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984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某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莘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测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什么是文化?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

“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体,……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这告诉我们()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薪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它()

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③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④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青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对青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这体现了()

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

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答5~6题。

5.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③

6.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塑造人生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

为弘扬“孝道”,2012年8月13日,我国发布了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大力弘扬所有传统文化

③传统孝道将被新的孝道标准取代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

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9.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2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年份,2月17日,2012伦敦时装周开幕,开场节目“山水·2012中国时装秀”惊艳亮相,成为最大亮点。

2月22日,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

4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伦敦国际书展,届时,更多的表演和展览将向英国民众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据此回答10—11题

10.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

①中英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③④

11.李云迪演奏会中特别献上了由中国作曲家专门改编的京剧《皮黄》和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京剧和民歌以钢琴曲的形式呈现,让现场的英国听众感到耳目一新。

这说明,文化创新()

①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应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③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④应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博采众长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3.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由此可见()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这说明()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5.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

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16.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茶文化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茶艺、茶道和茶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这说明()

A.文化引导和制约着一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C.自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D.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17.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常常会出现优弊并存、瑕瑜互见的现象,因此鲁迅提出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这就是说,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

①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扬弃②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文化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④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D.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19.2012年8月13日,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保钓人士从各自出发地分头出发,在公海会合后,向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挺进,以宣誓中国对于这一领土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主要说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D.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

20.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

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

你。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

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

这说明()

①文艺工作者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④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

这是因为()

①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优秀文化可塑造人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

④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如实行微博实名制,加大对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网络欺诈、非法网络攻关等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

这些做法()

A.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B.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危害社会

C.不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D.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3.2011年6月15日,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

①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弘扬民族精神④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电影《辛亥革命》是纪念辛亥革命l00周年的献礼作品。

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说明()

①反映历史事实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电影作品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

”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26.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与这一论断相一致的是()

A.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B.德者,才之帅也

C.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D.才者,德之资

27.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2012年2月3日揭晓。

“感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道德评判体系进入群众的思想观念。

评选道德模范活动()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8.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29、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12年3月22日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马英九就任以来,致力于重塑“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这同样是基于民族认同。

以上材料()

①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②体现出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体现出团结统一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地植根于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人们在奉献社会的活动中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社会服务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先进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②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31.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神秘主义D.唯心主义

32.2011年12月的天空“好戏连台”,刚刚作别红月亮,美丽的流星雨又闪亮登场。

对于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早已作出了准确的预测。

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3.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D.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4.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35.2012年6月29日,“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九和天宫一号“太空相拥”,是中国航天人在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又一次在航天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为将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③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和利用规律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6.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按计划在浩瀚天宇成功实现对接,完成了“太空之吻”,这主要说明()

A.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认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交使之发生改变

37.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

其哲学含义是规律()

A、是不可抗拒的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8.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

这表明   (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9.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

由此可见(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

40.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因为(  )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着的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④认识的内容——人脑,是无限复杂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41.材料一:

2012年5月21日,历时4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

本届文博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意与市场对接”特色更加凸显,专业化、国际化、市朝程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1日12时,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432.90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87.41亿元,同比增长15.05%。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

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1)请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4分)

 

(2)请你就我国应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出几点建议。

(12分)

42.在我国,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于如何存续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同学们收集到如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

存续和弘扬传统文化,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努力营造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以此来唤醒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

观点二: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存续和弘扬。

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说一说上述两种观点的正确性。

(8分)

 

43.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世界文学最高奖的颁奖词是: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高粱》时期,莫言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

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代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10分

 

44.材料: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6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CC6—10CBDBB11—15DCCCD16—20BDDAA21—25ABDDD26—30BBBAC31—35ABACC36—40CDDAB

二、非选择题

1.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通过文化搭台,实现经贸合作,推动了经济发展,这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借助文化产业博览会这一平台,进行商贸合作,进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分)

(2)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③立足实践,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构建和谐氛围。

④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⑥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12分)

42.观点一的正确性:

①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文化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所以要努力营造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

(4分)

观点二的正确性: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4分)

43.

(1)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启示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分)

(2)莫言小说的成功得益于古齐文化的丰厚底蕴,这启示我们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2分)

(3)莫言的作品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这启示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基本途径。

(2分)

(4)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启示我们必须立足时代要求,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内容形式等创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分)

(5)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

(2分)

44.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

(2分)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们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