方法。

3.色谱分配系数的定义。

易,记忆,掌握(名解)

分配系数(distributioncoefficient,K):

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影响因素:

分配系数与组分、固定性和流动相的性质、温度和压力有关)

4.塔板高度、塔板数与柱效的关系。

中,理解,掌握

Ün=L/H→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n越大(塔板高度H越小),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柱效则越高,所得色谱峰越窄。

*柱效高低∝谱带展宽

5.范弟姆特方程系数与柱效的关系。

中,理解,掌握

Ü范.弟姆特方程,即速率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H=A+B/u+C·u

✓H:

理论塔板高度,

✓u:

载气的线速度,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

A-涡流扩散项系数、B-分子扩散项系数、C-传质阻力项系数

Ü速率方程表明:

✓减小A、B、C三项可提高柱效;

✓存在着最佳流速。

补充:

最佳流速u:

载气流速高时:

传质阻力项是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ß

载气流速低时:

分子扩散项是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ß

Ü塔板理论阐述影响柱分离的效能指标和色谱分离的热力学过程

速率理论阐述影响柱效的因素和色谱分离的动力学过程

柱效与分离度

Ü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程度。

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份能够被完全分离。

Ü难分离物质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保留值之差(分配系数差异)──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总结:

色谱理论解决的问题:

✓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塔板理论

✓色谱分离过程的动力学—速率理论

✓影响柱效的因素—涡流扩散、分子扩散、传质阻力、流速

✓提高柱效的途径—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载气流速,获得较小的塔板高度H

✓影响分离的因素—分配系数、色谱柱长、区域宽度(两个理论)

✓柱效与分离度的关系—提高柱效有利于增加分离度,但是柱效不能完全反映分离度的大小

PPT思考题:

色谱理论有哪些?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为何会不同?

色谱峰为何会展宽?

1.分配系数、色谱柱长;2.组分分子在柱内运行的多路径与涡流扩散、浓度梯度所造成的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使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能瞬间达到;这些因素是造成色谱峰展宽、柱效下降的主要原因

6.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

难,理解,了解

气相:

热导检测器(TC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液相:

紫外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UVD);荧光检测器(FLD);电化学检测器(ECD)

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7.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

易,理解,掌握

Ü色谱定性的鉴定方法:

保留值定性;选择性检测器定性;两谱联用定性

Ü色谱常见的几种定量方法:

外标法、内标法、归一化法和内加法

补充:

色谱定性的依据:

在一定色谱条件下,每一种物质都有一个确定的保留值与其它相对应;色谱定量依据:

组分的重量或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8.常见色谱术语。

中,综合应用,熟悉

一、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chromagtogram):

色谱流出曲线是检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于信号强度正比于组分浓度或质量,所以其实际上是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基线和色谱峰

基线(baseline):

色谱流出曲线上,没有组分流经时的曲线

色谱峰(chromatographicpeak):

色谱流出曲线上突起的部分,即组分流经检测器产生的信号

②峰高(是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检测信号,即色谱峰顶至基线的距离)与峰面积(是某色谱峰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

<0.95为前延峰,>1.05拖尾峰,0.95-0.105为对称峰

④区域宽度(peakwidth)—反映色谱柱或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劣,三种表示方式(W=4σ):

加上塔板数(n)和塔板高度(H),构成5个衡量柱效的参数

⑤保留值:

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

二、分离度(resolution)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又称分辨率。

(R=1.5完全分离,=1基本分开)

三、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

容量因子(capacityfactor,k):

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s)和流动相(m)中的质量(m)之比,又称为质量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还称为保留因子。

(不仅与温度和压力有关,还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有关)

Ü分配系数(K)与容量因子(k)都是衡量组分在色谱柱保留能力的参数

Ü不同物质有不同的K和k

Ü数值越大,则该组分在固定相中保留越强,保留时间越长

9.气相色谱仪构造。

中,理解,掌握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10.气相色谱柱的分类方式。

中,综合应用,熟悉

1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参数

固定液名称、柱长、柱内径、固定液膜厚、柱温限

12.液相色谱仪构造。

中,理解,掌握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13.液相色谱柱的分类方式。

中,综合应用熟悉

按分离规模及柱子的几何参数:

制备柱、分析柱、微型柱;

按分离模式:

正相、反相、离子交换、疏水作用、体积排除、亲和、手性

14.液相色谱柱的参数。

中,综合应用,熟悉

物理参数(→分析目的):

柱长,内径,颗粒形状,粒径,孔径,比表面积(88页,表2-9)

化学参数(取决于样品的化学性质):

填料基质,键合相,碳载量,封端

PPT思考题:

Ü键合相有哪三大类?

最常用的是哪一种?

它的基本作用模式是什么?

见上表,它的基本作用模式是疏水相互作用,是基于分析物与键合相的疏水作用。

Ü色谱柱封端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填料基质残留的硅醇基

Ü填料基质主要有哪几类?

它们各自的PH范围为多少?

硅胶:

PH2-8;聚合物:

PH1-14

Ü液相色谱柱按分离模式分为哪几类?

正相、反相、离子交换、疏水作用、体积排除、亲和、手性

第三章

1.生物样品的类型(特殊生物样品类型:

干血滤纸片和干尿片)。

易,理解,熟悉

临床色谱质谱实验室常用生物样品类型:

血液、尿液、唾液和组织;

Ü干血滤纸片(driedbloodspot,DBS)

方法:

将全血采集在滤纸片上,干燥后得到干血斑块,经溶剂萃取后,通过荧光反应法、串联质谱法等分析干血斑中待检测组分的信息来反映患者的诊断结果

2.液液萃取的萃取剂极性排序。

难,综合应用,掌握

由强到弱(与水混溶情况):

水→甲醇→异丙醇→乙腈→丙酮(前均与水混溶)→乙酸乙酯(差)→乙醚(否)→四氢呋喃(是)→(否,后均不与水混溶)二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异辛烷→正己烷

Ü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13级)

Nernst分配定律:

102页

Ü液液萃取定义(13级):

采用与水不相溶或微溶的有机溶剂,利用待测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将目标分析物从水相提取至有机相而实现分离、提取的方法。

3.生物样品制备技术方法。

易,理解,熟悉

蛋白沉淀;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衍生化

4.样品制备的定义。

中,记忆,掌握(名解)

样品制备也称为样品前处理、样品净化、样品提取等,主要包括样品的提取、分离、纯化、富集、衍生化等,通常是指将一个或多个目标分析物从生物基质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来并使其达到一定的分析浓度,同时减少甚至清除基质中的其他组分,以满足和适应仪器的分析和检测要求。

5.固相萃取的基本操作步骤。

中,综合应用,掌握

以反相萃取为例

①预处理:

依次用强溶剂进行活化,弱溶剂进行平衡,创造萃取柱的溶剂环境。

②上样:

弱溶剂溶解样品,使目标物保留在SPE柱上。

③淋洗:

用一定强度的溶剂淋洗,去除干扰杂质,而分析物有效的保留在柱上。

④洗脱:

选择适当的洗脱溶剂,将目标物从柱上洗脱下来。

6.生物样品的类型(唾液)。

易,理解,熟悉

*目前已有商品化的唾液采集管可用,使用方法为:

打开盖子,将棉签含在口中,直到唾液完全浸润棉签,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5min;然后将饱和的棉签从口腔直接放入唾液采集管中,盖好盖子;送达实验室前冷藏保存唾液采集管;3000r/min离心5min收集唾液。

*分泌量及性质受精神因素、刺激的强度和性质影响

*要求:

无剌激安静状态下进行;采集前应漱口,除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唾液自然分泌;采集后离心,分取上清液作为分析样品。

7.生物样品制备的目的。

易,理解,了解

8.蛋白沉淀的定义。

中,记忆,掌握(名解)

通过加入某种试剂,改变溶液环境,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溶解度降低,生成不溶性颗粒。

9.蛋白沉淀剂的种类及常用溶剂(13级)

盐析法:

饱和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铵……

有机溶剂沉淀法:

乙醇、乙腈、甲醇丙酮、丙醇…….

加入变性试剂:

三氯醋酸、高氯酸、焦磷酸、锌盐、铜盐、汞盐等

仅盐析法可逆,变性试剂(前三种为常用阴离子型沉淀剂,后三种为常用阳离子型沉淀剂)

其他PPT思考题

(1)影响液液萃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液液萃取效率的因素有:

①溶液的pH:

非离子型的化合物提取效率高于离子型;酸性分析物在酸性环境中萃取;碱性分析物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②萃取剂:

极性大小;与水互溶性;溶解性;沸点高低;不易乳化

③萃取操作:

萃取时间、萃取容器;萃取次数;乳化现象

(2)影响固相萃取效率的因素?

•影响固相萃取效率的因素:

分离模式;柱预处理;上样溶液;淋洗溶剂;洗脱溶剂

(3)临床色谱质谱实验室常用的衍生化方法?

(4)自动化样品制备技术有哪些?

 

第四章

1.气相色谱-质谱法中最常用的进样口类型。

中,综合应用,掌握(选择题)

最常用的GC-MS进样口为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即可用作分流进样,也可用作不分流进样,分流不分流的选择主要考虑样品的适用性和分流歧视两方面

Ü气相色谱-质谱法中最常用的接口类型。

毛细管直接导入型(载气仅限氦气和氢气)

Ü常用载气:

高纯氦气(与氢气和氮气相比,氦气best)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

中,理解,熟悉

接口问题,电子问题,计算机问题

3.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建立中色谱柱固定液的选择原则。

难,综合应用,熟悉

(1)“相似相溶”原则:

①极性规律②碳数规律③沸点规律;

(2)固定液和被分离物分子之间的特殊作用力;(3)利用混合固定液

4.分流歧视的定义。

中,理解,掌握(名解)

指在一定分流比条件下,不同样品组分的实际分流比是不同的,这就会造成进入色谱柱的样品组成不同于原来的样品组成

Ü(分流比越大,越有可能造成分流歧视)

5.气相色谱-质谱仪中常用质量扫描方式中,综合应用,掌握

全扫描(scan)选择离子扫描(SIM)

Ü全扫描:

定义:

在一定的扫描质量范围(m/z)内,依次对所有质量数的离子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扫描

原理:

当电压扫描时,离子依次进入检测器

特点:

可以得到最大的信息量,可以利用谱图进行检索

ÜSIM:

定义:

对选定的某个或数个特征质量峰进行单离子或多离子检测,获得这些离子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扫描。

特点:

知道要检测物质的特征离子,质谱图不能用于检索。

6.气相色谱-质谱方法联用仪的图谱。

中,综合应用,掌握

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和质量色谱图(MC)

总离子流色谱图(TIC)

Ü定义:

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各化合物,依次进入质谱离子源后,电离生成各种质荷比的碎片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析,进入信号倍增管,收集所有或部分离子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各种质荷比的离子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总离子流色谱图。

Ü特点:

色谱峰上每一个点是一张质谱图中所有离子的总强度,实际为质谱图处理后再现的色谱图。

质量色谱图(MC)

Ü定义:

质谱中任何一个质荷比或多个质荷比得到的响应对时间的色谱图

Ü特点:

质量色谱图可由全扫描质谱图中提取一种或多种质荷比的离子得到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来实现

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组成部分。

中,综合应用,掌握

(1)气相色谱部分:

包括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柱温箱

(2)质谱部分:

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

(3)数据处理系统

8.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的建立(内标物的选择,离子源的选择)。

中,综合应用,掌握

内标的选择:

生物基质中稳定;具有唯一性;与待测物性质类似;结果可重复;与样品溶液均匀混合;相同的理化性质(理想);减轻对待测物检测结果影响。

EI(电子电离源)和CI(化学电离源),最常用EI(热电子(70eV)轰击分子,使其电离,产生丰富的碎片离子—丰富的结构信息)

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的建立流程及考察因素。

中,综合应用,掌握

Ü柱温升高,分离度下降,分析时间减少,柱效(对传质阻力和纵向扩散作用相反)

 

第五章

1.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的建立(四级杆,内标选择)。

中,综合应用,掌握

13级:

内标物的考察因素;三重四级杆的作用、扫描方式、工作原理

内标选择要求:

(内标需与待测分析物具有类似的理化性质、质谱行为和响应特征,同步校准,减少基质效应等)

①使定量分析中因潜在离子增强或抑制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②内标不能与测试样本中其他具有共同碎片离子的干扰化合物一起被洗脱出来(包括可能的内源性生物标记物、药物代谢产物或源内裂解)。

内标主要分为两大类:

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最理想的内标);结构类似物

三重四级杆QQQ:

主要用于中小分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首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

同时也可做一些已知物定性,给出分子离子峰、碎片

(除scan和SIM外)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MRM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组成。

中,理解,掌握

1、液相部分(包括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柱温箱)

2、质谱部分(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

3、数据处理系统

3.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的建立(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离子源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

中,综合应用,掌握(13级:

LC-MS的流动相选择注意事项)

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

①改进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净化样品——最有效的方式

②优化色谱条件,使分析物不内源性干扰物质色谱分离

③改善质谱条件,优化离子化方式

④使用同位素内标

⑤使用灵敏度更好的仪器,减少进样量

⑥采用基质标准溶液校正

离子源的选择:

电喷雾电离源(ESI):

带电液滴的形成(先电离),去溶剂化,气相离子的形成(后气化);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溶液在气流作用下形成气溶胶(先气化),蒸发,电晕针放电使溶剂分子电离,电子转移或电子捕获,使样品带电(后电离);

(液体分子转化为气体分子→放电使源内O2或N2分子电离→O2或N2离子将电荷转移给溶剂分子→溶剂离子将电荷转移给目标分子→目标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

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

被分析物在气相中吸收光子后放出电子,从而发生离子化的过程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离子化方式

适合ESI的样品类型

·高极性化合物,蛋白质、肽类、低聚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

·胺类、季铵盐

·含杂原子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

适合APCI的样品类型

·弱/中等极性小分子,如脂肪酸、邻苯二甲酸、多环芳烃类、兴奋剂、激素等

·含杂原子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脲类

常用流动相:

乙腈、甲醇、异丙醇和水的混合试剂(LC-MS级或HPLC级纯水、溶剂(纯度≥99.9%)

流动相的选择:

①对试样有适宜的溶解度,不质谱检测器兼容性良好;

②pH在色谱柱的使用范围内,避免使用会引起柱效损失或损伤的溶剂;

③溶剂粘度:

相同流速时采用粘度小的,较低柱压的流动相。

(了解)选择缓冲盐的要求:

常用挥发性添加剂:

如甲酸、乙酸等;不要用不挥发性碱/盐:

如硫酸盐、磷酸盐等(盐分太高会抑制离子源信号,堵塞喷雾针及污染损伤质谱仪);避免使用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对试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会抑制质谱信号,难以避免时使用极低浓度。

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的建立流程及考察因素。

中,综合应用,掌握

5.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于接口的要求。

中,综合应用,熟悉

①接口不破坏质谱真空系统,同时不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柱效;

②接口使分离的组分尽可能多进入质谱,同时让尽量少的液体流动相进入质谱;

③接口不改变分离后组分结构(样品不被分解损失)。

 

第六章

1.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类固醇激素的优点。

易,理解,掌握

①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低值准确);可避免交叉反应

②同时检测17-OHP和其他多种激素(包括前体和代谢物)【同时检测多种化合物】,提高诊断灵敏度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定义。

难,记忆,掌握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AdrenalHyperplasia,CAH)是一组由肾上腺皮质甾体合成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病

3.人体维生素D3、D2的主要来源。

易,记忆,掌握

维生素D2来源:

植物性食物及补充剂

维生素D3来源:

动物性膳食+紫外线照射自身合成

4.LC-MS在临床上的应用。

易,综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