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123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docx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

文澜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

工作总结

为促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被确定为蒙自县校本教研试点校以来,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力度,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现将我校校本教研第二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总结和探索教书育人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

校本教研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

所以,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成为学校通向教育科研的阶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

让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设想—实践—再设想—再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促进个性发展,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新时代教师。

二、组织情况

 

(一)我校专门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工作规划协调,检查评比等工作。

组长:

孙建文(文澜镇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

赵春(文澜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员:

李易芩(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导教科处主任)

郭智斌(文澜镇中心学校总务处主任)

杨华荣(文澜镇中心学校东村小学校长)

李荣生(文澜镇中心学校北窑小学校长)

李维柱(文澜镇中心学校水沟小学校长)

余宝兴(文澜镇中心学校白路脚小学校长)

赵卫东(文澜镇中心学校陈家寨小学校长)

刘永星(文澜镇中心学校十里铺小学校长)

胡昆(文澜镇中心学校姜家寨小学校长)

白永林(文澜镇中心学校土官村小学校长)

李志清(文澜镇中心学校马房小学校长)

李宝信(文澜镇中心学校大台子小学校长)

崔政国(蒙自机场小学校长)

(二)成立教学指导专家组,整合校本教研资源,负责深入学校、课堂进行听课、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

顾问:

张平海(红河学院教务处主任、教授、博士)

岳绍品(蒙自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杨惠华(蒙自县教科所教研员)

组长:

赵春(文澜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副组长:

李易芩(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导教科处主任)

成员:

李乔有(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导教科处教研员)

夏艳梅(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导教科处教研员)

胡丽兰(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导教科处教研员)

毕小惠(文澜镇中心学校东村小学教导主任)

舒建秋(文澜镇中心学校北窑小学教导主任)

路稳仙(文澜镇中心学校水沟小学教导主任))

孙必荣(文澜镇中心学校白路脚小学教导主任)

罗春辉(文澜镇中心学校陈家寨小学教导主任)

徐丽芬(文澜镇中心学校十里铺小学教导主任)

丁凤琼(文澜镇中心学校姜家寨小学教导主任)

左淑芳(文澜镇中心学校土官村小学教导主任)

杜秋枫(文澜镇中心学校马房小学教导主任)

普志华(文澜镇中心学校大台子小学教导主任)

毛雅丽(蒙自机场小学教导主任)

(三)条件保障

1、建立和执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保障机制。

2、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三、实施内容

1、致力于以校为本,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校本教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我校在坚持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日常化、细致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校本教研制度和以师为本的专业发展模式,对学校校本教研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实行“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每周星期二为校本研修日,着眼教师的发展,构建“课——研——训”一体的专业成长机制,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

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

我校实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整——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按年级、科目把教师分成若干个备课组,选派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教师到各备课组担任组长,针对各年级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章节深入开展集体备课。

备课采取“分工主备——自研教材——拟定议案——集体研讨——个性化修改——课前精心准备——因材施教——反思提炼——总结研讨”的形式开展,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我校三年级语文备课组针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深入到白路脚小学、十里铺小学开展“对比式教学”课例研究活动,从而把集体备课活动推向深入,缩短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

根据我校下辖11所完小,校点分散的实际,我校专门成立中心教学研究组,每学期轮换选派教师成立教学小分队,分别到各完小开展中心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以菜单式进入运作,由各完小一线教师填报重点、难点课题,中心教学研究组从中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活动主题进行研讨,由各完小“点菜”预约上门的方式进行校本教研活动。

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八个步骤:

选题——分散备课——集中说课——完善设计——一课多练——集体互评——实录反思(执教教师)——反复补改,最后形成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小分队分赴到各完小进行示范教学。

2007—2008学年,中心教学研究组选派教学小分队分别到马房小学、大台子小学、土官村小学、姜家寨小学开展四次教学研讨活动。

中心教学研究活动侧重于新课标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主备教师、辅备教师、讲课教师与听课教师集体研讨,达成共识,从而付诸行动,共同提高。

课后反思是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

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活动的依据。

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基本方式,课后反思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校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帮助教师树立反思的理念,在全校营造全员反思的氛围,构建“活动——反思——跟进”的研修三段模式,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现实反思,使教师在反思中产生需要,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我校引领全体教师学习《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小议课后记》等文章,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并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从内容上要求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从形式上要求教师每天一反思,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即教师每天将教学活动反思心得简要地进行记录,一般在几百字左右;从本周教学反思中,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的反思内容进行细化整理;各教研组从当月收集的教学反思中选择一部分上报专家指导组,由专家组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评价后,最后编辑成册。

学校还认真做好反思评价的反馈工作,教师在其中感知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的重要意义,使教师反思后知困,知困然后知进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7—2008学年,我校积极为教师搭建各种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听课、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教学竞赛、学生朗读、数学、作文学科竞赛、示范课、研讨课、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考核等教研活动,并针对如何提高30—59分学生学习成绩,挖掘潜能生、转化学困生、培养特长生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如何搞好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和专题研讨,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亲自参与,有效提高,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我校在积极引导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联结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对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考核和教学竞赛情况进行现场录像,并刻录成光盘供教师观看,使教师在认真分析和吸收同事教学经验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录像进行自我反思。

这一措施实施以来,反映良好,效果突出。

我校经常组织教师轮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007年11月,我校与红河学院工学院结成教育信息化专业支持合作伙伴。

2007年12月,我校邀请了蒙自县教育局局长刘鹤鸣到校作了“学校管理与校本教研”专题讲座。

2008年3月,我校组织召开了毕业班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举行了语文教师课文朗读比赛。

2008年4月,我校特邀了蒙自县城区4所小学的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做专题讲座,召开“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专题培训会,蒙自县教科所的领导、教研员也亲临会场指导。

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开阔了教师的专业视野。

2、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我校始终将“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在广泛开展科研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编制教师问卷调查表,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于2007年9月正式决定开展“微型课题”试点研究工作,明确“低起点、小课题、短周期、重实效”的基本思路,注重“四实”,即:

“实际、实在、实效、实用”,以教师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发现问题。

“课题”由教师自身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生成,指向教师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容易让教师感觉“有用”,而且课题小,时间短,易操作,反馈快,个性化强。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能够在短期内首先让教师熟悉基本的科研理论与操作方法,并初步尝试到成功的乐趣体验,感受到研究与成长的快乐。

为切实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微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组,并积极争取有关专家定期进行指导,从选题、开题论证、阶段报告等方面强化研究过程管理,坚持“以研代培”的宗旨,努力实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发展目标。

2007年12月11日,我校在陈家寨小学举行首次“微型课题”开题论证会,县教科所的张副所长、刘波老师、周千善老师亲临会场进行工作指导。

2008年3月28日,我校邀请红河学院、蒙自县教科所的专家、领导,组织下辖各完小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陈家寨小学微型课题组成员,举办了微型课题研讨交流会。

现在,我校的省极课题《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研究》、县级子课题《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苗族小学新课标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等六个校本课题、《精心设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等5个微型课题立足以校为本,深入研究,在校内已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

学校教导教科处十分注重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检查工作,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及时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督促各课题组认真做好每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并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研究报告。

每学期学校都定期组织各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交流会,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育科研为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经验升华的无限平台。

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不断呈现研究成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学校的宝贵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教育的纵深发展,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以适应当前社会变革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校立足学校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校本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广泛开展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文澜镇中心学校教师科研素质发展体系》,每一位教师对照《体系》中的相关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分阶段、分项目制定出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通过个人学习与团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教导处和学科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情况汇报会,对照教师个人的学习目标与落实情况,逐条进行评议,帮助教师找出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鼓励教师与书为友,激励广大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养成平时乐于读书看报的习惯,多渠道获取知识,善于从点滴的学习中积累财富,在日积月累中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以“自修——反思——实践”和合作、互助、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学校除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学习外,同时加大建立和完善各完小校园图书室的建设工作,将图书资料的购买和订购费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为教师学习搭建平台,营造书香校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实施效果

1、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的能力。

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一系列锻炼,学会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新的课程理念。

现在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中,教师努力体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教材为范例,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一些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广大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增进了了解,教师唱独角戏的越来越少;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设疑、点拔得当;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3、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我校形成了校长带头,人人参与的“勤学、乐教、互助、共享”的校本教研氛围,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学活动形式多样,研讨课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肯定优点,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师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校本教研是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对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经过认真的反思,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认识不到位,仍然固守常规工作,参加校本教研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2、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校本教研工作的效果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将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切实加强校本教研,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评价机制,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澜镇中心学校

2008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